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备战高考化学走出题海系列之名校高三模拟试题分省分项精编版(
- 格式:docx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40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某温度下,在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和4 mol。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向左移动的是( )A.均减半 B.均加半 C.均增加1 mol D.均减少1 mol2.下面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的限度都相同B.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C.可以通过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D.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反应即停止3.将H 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2HBr(g)ΔH<0,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
a与b的关系是(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4.对下列过程的熵变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溶解少量食盐于水中:ΔS>0B.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CO(g):ΔS>0C.水蒸气变成液态水:ΔS>0D. CaCO3(s)加热分解为CaO(s)和CO2(g):ΔS>05.常温下,分别将四块形状相同、质量为7 g的铁块同时放入下列四种溶液中,产生H2速率最快的是( )A. 150 mL 2 mol·L-1的盐酸 B. 500 mL 2 mol·L-1的硫酸C. 50 mL 6 mol·L-1的稀硝酸 D. 50 mL 18.4 mol·L-1的硫酸6.对于平衡体系:m A(g)+n B(g)p C(g)+q D(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增大1倍,达到新平衡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0.45倍,则m +n>p+qB.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 C.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向压强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D.若温度不变,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时,总体积一定等于原体积的127.在一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D(g),生成物C的体积分数与压强p1和p2、时间t1和t2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在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p1>p2 B.p1<p2 C.m+n>p+q D.m+n=p+q8.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C.某反应的速率为0.5 mol·L-1·s-1,就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都为0.5 mol·L-1D.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尺度9.在一定条件下,将8 mol A和25.7 mol B两种气体通入体积为W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 A(气)+n B(气)===2C (气)。
考点13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讲解】 一、化学反应速率 1. 化学反应速率⑴ 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⑵ 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一般都取正值,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为正值。
⑶ 由于在反应中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纯固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纯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其化学反应速率与其表面积大小有关,而与其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
通常是通过增大该物质的表面积来加快反应速率。
⑷ 对于同一个反应来说,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不同,但每种物质都可以用来表示该反应的快慢。
因此,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是用反应体系中的哪种物质做标准。
⑸ 对于在一个容器中的一般反应 aA + bB == cC + dD 来说有: V A :V B :V C :V D === △C A :△C B :△C C :△C D === △n A :△n B :△n C :△n D ==== a :b :c :d 2. 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方法⑴ 看单位是否统一,若不统一,换算成相同的单位。
⑵ 比较反应速率大小时,不仅需看反应速率数值 的大小,且要结合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 数及单位,化归到同一物质,再进行比较。
⑶ 对于一般反应a A +b B===c C +d D ,比较A V a 与B V b ,若A V a >B V b,则A 表示的反应速率比B 的大。
3.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1)概念法: (2)化学计量数法:一般是先用概念法计算出一种物质的反应速率,再用化学计量数法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4.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⑴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① 一个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浓度,与产物的浓度关系不大 。
② 物质为固体或纯液体时,浓度为常数,改变固 体或纯液体的量,不改变浓度,不影响化学反应速。
若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液体或溶液,由于⑵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①压强的变化对它们的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1)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表示方法:(3)单位:mol/(L·s);mol/(L·min)(4)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时,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可能不同。
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
2、化学平衡常数(浓度平衡常数)(1)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2)化学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K值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3、转化率(针对反应物而言)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如: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速率明显不同)。
2.外因:(1)浓度:浓度大,分子之间碰撞机会增大,发生化学反应的几率加大,化学反应速率就快;因此,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有密切的关系,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
(2)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
(3)压强: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反应体系的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说明:压强的改变是通过改变反应体系的浓度起作用的,如:①缩小或增大反应体系的容积;②保持容积不变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反应物或减少反应物等。
但:若保持体系容积不变,向反应体系加入惰性气体时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4)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于可逆反应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三、化学平衡的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状态。
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化学平衡:1.“等”处于密闭体系的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条件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即v(正)=v(逆)≠0。
第8讲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考点明方向满怀信心正能量设问方式①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分析及计算[例](2018·全国卷Ⅲ,10),(2018·北京卷,9)②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应用[例](2018·全国卷Ⅱ,27),(2017·江苏卷,15),(2018·天津卷,5)③平衡常数、转化率等相关计算[例](2018·全国卷Ⅰ,28),(2018·全国卷Ⅱ,27),(2018·天津卷,6),(2018·全国卷Ⅲ,28)④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问题[例](2018·全国卷Ⅱ,27),(2018·北京卷,10),(2018·江苏卷,10)知识点网络线引领复习曙光现释疑难研热点建模思维站高端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命题规律:1.题型:选择题、填空题。
2.考向:历年高考都有所涉及,属于高频考点,主要有以下考查角度:①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计算;②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③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及其图像、数据表格分析。
▼ 方法点拨:1.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的理解与灵活运用v(B)=Δc(B)Δt=Δn(B)V·Δt(1)浓度变化只适用于气体和溶液中的溶质,不适用于固体和纯液体。
(2)化学反应速率是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3) 同一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如反应:a A(g)+b B(g)===c C(g)+d D(g)v(A)=ab v(B),v(C)=cb v(B),v(D)=db v(B)(4)计算反应速率时,物质的量的变化值要转化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
2.活化分子、有效碰撞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实质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方式与结果(1)气体反应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不参加反应)时的影响恒温恒容:充入“惰性气体”→p总增大→c i不变→v不变。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简单计算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其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单位一般为mol/(L·min)或mol.·L -1·min -12.结论:对于一般反应 aA + bB =cC + dD 来说有:V A :V B :V C :V D =△C A :△C B :△C C :△C D =△nA :△n B :△n C :△nD = a :b :c :d特别提醒:1.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化学反应速率均取正值。
3.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可能不同,但是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要根据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的关系换算成同一种物质来表示,看其数值的大小。
注意比较时单位要统一。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分子结构或原子结构)所决定的。
2.外因(次要因素)(1)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t c V ∆∆=浓度,V正急剧增大,V逆也逐渐增大。
若减小反应物浓度,V逆急剧减小,V正逐渐减小。
(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故反应速率与其加入量多少无关)。
(2)温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温时, V正、V逆都加快;降温时,V正、V逆都减小(3)压强:其他条件不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通过缩小反应容器,增大压强,V正、V 逆都增大;通过扩大反应容器,压强减小,浓度变小,V正、V逆均减小。
(4)催化剂:使用催化剂,成百上千的同等倍数地增加了正、逆反应速率。
特别提醒:1.改变压强的实质是改变浓度,若反应体系中无气体参加,故对该类的反应速率无影响。
2.恒容时,气体反应体系中充入稀有气体(或无关气体)时,气体总压增大,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3.恒压时,充入稀有气体,反应体系体积增大,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化学平衡图像重难突破一. 外界条件对速率的影响1. 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速率—时间图2. 压强—对于体系有气体,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有变化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使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使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无变化的反应,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
速率—时间图以aA(g) + bB(g) cC(g)为例]⑴ 当a+b>c时⑵当a+b<c时⑶当a+b=c时,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但仍然相等,平衡不移动。
3. 温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速率——时间图⑴当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时⑵当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时4.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动。
但应注意,虽然催化剂不使化学平衡移动,但使用催化剂可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二. 图像题解题方法(1)分析反应速度图像:①看起点: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是反应物,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生成物多数以原点为起点。
②看变化趋势:分清正反应和逆反应,分清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升高温度时,△V吸热>△V放热。
③看终点:分清消耗浓度和增生浓度。
反应物的消耗浓度与生成物的增生浓度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④对于时间——速度图像,看清曲线是连续的,还是跳跃的。
分清“渐变”和“突变”、“大变”和“小变”。
增大反应物浓度V正突变,V逆渐变。
升高温度,V吸热大增,V放热小增。
(2)化学平衡图像问题的解答方法:①三步分析法:一看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二看△V正、△V逆的相对大小;三看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②四要素分析法:看曲线的起点;看曲线的变化趋势;看曲线的转折点;看曲线的终点。
高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复习化学反响速率知识点总结⑴定义:用来权衡化学反响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响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响浓度的增加或生成物浓度的添加来表示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⑷影响要素:①决议要素(内因):反响物的性质(决议要素)②条件要素(外因):反响所处的条件外因对化学反响速率影响的变化规律条件变化活化分子的量的变化反响速率的变化反响物的浓度增大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增多,百分数不变增大减小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增加,百分数不变减小气体反响物的压强增大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增多,百分数不变增大减小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增加,百分数不变减小反响物的温度降低百分数增大,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增多增大降低百分数增加,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增加减小反响物的催化剂运用百分数剧增,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剧增剧增撤去百分数剧减,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剧减剧减其他光、电磁波超声波、固体反响物颗粒的大小溶剂等有影响留意:(1)参与反响的物质为固体和液体,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简直无影响,可以以为反响速率不变。
(2)惰性气体关于速率的影响①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是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响速率不变②恒温恒体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响物浓度减小→反响速率减慢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1、定义:化学平衡形状: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响停止到正逆反响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动,到达外表上运动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响所能到达的限制即化学平衡形状。
2、化学平衡的特征逆(研讨前提是可逆反响)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响速率相等)动(静态平衡)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变(条件改动,平衡发作变化)3、判别平衡的依据判别可逆反响到达平衡形状的方法和依据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要素(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增大反响物的浓度或增加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响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2)添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3)在溶液中停止的反响,假设稀释溶液,反响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V正减小,V逆也减小,但是减小的水平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响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吐血完整详细知识点整理-针对高考一轮复习)一、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速率(v)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⑶公式:v平均速率=Δc/Δt单位:mol/(L•s);一个反应式里,不同的物质v不一定相等2. 影响因素:勒夏特列原理PV=nRT反应速率的快慢取决于活化能的高低、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小、有效碰撞次数。
条件因素(外因):改变浓度和压强,不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升高温度和加催化剂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
※注意: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①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②恒温/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3.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⑴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各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各物质的浓度变化ΔC(Δn、ΔP、ΔT)之比⑵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归一法,换算为同一种物质比较。
比例法:不同的物质,反应速率比化学计量系数的比值越大,其速率越快。
二、化学平衡(一)1.定义: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动(动态平衡)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3、判断平衡的依据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和依据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质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 olB同时消耗了p molC,则(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外界条件改变或者化学反应速率改变,不一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改变瞬间V(正)=V(逆))。
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V正减小,V逆也减小,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一、选择题1.★【江苏省2014届高三年级百校联研考试】温度为T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反应PCl5(g)PCl3(g)+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前50 s 的平均速率v(PCl3)=0.0032 mol·L-1·s-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1,则反应的△H<0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PCl3和2.0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0.20mol PCl3和0.20 mol Cl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2.【江苏省淮安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三年级5月信息卷】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H<0。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t/min 2 4 7 9n(Y)/mol 0.12 0.11 0.10 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ν(Z) = 2.0×10-3mol·L-1·min-1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ν(逆)>ν(正)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32 mol气体X和0.32 mol 气体Y,到达平衡时,n(Z)<0.24 molD.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16mol气体X,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气体Y的转化率增大,X的体积分数增大3.【江苏省淮安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s)+H2O(g)CO(g)+H2(g) △H>0。
向甲、乙、丙三个恒容容器中加入一定量C和H2O,各容器中温度、反应物的起始量如下表,反应过程中CO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容器甲乙丙容积0.5 L 0.5 L V温度T1 ℃T2 ℃T1 ℃起始量2 molC1 molH2O 1 molCO1 molH24 molC2 mol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容器中,反应在前15 min的平均速率v(H2)=0.1 mol·L-1·min-1 B.丙容器的体积V<0.5 LC.当温度为T1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25D.乙容器中,若平衡时n(H2O)=0.4 mol,则T1< T24. 【南京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 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B+C(g) ΔH= +Q kJ·mol -1(Q >0)达到平衡。
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C(g)的浓度与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相等。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产物B 的状态只能为固态或液态B .平衡时,单位时间内n(A)消耗﹕n(C)消耗=1﹕1C .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molB 和1molC ,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 kJD .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 ,平衡可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应用。
5.【江苏省南京、淮安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淮安三次)】T ℃时,在V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TaS2(s)和1 mol I 2(g),发生反应TaS 2(s)+2I 2(g) TaI 4(g)+S 2(g) △H >0。
t min 时生成0.1 mol TaI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t min 内,v (I 2)=0.1V tmol·L -1·min -1B .若T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 =1,则平衡时I 2的转化率为2/3C .图7制备TaS 2晶体过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S 2(g)D .图7中T 1端得到纯净TaS 2晶体,则温度T 1<T 26.【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煤气化的一种方法是在气化炉中给煤炭加氢,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s)+2H 2(g)CH 4(g)。
在V L 的容器中投入a mol 碳(足量),同时通入2a molH 2,控制条件使其发生上述反应,实验测得碳的平衡转化率随压力及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 .在4MPa 、1200K 时,图中X 点υ(H 2)正 >υ(H 2)逆C .在5MPa 、800K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2aV L 2·mol -2D .工业上维持6MPa 1000K 而不采用10MPa1000K ,主要是因为前者碳的转化率高 【答案】AB7.【江苏省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7.6mol NO和3.8mol O2,发生如下反应:①2NO(g)+O2 (g)2NO2(g)②2NO2(g)N2O4(g)测得NO2和N2O4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0~10min维持容器温度为T1℃,10min后升高并维持容器的温度为T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5min反应的平均速率v(N2O4)=0.18mol·(L·min)-1B.T1℃时反应②的化学平衡常数K=0.6C.反应①、②均为吸热反应D.若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3.6mol NO2和2.0mol N2O4,T1℃达到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10%【答案】AD8.★【苏省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s)+H2O(g)CO(g)+H2(g) △H>0。
向甲、乙、丙三个恒容容器中加入一定量C和H2O,各容器中温度、反应物的起始量如下表,反应过程中CO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容器甲乙丙容积0.5 L 0.5 L V温度T1 ℃T2 ℃T1 ℃起始量2 molC1 molH2OA.甲容器中,反应在前15 min的平均速率v(H2)=0.1 mol·L-1·min-1B.丙容器的体积V<0.5 LC.当温度为T1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25D.乙容器中,若平衡时n(H2O)=0.4 mol,则T1<T2考点:考查化学平衡有关问题。
9.【江苏省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2SO2(g)+O2(g)2S O3(g),其正反应放热。
现有三个体积相同的密II、III,按如下图所示投料,并在400℃条件下开始反应。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I、III中平衡常数相同B.容器II、III中正反应速率相同C.容器II、III中的反应达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II > III D.容器I中SO2的转化率与容器转化率之和小于110.【江苏省如东县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四校联考】700℃时,向容积为1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和H2,发生反应:CO2+H2(g)CO(g)+H2O(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表中t2>t1):n(CO2)/mol1.500.9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在t1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O)=0.60 /t1mol·L-1·min-1B.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1.56,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1.00molH2,与比,达到新平衡时CO2转化率增大,H2的体积分数增大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0 molCO和1.50molH2O,到达平衡时,c(CO2)=0.90 mol/L苏北四市(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2014届高三上期末统】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COCl2(g)Cl2(g)+CO(g),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CO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见下表:2 4 0.30 0.3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其他条件不度,平衡时c(Cl2)=0.22 mol·L-1,则反应的ΔH<0 B.若在2 L 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进行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不变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2 molCOCl2、0.60 molCl2和0.60 molCO,反应达到平衡前的速率:v(正)<v(逆) D.保持其他条件不容器中充入1.0 molCl2和0.8 molCO,达到平衡时,Cl2的转化率小于60%12.★【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A(g)+y B(g)z C(g),图7表示200℃A、B、C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8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A)∶n(B)的变化关系。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图7 图8 A.200℃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v(B)=0.04 mol•L-1•min-1B.图8所知反应y B(g)z C(g)的ΔH>0,且a =2C.若在图7所示的平衡状态下,再向体系中充入He,此时v正>v逆D.200℃时,向容器中充入2 mol A 和1 mol B,达到平衡时,A 的体积分数小于0.513.【江苏省2013年秋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考试试卷】硫酸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工水平的标志。
2SO2(g) +O2(g)2SO3(g)是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
一定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容积均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SO2(g)和O2(g),其起始物质的量及SO2的平衡转化率如下表所示。
甲(SO2) / mol 0.4n(O2) / mol 0.24 0.24 0.48 SO2的平衡转化率80% α1 α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乙B.平衡时,丙中c(SO3)是甲中的2倍C.该温度下,平衡常数值为400D.平衡时,SO2的转化率:α1<80%<α24.【江苏省徐州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其中,甲充入2 mol SO2、1 mol O2,乙充入1 mol SO2、0.5 mol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g);ΔH=3-197.74 kJ·mol-1。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两容器中c(SO2)(mol·L-1)随时间t(min)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的是() A.热量:Q(甲)<2Q(乙)B.压强:p(甲)<2p(乙)C.乙中前5 min内的反应速率v(O2)=0.10 mol·L-1·min-1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乙中充入0.4 mol SO2、0.2 mol O2、0.4 mol SO3,则此时15.【江苏省徐州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三考前模拟卷】在一个容积为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 mol CO 和0.4 mol H2,发生反应:CO(g)+2H2(g)C H3OH(g)实验测得在300℃和500℃时,甲醇的物质的量(mol)随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