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齿圆柱齿轮各基本尺寸计算公式
- 格式:pdf
- 大小:45.64 KB
- 文档页数:1
. -任务一、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1、齿顶圆:通过轮齿顶部的圆周。
齿顶圆直径以d a表示。
2、齿根圆:通过轮齿根部的圆周。
齿根圆直径以d f表示。
3、分度圆:齿轮上具有标准模数和标准齿形角的圆。
分度圆直径以d表示。
4、齿厚:在端平面上,一个齿的两侧端面齿廓之间的分度圆弧长。
齿厚以s表示。
5、齿槽宽:在端平面上,一个齿槽的两侧端面齿廓之间的分度圆弧长。
齿槽宽以e表示。
6、齿距:两个相邻且同侧端面齿廓之间的分度圆弧长。
齿距以p表示。
7、齿宽:齿轮的有齿部位沿分度圆柱面直母线方向量度的宽度。
齿宽以b表示。
8、齿顶高:齿顶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
齿顶高以h a表示。
9、齿根高:齿根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
齿根高以h f表示。
展示多媒体图片,使学生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认识更直观。
10、齿高: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
齿高以h表示。
任务二、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共有:齿数、模数、齿形角、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五个,是齿轮各部分几何尺寸计算的依据。
1、齿数z一个齿轮的轮齿总数。
2、模数m齿距与齿数的乘积等于分度圆的周长,即pz=πd,式中z是自然数,π是无理数。
为使d为有理数的条件是p/π为有理数,称之为模数。
即:m=p/π模数的大小反映了齿距的大小,也及时反映了齿轮的大小、已标准化。
模数是齿轮几何尺寸计算时的一个基本参数。
齿数相等的齿轮,模数越大,齿轮尺寸就越大,齿轮就越大,承载能力越强:分度圆直径相等的齿轮,模数越大,承载能力越强。
如图所示:出示教具并提问:模数与轮齿有什么关系?3、齿形角α在端平面上,通过端面齿廓上任意一点的径向直线与齿廓在该点的切线所夹的锐角称为齿形角,用α表示。
渐开线齿廓上各点的齿形角不相等,离基圆越远,齿形角越大,基圆上的齿形角α=0°。
对于渐开线齿轮,通常所说的齿形角是指分度圆上的齿形角。
国标规定:渐开线齿轮分度圆上的齿形角α=20°。
序号名称符号计算公式数值输入定义备注1模数m 基本参数0齿距P与圆周率π的比值,πd=zp 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模数相等且已标准化,渐开线圆柱齿轮模数GB/T13572齿数z 基本参数0齿轮的个数3齿距p p=πm 0.000分度圆上相邻两齿对应点之间的弧长p=s+e=2s=2e 4齿顶高h a h a =m 0通过齿轮各齿顶端的圆齿顶圆和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5齿根高h f h f =1.25m 0通过齿轮各齿槽底部的圆分度圆和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6齿高h h=2.25m 0轮齿在齿顶圆和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7分度圆直径d d=mz 0假象圆,在该圆上,齿槽宽e与齿厚s相等e:相邻两齿廓之间的弧长,s:一个齿两侧之间的弧长 (设计和加工的基准圆)8齿顶圆直径d a d a =m(z+2)09齿根圆直径d f d f =m(z-2.5)010中心距a a=0.5m(z 1+z 2)两啮合齿轮轴线之间的距离a=0.5m(z 1+z2)=0.5(d 1+d 2)11齿形角α标准值a=20°12节圆d′d=d′两个相切的圆备注:标准齿轮是指m 、α、ha*、c*均为标准值,且e=s的齿轮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基本尺寸计算公式径节DP:齿轮作为重要的机械件,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米制,以模数m单位毫米作为计算依据,而英美等少数国家仍采用英制,以径节DP单位,(1/in)作为计算依据公英制的换算为m=25.4/DP 径节 DP=z/D (z —齿数,D—分度圆直径,英寸),即蜗轮或齿轮折算到每一英寸分度圆直径上的齿数例:径节6/12,齿数为20,压力角为30度10--是基本径节,它是用来计算齿轮基本几何参数依据20--是附加径节,它是用来计算齿轮齿部参数的依据(如全齿高) 其中10/20 这是表示双径节制齿轮,含义是:则:模数=25.4÷6=4.2333与25.4÷12=2.1167,即模数为4.233/2.1167节圆直径d=m×z=4.233×20=84.66(采用前面一个)齿顶圆直径=d+2×m=84.66+2×2.1167=88.89齿根圆直径=d-2×1.25×m=84.66-2×1.25×2.1167=79.368与普通齿轮相比,短齿制齿轮仅齿全高变短了,通常为正常齿轮的一半,其它参数的计算方法一致。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13-1什么是分度圆?标准齿轮的分度圆在什么位置上? 13-2 一渐开线,其基圆半径r b = 40 mm ,试求此渐开线压力角 =20。
处的半径r 和曲率半径p的大小。
13-3有一个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测量其齿顶圆直径 da = 106.40 mm ,齿数z=25,问是哪一种齿制的齿轮,基本参数是多少?13-4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齿数 z i = 22、z 2 = 98,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 ai = 240 mm ,大 齿轮全齿高h = 22.5 mm ,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 ?名称 代号 计算公式 模数 m m=p/n =d/z=da/(z+2)(d 为分度圆直径齿距 P p= n m=t d/z 齿数 z z=d/m=n d/p 分度圆直径 d d=mz=da-2m齿顶圆直径 da da=m(z+2)=d+2m=p(z+2)/ n 齿根圆直径 df df=d-2.5m=m(z-2.5)=da-2h=da-4.5m齿顶咼 ha ha=m=p/n 齿根高 hf hf=1.25m齿高 h h=2.25m 齿厚 s s=p/2= n m/2中心距 a a=(z1+z2)m/2=(d1+d2)/2跨测齿数 k k=z/9+0.5公法线长度ww=m[2.9521(k-0.5)+0.014z]模数齿轮计算公式 ,z 为齿数)13-5有一对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们的齿数为z i = 19、Z2 = 81,模数m= 5 mm,压力角=20°若将其安装成a' = 250 mm的齿轮传动,问能否实现无侧隙啮合?为什么?此时的顶隙(径向间隙)C是多少?13-6已知C6150车床主轴箱内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数Z1 = 21、Z2 = 66,模数m =3.5 mm,压力角 =20°正常齿。
试确定这对齿轮的传动比、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全齿高、中心距、分度圆齿厚和分度圆齿槽宽。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模数齿轮计算公式:名称代号计算公式模数m m=p/π=d/z=da/(z+2) (d为分度圆直径,z为齿数)齿距p p=πm=πd/z齿数z z=d/m=πd/p分度圆直径 d d=mz=da-2m齿顶圆直径da da=m(z+2)=d+2m=p(z+2)/π齿根圆直径df df=d-2.5m=m(z-2.5)=da-2h=da-4.5m齿顶⾼ha ha=m=p/π齿根⾼hf hf=1.25m齿⾼h h=2.25m齿厚s s=p/2=πm/2中⼼距 a a=(z1+z2)m/2=(d1+d2)/2跨测齿数k k=z/9+0.5公法线长度w w=m[2.9521(k-0.5)+0.014z]13-1 什么是分度圆?标准齿轮的分度圆在什么位置上?13-2 ⼀渐开线,其基圆半径r b=40 mm,试求此渐开线压⼒⾓α=20°处的半径r和曲率半径ρ的⼤⼩。
13-3 有⼀个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测量其齿顶圆直径d a=106.40 mm,齿数z=25,问是哪⼀种齿制的齿轮,基本参数是多少?13-4 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齿数z l=22、z2=98,⼩齿轮齿顶圆直径d al=240 mm,⼤齿轮全齿⾼h =22.5 mm,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13-5 有⼀对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们的齿数为z1=19、z2=81,模数m=5 mm,压⼒⾓α=20°。
若将其安装成a′=250 mm的齿轮传动,问能否实现⽆侧隙啮合?为什么?此时的顶隙(径向间隙)C是多少?13-6 已知C6150车床主轴箱内⼀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数z1=21、z2=66,模数m=3.5 mm,压⼒⾓α=20°,正常齿。
试确定这对齿轮的传动⽐、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全齿⾼、中⼼距、分度圆齿厚和分度圆齿槽宽。
13-7 已知⼀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齿顶圆直径d al=77.5 mm,齿数z1=29。
模数齿轮计算公式名称代号计算公式模数m m=p/n =d/z=da/(z+2)(d为分度圆直径,z为齿数)齿距P p= n m=t d/z齿数Z z=d/m=n d/p分度圆直径d d=mz=da-2m齿顶圆直径da da=m(z+2)=d+2m=p(z+2)/ n齿根圆直径df df=d-2.5m=m(z-2.5)=da-2h=da-4.5m齿顶咼ha ha=m=p/n齿根高hf hf=1.25m齿高h h=2.25m齿厚s s=p/2= n m/2中心距a a=(z1+z2)m/2=(d1+d2)/2跨测齿数k k=z/9+0.5公法线长度w w=m[2.9521(k-0.5)+0.014z]13-1什么是分度圆?标准齿轮的分度圆在什么位置上?13-2 一渐开线,其基圆半径r b= 40 mm ,试求此渐开线压力角:■ = 20°处的半径r和曲率半径p的大小。
13-3有一个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测量其齿顶圆直径da = 106.40 mm ,齿数z=25,问是哪一种齿制的齿轮,基本参数是多少?13-4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齿数z i= 22、Z2= 98,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 ai= 240 mm ,大齿轮全齿高h=22.5 mm,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13-5有一对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们的齿数为Z1= 19、Z2= 81,模数m= 5 mm,压力角«= 20°若将其安装成a'= 250 mm的齿轮传动,问能否实现无侧隙啮合?为什么?此时的顶隙(径向间隙)C是多少?13-6已知C6150车床主轴箱内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数Z1 = 21、Z2= 66,模数m = 3.5 mm ,压力角□= 20°正常齿。
试确定这对齿轮的传动比、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全齿高、中心距、分度圆齿厚和分度圆齿槽宽。
13-7已知一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齿顶圆直径d ai= 77.5 mm,齿数z1=29。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
1.标准齿轮的齿形角α
齿形角——在端平面上,过端面齿廓上任意点K的径向直线与齿廓在该点处的切线所夹的锐角,用α表示。
K点的齿形角为αK。
渐开线齿廓上各点的齿形角不相等,K点离基圆越远,齿形角越大,基圆上的齿形角α=0°。
分度圆压力角——齿廓曲线在分度圆上的某点处的速度方向与曲线在该点处的法线方向(即力的作用线方向)之间所夹锐角,也用α表示。
2.齿数z
一个齿轮的轮齿总数。
3.模数m
齿距p除以圆周率π所得的商,即m=p /π。
模数已经标准化。
齿数相等的齿轮,模数越大,齿轮尺寸就越大,轮齿也越大,承载能力越大。
4.齿顶高系数ha*
对于标准齿轮,规定ha= ha*m。
ha*称为齿顶高系数。
我国标准规定:正常齿ha*=1。
5.顶隙系数c*
当一对齿轮啮合时,为使一个齿轮的齿顶面不与另一个齿轮的齿
槽底面相抵触,轮齿的齿根高应大于齿顶高,即应留有一定的径向间隙,称为顶隙,用c表示。
对于标准齿轮,规定c=c*m。
c*称为顶隙系数。
我国标准规定:正常齿c*=0.25。
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几何尺寸计算外啮合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几何尺寸计算压力角α20.0020.00齿顶高ha 2.00 2.00齿根高hf 2.50 2.50全齿高h 4.50 4.50分度圆直径d320.00160.00齿顶圆直径da324.00164.00齿根圆直径df315.00155.00分度圆齿厚s 6.28 6.28中心距a240.00齿宽计算m n=(da-df)/4.5计算螺旋角cosβ =m n z/(da-2mn)注注:☆蜗杆齿宽:当注:☆最大外圆直注:☆蜗轮齿宽:当注:模数为12,10注注:☆蜗杆螺纹长注:蜗杆在分度圆外啮合直齿锥齿轮传动几何尺齿顶高h a 齿根高hf 分度圆直径d1节圆直径dje1齿顶圆直径da1齿根圆直径df1分度圆螺旋导程角(弧度)γ法向模数m f 轴向齿距Px 分度圆柱螺旋导程P Z螺牙沿分度圆柱上的轴向齿厚S z1螺牙沿分度圆柱上的法向齿厚S f1齿厚测量高度h~齿数Z 2分度圆直径d2齿根圆直径df2齿顶圆直径da2最大外圆直径D2蜗轮宽度b2齿顶圆弧半径R a 齿根圆弧半径Rf注:☆磨削蜗杆需加长:m≤10时,加长25mm;10≤m≤16时,加长35mm;m>16时,加长40-50mm 注:☆蜗杆齿宽:当Z=1~2时取(13~16)m, 当Z=3~4时取(15~21)m注:☆最大外圆直径:当Z=1取≤da2+2m,当Z=2~3取≤da2+1.5m,当Z=4取≤da2+m注:☆蜗轮齿宽:当Z≤3时取≤0.75Ddi1, 当Z=4时取≤0.67Ddi1,包角2θ=45°~130°注:模数为12,10,8,6,5,4,3,2.5,2,1.5,1蜗 轮蜗 杆螺旋长度L☆注:蜗杆特性系数q为14,13,12,11,10,9,8注:☆蜗杆螺纹长度L:当Z=1~2时取大于(11+0.06Z2)m, 当Z=3~4时取大于(12.5+0.09Z2)m 注:蜗杆在分度圆上的轴向齿厚=1.498m,分度圆上的法向齿厚=1.498mcos γ齿齿齿轴向齿距轴向齿形齿齿分h高h 顶高h 根高 3:1a压力角齿根圆弧半d 顶圆直径L切制螺纹部分长度d 根圆直径d 度圆直径21f 1a 1P xa 1f 1(a )蜗杆(b几何尺寸计算mm;m>16时,加长40-50mm+1.5m,当Z=4取≤da2+m67Ddi1,包角2θ=45°~130°时取大于(12.5+0.09Z2)m向齿厚=1.498mcos γ齿顶圆弧半径R 齿根圆弧半径R a 2(b )蜗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