婴幼儿食品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937.05 KB
- 文档页数:51
2760中可在婴幼儿食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序号添加剂名称功能最大使用量页码
1 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油酸、
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
山嵛酸、硬脂酸、月桂酸)
乳化剂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0
2 槐豆胶增稠剂7.0g/kg 28
3 卡拉胶乳化剂、稳定剂、
增稠剂
0.3g/L(以即食状态食
品中的使用量计)
39
4 抗坏血酸棕榈脂抗氧化剂0.05g/kg以脂肪中抗
坏血酸计
40
5 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酸度调节剂、抗
结剂等
1.0g/kg以磷酸根计47
6 磷脂抗氧化剂、乳化
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48
7 柠檬酸及其钠盐、钾盐酸度调节剂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56
8 柠檬酸脂肪酸甘油脂乳化剂24g/kg 57
9 氢氧化钙酸度调节剂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59
10 氢氧化钾酸度调节剂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59
11 乳酸酸度调节剂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60
12 碳酸钾酸度调节剂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69
13 碳酸氢钾酸度调节剂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70
14 异构化乳糖液其他15.0g.kg 85
2760中对婴幼儿食品使用香精香料的规定: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可以使用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和香荚兰豆浸膏,最大使用量分别为5mg/100mL 、5mg/100mL 和按照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其中100mL 以即食食品计,生产企业应按照冲调比例折算成配方食品中的使用量;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可以使用香兰素,最大使用量为7mg/100g ,其中100g以即食食品计,生产企业应按照冲调比例折算成谷类食品中的使用量;凡使用范围涵盖0 至 6 个月婴幼儿配方食品不得添加任何食用香料。
婴儿食品标准2023
2023年2月22日起,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简称配方奶)新国标开始实施。
新国标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21)、《食品国家安全标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GB10766-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2021)三大标准。
新国标将原有的《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2010)拆分成了2个标准,即“较大幼儿”和“幼儿”,等于是将6-12月龄宝宝的口粮标准与12-36月龄宝宝做了细分。
新国标调整了二、三段配方奶中乳糖含量应≥90%的要求,细化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蛋白质含量要求,增加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要求,并明确了限制果糖和蔗糖的添加等。
此外,新国标还对维生素和矿物质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对维生素D、铁、锌等进行了更严格的限量。
同时,新国标还对生产过程、标签标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要求企业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标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配方食品》(GB10765-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GB10766-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2021)三大标准原文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和营养强化标准
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安全和营养强化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这些标准通常要求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种类、使用量和使用方式要符合规定,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有效性。
2. 营养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应符合规定的种类和含量。
这些标准通常基于科学研究和儿科专家的建议,以确保食品的营养成分能够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3. 食品安全和卫生: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制造和储存过程应符合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要求食品的生产和储存环境要清洁卫生,以确保食品不受污染。
4. 标签和说明: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标签和说明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这些标准通常要求标签上应包含食品的基本信息、营养成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以便消费者正确使用和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食品。
总之,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安全和营养强化标准是严格的,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婴幼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欧盟婴幼儿辅助食品标准名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欧盟对婴幼儿辅助食品的标准在不断演变和完善中,旨在保障婴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欧盟的婴幼儿辅助食品标准涉及到食品的成分、生产工艺、包装标识等方面,对制造商和消费者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以下是一份关于欧盟婴幼儿辅助食品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婴幼儿辅助食品的定义欧盟对婴幼儿辅助食品的定义是指适合供给6-36个月龄婴幼儿食用的,用于满足其营养需求和辅助其生活习惯培养的特殊配方食品。
这些产品通常是经过严格筛选和加工,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易消化性,符合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需要。
欧盟对婴幼儿辅助食品的成分要求非常严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营养均衡:婴幼儿辅助食品必须包含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满足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需要。
2. 低添加剂:婴幼儿辅助食品中的添加剂必须符合欧盟相关法规的要求,不能使用对婴幼儿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
3. 无添加糖盐:婴幼儿辅助食品中不应添加过多糖分和盐分,以避免对婴幼儿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4. 无添加香精色素:婴幼儿辅助食品不得添加不明来源的香精和色素,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和纯净。
欧盟对婴幼儿辅助食品的生产工艺也做出了一系列规定,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1. 严格产地控制:婴幼儿辅助食品的原料必须来自规范的生产基地,符合欧盟相关法规和质量标准。
2. 无菌生产环境:婴幼儿辅助食品的生产车间必须保持干净、整洁、无菌,以避免污染。
3. 严格质量检验:婴幼儿辅助食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4. 清晰包装标识:婴幼儿辅助食品的包装必须清晰标注产品名称、成分、保质期、生产日期等信息,方便消费者查阅。
欧盟对婴幼儿辅助食品的标准名称通常包括产品的类型、成分和适用年龄范围,例如:1. 婴幼儿米粉: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主要成分是大米和蛋白质,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
第二篇示例:欧盟婴幼儿辅助食品标准名称欧盟对婴幼儿辅助食品的标准和规定非常严格,旨在保障婴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婴幼儿辅助食品检验规程一、食品安全性检验婴幼儿辅助食品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性检验,包括对原料、生产过程、产品等各个环节的监控,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检验项目包括理化指标、卫生指标、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二、营养含量检验婴幼儿辅助食品的营养含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检验项目还包括食品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和比例,以确保食品能够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三、卫生指标检验婴幼儿辅助食品的卫生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
检验项目还包括食品中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检测,以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四、微生物指标检验婴幼儿辅助食品的微生物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
检验项目还包括对包装材料和生产设备的微生物检测,以确保食品不受微生物污染。
五、添加剂检验婴幼儿辅助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色素、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检验项目还包括对食品中添加剂的含量和种类进行检测,以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国家规定。
六、包装材料检验婴幼儿辅助食品的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材料的质量、安全性、环保性等。
检验项目还包括对包装材料的阻隔性能、印刷质量等进行检测,以确保包装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七、标签标识检验婴幼儿辅助食品的标签标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产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检验项目还包括对标签标识的规范性和清晰度进行检测,以确保消费者能够准确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
八、生产过程检验婴幼儿辅助食品的生产过程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生产环境、设备设施、生产流程等。
检验项目还包括对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和工艺参数进行监控,以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23年奶粉新国标具体标准
23年新国标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标准是GB 10765-2023《婴幼儿
配方食品》,该标准规定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原料、配方、生产工艺、质量指标、包装标识等方面的要求。
具体来说,该标准包括了
对营养成分、微生物限量、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放射性核素、
添加剂使用等方面的严格要求,以确保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安全、营
养和质量。
这一标准的出台旨在保障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和安全,为消费者提供更可靠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具体的标准细节可能
会有所调整,建议您查阅最新的正式文件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婴儿面粉执行标准一、婴儿面粉的定义及用途婴儿面粉是指专门为满足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日常食品需求而研制生产的一种食品原料,主要用于制作米糊、米粥等辅助食品。
由于其成分简单易消化,口感柔和细腻,受到了广大家长的喜爱。
二、婴儿面粉执行标准1.国家标准:GB 10765-2010《婴幼儿米粉》2.行业标准:QB/T 2203-2005《婴幼儿辅食米粉》三、执行标准内容分析1.产品名称和分类:规定了产品名称应为“婴幼儿米粉”,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6个月以上和12个月以上两类。
2.原料要求:规定了使用的大米应选用优质稻谷,并进行全面检测;禁止使用含有臭味、异味或霉变等不良情况的原料。
3.生产工艺:规定了生产过程中应采取严格卫生措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同时,对于添加剂等辅助材料的使用也作出了规定。
4.营养成分:规定了婴幼儿米粉中必须含有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以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5.微生物指标:规定了对于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指标的检测要求,以保证产品不受污染。
6.包装和标志:规定了包装材料应符合卫生要求,并应在包装上标注产品名称、净含量、保质期等信息。
四、执行标准的意义1.保障消费者权益:通过制定执行标准,可以保证婴幼儿米粉的质量安全,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而给消费者带来健康风险。
2.促进行业发展:执行标准可以规范市场竞争行为,提高企业间竞争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3.提高产品质量:执行标准可以促使企业加强自身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五、婴儿面粉的选择和食用建议1.选择时应注意查看产品的执行标准是否符合要求,尽量选用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
2.食用时应注意控制食用量,避免过多摄入,同时应注意搭配其他辅助食品,以保证宝宝获得全面的营养。
3.存放时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处,避免受潮变质。
六、总结婴儿面粉是一种适合6个月以上宝宝的辅助食品,其执行标准主要包括产品名称和分类、原料要求、生产工艺、营养成分、微生物指标、包装和标志等内容。
婴幼儿配方辅食执行标准
1. 食品安全标准,婴幼儿配方辅食执行标准包括对原料的选择、生产工艺、卫生条件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产品不含有害物质,不
受污染,并且符合卫生标准。
2. 营养标准,婴幼儿配方辅食执行标准对配方中的营养成分含
量进行规定,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如蛋
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3. 标签标识要求,标准还规定了婴幼儿配方辅食产品的包装标
签上需要包含的信息,如产品成分、营养成分表、食用方法、保质
期等,以便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并做出选择。
4. 生产环境和设施要求,标准也对生产企业的生产环境、设施
和设备提出了要求,以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卫生标准,避免交叉污染
和产品质量问题。
5. 监督检验要求,标准还规定了对婴幼儿配方辅食产品的监督
检验机制,包括对产品质量、安全和营养成分的抽检和监控,以及
对生产企业的定期检查和评估。
总的来说,婴幼儿配方辅食执行标准是为了保障婴幼儿食品的
安全、营养和质量,确保婴幼儿能够获得符合营养需求的安全食品,促进其健康成长。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婴幼儿健康具有
重要意义。
国家婴儿配方奶粉标准
中国的国家婴儿配方奶粉标准主要由三个文件构成:
1. GB 10765-2010 《婴幼儿配方食品营养成分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婴幼儿配方食品的营养成分标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2. GB 10767-2010 《婴幼儿配方食品质量安全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婴幼儿配方食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包括致癌物质、
重金属、维生素、矿物质、微生物等。
3. GB 10769-2015 《婴幼儿配方乳粉》
该标准规定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的配方、生产技术、质量标准和标
签标识等要求。
其中,配方要求根据婴幼儿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设置,生产技术要求文明生产。
质量标准包括营养成分、质量、生物学和物
理化学指标等,标签标识要求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存储条件和饮
用方法等。
以上三个标准都是国家标准,具有法律效力,奶粉生产企业和经
销商必须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销售。
另外,除了国内的标准外,
中国加入的国际相关标准如荷兰国家标准NEN6402和世界卫生组织的
国际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等也对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具有参考作用。
婴幼⼉⾷品安全国家标准解读4.9⾷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
⾷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使⽤应符合GB2760和GB14880的规定。
4.10脲酶活性表10中规定了⼤⾖产品的脲酶活性要求,应注意表中的脚注,在测定脲酶活性时,对于液态产品的取样量应根据⼲物质含量进⾏折算,以免取样量过少带来检测误差。
5.其他主要规定了标签和包装等⽅⾯的要求,共有7个条款。
5.1.1产品标签应符合GB13432的规定,营养素和可选择成分含量标识应增加“100千焦(100kJ)”含量的标⽰。
该条款应注意:由于在GB13432《预包装特殊膳⾷⽤⾷品标签通则》中规定的营养素标⽰⽅法是每百克产品中某种营养素的含量,⽽本标准中的营养素含量是以能量形式标⽰的,因此,在执⾏GB13432的同时,还应增加“100千焦(100kJ)”含量的标⽰。
5.其他对于条款5.2.1-5.2.2说明了婴⼉配⽅⾷品的特殊要求,对于婴⼉这个特殊⼈群,配⽅⾷品的使⽤直接关系到婴⼉的健康和安全,使⽤不当可能会对婴⼉的健康造成伤害,因此上述条款很重要,是保障婴⼉安全的相关条款。
(⼆)、较⼤婴⼉和幼⼉配⽅⾷品(GB10767-2010)标准共包括5个章节1.范围2.规范性引⽤⽂件3.术语和定义4.技术要求(原料要求,感官要求,必需成分、可选择成分、其他指标、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微⽣物限量、⾷品添加剂和⾷品强化剂、脲酶活性)5.其他(标签、使⽤说明、包装)GB10767-2010部分条款说明1.范围适⽤于较⼤婴⼉和幼⼉配⽅⾷品。
3.术语和定义较⼤婴⼉:指6-12个⽉龄的⼈。
个⼈理解:该标准的适⽤范围和GB10767-2010的适⽤范围有交叉,建议适⽤在较⼤婴⼉时套⽤此标准。
4.3必需成分主要规定了产品在即⾷状态下的能量、蛋⽩质、脂肪、维⽣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和相关要求。
其中规定反式脂肪酸含量不得超过总脂肪酸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