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题语文方向练 (7)
- 格式:docx
- 大小:58.12 KB
- 文档页数:3
小题抢分练7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名篇名句一、语言文字运用[2024·安徽滁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3分)近些年,抑郁在世界各国的发病率都在不断上升。
面对①的抑郁,科学家们探索遏制它的脚步从未停止。
研究表明,寄居在肠道里的细菌群可能是一个关键因素。
(A)?一向被认为是精神心理疾病的抑郁症,难道不仅受大脑调控,还要受这些②的小小细菌的操控吗?你还真没有听错。
我们的身体里,除了有一个长在脖子上的“头脑”,还有另外一个(B)。
它是指由肠道、肠道神经系统和肠道菌群组成的人体第二大脑。
控制人类情感的信使物质(神经递质)及多种让人情绪愉快的激素,主要都是在肠道里合成的,然后由“肠脑”向“头脑”递送,这就形成了信息的传递。
如果这些物质在肠道的合成减少,(C),情绪就会受到影响。
动物实验表明,肠道菌群对抑郁和焦虑的诱发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肠道菌群存在改变及失衡现象,且有害菌增多。
近年来,关于益生菌能否对情绪发生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多,得出了很多令人振奋的结果,证明其效果明显。
让我们畅想一下未来,适当补充益生菌或许将是治疗抑郁症的新方法。
所以别把肠道细菌想得简单了,它们与我们不是寄生关系,而是共生关系,“③,一损俱损”。
1.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①_②_③_3.简述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要求使用包含假设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
(4分)二、古代诗歌鉴赏[2024·成都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4~5题。
(9分)慈姥竹李白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二句用“竹”“石”“江”“岛”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竹林与江岛相互映衬的美景。
第05讲鉴赏诗歌情感价值观(基础题和拔高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谢寺①双桧②刘禹锡双桧苍然古貌奇,含烟吐雾郁参差。
晚依禅客当金殿,初对将军映画旗。
龙象界③中成宝盖,鸳鸯瓦上出高枝。
长明灯是前朝焰,曾照青青年少时。
【注】①谢寺:即法云寺,原是东晋大都督谢安的住宅,后其姑母削发为尼,遂改住宅为寺,故世称“谢寺”。
时诗人30岁,因回忆曾在杜佑军中任职所作。
②桧:一种常绿乔木。
③龙象界:佛界。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壬辰寒食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①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②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冶城:今南京市朝天宫附近。
安石父王益为江宁(南京)通判,死后葬于江宁牛首山。
此诗是作者寒食节为父亲扫墓时所写。
②轩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车服,代指官位爵禄。
★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专题突破练7 散文阅读(词句理解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岁月钟声汪曾祺我读的小学是县立第五小学,简称五小,在城北承天寺的旁边,对面是天地坛。
五小有一支校歌:“看吾校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列其中。
半城半郭尘嚣远,无女无男教育同。
桃红李白,芬芳馥郁,一堂济济坐春风。
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实在过于夸张了。
但记忆中学校门外的地势确比校内高,进大门,要下一个慢坡。
慢坡的东端是门房,同时也是校工詹大胖子的宿舍。
詹大胖子的主要职务是摇上课铃、下课铃。
这间小屋原来盖了是为当传达室用的,但五小没有什么事可传达,来了人,大摇大摆就进来了,詹大胖子连问也不问。
这间小屋就成了詹大胖子的宿舍。
他在屋里坐着,看看钟。
他屋里有一架挂钟。
詹大胖子一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上钟,喀啦喀啦,上得很足,然后才去开大门。
他看看钟,到时候了,就提了一只铃铛,走出来,一边走,一边摇:叮当,叮当,叮当……从南头摇到北头。
上课了,学生奔到教室里,规规矩矩坐下来。
每逢国文课都是要背诵的。
一年级开头是“大狗跳,小狗叫”,后面有《咏雪》这样的诗:“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我学这一课时才虚岁七岁,可是已经能够感受到“飞入芦花都不见”的美。
我现在写散文、小说所用的方法,也许是从“飞入芦花都不见”悟出的。
后来,有一班毕业生凑钱买了一口小铜钟,送给母校留纪念,詹大胖子就从摇铃改为打钟。
一口很好看的钟,黄铜的,亮晶晶的。
铜钟用一条小铁链吊在小操场边的梧桐树上。
铜钟有一个锤子,悬在当中,锤子下端垂下一条麻绳。
詹大胖子扯动麻绳,钟就响了。
梧桐树一年一年长高了。
钟也随着高了。
五小的孩子也高了。
詹大胖子还有一件常做的事,是剪冬青树。
詹大胖子很胖,但是剪起冬青树来很卖力,他好像跟冬青树有仇,又好像很爱这些树。
詹大胖子还做什么事呢?他给老师烧水。
烧开水,烧洗脸水。
教务处有一口煤球炉子,詹大胖子每天生炉子,用一把芭蕉扇忽哒忽哒地扇。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专题七:赏析词语、句子的表达效果提升练(解析版)一、(23年新高考全国I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次云南之行,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看到了腾冲皮影戏。
那天晚上,到一家古色古香具有民族特色的饭店用餐,饭吃到一半,服务员来通知,皮影戏开始了。
我放下饭碗,下了楼。
《龟与鹤》正在上演,水塘边,一只仙鹤优雅地舞着,踱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另有一只乌龟,爬上了水塘的土墩,舒四肢,伸头颈,享受着宁静,享受着美景。
仙鹤发现了乌龟,飞过去停在乌龟背上,用长长的喙去啄乌龟的头,乌龟飞快地把头缩进壳里,四肢也缩了进去,任仙鹤如何啄,如何气恼,如何焦急,乌龟就是岿然不动,让仙鹤①,以至于本应是胜利者的仙鹤,反而着急地叫了又叫……见我对皮影戏有兴趣,服务员就介绍说,皮影戏是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悠久的历史。
皮影是用驴皮或牛皮刻成人物、动物,用细绳拴着,再连接着小竹竿。
艺人在幕后操纵着小竹竿,皮影则甩手投足,舞枪弄棍,骑马冲杀,无所不能,往往令观众②。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答案】18. ①奈何不得②如醉如痴19. 画线句采用“……着”的相同句式,形成排比,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生动形象活泼。
而改句仅表明仙鹤的动作,句子韵律感不强,也不如原句生动形象。
【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处,根据语境,乌龟把头和四肢缩进壳里,让仙鹤无可奈何,对付不了,应填表示没有处置办法的词语,所以可填充“奈何不得”。
奈何不得:没有办法对付或处置。
第②处,根据上文“皮影则甩手投足,舞枪弄棍,骑马冲杀,无所不能”,可推断是写皮影戏生动多姿、吸引观众的表演场面,故填充“如醉如痴”。
如醉如痴:形容入迷于某种事物而失去自制的神态。
【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专题07 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1.对“英雄”的评价有不同标准,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英雄”的理解。
要求:①符合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思想性格;②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50字。
示例:翻开《水浒传》,林冲说:“英雄要有血性。
虽然我曾苟全忍让,但当我将匕首插进贼人的心窝,冒着风雪迈向梁山时,我就是英雄。
”(1)翻开《汉书》,苏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开《史记》,蔺相如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英雄需要忠诚。
虽然我曾被困北海,但当我用生命拒绝劝降的诱惑,持节牧羊十九年回到汉朝时,我就是英雄。
(2)英雄需要胆识。
虽然我曾卑微无闻,但当我在朝堂上识破强秦的欺骗,不顾性命呵斥秦王时,我就是英雄。
2.仿照下面的示例,围绕“青春”另写两句话,注意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青春是旷野,不是为了流尽溪水,而是要长出森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青春是泥土,不是为了接收腐朽,而是要孕育收获。
青春是苗圃,不是为了培育杂草,而是要铺满鲜花。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考点。
解答仿写题,先明确仿写要求,后分析例句特点。
注意题干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注意句式结构“……是……,不是……,而是……”,注意内容上“旷野”与“溪水”“森林”的联系。
第01讲整体把握诗歌文本(基础题和拔高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①。
弯弓辞汉月②,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③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④。
【注】①渭桥:位于唐代长安西北渭水上。
①辞汉月:指离开京城。
①星芒:指旌头星的光芒。
星芒尽:指战争结束。
①霍嫖姚:即霍去病,曾做过嫖姚校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
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的场景,在“弯弓”与“插羽”之间就迅速地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景象,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烘托出将士们的英勇与敌人的不堪一击。
D.尽管全诗笔力雄健,气势雄浑,基调乐观高亢,意境壮美,但作者在结句仍透露出怀才不遇的愤慨和悲伤之情。
2.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塑造了将士们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平生百绕垂虹路张元干①平生百绕垂虹路。
看万顷、翻云去。
山澹夕晖帆影度。
菱歌风断,袜罗尘散②,总是关情处。
少年陈迹今迟暮。
走笔犹能醉时句。
花底自成心暗许。
旧家春事,觉来客恨,分付疏篷雨。
【注】①张元干(1091—1161):北宋至南宋人,出身仕宦,因坚持抗金受秦桧陷害,被捕入狱,出狱后流落苏州,本词写于词人重游苏州垂虹桥之时。
①袜罗尘散: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描述洛神在水波上行走,罗袜溅起的水沫如同尘埃的美妙景致。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平生百绕”这一细节,暗示词人对此地熟悉,如今故地重游,感慨万千。
B.夕阳远山、菱歌帆影等眼前之景表现了词人重游苏州、孤苦无依的落魄晚景。
C.上阕写景,高低错落,视听结合,有动有静,既有自然,又含人事,意蕴丰富。
D.“旧家”三句既直抒胸臆,又借景抒情,“疏篷雨”充分渲染了词人的客居之恨。
《作业推荐》——短歌行一、单选题1、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
按春夏秋冬分类正确的一组是()%1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1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际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
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1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A.④/③/②⑤/①⑥B.①/③④/②/⑤⑥C.⑥/③④/②/①⑤D.①④/③/⑤/②⑥【答案】C【解析】⑥虽曰寒梅却是迎春之开,所以⑥应为春。
③暴雨骤至,当然是夏;④梅子酸芭蕉绿应为初夏。
②雁在秋季迁移。
①六出飞花指雪;⑤草尽也应为冬天。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食野匕苹友人惭,下车引之B.何以解忧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何时可掇同予者何人D.但为君故北冥有鱼,其名为蛆【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
本题既考意义,又考用法。
要考生先依据文本推出选项中一个句子中的虚词,再将句意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
具体辨析时,可在了解18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运用五点意识法来判定:虚实意识、结构意识、句位意识、呼应意识、语气意识。
A项,“之”,助词,的/代词,代指元方;B项,“以”,介词,拿、用/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C项,"何",两句中都是疑问代词,什么;D项,"为”,连词词•,由于,为了/动词,叫作。
C项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故选C。
文言虚词题,平时要学习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技巧,包括词性分析法、位置分析法、温故求新法、语境判定法、语法切入法、特殊标志识记法,只有平时多关注和练习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题时才能得心应手,准确作答。
2024年北京高考语文近三年高考真题练——文言文、非连续性文本、文学类文本阅读(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贵廉汉元帝时,贡禹上书言:“孝文皇帝时,贵廉洁,贱贪污,贾人、赘婿及吏坐赃者,皆禁锢不得为吏。
赏善罚恶,不阿亲戚,罪白者伏其诛,疑者以与民,无赎罪之法。
故令行禁止,海内大化,天下断狱仅四百,与刑措亡异。
“武帝始临天下,尊贤用士,辟地广境数千里。
自见功大威行,遂从.嗜欲。
用度不足,乃行一切之.变,使犯法者赎罪,入谷者补吏。
是以.天下奢侈,官乱民贫,盗贼并起,亡命者众。
郡国恐其诛,则.择便巧史书①、习于计簿、能欺上府者,以为右职;奸宄不胜,则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以苛暴威服下者,使居大位。
故亡义而有财者显于世,欺谩而善书者尊于朝,悖逆而勇猛者贵于官。
故俗皆曰:何以孝弟为?财多而光荣。
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
何以谨慎为?勇猛而临官。
’故黥劓而髡钳者,犹复攘臂为政于世,行虽犬彘,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是为贤耳。
故谓居官而置富者为雄杰,处奸而得利者为壮士。
兄劝其弟,父勉其子,俗之败坏,乃至于是!察其所以然者,皆以犯法得赎罪,求士不得真贤,相守②崇财利而诛不行之所致也。
“今欲兴至治,致太平,宜除赎罪之法。
相守选举不以实及有赃者,辄行其诛,亡但免官,则.争尽力为善,贵孝弟,贱贾人,进真贤,举实廉,而天下治矣。
”呜呼,今日之变,有甚于.此!自神宗③以来,黩.货之风日甚一日。
国维不张,而人心大坏,数十年于.此矣。
《书》曰:“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
”④必如是而后可以立太平之本。
贡禹又言:“欲令近臣自诸曹侍中以上,家亡得私贩卖,与民争利。
犯者辄免官削爵,不得仕宦。
”此议今亦可行。
自万历以后,天下水利碾硙,场渡市集,无不属之.豪绅,相沿以.为常事矣。
(取材于顾炎武⑤《日知录》)【注】①便巧史书:这里指善于舞文弄墨。
①相守:诸侯国相、郡守。
①神宗:明朝皇帝,年号万历。
针对提升七变换有道,解题有方——句式变换变换句式就是能根据一定的要求,将所提供的句子准确改成适应语境要求的句式。
变换句式有两个原则:一是必须服从表达效果的需要,二是不可改变句子的原意。
它考查的类型较多,综观历年高考题,经常考查的有长短句互换、整散句变换、重组句子等几大题型。
考向一长短句变换长短句互换的方法1.长句变短句第一步:提取主干“主干句”是指重要的中心的句子,不简单等同于“句子主干”,它可以包含部分修饰语。
找到主干句后,把它暂放一边。
之所以“暂放一边”,一是因为这个句子的位置待定——或放在段首,或放在段尾,一般不在中间;二是因为这个句子在整理成段时或许需要“增删词语”第二步:切分枝叶将复杂的修饰语——多层定语或状语以及同位语等根据表达的意思切分出几个意义相对独立的动宾或主谓结构的短句。
操作过程:首先由大到小,先观察有几层修饰、限制成分;其次找到每一层的动词谓语和与其对应的主语,然后形成独立的单(短)句第三步:整合成句为了表达的需要,在不改变原句意思的情况下,还要添加必要的主干成分(如主语、判断动词、宾语等)和衔接词(如代词“这样”“它”、关联词“因而”“却”等),删除不必要的虚词及重复的词语,然后按照句子内容的顺序(如时间、空间、逻辑等)调整词序、句序,组合成几个连贯的短句2.短句变长句第一步:确定主干分析所给的几个短句中共同陈述的对象,将之定为长句的主语,然后再依次确定谓语和宾语第二步:合并枝叶将短句中的其余内容合理转化为长句的定语、状语或补语,合并表意相同的词语第三步:检查语序检查变换后的句子的主干成分、附加成分、并列成分等的语序是否恰当,确定变换后的句子是一个单句[学解题·触类旁通]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考点要求]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1.(2008·浙江)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流水与树根的对话。
(4分)
一天,流水遇到了树根。
流水讽刺树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根谦和地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了春天,流水穿过山涧,走过草地,惊讶地看到树根滋养出的鲜花装点了大地。
答案(示例)(流水)你永远处在黑暗中,瞧你丑陋的样子,只知道喝我的汁液,你一无是处。
(树根)是啊,我匍匐地下,默默地汲取,是为了春天变得更加美丽。
解析注意抓住“讽刺”“谦和”进行合理想象。
2.(2009·浙江)根据语境,在下面空格中补写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
(不超过50字)(5分)
儿子:妈妈,今天我捡到50元钱,想分五次交给老师。
妈妈:为什么不一次上交呢?
儿子:老师说过,捡到东西上交,就有一次品德加分。
我分五次交,就会有五次加分了。
妈妈:
答案(示例)孩子,品德加分是老师对你们做好事的一种鼓励方式,重要的不是加分次数的多少,而是拾金不昧的精神。
解析要补写出妈妈说的话,关键是如何理解儿子说的品德加分。
要注意语言表达的鲜明、得体和字数的限制。
3.(2010·浙江)某校学生会为使更多的同学体验“低碳”生活,接受“低碳”理念,决定组织同学参观世博园“零碳馆”。
请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拟写一份海报。
要求:只写海报的宣传鼓动内容;语言表达简明流畅,生动得体。
(100字左右)(5分)
“零碳馆”利用阳光和导热材料采暖、黄浦江水控温、废木头发电,完全摒除了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
利用温压和风压,“零碳馆”能保持建筑内部空气流通,环境舒爽。
墙体表面附着的特殊荧光涂料能将吸收的太阳能在夜间转换为荧光释放,使展馆成为“会发光的房子”。
游客在“零碳餐厅”看到的餐具都是由前晚多余的有机饼干处理而成,使用后将会用于发电和发热,最终剩余品又再加工成生物肥,真正实现变废为宝……这些创意试图让游客在日常生活体验中,逐渐养成“零碳”的新生活态度。
最特别的是,游客将在“零碳馆”领取专属的“二氧化碳身份码”,然后在“大富翁碳册游戏”中回答50个互动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每个人的出行方式、里程数,使用的燃气种类,每月的水电煤费用等,最后游客将得到一张电脑计算出的“碳诊断书”,记录个人一年的“碳排放总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如果你是个“高碳”消费者,那就去世博园参观最酷的“零碳馆”吧!
它没有空调但温度宜人,它不用耗电却熠熠生辉,它用饼干制作餐具,它用游戏输送理念。
想做“低碳”潮人吗?想拥有第二张身份证吗?现在就出发!
解析首先整体把握材料内容,明确“零碳馆”向我们展示了调节气温、餐具制作、“二氧化碳身份码”的领取等内容,然后根据要求写出海报宣传富有鼓动性的内容,注意语言简明流畅、生动得体。
4.(2014·浙江)根据下面的内容,拟写信的正文。
字数不超过90字。
(4分)
张先生订购了一件衣服,店家发货时,误发了一条围巾给他。
就此情况,请你以店家身份拟一封处理此事的信给张先生。
地址、姓名等信息用××代替。
尊敬的张先生:
您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致
敬礼!
店主:×××
×年×月×日
答案(示例)由于我们的失误,将您订购的衣服错发成了围巾,给您添麻烦了,深表歉意!
您的衣服已寄出。
烦请您在收到后将围巾寄回,地址是××××,邮资由我们承担。
欢迎再次惠顾。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得体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的正文应该包含以下内容:说明责任在自己,为给张先生带来的麻烦表示歉意,说明已采取补救措施,请张先生寄回围巾并说明邮费由自己承担,交代自己的地址以便张先生邮寄围巾。
据此拟写信的正文。
练后反思
纵观浙江卷近几年的情境微写作题,你发现其命题有何特点?
答案(1)考点综合,重点突出。
它往往不是单一地考查哪种语言技能,而是把诸如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综合起来考查;每次考查,总是择取其中二或三个语言表达点进行组合考查:或简明、得体,或得体、生动,或准确、鲜明,甚或生动、连贯、得体。
在众多的语言考点中,浙江卷更突出“得体”这一重点。
(2)选取与当下生活、当下重大事件相关的“题”材。
所写作的主题都与时代、社会热点、焦点有联系,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
(3)以日常小应用文为表达载体,或推介语,或串联词,或前言,或招聘启事,等等。
这些载体从格式的角度对要写的语段提出了特别的要求。
(4)有一个具体的语言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