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高中2020学年高三人教版化学课时跟踪检测(11) 醛
- 格式:doc
- 大小:594.00 KB
- 文档页数:9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98K时,在0.10mol/LH2A溶液中滴入0.10mol/LNa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石蕊作为指示剂B.X点溶液中:c(H2A)+c(H+)=c(A2-)+2c(OH-)C.Y点溶液中:3c(Na+)=2c(A2-)+2c(HA-)+2c(H2A)D.0.01mol/LNa2A溶液的pH约为10.852.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分离并回收B.合成氨并检验氨的生成C.乙醇和乙酸反应D.实验室制取氨气3.世界第一条大面积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生产线最近在成都投产,该材料是在玻璃表面镀一层碲化镉薄膜,光电转化率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碲化镉是一种无机化合物D.应用该光电转化技术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4.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黏土烧制陶瓷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商代后期制作的司母戊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纯碱D.屠呦呦发现的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5.在NH3和NH4Cl 存在条件下,以活性炭为催化剂,用H2O2氧化CoCl2溶液来制备化工产品[Co(NH3)6]Cl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oA.中子数为32,质子数为27 的钴原子:3227B.H2O2 的电子式:C.NH3和NH4Cl 化学键类型相同D.[Co(NH3)6]Cl3中Co 的化合价是+36.与氨碱法相比较,联合制碱法最突出的优点是A.NaCl利用率高B.设备少C.循环利用的物质多D.原料易得7.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非常丰富。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晶体硅属于共价晶体B.硅原子的电子式为C.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D.硅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8.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Na-O-H与Na+都表示氢氧化钠B.与都表示氟离子C.-OH与都表示羟基D.与都表示水分子9.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含有Fe2+,以下操作选择及排序正确的是()①加入少量氯水②加入少量KI溶液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A.③①B.①③C.②③D.③②10.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醛类,官能团为—CHOB.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中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4种C.立方烷()的六氨基(-NH2)取代物有3种D.烷烃的正确命名是2-甲基-3-丙基戊烷11.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的周期数等于其族序数,W、X、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两两反应生成盐和水,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
姓名,年级:时间:第一章第三节第2课时共价键课时跟踪训练1.下列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 )解析:选B 非金属氧化物不是离子化合物,B选项错误.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B.共价化合物不可能含离子键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D.共价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解析:选C 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但离子化合物中除含离子键外还可以含有共价键,如NaOH,其中O—H之间为极性共价键,而Na2O2中O—O之间为非极性共价键。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B.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C.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D.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解析:选D 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A项错误;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是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平衡,B项错误;离子键的形成必须有阴、阳离子,但并不一定是含有金属阳离子,例如铵根阳离子同样可以形成铵盐.4.在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有正负的主要原因是()A.电子有得失B.共用电子对有偏移C。
电子既有得失又有电子对偏移D.有金属元素的存在解析:选B 共价键的形成不存在电子的得失,只有电子的共用,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使元素的化合价有正负之别.5.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解析:选C A项中Cl原子漏写了未参与成键的最外层电子;B 项中Na2O2为离子化合物;D项中共用电子对应由C、O原子双方提供,而不应由C原子单方提供,且C原子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正确的书写为错误!C错误!。
6.(2019·湖南浏阳检测)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一种类型化学键的是( )A.Na2O2B.Ca(OH)2C.HClO D.Ne解析:选C A、B为离子化合物,它们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C为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D为单原子分子,不含化学键。
课时跟踪训练(十一)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极性溶质一定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溶质一定易溶于非极性溶剂B.溴分子和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四氯化碳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所以溴难溶于水而易溶于四氯化碳C.白磷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水分子是极性分子,而二硫化碳是非极性分子,所以白磷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二硫化碳D.水分子是极性分子,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因此二氧化碳是极性分子[解析]很多有机物分子都是极性分子,但因为极性很弱,所以大部分难溶于水,而有机物之间的溶解度却很大,所以A项错误;溴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故B项错误;二氧化碳(O===O===O)是非极性分子,D项错误。
[答案] C2.用萃取法从碘水中分离碘,所用萃取剂应具有的性质是( )①不和碘或水起化学反应②能溶于水③不溶于水④应是极性溶剂⑤应是非极性溶剂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似相溶”原理。
非极性分子I2构成的单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中。
[答案] C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互为镜像B.利用手性催化剂合成可主要得到一种手性分子C.手性异构体分子组成相同D.手性异构体性质相同[解析]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互为镜像关系,故A正确;在手性催化中,与催化剂手性匹配的化合物在反应过程中会与手性催化剂形成一种最稳定的过渡态,从而只会诱导出一种手性分子,所以利用手性催化剂合成主要得到一种手性分子,故B正确;手性异构体是同分异构体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所以手性异构体分子组成相同,故C正确;手性异构体旋光性不同,化学性质可能有少许差异。
[答案] D4.下列酸按其酸性由强至弱排列的一般顺序是(R相同)( )①HRO3②(HO)RO3③HRO ④(HO)ROA.②>①>④>③B.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D.③>①>④>②[解析]本题考查无机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判断。
2021-2022年高二化学课时跟踪训练乙醛醛类一、选择题1.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根据已有知识判定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跟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C.可使溴水褪色D.催化加氢后最终产物是C10H20O答案:D2.某饱和一元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氧元素质量分数的3倍,此醛可能的结构式有( )。
A.2种B.3种C.4种D.5种答案:A3.下列配制银氨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mLAgN03溶液,再加入过量浓氨水,振荡,混合均匀B.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mL浓氨水,再加入AgNO3 溶液至过量C.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mL稀氨水,再逐滴加入2%AgNO3 溶液至过量D.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AgNO3溶液1~2mL,逐滴加入2%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答案:D4.一定量的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析出银21.6g。
等量的此醛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8.96L(标准状况下)。
则该醛是( )。
A.乙醛B.丙醛C.丁醛D.2—甲基丙醛答案:CD\/5.已知烯烃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时,C=C键断裂。
如RCH=CHR′可氧化成RCHO和R′CHO,下列烯烃中,经氧化可得到乙醛和丁醛的是( )。
/\A.1—己烯B.2—己烯C.3—己烯D.2—甲基—2戊烯答案:B6.一定量的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析出银21.6g。
等量的此醛完全燃烧时,生成的水为0.54g。
则该醛可能是( )。
A.乙醛B.丙醛C.丁醛D.丁烯醛答案:BD二、填空题7.在下列有机物中:①乙醇,②苯乙烯,③甲醛,④苯酚,⑤苯甲醛,⑥溴乙烷(1)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有_____________;(2)能发生加聚反应的有___________;(3)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___________;(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___________;(5)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___________。
()331( 121A CHCH 2NO C CHCI 2B CH===CHBr2ABCDB100 )560 )()B CH===CHBrD Br( )CHCH CHCH 20HOHNaA 1 mol BD 1 molC 1 mol Na 0.5 mol H 2( 45Na3 mol1 mol熔化;烧杯中无OH T产生,故酚酞不变红色。
5. 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A. 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B. 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C. 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D. 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解析:选A。
乙醇与水互溶,故不能用分液的方法除去乙醇中的水。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乙醇能和钠反应生成氢气且比与水反应剧烈B. 乙醇不含碳碳双键,但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 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故将乙醇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分层,上层为乙醇D. 乙醇分子中共含有6个氢原子,性质完全相同解析:选B乙醇能和钠反应,但比水和钠反应缓慢,A错;乙醇虽不含碳碳双键,但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B正确;乙醇的密度虽比水小,但与水互溶,混合物不分层,C错;乙醇中有6个氢原子,但羟基氢原子性质比另外5个氢原子活泼,故性质不完全相同, D错。
7. 分子式为C4H10O的同分异构体有()A. 8种B. 7种C. 6种D. 4种解析:选B。
分子式为C4Hio O的同分异构体有C'lI.ClI.CIITHjOH. ClI^CILC'nClI,、OHOHICH a ClICH B OH 、CH3C -CII3耳CH冷€113Cl[3CH3OCHCH a .CH,CH s OCH3CH3,4t?种.CH.&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铜片质量增加的是()A.硝酸B.稀盐酸C. Ca(OH)2溶液D.乙醇解析:选G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生化学反应:2Cu+ C2=====CuO,使铜片质量增A H2 B CO H,CuO 2HN(3===Cu(NG) 2 H 2OK 2C 「2C 711XX ()CuO 2HCl===CuC 2 H 2O CuOCHCHOH CHCHO H 2O Cu CuOCuCuOCa(OH )2CCH*CH ,—on乙二醇(I八丙三醇(CHCH,—OHCH S( )A 6 3 2 C 32 1A10 bCaQ ( )OH OH )i- 11 1B 1 2 3D 43 21 11 1 1236 3 2Cr 3A H2B CO H ,D. CHCHOH 蒸气)解析:选D 。
202021目录课时跟踪检测(一)硫和二氧化硫 (3)课时跟踪检测(二)硫酸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9)课时跟踪检测(三)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16)课时跟踪检测(四)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22)课时跟踪检测(五)氨和铵盐 (29)课时跟踪检测(六)硝酸酸雨及防治 (36)课时跟踪检测(七)无机非金属材料 (44)课时跟踪检测(八)化学反应与热能 (51)课时跟踪检测(九)化学反应与电能 (58)课时跟踪检测(十)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影响因素 (65)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化学反应的限度及反应条件的控制 (71)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烷烃的结构 (78)课时跟踪检测(十三)烷烃的性质 (85)课时跟踪检测(十四)乙烯 (92)课时跟踪检测(十五)烃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99)课时跟踪检测(十六)乙醇 (104)课时跟踪检测(十七)乙酸官能团与有机物分类 (110)课时跟踪检测(十八)基本营养物质 (117)课时跟踪检测(十九)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122)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129)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135)课时跟踪检测(一)硫和二氧化硫A级—学业水平考试达标练1.下列关于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可用二硫化碳溶解除去B.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C.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过量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解析:选D 硫燃烧时只能生成SO2,SO3可由SO2催化氧化制取,D项错误。
2.有学生为了证明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做了以下实验: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气体,溶液褪色,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一定能证明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B.若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是:SO2+2NaOH===Na2SO3+H2O C.若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是:SO2+Na2SO3+H2O===2NaHSO3 D.若要证明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还需在实验结束后再加酚酞或氢氧化钠溶液解析:选A 酸性氧化物的概念:能够与水反应只生成对应的酸,能够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蛋白质和核酸1.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B.人体内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最终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和尿素C.人体内所有氨基酸均可以互相转化D.两分子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可以形成二肽解析:选C部分氨基酸可以在人体内相互转化,但是有几种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氨基酸。
2.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氨基乙酸和硝基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C.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D.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解析:选A氨基乙酸和硝基乙烷(C2H5—NO2)的分子式均为C2H5O2N,两者是不同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正确;遇重金属离子变性是蛋白质特有的性质,氨基酸无变性的性质,B项错误;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可以形成的二肽有:α氨基丙酸自身脱水形成的二肽、α氨基苯丙酸自身脱水形成的二肽、α氨基丙酸脱羧基中的—OH和α氨基苯丙酸脱氨基中的H形成的二肽、α氨基丙酸脱氨基中的H和α氨基苯丙酸脱羧基中的—OH 形成的二肽,共4种二肽,C项错误;氨基酸与NaOH溶液反应形成的阴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正极移动,D项错误。
3.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B.皮肤不慎沾上浓硝酸而呈现黄色C.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析出D.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0.1%~0.5%)浸泡植物种子解析:选A A项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是盐析过程,析出的蛋白质性质并无变化,即没有新物质生成,加水后,析出的蛋白质仍能溶解,A项不是化学变化;B 项皮肤不慎沾上浓硝酸显黄色属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化学变化;C项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析出沉淀是因为蛋白质变性,是化学变化;D项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杀死种子上的细菌和微生物,即使这些生物体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反应,是化学变化。
课时跟踪检测(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1.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羟基的电子式:B.CH4分子的球棍模型:C.乙烯的实验式:CH2D.苯乙醛的结构简式:解析:选C羟基的电子式为A项错误;该模型是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不是球棍模型,B项错误;乙烯的实验式为CH2,C项正确;苯乙醛的结构简式为D项错误。
2.下列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A.①②B.②④C.⑤⑥D.①③解析:选D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则①③互为同系物。
②中C3H6可能为环烷烃,与④不一定互为同系物;⑤和⑥分别是酚和醇,不互为同系物。
3.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5种B.6种C.7种D.8种解析:选D分子式为C5H12O的有机物,能够与Na反应放出氢气,表明分子中含有羟基。
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CH3CH2CH2CH2CH3分子中有3种H原子,被—OH 取代得到3种醇;CH3CH2CH(CH3)2分子中有4种H原子,被—OH取代得到4种醇;C(CH3)4分子中有1种H原子,被—OH取代得到1种醇;所以该有机物的可能结构有8种。
4.下列有机物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D①~④的分子式依次为C6H14、C6H14、C7H16、C6H14。
其中①与②的结构相同。
5.异戊烷(CH3)2CHCH2CH3的一氯代物与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分别是(不含立体异构)()A.4,10 B.5,11C.4,9 D.4,11解析:选A(CH3)2CHCH2CH3的一氯代物有4种;(CH3)2CHCH2CH3的二氯代物中,两个氯原子取代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时有3种,取代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时有3种,取代相间(即中间间隔一个)两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时有3种,取代两端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时有1种,故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0种,A项正确。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醛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①CH 2===CH 2+H 2――→催化剂CH 3CH 3②2CH 3CHO +O 2――→催化剂△2CH 3COOH ③CH 3CHO +2Cu(OH)2+NaOH ――→△CH 3COONa +Cu 2O ↓+3H 2O④CH 3CHO +H 2――→催化剂△CH 3CH 2OH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解析:选B 有机物加氧去氢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故②、③中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有机物加氢去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则①、④中发生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2.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B .2∶3C .3∶2D .2∶1解析:选C 将甲醛水溶液和氨水混合后得到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每个乌洛托品分子含有6个碳原子,4个氮原子,每个甲醛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每个氨气分子含有1个氮原子,根据碳原子和氮原子守恒可知,要形成一个乌洛托品分子需要6个甲醛分子和4个氨气分子,C 正确。
3.下列有关醛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用溴水检验CH 2===CH —CHO 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B .1 mol HCHO 发生银镜反应最多生成2 mol AgC .对甲基苯甲醛()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说明它含醛基D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类解析:选D 分析多官能团物质的性质时要考虑官能团之间的干扰,如碳碳双键、醛基均可使溴水褪色,苯的同系物、碳碳双键、醛基等均可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故A 、C 均不正确;1个HCHO 分子中相当于含有2个醛基,1 mol HCHO 发生银镜反应最多生成4 mol Ag ,B 项错误;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只能说明含有“—CHO ”,但不一定是醛类,D 项正确。
2020—2020学年度下学期高中教学质量跟踪监测试卷化学(高一年下学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温馨提示:1.试卷共7页,1—4页为第I卷,5—7页为第Ⅱ卷。
2.请将试题答案统一填写在答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Cu—64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 1.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花香四溢B.冰雪消融C.海水晒盐D.粮食酿酒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B.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C.氮氧化物会形成光化学烟雾D.大量燃烧煤可能引起雾霾等环境危害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棉花B.鸡蛋白C.硬脂酸甘油酯D.天然橡胶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镁离子的电子式:Mg∶B.乙酸的结构式:CH3COOHC.乙烯分子比例模型: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5.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CH3CH2OH和 CH3OCH3B.12C和13CC.和D.O2和O36.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I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B.短周期是指第一、二、三、四周期C.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D.0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7.下列物质中,只含共价键不含其它化学键的化合物是A.N2B.CO2C.MgO D.NH4Cl8.实现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A.干冰和碘的升华B.冰的融化和水的分解C.NaCl和HCl溶于水D.石英和氯化钠分别受热熔化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硫酸可用于干燥SO2B.SO2可以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它有漂白性C.SO2通入BaCl2溶液中会产生白色沉淀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是因为铜片发生了钝化10.下列实验合理的是A. 配制一定浓度的B. 制取少量NH3C. 制取并收集NO2D. 收集SO2H2SO4溶液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离子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B.氦晶体属于分子晶体C.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D.晶体熔点:金刚石>食盐>冰>干冰1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8g苯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3N AB.常温常压下,1 mol氩气含有原子数为2N AC.1mo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 AD.22.4 L氯气与足量铜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1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等物质的量的CH4与Cl2充分反应后,只生成CH3Cl与HClC.通过石油分馏可得到乙烯等有机化工原料D.聚氯乙烯可使溴水褪色14.下列各组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Ba2+、SO2-4、NO-3、Cl-B.K+、Mg2+、AlO-2、SO2-4C.NH+4、Fe3+、SCN-、Cl-D.Na+、Fe2+、SO2-4、NO-315.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及“结论”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16.短周期元素M和N的简单离子M2+和N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的原子序数比N小B.M2+的离子半径比N2-小C.M原子和N原子的电子层数相等D.M原子和N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1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FeBr2溶液中加入过量氯水:2Fe2+ + Cl2 = 2Fe3+ + 2Cl-B.鸡蛋壳在醋酸中溶解有气泡产生:CaCO3 + 2H+ = Ca2+ + H2O + CO2↑C.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Ba(OH)2溶液:SO42— + Ba2+= BaSO4↓D.将少量的NaHSO4溶液跟Ba(OH)2溶液混合反应:H+ + SO42—+ Ba2+ + OH- = BaSO4↓ + H2O18.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浸泡过酸性KMnO4溶液的硅藻土保存水果,使水果保鲜B.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C.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烃类,是城市推广的清洁燃料D.煤炭经过干馏,石油经分馏、裂化、裂解等化学变化处理,可获得清洁能源1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醛1.下列关于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醛都由烃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B.醛的官能团是—COHC.乙醛和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饱和一元脂肪醛的分子组成符合C n H2n O通式解析:选D甲醛是氢原子连接醛基,故A错误;醛的官能团是—CHO,原子顺序不可颠倒;乙醛和丙醛的分子式不同,故不是同分异构体,二者互为同系物。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醛、乙醛、丙醛通常情况下都是液体B.醛类都能发生银镜反应C.醛类催化加氢后都得到饱和一元醇D.甲醛、乙醛、丙醛都没有同分异构体解析:选B醛类中,除甲醛是气体外,其他的醛为液体或固体;若是二元醛,催化加氢时应生成二元醇;丙醛的同分异构体是丙酮:3.下列有关醛的判断正确的是()A.用溴水检验CH2===CH—CHO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B.1 mol HCHO发生银镜反应最多生成2 mol AgC.对甲基苯甲醛()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说明它含醛基D.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类解析:选D分析多官能团物质的性质时要考虑官能团之间的干扰,如碳碳双键、醛基均可使溴水褪色,苯的同系物、碳碳双键、醛基等均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故A、C 均不正确;1个HCHO分子中相当于含有2个醛基,1 mol HCHO发生银镜反应最多生成4 mol Ag,B项错误;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只能说明含有“—CHO”,但不一定是醛类,D项正确。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醛类分子中一定含有烃基和醛基B.已知甲醛是平面形分子,则苯甲醛的所有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甲醛、乙醛、苯甲醛都能发生加成、氧化和酯化反应D.可用新制的Cu(OH)2来区分甲醛和苯甲醛解析:选B甲醛分子中没有烃基;苯甲醛中,当醛基所在的平面与苯基所在的平面重合时,其所有原子处在同一平面上;甲醛、乙醛、苯甲醛都含—CHO,可发生加成、氧化反应,但不含—OH或—COOH,不能发生酯化反应;甲醛和苯甲醛都能被新制的Cu(OH)2氧化,因而无法区分。
5.某学生做乙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取1 mol·L-1 CuSO4溶液和0.5 mol·L-1 NaOH溶液各1 mL,在一支洁净的试管内混合后,向其中又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结果无红色沉淀出现。
导致该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A.加入NaOH溶液的量不够B.加入乙醛太少C.加入CuSO4溶液的量不够D.加入乙醛的量太多解析:选A乙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必须在碱性环境下加热进行,取1 mL 1 mol·L-1 CuSO4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时,需要0.5 mol·L-1 NaOH溶液的体积为1×1×20.5mL=4 mL,这说明反应中硫酸铜过量,NaOH的量不足,不是碱性条件,故加热无红色沉淀出现,A项符合题意。
6.1 mol有机物与足量的氢气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消耗的氢气与氢氧化铜的量分别为()A.1 mol、2 mol B.1 mol、4 molC.3 mol、2 mol D.3 mol、4 mol解析:选D该分子中含有醛基和碳碳双键,具有醛和烯烃的性质,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醛基和碳碳双键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醛基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1 mol该物质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消耗3 mol氢气,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最多消耗4 mol氢氧化铜。
7.橙花醛是一种香料,结构简式为(CH3)2C===CHCH2CH2C(CH3)===CHCH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橙花醛不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B.橙花醛可以发生银镜反应C.1 mol橙花醛最多可以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橙花醛是乙烯的同系物解析:选B 1 mol橙花醛中含有2 mol 键和1 mol —CHO,其中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HO可以发生银镜反应,键和—CHO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即1 mol橙花醛最多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橙花醛属于醛类,除C、H外还含有O元素,不是乙烯的同系物。
8.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还原、加成、消去四种反应的是()解析:选B A.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不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消去反应,错误;B.含有醇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由于羟基连接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因此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正确;C.只含有醇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由于羟基连接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H原子,所以可以发生消去反应,但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和还原反应,错误;D.含有醇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由于羟基连接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没有H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含有羰基、醛基,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还原反应,错误。
9.已知在同一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的化合物是极不稳定的,它要自动失水生成含醛基的化合物。
今在无其他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以甲苯和氯气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过程制取苯甲醛(C6H5CHO)。
(1)条件2中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苯甲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苯甲醛在强碱性条件下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即部分氧化成羧酸盐A,部分还原成醇B 。
写出A 经酸化后的产物苯甲酸与B 酯化反应可生成一种新的化合物C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二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的醇分子中两个羟基同在一个C 原子上,自动失水得到醛基;(3)苯甲醛氧化为A :苯甲酸;还原为B :苯甲醇,两者发生酯化反应得到C 为苯甲酸苯甲酯。
答案:(1)NaOH 溶液10.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精,它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及调味品中,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1)推测B 分子中苯环侧链上可能发生反应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任填两种)。
(2)写出两分子乙醛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分子中不含羰基和羟基 ②是苯的对二取代物③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解析:(1)B 分子中苯环侧链上含有、—CHO ,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加成反应。
(2)2CH 3CHO ――→NaOH 溶液△CH 3CH===CHCHO +H 2O 。
(3)不含羰基()和羟基(—OH),则分子中只能含—O —和—C ≡C —。
答案:(1)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任填两种)(2)2CH 3CHO ――→NaOH 溶液△CH 3CH===CHCHO +H 2O1.下列关于常见醛和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醛和乙醛都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B .丙酮是结构最简单的酮,也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氢还原反应C .丙酮难溶于水,但丙酮是常用的有机溶剂D .人体缺乏维生素A 时,难以氧化生成视黄醛,而引起夜盲症解析:选D A 项中甲醛应为气体,B 中丙酮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 中丙酮和水以任意比例互溶,A 、B 、C 均错误。
2.某有机化合物能跟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燃烧该有机物2.2 g ,生成2.24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二氧化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是乙醛B .1 mol 该有机物能够和1 mol 氢气加成C .燃烧该有机物4.4 g ,生成1.8 g 水D .0.01 mol 该有机物与足量银氨溶液充分反应,析出金属银2.16 g解析:选C 由题给信息可知,该有机物分子内含醛基。
2.2 g (0.05 mol)该有机物中n (C)= 2.24 L 22.4 L·mol-1=0.1 mol ,所以该有机物为乙醛(CH 3CHO),A 、B 、D 正确;燃烧4.4 g 乙醛应该生成0.2 mol 水,即3.6 g 水,C 错。
3.食品化学家A.Saari Csallany 和Christine Seppanen 说,当豆油被加热到油炸温度(185 ℃)时,会产生如图所示高毒性物质,许多疾病和这种有毒物质有关,如帕金森症。
下列关于这种有毒物质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该物质最多可以和2 mol H 2发生加成反应B .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 9H 15O 2C .该物质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D .该物质属于烃的衍生物解析:选B 键线式中每一个拐点表示一个碳原子,该物质分子式为C 9H 16O 2,对于只含有C、H、O原子的分子来说,其H原子个数一定为偶数。
4.某甲酸溶液中可能存在着甲醛,下列操作能证明的是()A.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有砖红色沉淀产生,证明一定存在甲醛B.能发生银镜反应,证明含甲醛C.试液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其蒸馏产物可发生银镜反应,则有甲醛D.先将试液充分进行酯化反应,收集生成物进行银镜反应,有银镜产生,则含甲醛解析:选C A.甲酸、甲醛都含有醛基,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都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因此不能证明一定存在甲醛,错误。
B.甲酸、甲醛都含有醛基,都能发生银镜反应,因此不能证明含甲醛,错误。
C.试液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甲酸与NaOH 发生反应产生盐HCOONa,然后加热蒸馏,盐的沸点高,不能蒸出,若其蒸馏产物可发生银镜反应,则有甲醛,正确。
D.先将试液充分进行酯化反应,甲酸产生的甲酸某酯含有醛基,也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因此收集生成物进行银镜反应,有银镜产生,不能证明含甲醛,错误。
5.乙基香草醛是食品添加剂的增香原料,其香味比香草醛更加浓郁,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对该物质叙述正确的是()A.乙基香草醛的分子式为C9H8O3B.该物质可以看作醛类,也可以看作酮C.该物质可以发生水解反应D.该物质既可以发生银镜反应,也可以发生加氢还原反应解析:选D乙基香草醛的分子式为C9H10O3,A错误;分子中含有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氢还原反应,但不含酮羰基,不能看作酮,因此B错误,D正确;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错误。
6.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5H10O,它能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成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