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考研整体复习

  • 格式:docx
  • 大小:163.05 KB
  • 文档页数:4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专业考研复习整理

第一章绪论

作为绪论部分是对各模块的轮廓和整体轮廓的介绍,可不视为组建知识体系的必要部分,但对于体系的介绍又是必不可少的。

一、生态学的定义介绍生态学的概念。应包括不同作者的定义,但应该对最为简单的、最为广泛采用的定义有肯定的赞同。

二、生态学历史、对象与范围简单介绍生态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在各个阶段的研究的中心内容。重点介绍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在范围部分,介绍普通生态学各个部分(或模块)的构成与基本内容。这一部分不可缺少,虽然可能与后面章节重复,但是这是必要的,可以使学生或者读者了解通盘情况。

三、生态学的分支科学

四、生态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

五、生态学与其它学科交叉派生的学科介绍生态学学科的分支情况和与其它科学体系的交叉的

情况。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生态学?你认为生态学的本质是研究什么?

2、生态学的研究层次有哪些?这些层次在生态学不同的发展时期各有哪些偏重?

3、生态学的发展分为那几个时期?各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哪些?各时期的研究对象有什么特点?

4、现代生态学的发展有哪些特点?如何认识“生态学的社会化、生态学必须科学化” ?

第二章环境因子分析

本章是《普通生态学》的基础内容。因为生态学介绍的就是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因此在普通生态学中首先要介绍作用于生物的环境因子的范围、内容和作用规律。

一般地,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因子的范围、认识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以及生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方式(形态适应、生理适应、行为适应)就可以了。

第一节环境因子及生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

本节介绍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的定义。并解释在环境学中与生态学中“环境”概念上的差异(范围的限定)。本节介绍环境因子作用的规律,其中包括生态学的一些基本定律(或规律)。包括许多生态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

一、环境、环境因子及其类别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直

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的各种因素。

环境要素:构成环境的某一事物都称为该环境的环境要素。生态因子与生存条件:

生态因子指对生物生长、发育、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不是每一个因子的研究都有必要,只研究对生物有作用和影响的因子即可)生存条件指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生态因子总和或环境条件。

环境〉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生存条件

1 非生物因子与生物因子

非生物因子介绍各种可能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各种外界非生命物质及其属性。介绍影响所研究的生物的生物因子,包括同种生物、异种生物的作用。

2 其他环境因子分类按性质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和人为因子按生态因子对动

物种群数量的变动作用分为密度制约型因子和非密度制约型因子密度制约型因子指环境因子中,对生物的作用强度随着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因子,分为正负两类,在种群密度作用增加时,正作用导致物种密度进一步增加,负作用导致,种群数量的反馈调节,使种群数量降低。

联系:一般的生物因子常为密度制约型因子,而非密度制约型因子大部分为气候因子如温度。

按稳定性分为:稳定因子(常年恒定的因子)和变动因子(周期性波动的因子)

二、环境因子作用特征

1 生态因子的作用特点

(1)综合作用:生态环境中的各个环境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一个因子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因子的不同程度的变化。如:

生物的生长发育同时受到气候、土壤、人为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2)非等价性:生态环境中的各个因子虽然是相互作用的,但其作用的大小并不相同,有

1-2 个因子具有主导作用,这些因子的改变会引起其他因子的发生明显变化或对生物

的生长发育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因子称为主导因子。如光照强度、气温和气体适度

对光合速率都有影响,但光强影响最大。

(3)阶段性:生态因子对生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作用大小是不同的。两栖动物在不同的

生长发育时期,环境因子对其的作用大小是不同的。

(4)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生态因子虽然其作用大小不同,但是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

因子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所代替,但是如果某一因子数量不足,可以由另一因子的加强

而得到补偿。如当光强减小时光合速率降低,可以通过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来增加光合

速率,C3 植物在无光条件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可以是直接作用也可以是间接作用,有时中间还需要经过几个中间因子。如地形通过间接作用来影响气候条件从而影响生

物,而温度可直接对生物造成影响。

2 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1)最小因子法则

Liebig ' s law of minimu在稳定条件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因子,是

决定该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稳定条件指的是能量和物质输入输出的平衡,一

旦不在稳定状态下,就不存在最小成分一说了。实践中运用该定律时还应注意生态因

子的补偿作用。

(2)耐受性法则

Shelford law: 任何生态因子在质上或量上不足或过多时,即当生态因子接近或到达生

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耐受范围: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

其耐受上限和下限,处于耐受上限和耐受下限之间的范围就是生物对该生态因子的耐

受幅度或耐受范围。耐受范围分为最适生存区、亚适应范围和不适应范围,超出这一

范围物种将不能生存。

生态幅或生态价: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范围,即耐受上限和耐

受下限,在耐受上限和耐受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生物对生态因子的

耐受幅度,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决定着生物可以分布在哪里,但并不决定生物的实际

分布。

不同条件下,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反应是不同的,生态耐受性具有变化性

和复杂性,表现在:同一生物对不同的生态因子的耐受性存在差异;不同生

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受性存在差异;同一生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生态

因子的耐受幅度存在差异性;相同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3)限制因子和限制作用

Law of limiting factors: 环境因子处于最小量时会成为生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因子过量时,也会成为限制因子,故而称为耐受因子定律。在实际研究中,

我们往往需要着重考虑限制因子的作用,如研究某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生长

缓慢,这些因子并非具有同等重要性,我们只需要找出起限制作用的因子,便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