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的红圈圈最多《3》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11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设计(定稿)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人物故事,讲的是邓小平爷爷从小认真练字的事。
全文分两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邓小平爷爷从小就能写一手好字,第二自然段具体写邓小平爷爷从小怎样练字和所取得的成绩。
教学的重点是第二自然段。
课文配有插图,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充分利用插图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情分析:课文中有些句子太长,学生不容易读通顺,教师要范读。
要通过反复指导朗读,体会重点词语,看课文插图,帮助学生感悟课文。
对一年级学生的朗读要求不宜太高,应重点落在读好句子和语句的重点词语上。
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时,可提示学生叙述顺序:先生的要求→邓小平的做法→母亲的心情。
按这样的顺序练习背诵就容易多了。
小字头和前面所学的学字头容易混,写时注意竖下没有钩,左边是点,右边是撇,次偏旁多在上下结构字上部。
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4个偏旁,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了解邓小平爷爷从小认真练字的故事,懂得认真练字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难点:懂得认真练字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课件(生字新词及长句)、教学挂图、生字卡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理解词语,学写生字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1、师板书课题。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2、指导学生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师在题目上打上小问号。
4、刚刚大家很会动脑筋,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呀还得靠小朋友自己来解决。
下面请小朋友仔细听这个故事,听完后用手势表示,你已经解决了几个问题。
(课文录音)5、交流:(1)他是谁?根据学生回答,揭示:他就是邓小平。
教“邓小平”三个字。
请小朋友看清老师是怎么书写的。
再读好这个人名。
有谁知道邓小平是个怎样的人吗?(根据实际情况,教师补充介绍。
小学一年级语文《他得的红圈圈最多》优质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是一篇人物故事,讲的是邓小平爷爷从小认真练字的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他得的红圈圈最多》优质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一年级语文《他得的红圈圈最多》优质教案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能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邓小平从小认真练字的事,激发学生从小微认真学习的思想感情,好好学习。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训练:1.培养学生认真听讲和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
2.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
教学准备:字卡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1.板书,读题2.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3.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二、介绍人物1.投影人物:邓小平爷爷是我们新中国的第二任主席。
他是我们全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是他设计了我们中国改革开放的蓝图。
是他同英国人谈判,创造性地设计了“一国两制”的方针,使香港、澳门胜利地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
邓小平爷爷为了我们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为了我们新中国的伟大前途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小朋友应该时时记着他的名字。
看插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邓小平爷爷是这样的伟大,他的故事多的讲不完。
今天,老师就来讲他小时侯的一个故事,题目是:(板书课题)3.读课题,质疑问难。
三、初读课文1.老师讲故事,要求仔细听,认真想。
2.自由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检查朗读情况。
出示生字词。
经常当时夸奖功课每次要求纸蒙描熟照按指名读。
(1)分段指读。
(2)随机正音。
(3)读好长句子,指导读好停顿。
4.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四、学习第一段1.指读,有没有词语不懂?2.出示:受到夸奖经常3.先生为什么要夸奖邓小平呢?4.指导朗读(小时侯一手经常夸奖)5.看图:图上画了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先生的表情怎么样?(1)小时侯的邓小平爷爷,他练字是多么专心呀!先生在他的身后看得是多么高兴呀!(2)请大家想一想,先生会对邓小平说些什么?6.老师也最喜欢学习认真的小朋友。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word版教案【可编辑】章节一:课程引入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入本课程的主题。
方法:通过展示一些学生的画作,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哪一幅画得到了最多的红圈圈。
活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他们注意到不同画作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章节二:理解故事内容目的: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角色,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方法:教师朗读故事《他得的红圈圈最多》,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跟随故事的发展。
活动:听完故事后,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有关故事的问题,如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故事发生了什么等。
章节三:分析故事角色目的:培养学生分析故事角色性格和动机的能力。
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不同角色的特点,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
章节四:讨论故事主题目的: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想要传达的信息和主题。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故事的主题,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
章节五:创意表达目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
方法:教师提供一些绘画材料,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场景或角色进行绘画创作。
活动:学生在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场景或角色,并在完成后向全班展示并分享自己的创作。
章节六:艺术欣赏与分析目的: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分析不同艺术风格的特点。
方法:教师展示一些著名的绘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艺术风格。
活动:学生发表对作品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
章节七:技巧训练目的: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方法:教师示范一些绘画技巧,如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践。
活动:学生在纸上练习绘画技巧,教师巡回指导并给予建议。
章节八:小组合作创作目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
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创作,每组选择一个故事场景进行绘制。
活动: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并在完成后向全班展示并分享创作过程。
2024年冀少新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18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猜一猜。
“骑驴看唱本”的谜底是()。
A. 暗藏杀机B. 走着瞧C. 心中有数D. 虚张声势2、几号小鱼头上e读的是二声的是()。
A.B.C.D.3、下列音节中缺少的是a的几声()。
bà ba yǎ yǔ wá waA. 一声B. 二声C. 三声D. 四声4、如果2是方程x2﹣3x+k=0的一个根,则常数k的值为()A. 1B. 2C. ﹣1D. ﹣25、下列所述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等边三角形B. 平行四边形C. 正五边形D. 圆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a+2a=3a2B. a3•a2=a5C. (a4)2=a6D. a4+a2=a47、如果2是方程x2﹣3x+k=0的一个根,则常数k的值为()A. 1B. 2C. ﹣1D. ﹣2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把偏旁相同的字写在一起。
柳;树、桃、花、草。
________9、按课文内容填写词语。
春笋____泥土,掀翻____,一个一个从____冒____。
春笋____着____,在阳光____,在____里长,____,一节,又一节。
10、读拼音,写汉字。
kàn jiàn xīnɡ xinɡzhǐyǒu ____ ____ ____11、在划横线处填写正确的读音。
xiǎo____zhú____ hé____小舟竹子河川____zi shí____燕子石头12、看图认词语;把音节补充完整。
a á ǎ à ī í ǐ ì ū ú ǔ ù。
m____m____ b____b____ p____b____妈妈爸爸瀑布d____m____t____d____ m____m____土地木马大米13、比一比;在组词。
1.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映出红的花,映出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2.春草悄悄地,悄悄地……草地换下了那件鹅黄色的礼服,穿上了绿色的裙子。
小草醒了,他伸了伸懒腰,抖了抖身上晶莹的露珠,他开心地呐喊:“啊,我看见世界啦,我看见世界啦!”小草仰起头,欣赏着湛蓝如海的天空、洁白无瑕的白云,还有那清澈见底的小溪,五颜六色的花朵。
这么绿,这么美,走近闻闻,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
走近摸摸,那么嫩,那么柔。
3.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邓小平爷爷小时候就能写一手好字,经常受到先生的夸奖。
当时,写毛笔字是小学生的主要功课。
先生要孩子们先用纸蒙着字帖描,等练熟了,再照着字帖写。
写得好的字,先生就在上面画个红圈圈。
每次写字,邓小平爷爷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母亲知道小平学习这样用功,心里很高兴。
4. 古诗两首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黄香温席东汉时期,在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体弱多病。
黄香便主动承担家务,辛勤劳作,照顾父亲。
夏天,天气炎热,晚上屋里还有蚊子,使人难以入睡。
为了让父亲休息好,黄香晚上总是先用扇子替父亲把席子扇凉,赶走蚊子,才让父亲躺下,使父亲能早些入睡。
冬天,屋外寒风刺骨,屋内被褥冰冷,黄香怕父亲受凉,在睡觉前,先用自己的体温为父亲把被窝捂暖,再让父亲上床睡觉。
黄香长大后,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让他担任魏郡太守。
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
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百姓没有不感动的。
6.母爱之鱼海洋深处的大马哈鱼是一条母爱之鱼。
母马哈鱼产完卵后,就守在一边,孵化出来的小鱼还不能觅食,只能靠吃母亲的肉长大。
母马哈鱼忍着剧痛,任凭撕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