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
- 格式:pptx
- 大小:320.37 KB
- 文档页数:25
教案基本信息第23课爱恨交加话手机一、教学内容1. 生词:对“交加”、“请示”、“省心”、“得罪”等词汇进行教学,其中生词总数58个,补充词汇8个。
生词包括动词23个,形容词8个,名词11个,副词6个,助词1个,量词1个,叹词1个,动词名词兼类词2个,形容词动词兼类词1个,固定词组4个。
2. 语法1.1 副词“索性”的意义和用法1.2 连词“不管”的意义和用法1.3 助词“而已”的意义和用法1.4 副词“一概”的意义和用法1.5 惯用语“碰了钉子”的意义和用法1.6 副词“尽快”的意义和用法1.7 连词“无论”的意义和用法1.8 副词“明明”的意义和用法3. 课文爱恨交加话手机二、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通过词语的学习,能够准去的掌握单词的意义和用法,在头脑中建立具有相关联系的词汇图示;通过重点词语和结构的学习,能够初步掌握副词“索性”等的语义特征,并能够在具体语境中建立语义和使用间的联系;能够掌握连词“不管”等的具体用法和具体位置,并尝试在分句之间使用;能够掌握助词“而已”的意义和用法,并在实际中尝试使用;通过课文的学习,能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了解课文阐释的观点,在复述课文的同时,表达自己对同一事件的看法。
2.技能领域听:能够听懂听懂课文内容,对讲授的生词和语法进行辨认;说:能够表达能够复述课文或表达课文的相关内容,同时,说出自己对同一事件的看法;读:能够准确地朗读课文,语言流畅,语音、声调基本正确;写:能够写出教授的生词,运用语法点进行句子练习,书写的速度适中,笔画清晰准确。
3.情感领域学生有使用所学单词和语法点进行交际的愿望,同时,对课文观点进行评述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4.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养成团体意识和交流意识,提升课堂气氛,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总结,对同一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和论述。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生词:掌握与电话相关的词汇;对动词“请示”、“省心”、“恼”等动词意义和使用情况的掌握;对具有多种词性的生词,如“答复”、“聚会”等的词性和搭配的掌握;2. 语法:连词“不管”、“无论”的辨析;连词“不管”的具体使用和搭配;四、教学方法1.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生词引出本课将要学些的新生词;2. 讲授按照“生词—语法—课文—练习”的顺序,循序渐进;3. 词汇配合常用表达方法一起进行讲解;4. 讲练结合,精讲多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语的表述;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上)教案课程名称:中级汉语综合授课班级:汉语言本科二年级授课时间:秋季学期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本课程为《中级汉语综合》(上),属于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汉语必修课,共108学时,6个学分。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本课程是在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阶段的必修课,其主要教学目标是以语音、语法、词语、汉字等语言要素的教学为基础,通过课堂讲练,逐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培养他们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
同时也为他们升入高一年级打下基础。
此外,根据课文涉及到的内容适当增补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增长学生的视野,扩展汉语学习视野,提高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仍然是课文,其次是词语的用法。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文和词语的讲练,培养学生成段表达的能力,把言语交际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在中级汉语综合(上)之前,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初级汉语综合(上、下),在语言知识点及课文形式、难度上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中级汉语综合(上)的重点仍是课文及词语例释,适当增加了同义词辨析的词语学习。
本课程在中级汉语综合(上)的基础上,辅以中级汉语口语、中级汉语阅读与中级汉语写作的学习,为升入高年级更加深入系统的学习奠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中级汉语综合(上)以《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上)(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为主要教材,参考书目如下:1、崔希亮等:《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研究》、《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2、卢福波:《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3、周健:《汉语课堂教学技巧325例》,商务印书馆,2010年;4、吕叔湘等:《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10年;5、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双色本),商务印书馆,2007年;6、商务馆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9年。
《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上(一)《桥梁》是一本实用汉语中级教程,它涵盖了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此教材。
一、教材内容《桥梁》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语言点、文化知识、口语表达、听力训练、阅读理解、写作练习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以“旅游交际”为主题,以真实的情景为背景,让学生学习到实用的语言技能。
二、教材特点(1)语言实用性强。
教材中的语言都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如购物、交通、住宿、饮食等,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实用性的知识。
(2)文化涵盖面广。
教材从中国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地理风光等多个方面展开,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3)学习难度适中。
教材适用于中级学生,难度适中,让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所学内容,提高口语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桥梁》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基本的汉语词汇、语法结构,提高听、说、读、写能力;(2)了解中国文化知识,增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理解;(3)培养与中国人进行日常社交和商务交际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上,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翻译:通过翻译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含义和用法;(2)模仿:让学生跟读、模仿语音和语调,提高发音和语音语调;(3)情景练习:通过情景模拟练习来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练习口语和听力;(4)拓展阅读:通过阅读相关文化知识的文章,让学生了解更深入的文化知识。
总之,《桥梁》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中级汉语教材,其语言实用性强、文化涵盖面广、难度适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汉语能力和文化素养,是一本值得推荐和使用的教材。
教案基本信息第18课老外房客一、教学内容本课型教学内容以语法点学习为主,辅以课文内容的理解及中文的写作方法。
1. 掌握词语:自愿、指引、罚、培养、持续、理念、相处。
2. 掌握语法:沉不住气、……出来2、……起来3、一……一……、于、按、偶尔、一……就……。
3.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通过词语的学习,能够掌握69个生词的正确发音和用法;通过重点词语和结构的学习,能够熟练运用它们造句;通过课文的学习,能够理解课文大意并能读出课文。
2.技能领域听:能够听懂生词的正确发音说:能够表达课文所传达的信息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读:能够读出课文写:能够模仿课文写作3.情感领域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愿望。
4.学习策略引导预习、复习,做好准备,从生词到课文都要如此。
提供情景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练习,并适当地发散思维,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语音教学——使学生掌握生词读音。
2. 词汇教学——课文中共有34个名词、24个动词、8个形容词。
其中,需要重点学习和掌握的生词有7个。
3. 语法点教学——“沉不住气、……出来2、……起来3、一……一……、于、按、偶尔、一……就……”的用法。
四、教学方法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本课可以按照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师生互动的原则来进行。
既要有教师的讲,又要有学生的练,讲是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教学内容,纠正单纯靠词典预习而产生的理解误差;练是为了检查学生对输入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知晓学生是否理解,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或如何继续练习,明确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语法点的操练,可以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分三步走,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
具体步骤如下:(1)关键词造句。
由教师给出几个关键词,学生根据所给的词造句。
(2)半情境造句。
由教师提供一半儿的情境,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完成后半个句子。
(3)全情境造句。
由教师给出全部的语境,学生通过理解、整理、概括、反馈几个阶段,用所学的语法点说出合乎语法的句子。
桥梁汉语中级教程教案教案标题:桥梁汉语中级教程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教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中级汉语水平,能够流利地进行日常交流和阅读。
2.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应对各种语言交际场景。
3.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了解,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并掌握课本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音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桥梁汉语中级教程教材。
2. 准备多媒体设备,以便展示课件和多媒体资源。
3. 准备练习题和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教学步骤:第一课:自我介绍与问候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图片或播放一段视频,引入本课的主题,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目标: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3. 自我介绍:教师示范自我介绍,并鼓励学生用中文互相介绍自己。
4. 问候:学习常用的问候语,并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第二课:旅游与交通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旅游景点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复习相关词汇。
2. 学习目标:介绍旅游和交通方面的词汇和句型,并能够进行相关对话。
3. 词汇学习:学习与旅游和交通相关的词汇,并进行记忆和操练。
4. 对话练习:分组进行对话练习,模拟旅游场景中的交流情境。
第三课:购物与价格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购物场景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复习相关词汇。
2. 学习目标:介绍购物和价格方面的词汇和句型,并能够进行相关对话。
3. 词汇学习:学习与购物和价格相关的词汇,并进行记忆和操练。
4. 对话练习:分组进行对话练习,模拟购物场景中的交流情境。
第四课:文化与传统节日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2. 学习目标: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和词汇,并能够进行相关对话。
3. 文化学习:学习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相关词汇,并进行记忆和讨论。
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上)教程中级汉语教案. 第三课. 1、教学内容. 1、生词:……者:记者、作者、读者、患者、前者、后者. 记忆(n)和回忆(v,n). 贼:名词,小偷。
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贼多、 ...骑大象的蚂蚁中级汉语教案第三课一、教学内容1、生词:……者:记者、作者、读者、患者、前者、后者记忆(n)和回忆(v,n)贼:名词,小偷。
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贼多、贼好、贼香、贼漂亮……从来:从来不……,从来没……,从来就……场:量词,一场雨、雪、冰雹、霜冻;电影、演出、比赛、游戏;报告、讲座、争论、考试;误会、大病、战争……遗憾、珍惜、勉强、结婚、接触、合、控制、借口、故意2、语法:详下3、课文:4、文化知识:红娘以及和婚姻有关的文化二、教学要求:熟悉课文出现的实词,能恰当的进行词语搭配和词语扩展;正确使用副词;正确使用关联词语,说出比较复杂的长句;认真学习并掌握语法例释中的知识点;完全理解课文,流利朗读课文,达到基本可以复述。
三、教学重点:量词:场:一场雨、雪、冰雹、霜冻;电影、演出、比赛、游戏;报告、讲座、争论、考试;误会、大病、战争……股:一股泉水、力量、劲、香味、气味、冷风、农烟、坏蛋、敌人……门:一门心思、技术、功课、学科、番:一番道理、解释、好意、期望、功夫,费了几番周折,调查一番、嘱咐一番、考虑一番、教训了一番、几番风雨、三番五次……否定副词:莫1、没有谁:莫不欣喜2、不:一筹莫展、爱莫能助3、不要:你莫哭,你莫见怪,4、莫不,即没有一个不:莫不欢欣鼓舞5、莫大,即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极大:莫大的光荣,莫大的幸福,莫大的打击6、莫非,揣测的反问,莫非……不成:莫非我听错了不成?副词:从来、仍然、终于、顿时、始终、竟复杂较长的时间状语:当……时,当孩子们又用自己的手和脑,创造出另一件更新的、更好的作品时,我才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孩子更有创新精神。
介词:凭(见单页)四、课时安排:8五、教学环节:1、组织教学2、复习:课文内容复习:复述,扩展到与之相关话题,成段表述。
《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的词汇处理浅析作者:李燕凌来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年第02期摘要:《桥梁》被列为北京语言大学的精版教材,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
从生词量、词汇等级分布控制、生词的注释和练习等几个方面对该教材的词汇处理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为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提供参考。
关键词:桥梁;生词量;词汇;注释;处理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2-0050-04词汇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占据较重地位,是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有学者甚至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应以词汇教学为中心。
”[1]教材是教学和学习的重要依据,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也需要在教材中得以体现。
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教材种类不断丰富,各种教材对词汇的处理情况也不尽相同。
本文选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以下简称《桥梁》)这部教材,试分析其词汇处理情况,希望能为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提供参考。
一、生词量及生词等级分布控制《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是国家汉办规划教材,也被列为北京语言大学精版教材。
正式出版后,该教材在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界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赵金铭曾评价这部教材:“……编者深入钻研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探讨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在教材的框架设计、选材目光、训练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新编的教材耳目一新。
”①在词汇处理方面,《桥梁》汲取了较新的研究成果,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等级大纲》为重要依据,控制生词量和难易程度。
(一)《桥梁》的生词量1. 生词总量。
《桥梁》分上下两册,每册各15课,共30课。
每课由正课文、生词、词语搭配与扩展、语法释例、副课文和练习组成。
正副课文后都附有生词表和专有名词表。
生词总量见表1。
由于《桥梁》中的专有名词往往是对课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进行说明,因此下文的统计将不再讨论专有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