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798.50 KB
- 文档页数:18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试题:数轴类运动类问题综合1.【定义新知】在数轴上,点M和点N分别表示数x1和x2,可以用绝对值表示点M、N两点间的距离d(M,N),即d(M,N)=|x1﹣x2|.【初步应用】(1)在数轴上,点A、B、C分别表示数﹣1、2、x,解答下列问题:①d(A,B)=;②若d(A,C)=2,则x的值为;③若d(A,C)+d(B,C)=d(A,B),且x为整数,则x的取值有个.【综合应用】(2)在数轴上,点D、E、F分别表示数﹣2、4、6.动点P沿数轴从点D开始运动,到达F点后立刻返回,再回到D点时停止运动.在此过程中,点P的运动速度始终保持每秒2个单位长度.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①当t=时,d(D,P)=3;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请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d(E,P).2.如图,A,B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a,b,且点A在点B的左边,|a|=10,a+b=80,ab<0.(1)求出a,b的值;(2)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点A出发,以3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从点B出发,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经过多长时间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相遇?相遇的点表示的数是多少?3.在数轴上点A表示﹣3,点B表示4.(1)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是;(2)我们知道,在数轴上|a|表示数a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你能说明|﹣3+5|在数轴上表示的意义吗?(3)在数轴上点P表示的数为x,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2PA+PB=12?若存在,请求出相应的x;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背景知识】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线段AB 的中点M表示的数为.【问题情境】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20和40,点A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B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 >0).(1)运动开始前,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线段AB的中点M所表示的数为;(2)它们按上述方式运动,A、B两点经过多少秒会相遇?相遇点所表示的数是多少?(3)当t为多少秒时,线段AB的中点M表示的数为8?【情境拓展】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20和40,若在点A,B之间有一点C,点C所表示的数为5,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和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4)请问:BC﹣AC的值是否随着运动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5.甲、乙、丙三个小球分别位于数轴上三个点A、B、C处,点A、B、C对应的数分别是a、b、c,且满足a是绝对值最小的正整数,点B在原点的左侧且到原点的距离是5,点C在点A的右侧,且到点B的距离是到点A距离的4倍.三个球在数轴上同时开始运动,甲球向左运动,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乙、丙两球向右运动,运动速度分别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和1个单位长度.(1)a=,b=,c=.(2)小球甲碰到乙后按原来的速度立刻返回,乙球仍按原速原方向继续前行.①小球甲在何时何地遇到小球乙?②当小球乙追上丙时停止运动,此时甲球的位置在哪里?(3)在(2)的条件下,整个运动过程中何时三个球中的一个球到另外两个球的距离相等?(直接写出结果)6.(直接填答案,不写推演过程)观察数轴,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若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a,b,则A,B两点的距离可表示为AB=|a﹣b|.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多项式2x4y2﹣3x2y﹣x﹣4的次数是b,3a与b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点O是数轴原点,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设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m.(1)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若满足AM=BM,则m=.(3)若A,M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则B,M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若满足AM+BM=12,则m=.(5)若动点M从点A出发第一次向左运动1个单位长度,在此新位置第二次运动,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在此位置第三次运动,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按照此规律不断地左右运动,当运动了2019次时,则点M所对应的数m=.7.如图,琪琪把东、西大街表示成一条数轴,把公交站的位置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其中鼓楼站的位置记为原点,正东方向为正方向,公交车的一站地为一个单位长度(假设每站距离相同).请你根据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到广济街的距离等于2站地的是.(2)到这8个站距离之和最小的站地是否存在?若存在,是哪个站地?最小值是多少?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果用a表示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那么|a﹣1|=2表示这个点与1对应点的距离为2,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面问题:①若|a﹣2|+|a+1|=3,请你指出满足条件a的所有站地表示的数.②若|a﹣4|+|a+1|=10,请你求出满足条件的a的值.8.已知a是最大的负整数,b=﹣|﹣5|,c是﹣4的相反数,且a、b、c分别是点A、B、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1)求a、b、c的值,并在数轴上标出点A、B、C;(2)在数轴上,若D到A的距离刚好是3,则D点叫做A的“幸福点”.则A的幸福点D所表示的数应该是;(3)若动点P从点B出发沿数轴向正方向运动,动点Q同时从点A出发也沿数轴向正方向运动,点P的速度是每秒3个单位长度,点Q的速度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求运动几秒后,点P可以追上点Q?(4)在数轴上,若M到A、C的距离之和为6,则M叫做A、C的“幸福中心”.请直接写出所有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9.在数轴上,点M、N表示的数分别为a、b,我们把a、b之差的绝对值叫做点M、N之间的距离,即MN =|a﹣b|.已知数轴上三点A、O、B表示的数分别为﹣3,0,1,点P为数轴上任意一点,其表示的数为x.(1)如果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那么x=;(2)当x是多少时,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是6;(3)若点P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时,点E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点F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B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且三个点同时出发,那么运动几秒时,点P到点E、点F的距离相等.10.数轴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数轴可以将数与形完美地结合.研究数轴我们发现了许多重要的规律.例如:若数轴上点A、点B表示的数分别为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请利用以上结论解决下列问题.(1)如图1,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2,点B表示的数为10,则A、B两点间的距离AB=,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2)数轴上另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Q是线段BP 的中点.设运动时间为t秒:①当t=2时,求此时点Q表示的数;②如图2,点P运动至B点右侧,M是线段AQ的中点,若B恰好是QM的中点,求t的值.。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复习目标:2、能在具体情境中, 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几何体,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们的特征。
3、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图形。
4、亲身经历切截正方体的过程, 体会面与体的转换, 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 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
会画正方体及简单组合的三种视图, 并在小正方体内填上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
能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 拓展思维空间。
二、知识结构网络三、重点知识点点拨1.常见的几何体及其特点长方体: 有8个顶点, 12条棱, 6个面, 且各面都是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棱柱: 上下两个面称为棱柱的底面, 其它各面称为侧面, 长方体是四棱柱。
圆柱:有上下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 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圆。
圆锥:有一个底面和一个顶点, 且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球: 由一个面围成的几何体。
2.展开与折叠(1)棱柱:如图1所示的棱柱, 上底面是五边形A'B'C'D'E', 下底面是五边形ABCDE, 这两个五边形的大小形状都相同, 这个棱柱有5个侧面, 当它为直棱柱时, 5个侧面都是长方形, 当它为斜棱柱时, 5个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在棱柱中任何相邻的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桂的棱, 其中相邻的两个侧面的交线都叫做棱柱的侧棱, 图1中的棱柱有15条侧棱, 其中有5条侧棱, 这5条侧棱的长相等, 将这个棱柱展开定一个长方形(图2是图1中棱柱的侧面展开图)反过来可以将一个长方形折叠成一个棱桂的侧面。
当一个棱柱的地面是三角形时, 称为三棱柱, 当一个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时, 称为四棱柱, (长方体正方体都是四棱柱)当一个棱柱的底面是五边形时, 称为五棱柱(图1就是五棱柱)………当一个棱柱的底面是n边形时, 称为n棱柱它有2n个顶点, 3n条棱, n十2个面(其中2个底面, n个侧面。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汇总Chapter 1 nal Numbers in Grade 7 Mathematics1.1 Positive and Negative Numbers① Positive numbers are numbers greater than zero。
Sometimes。
a "+" sign is added in front of positive numbers.② Negative numbers are numbers with a "-" sign in front of them。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numbers we have learned before。
They have the opposite meaning of positive numbers.③ Zero is neither positive nor negative。
It is the only XXX: North and South。
East and West。
Up and Down。
Left and Right。
Rising and Falling。
High and Low。
Increasing and Decreasing。
etc.1.2 nal Numbers1) nal numbers include (1) integers: positive integers。
negative integers。
and zero。
(2) ns: positive ns and negative ns。
(3) nal numbers: integers and ns.2) Number Line: (1) n: A number can usually be XXX line called the number line。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和练习题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期末总复期末复一有理数的意义一、双基回顾1、前进8米的相反意义的量是;盈利50元的相反意义的量是。
2、向东走5m记作+5m,则向西走8记作,原地不动用表示。
正数{…};负数{…};分数{…};整数{…};非负整数{…};非正数{…}。
4、与表示-1的点距离为3个单位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5、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为2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6、3的相反数的倒数是。
7、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小的正整数是;绝对值最小的数是;最大的负整数是。
8、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倒数即是它自己的数是。
9、如图,如果a<,b>0,那么a、b、-a、-b的大小关系是.10、已知︱a+2︱+(3- b)2=0,则a b =。
ab二、例题导引例1(1)大于-3且小于2.1的整数有哪些?(2)绝对值大于1小于4.3的整数的和是多少?例2已知a、b互为相反数,m、n互为倒数,︱x︱=3,求(a+b)2-3mn+2x的值。
例3(1)若a<,a2=4,b3=-8,求a+b的值。
(2)已知︱a︱= 2,︱b︱=5,求a-b的值;3、操演升华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①零上6℃的相反意义的量是零下6℃,而不是零下8℃()②如果a是负数,那末-a就是正数()③正数与负数互为相反数()④一个数的相反数长短正数,那末这个数肯定长短负数()⑤若a=b,则︱a︱=︱b︱;若︱a︱=︱b︱,则a=b()2、一种零件标明的要求是Ф10(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10mm,加工零件要求最大直径不超过mm,最小直径不小于mm.。
3、某天气温上升了-2℃的意义是。
5、12的相反数与-7的绝对值的和是。
6、若a<0,b<0,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a-b<0 B、a-b>0 C、a-b=0 D、(-a)+(-b)>07、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是,它们的商是()A、0B、-1C、1D、不能确定8、若|x|=-x,则x=_____;若︱x-2︱=3,则x= .9、古希腊科学家把数1,3,6,10,15,21,……叫做三角形数它有一定的规律性,第个三角形数为_______。
精华提分数学七年级上知识清单第一章 有理数一.正数和负数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负数:比0小的数 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注意:①字母a 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 表示正数时,-a 是负数;当a 表示负数时,-a 是正数;当a 表示0时,-a 仍是0。
(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 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
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支出与收入;增加与减少;盈利与亏损;北与南;东与西;涨与跌;增长与降低等等是相对相反量,它们计数: 比原先多了的数,增加增长了的数一般记为正数;相反,比原先少了的数,减少降低了的数一般记为负数。
表示的意义⑴0表示“ 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有理数,1.有理数的概念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
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 (1)凡能写成)0p q ,p (pq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 ①按正、负分类: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②按有理数的意义来分:⎪⎪⎩⎪⎪⎨⎧⎩⎨⎧⎪⎩⎪⎨⎧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 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 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 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4)自然数 0和正整数;a >0 a 是正数;a <0 a 是负数;a ≥0 a 是正数或0 a 是非负数;a ≤ 0 a 是负数或0 a 是非正数.—三.数轴⒈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和练习题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期末总复期末复一:有理数的意义一、双基回顾1.前进8米的相反数是后退8米,盈利50元的相反数是亏损50元。
2.向东走5m记作+5m,则向西走8m记作-8m,原地不动用0表示。
3.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中:正数{7,11/2,0.25};负数{-9.25,-301,-7/3};分数{11/2,-7/3,0};整数{7,-9,-301,0};非负整数{0,7,11/2};非正数{-9.25,-301,-7/3,0}。
4.与表示-1的点距离为3个单位的点所表示的数是-4.5.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为2的点所表示的数是±2.6.3的相反数的倒数是-1/3.7.最小的自然数是1;最小的正整数是1;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最大的负整数是-1.8.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立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9.如图,如果a0,那么-a>b>-b>a。
10.已知|a+2|+(3-b)²=0,则a=-2,b=3/2.二、例题导引例11) 大于-3且小于2.1的整数有-2,-1,0,1.2) 绝对值大于1小于4.3的整数的和是-3+2+1+3+4=7.例2由a、b互为相反数可得a+b=0,由m、n互为倒数可得mn=1,代入(a+b)²-3mn+2|x|的式子中得(-6)²-3+6=33.例31) 由a²=4得a=±2,由b³=-8得b=-2,故a+b=0.2) 由|a|=2,|b|=5得a=-2,b=5,故a-b=-7.三、练升华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①零上6℃的相反数是零下6℃,而不是零下8℃。
(错误)②如果a是负数,那么-a就是正数。
(正确)③正数与负数互为相反数。
(正确)④一个数的相反数是非正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非负数。
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复习试题(二)(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本题3分)的相反数是( )A .2024B .C.D .2.(本题3分)点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若将点A 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 ,则点B 表示的数是( )A .5B .4C .D .3.(本题3分)2024年6月6日,嫦娥六号在距离地球约384000000米外上演“太空牵手”,完成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数据384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B .C .D .4.(本题3分)当时,代数式的值为( )A .1B .C .D .5.(本题3分)已知单项式与的和是单项式,那么的值是( )A .B .C .D .6.(本题3分)已知关于x 的方程的解是,则a 的值为( )A .6B .7C .8D .97.(本题3分)如图,,,若平分,则( )A .B .C .30°D .8.(本题3分)把,,,0用“”号连接,正确的是( )A .B .C .D .9.(本题3分)我国古代流传这样一个问题:今有四人共车,一车空;二人共车,八人步,问人与车各几何,意思是:今有若干人乘车,每4人共乘一车,恰好剩余1辆车无人坐;若每2人共乘一车,最终剩余8个人无车乘,问有多少人、多少辆车.如果设有辆车,那么总人数可表示为( )A .B .C .D .10.(本题3分)如图,点C 是线段上的点,点M 、N 分别是的中点,若,则线段的长度是( )A .B .C .D .11.(本题3分)已知,,若的值与a 的取值无关,则b 的值为20242024-1202412024-3-4-73.8410⨯83.8410⨯93.8410⨯838.410⨯5m =6m -1-1111-22m x y -335n x y ()n m -99-66-250x a -+=2x =75AOD ∠=︒30COD ∠=︒OB AOC ∠AOB ∠=22.5︒25︒ 3.5︒()1--23-45-->()420531--->>->-()240351->>-->--()240351->>---->()420531>>-->---x ()41x -()41x +28x -()28x +AB AC BC 、5cm MN =AB 6cm 7cm 8cm 10cm2231A a ab a =+--235B a ab =--+2A B +( )A .B .C .D .12.(本题3分)如图:第1个图案中,内部“△”的个数为1个,外侧边上“●”的个数为3个;第2个图案中,内部“△”的个数为3个,外侧边上“●”的个数为6个;第3个图案中,内部“△”的个数为6个,外侧边上“●”的个数为9个;依此类推,当内部“△”的个数是外侧边上“●”的个数的3倍时,的值为( )A .16B .17C .18D .19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3.(本题4分)若,且,则 .14.(本题4分)计算: .15.(本题4分)若多项式是关于的五次三项式,则的值为 .16.(本题4分)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在正方形、、内分别填入适当的数,,,使其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则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满分9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题10分)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集合内.2024,,,,3.1415926,0,,,,(1)正有理数集合:{ …};(2)负分数集合:{ …};(3)整数集合:{ …}.18.(本题10分)计算:(1); (2)19.(本题10分)计算(1)(2)20.(本题10分)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 (2),其中34-14-35-15-n 0a <2=a a =20239920242024⨯=||328(2)m x x m x +-+-x m A B C a b c 23a b c -+=1- 2.3-1634-5%90-0.3- ()()3233524-+⨯--÷525203333⎛⎫⎛⎫⎛⎫⎛⎫-⨯-+-⨯+ ⎪ ⎪ ⎪ ⎪⎝⎭⎝⎭⎝⎭⎝⎭()3126x --=123123x x ---=22225432a a a a a -++--12a =()()22222432314x y xy xy x y x y ----112,x y ==-21.(本题10分)如图,已知轮船在灯塔的北偏西的方向上,轮船在灯塔的南偏东的方向上.(1)求从灯塔看两轮船的视角(即)的度数;(2)轮船在的平分线上,则轮船在灯塔的什么方向上?22.(本题12分)王老师购买了一套经济适用房,他准备将地面铺上地砖,地面结构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数据(单位:),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用含、的整式表示的地面总面积;(2)若,,铺地砖的平均费用为元,求铺地砖的总费用为多少元?23.(本题12分)甲班分两次共购买苹果80千克(第二次多于第一次),共付185元,乙班则一次性购买苹果80千克.购买苹果数不超过30千克30千克以上但不超过50千克50千克以上每千克价格3元2.5元2元(1)乙班比甲班少付多少元?(2)甲班第一次、第二次分别购买苹果多少千克?A P 20︒B P 80︒P APB ∠C APB ∠C P m x y 4m x = 1.5m y =21m 8024.(本题12分)某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园,长12米、宽10米.花园中间欲铺设横纵各一条道路(图①空白部分),且它们互相垂直.若横向道路的宽是纵向道路的宽的2倍,设纵向道路的宽是米.(提示:)(1)如图①,横向道路的宽是_____米,花园道路的面积为_____平方米;(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若把纵向道路的宽改为原来的2倍,横向道路的宽改为原来的(如图②所示).设图①与图②中花园的面积(阴影部分)分别为,,试比较与的大小.25.(本题12分)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在一次数学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利用一张边长为的正方形纸板开展了“长方体纸盒的制作”实践活动.如图1,勤学小组的同学先在纸板四角剪去四个同样大小边长为的小正方形,再沿虚线折合起来,制成了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如图2,善思小组的同学先在纸板四角剪去两个同样大小边长为的小正方形和两个同样大小的小长方形,再沿虚线折合起来,制成了一个有盖的长方体纸盒.问题解决(1)图1中的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为 ;(2)图2中的长方体纸盒的长为 :拓展延伸(3)现有两张边长均为的正方形纸板,分别按勤学小组和善思小组的方法制作成无盖和有盖的两个长方体纸盒,若剪去部分的小正方形边长为,求无盖纸盒的体积是有盖纸盒体积的多少倍.x 2x x x ⋅=x 121S 2S 1S 2S 20cm 5cm 3cm 2cm cm 30cm 5cm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复习题(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B C B B A D A C A D 题号1112 答案C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3.―214.15.1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满分9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解:正有理数:2024,,3.1415926,,故答案为:2024,,3.1415926,;(2)解:负分数:,故答案为:;(3)解:整数:.故答案为:.18.(1)解:;(2).19.(1)解:,去括号得:,移项,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得:;(2)解:,去分母得:,去括号得:,移项,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得:.20.解:(1)2023992-16165%165%332.3,,40.--- 332.3,,40.--- 2024,1,0,90--2024,1,0,90--()()3233524-+⨯--÷()()393524=-+⨯--÷()6584=-⨯--÷()302=---302=-+=28-525203333⎛⎫⎛⎫⎛⎫⎛⎫-⨯-+-⨯+ ⎪ ⎪ ⎪ ⎪⎝⎭⎝⎭⎝⎭⎝⎭5220333⎛⎫=-⨯-+ ⎪⎝⎭563=-⨯10=-()3126x --=3126x -+=2631x =-+2x =123123x x ---=()()312236x x ---=33466x x --+=3x -=3x =-22225432a a a a a -++--,当时,原式.(2),当时,原式.21.(1)解:如图所示,因为轮船在灯塔的北偏西的方向上,轮船在灯塔的南偏东的方向上,所以 .(2)解:因为平分,所以,所以,所以轮船在灯塔的北偏东方向上.22.(1)解:如图,由题意知,长方形的长为,宽为,长方形的长为,宽为,∴地面总面积,∴用含、的整式表示地面总面积为;(2)解:当,时,,∵(元),()()22223542a a a a a =+-+-+-2a =--12a =15222=--=-()()22222432314x y xy xy x y x y----222221246214x y xy xy x y x y=--+-210xy =-112,x y ==-21510122⎛⎫=-⨯⨯-=- ⎪⎝⎭A P 20︒B P 80︒APB APM MPN BPN ∠=∠+∠+∠()20909080=︒+︒+︒-︒120=︒PC APB ∠111206022APC APB ∠=∠=⨯︒=︒CPM APC APM ∠=∠-∠602040=︒-︒=︒C P 40︒ABCD ()224m x x ++=+6m CEFG 2m ()633m y y --=-=()()()264231862m ABCD CEFG S S x y x y -=+--=++长方形长方形x y ()21862m x y ++4m x = 1.5m y =2186218642 1.545m x y ++=+⨯+⨯=4580360⨯=∴铺地砖的总费用为元.23.(1)解: (元).答:乙班比甲班少付25元.(2)解:设甲班第一次购买了千克苹果,则第二次购买了千克苹果.①若两次购买量都在30千克与50千克之间,则,无解;②若第一次购买量在0千克与30千克之间,第二次购买量在30千克与50千克之间,则,解得,不合题意,舍去;③若第一次购买量在0千克与30千克之间,第二次购买量在50千克以上,则,解得,符合题意,此时.答:甲班第一次购买了25千克苹果,第二次购买了55千克苹果.24.(1)解:横向道路的宽是x 米,且纵向道路的宽是横向道路的宽的2倍,纵向道路的宽是米,由题意,图①中花园道路的面积为:平方米;(2)解:由题意得,题图①中花园的面积平方米,题图②中花园的面积.平方米,则.因为,所以,所以.25.解:(1)图1中的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为;故答案为:(2)图2中的长方体纸盒的长为,故答案为:14(3)无盖纸盒的体积为:,有盖纸盒体积为:∵,∴无盖纸盒的体积是有盖纸盒体积的2倍36018528025-⨯=x ()80x -2.5 2.5(80)185x x +-=3 2.5(80)185x x +-=30x =-32(80)185x x +-=25x =8055x -=∴2x ()2101222342x x x x x +⨯-⋅=-)()2211210(342120342S x xx x =⨯--=-+21210(12102S x x x =⨯-+⨯-()22)120322x x x =-+()()22121203421203222S S x x x x x -=-+--+=-0x >20x -<12S S <()()()22052205c 0m 210-⨯⨯-⨯=100()203214cm -⨯=()()()3305230525202052000cm -⨯⨯-⨯⨯=⨯⨯=()()3305230525201051000cm 2-⨯⎛⎫-⨯⨯⨯=⨯⨯= ⎪⎝⎭200010002÷=。
七年级上册数学复习大全一、整数1. 整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整数是正整数、负整数和0的统称,用...表示。
2. 整数的加减法- 整数的加法:- 同号相加,取相同符号,将绝对值相加;- 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符号,将绝对值较大的整数减去绝对值较小的整数。
- 整数的减法:- 减去一个整数,等于加上这个整数的相反数。
3.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整数的乘法:- 同号相乘,积为正;- 异号相乘,积为负。
- 整数的除法:- 同号相除,商为正;- 异号相除,商为负;- 除数不能为0。
二、分数1. 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分数是一个整数除以一个非零的整数得到的,用...表示。
2. 分数的加减法- 分数的加法:- 先通分,然后分子相加,分母保持不变。
- 分数的减法:- 先通分,然后分子相减,分母保持不变。
3.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分数的乘法:- 分子相乘得到新的分子,分母相乘得到新的分母。
- 分数的除法:- 分子乘以除数的倒数,分母乘以被除数的倒数。
三、代数式1. 代数式的定义和基本运算代数式是用字母和运算符号表示的式子。
2. 代数式的展开和因式分解- 代数式的展开:- 使用分配律展开代数式。
- 代数式的因式分解:- 找出能够整除代数式中所有项的公因子,并合并得到最简形式。
3. 代数式的合并和去括号- 代数式的合并:- 合并同类项,即指数和字母相同的项进行合并。
- 代数式的去括号:- 使用分配律去括号。
四、方程与不等式1. 方程的定义和解法方程是等号连接的两个代数式,使用逆运算将未知数解出。
2. 不等式的定义和解法不等式是不等号连接的两个代数式,使用逆运算将未知数解出,解的过程要考虑不等号的变化。
3. 方程与不等式的应用- 方程和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五、平面图形1. 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长方形:- 定义、性质和计算周长、面积。
- 正方形:- 定义、性质和计算周长、面积。
- 三角形:- 定义、性质和计算周长、面积。
七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一、选择题 1.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骑自行车相向而行,2小时后在途中相遇,相遇后,甲、乙骑自行车的速度都提高了1千米/小时,当甲到达地后立刻以原路和提高后的速度向地返行,乙到达A地后也立刻以原路和提高后的速度向B地返行.甲、乙两人在开始 出发后的5小时36分钟又再次相遇,则AB、两地的距离是( ) A.24千米 B.30千米 C.32千米 D.36千米
2.如图,每个图案都由若干个“●”组成,其中第①个图案中有7个“●”,第②个图案中有13个“●”,…,则第⑨个图案中“●”的个数为( )
A.87 B.91 C.103 D.111 3.a,b在数轴上位置如图所示,则a,b,a,b的大小顺序是( )
A.abab B.
baba
C.abba D.
baab
4.将正整数1至2018按一定规律排列如表,平移表中带阴影的方框,则方框中的三个数的和可以是( )
A.2019 B.2018 C.2016 D.
2013
5.计算22221111···11223320152015的结果为( )
A.1 B.20142015 C.20152016 D.
2016
2015 6.如图,若已知七巧板拼图中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2,则图中,最大正方形面积为( ) A.8 B.10 C.16 D.
32
7.下列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x+2y=3 B.y+3=0 C.x2﹣2x=0 D.1y+y=0 8.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多项式: 233547,,,,xyxyxyxy,其中第10个式子是( ) A.1019xy B.1019xy C.1021xy D.
1017xy
9.如图,一副三角尺按不同的位置摆放,摆放位置中的图形的个数是( )
A.1 B.2 C.3 D.
4
10.已知232mab和45nab是同类项,则mn的值是( ) A.-2 B.1 C.0 D.-1 11.已知线段AB,C是直线AB上的一点,AB=8,BC=4,点M是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AM的长为( ) A.2cm B.4cm C.2cm或6cm D.4cm或6cm
12.已知线段AB=m,BC=n,且m2﹣mn=28,mn﹣n2=12,则m2﹣2mn+n2等于( ) A.49 B.40 C.16 D.9
13.求1+2+22+23+…+22019的值,可令S=1+2+22+23+…+22019,则2S=2+22+23+…+22019+22020因此2S-S=22020-1.仿照以上推理,计算出1+5+52+53+…+52019的值为( )
A.52019-1 B.52020-1 C.2020514 D.
2019514
14.下列图形是由同样大小的小圆圈组成的“小雨伞”,其中第1个图形中一共有6个小圆圈,第2个图形中一共有11个小圆圈,第3个图形中一共有16个小圆圈,按照此规律下去,则第100个图形中小圆圈的个数是( ) A.500个 B.501个 C.602个 D.603个
15.在上午八点半钟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度是( ) A.85° B.75° C.65° D.55° 16.如果a+b<0,并且ab>0,那么( ) A.a<0,b<0 B.a>0,b>0 C.a<0,b>0 D.a>0,b<0 17.我国古代数学的许多创新和发展都位居世界前列,如南宋数学家杨辉(约13世纪)所
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用如图的三角形数阵解释二项式nab的展开式的各项系数,此三角形数阵称为“杨辉三角”. 第一行 0ab 1
第二行 1ab 1 1 第三行 2ab 1 2 1 第四行 3ab 1 3 3 1 第五行 4ab 1 4 6 4 1 根据此规律,请你写出第22行第三个数是( ) A.190 B.210 C.231 D.253 18.点C、D在线段AB上,若点C是线段AD的中点,2BD>A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CD2BD C.BD>AD D.BC>AD 19.如图是一根起点为1的数轴,现有同学将它弯折,弯折后虚线上第一行的数是1,第二行的数是13,第三行的数是43,…,依此规律,第五行的数是( )
A.183 B.157 C.133 D.91 20.a是不为1的有理数,我们把11a称为a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是1112,1的差倒数是111(1)2,已知13a,2a是1a的差倒数,3a是2a的差倒数,4a是
3
a
的差倒数,以此类推,则2019(a ) A.3 B.23 C.12 D.无法确定
21.2018年电影《我不是药神》反映了进口药用药贵的事实,从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针对部分药品进行改革,看病贵将成为历史.某药厂对售价为m元的药品进行了降价,现在有三种方案. 方案一:第一次降价10%,第二次降价30%; 方案二:第一次降价20%,第二次降价15%; 方案三:第一、二次降价均为20%.三种方案哪种降价最多( ) A.方案一 B.方案二 C.方案三 D.不能确定
22.在数轴上有一个动点从原点出发,每次向正方向或负方向移1个单位长度,经过5次移动后,动点落在表示数3的点上,则动点的不同运动方案共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23.根据等式性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如果22ab,那么ab B.如果22ab,那么ab
C.如果22ab,那么ab D.如果122ab,那么
ab
24.“比a的3倍大5的数”用代数式表示为( )
A.35a B.3(5)a C.35a D.
3(5)a
25.长方形ABCD中,将两张边长分别为a和b(a>b)的正方形纸片按图1,图2两种方式放置(图1,图2中两张正方形纸片均有部分重叠),长方形中未被这两张正方形纸片覆盖的部分用阴影表示.设图1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C1,图2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C2,则C1 -C2的值为( )
A.0 B.a-b C.2a-2b D.2b-2a 2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5mn的系数是25,次数是2 B.数字0是单项式
C.14ab是二次单项式 D.23xy的系数是13,次数是
4
27.以下问题,不适合抽样调查的是( ) A.了解全市中小学生的每天的零花钱 B.旅客上高铁列车前的安检
C.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 D.调查某池塘中草鱼的数量 28.在﹣(﹣8),﹣π,|﹣3.14|,227,0,(﹣13)2各数中,正有理数的个数有( ) A.3 B.4 C.5 D.6 29.实数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
A.|a|>|b| B.|ac|=ac C.b<d D.c+d>0
30.已知a,b是有理数,若表示它们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的值为( )
A.零 B.非负数 C.正数 D.负数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第一次相遇时,甲、乙的速度和为xkm/h,由第一次到第二次相遇的过程中,甲,乙的路程和是第一次相遇时甲,乙路程和的两倍.可列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解:设第一次相遇时,甲、乙的速度和为xkm/h,
5小时36分钟=535(小时)
由题意可得:2×2x=(535-2)(x+2), 解得:x=18, ∴A、B两地的距离=2×18=36(km),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理解题意,找到正确的等量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第①个图案中“●”有:1+3×(0+2)个,第②个图案中“●”有:1+4×(1+2)个,第③个图案中“●”有:1+5×(2+2)个,第④个图案中“●”有:1+6×(3+2)个,据此可得第⑨个图案中“●”的个数. 【详解】 解:∵第①个图案中“●”有:1+3×(0+2)=7个, 第②个图案中“●”有:1+4×(1+2)=13个, 第③个图案中“●”有:1+5×(2+2)=21个, 第④个图案中“●”有:1+6×(3+2)=31个, … ∴第9个图案中“●”有:1+11×(8+2)=111个,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规律型:图形的变化,解题的关键是将原图形中的点进行无重叠的划分来计数. 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从数轴上a b的位置得出b<0<a,|b|>|a|,推出-a<0,-a>b,-b>0,-b>a,根据以上结论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从数轴上可以看出b<0<a,|b|>|a |, ∴-a<0,-a>b,-b>0,-b>a, 即b<-a<a<-b,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关键是能根据a、b的值得出结论-a<0,-a>b,-b>0,-b>a,题目比较好,是一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 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设中间数为x,则另外两个数分别为11xx、,进而可得出三个数之和为3x,令其分别等于四个选项中数,解之即可得出x的值,由x为整数、x不能为第一列及第八列数,即可确定x值,此题得解. 【详解】 解:设中间数为x,则另外两个数分别为11xx、, ∴三个数之和为113xxxx. 当32019x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