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级药师基础知识,0105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2020年初级药师考试《基础知识-生理学》章节练习题生物化学脂类代谢一、A11、将外周组织中衰老细胞膜中的胆固醇运至肝代谢并排出体外的是A、CMB、LDLC、IDLD、HDLE、VLDL2、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形式A、VLDLB、LDLC、CED、PTPE、CM3、下列关于载脂蛋白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脂类结合,在血浆中转运脂类B、apo AⅠ激活LCATC、apo B能辨认细胞膜上的LDL受体D、apo CⅠ能激活脂蛋白脂肪酶E、apo CⅡ激活LPL4、CM的功能是A、运送内源性三酰甘油B、运送内源性胆固醇C、运送外源性三酰甘油D、逆向转运胆固醇E、转运自由脂肪酸5、转运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的血浆脂蛋白是A、CMB、VLDLC、LDLD、IDLE、HDL6、关于酮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三者通称酮体B、乙酰CoA为酮体的生成原料C、肉碱脂酰转移酶I是酮体合成的关键酶D、酮体是肝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E、丙酮可经肾、肺排出7、酮体包括A、脂酰CoA、β-羟丁酸、丙酮B、乙酰乙酸、β-羟丁酸、脂酰CoAC、乙酰乙酸、γ-羟丁酸、丙酮D、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E、乙酰丙酸、β-羟丁酸、丙酮8、酮体合成的关键酶是A、HMG-CoA合成酶B、肉毒碱脂酰转移酶ⅠC、肉毒碱脂酰转移酶ⅡD、脂酰辅酶A脱氢酶E、脂酰辅酶A硫解酶9、脂肪动员的关键酶是A、肝脂酶B、胰脂酶C、组织脂肪酶D、脂蛋白脂肪酶E、激素敏感性脂肪酶10、关于酮体代谢的论述,正确的是A、酮体在肝中生成,肝外利用B、酮体在肝中生成,肝中利用C、体内大多数组织可以合成酮体,但只有肝脏能利用酮体D、酮体合成的原料主要来源于糖分解代谢E、合成酮体的关键酶是肉碱脂酰基转移酶11、有关β-氧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肪酸氧化之前要活化为脂酰CoAB、β-氧化过程包括脱氢、加水、再脱氢和硫解C、每一次β-氧化产生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酰CoAD、每一次β-氧化产生乙酰CoA、FADH2和NADH2各1分子E、以上各反应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12、酮体不能在肝中氧化的主要原因是肝中缺乏A、HMG辅酶A合成酶B、HMG辅酶A裂解酶C、HMG辅酶A还原酶D、琥珀酰辅酶A转硫酶E、HMG辅酶A脱氢酶13、在脂酰CoA的β-氧化过程中,每经过一次循环,碳链将减少一分子的A、甲酰CoAB、乙酰CoAC、丙二酰CoAD、丁酰CoA14、脂肪酸β氧化不需要的物质是A、NAD+B、肉碱C、FADD、CoA~SHE、NADP+15、酮体生成的原料乙酰CoA主要来源是A、由氨基酸转变来B、糖代谢C、甘油氧化D、脂肪酸β-氧化E、以上都不对16、人体合成胆固醇能力最强的部位是A、骨髓B、肠道D、肝脏E、血管壁17、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酶A、HMG-COA合成酶B、肉毒碱脂酰转移酶ⅠC、肉毒碱脂酰转移酶ⅡD、脂酰辅酶A脱氢酶E、脂酰辅酶A硫解酶18、胆固醇不能转变成A、胆汁酸B、醛固酮C、雄激素D、雌激素E、维生素D19、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是A、乙酰硫激酶B、琥珀酰辅酶A转硫酶C、乙酰辅酶A羧化酶D、HMG-CoA合成酶E、HMG-CoA还原酶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CM主要在小肠黏膜细胞合成,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主要形式。
2020年初级中药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卷二)
一、A1
1、专入肝经,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清肝明目,为凉肝、镇肝之要药
A、羚羊角
B、石决明
C、珍珠母
D、刺蒺藜
E、决明子
2、既能平肝潜阳,又能软坚散结、重镇安神的药物是
A、石决明
B、牡蛎
C、珍珠母
D、龙骨
E、代赭石
3、入汤剂宜先煎的药物是
A、僵蚕
B、钩藤
C、地龙
D、牡蛎
E、羚羊角
4、代赭石的功效是
A、重镇降逆
B、坠痰平喘
C、收敛固涩
D、镇惊安神
E、清肝明日
5、煅用有收敛、制酸、止痛、止血等作用的药物是
A、荆芥
B、地榆
C、牛黄
D、菊花
E、石决明
6、以下关于平肝息风药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是动物类药物及矿物类药物
B、主要的功效是平肝潜阳、息风止痉
C、药物兼有镇惊安神、清肝明目、降逆、凉血等作用
D、某些药物还具有祛风通络之功
E、药物皆入肝、肾经
7、既平抑肝阳,又清热利尿的药物是
A、钩藤
B、天麻
C、牡蛎
D、石决明
E、罗布麻叶
8、以下药物可以治疗滑脱诸证的是
A、天麻
B、僵蚕
C、羚羊角
D、钩藤
E、牡蛎
9、功能平抑肝阳、清热利尿的是
A、刺蒺藜
B、罗布麻叶
C、牡蛎
D、羚羊角
E、钩藤
10、长于平肝而为治肝阳眩晕头痛之要药
A、羚羊角
B、石决明
C、代赭石
D、钩藤
E、天麻
11、既能清热平肝,又能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A、牡蛎
B、全蝎。
2020年初级药士《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卷四)一、A11、《药物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为A、GMPB、GLPC、GSPD、GCPE、AQC2、《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为A、GMPB、GLPC、GSPD、GCPE、AQC3、《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的缩写是A、GLPB、GMPC、GSPD、GAPE、GCP4、药典中规定称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称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A、±0.1%B、±1%C、±5%D、±10%E、±20%5、关于药品质量标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B、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C、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埋、不断完善”的原则D、对药品质量控制及行政管理具有重要意义E、因生产情况不同,不必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6、药典规定某药原料药的含量上限为102%,指的是A、该原料药的实际含量B、该原料药中含有干扰成分C、用药典规定方法测定时可能达到的数值D、方法不够准确E、应用更准确的方法替代药典方法7、USP代表A、美国药典B、英国药典C、日本药局方D、欧洲药典E、中国药典8、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规定,称取2.00g系指A、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B、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C、称取重量可为1.9995-2.0005gD、称取重量可为1.5-2.5gE、称取重量可为1-3g9、中国药典的英文缩写是A、USPB、BPC、Ch.P.D、EPE、JP10、关于药典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是A、收载化学药物的词典B、国家药品质量标准的法典C、一部药物分析的书D、一部药物词典E、我国中草药的法典11、药典所指的“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A、百分之一。
2020年初级中药师《相关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卷五)一、A11、下列关于没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主产于非洲东北部、阿拉伯半岛B、不规则的颗粒状或黏结成团块状,气香而特异C、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与水共研,可形成黄棕色乳状液D、质坚碎,破碎面呈颗粒状E、橄榄科植物没药树及同属其他植物树干皮部渗出的树脂2、苏合香属于A、酸树脂B、油树脂C、香树脂D、油胶树脂E、混合树脂3、呈半流动性的浓稠液体,棕黄色至灰棕色,半透明。
质细腻,极黏稠,挑起时则呈胶样,连绵不断的药材是A、苏合香B、乳香C、没药D、阿魏E、安息香4、呈小形乳头状、泪滴状或不规则小块,有时粘连成团块,淡黄色,有时微带绿色或棕红色的药材是A、乳香B、没药C、阿魏D、安息香E、苏合香二、B1、A.金缕梅科B.橄榄科C.伞形科D.棕榈科E.安息香科<1> 、苏合香来源于A、B、C、D、E、<2> 、乳香来源于A、B、C、D、E、<3> 、没药来源于A、B、C、D、E、<4> 、血竭来源于A、B、C、D、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没药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
分为天然没药和胶质没药。
没药主产于非洲索马里、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南部及印度等地。
以索马里所产没药质量最佳,销世界各地。
天然没药:呈不规则颗粒状团块,大小不等,大者直径长达6cm。
2020年初级药师考试《相关知识》讲义液体制剂的简介1.特点2.分类与质量要求3.溶剂和附加剂药物:分散相溶剂:分散介质(一)液体制剂的特点优点:①药物分散度大,吸收快、起效快;②给药途径多,可内服外用;③服用方便,适于老幼;④能减少刺激性;⑤固体药物制成液体制剂,生物利用度提高。
缺点:①分散度大,受分散介质影响,易化学降解,药效降低甚至失效;②体积大,携运贮不方便;③水性制剂易霉变,需加防腐剂;④非均相,物理稳定性问题多。
(二)液体制剂的分类与质量要求1.按分散系统分类均相:低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稳定非均相:溶胶剂、乳剂、混悬剂——不稳定2.按给药途径分类内服:合剂、糖浆剂、乳剂、混悬液、滴剂外用:皮肤(洗/搽)、五官(洗/滴/含漱)直肠/阴道/尿道3.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均相:澄明非均相:分散均匀,浓度准确口服:外观良好,口感适宜外用:无刺激性有防腐能力,包装方便携带、使用基础理论学习:微粒分散体系1.微粒分散系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高度分散在介质中被分散的物质:分散相…连续的介质:分散介质小分子真溶液 <10-9m胶体分散体系 10-9~10-7m粗分散体系 >10-7m 混悬剂、乳剂、微囊、微球微粒—— 10-9~10-4m2.微粒分散体系的性质①多相体系,微粒大小不均匀,存在相界面,有表面现象②热力学、动力学、光学、电学③絮凝、聚结、沉降、布朗运动、丁铎尔现象(Tyndall现象、乳光)、电泳3.有关微粒分散体系在药剂学中的意义A.提高药物的溶解速度及溶解度B.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C.提高药物微粒在分散介质中的分散性与稳定性D.不同微粒在体内分布上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如静脉注射E.微囊、微球等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减少剂量,降低毒副作用4.微粒大小与测定方法①微粒大小对其体内外的性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溶解性、可压性、密度、流动性②粒径表示方法:几何学~、比表面~、有效~③测定方法:光学显微镜法、库尔特计数法、Stokes沉降法、吸附法、电子显微镜法、激光散射④静注:7-12μm肺部截留,0.1-3μm浓集于肝脾5.微粒的双电层结构吸附层与扩散层所带电荷相反,共同构成双电层结构。
[单选题]1.有关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安(江南博哥)静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B.其大小接近于钾的平衡电位C.在不同细胞,其大小可以不同D.它是个稳定的电位E.其大小接近于钠的平衡电位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静息电位为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对钾离子具有一定的通透性,而对其他不通透,保持细胞膜内处于负电位、而膜外处于正电位的一种稳定的电位状态,静息电位因细胞的种类不同,可有不同的电位值,其大小接近于钾平衡电位。
故正确答案为E.[单选题]2.下列黄酮类化合物,结构母核为3-苯基色原酮的是A.黄酮醇B.二氢黄酮C.异黄酮D.查耳酮E.黄烷醇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异黄酮,是植物苯丙氨酸代谢过程中,由肉桂酰辅酶A侧链延长后环化形成以苯色酮环为基础的酚类化合物,其3-苯基衍生物即为异黄酮。
故正确答案为C.[单选题]3.具有手性的药物可存在光学异构体,多数药物的光学异构体A.体内吸收和分布相同B.体内代谢和排泄相同C.药理作用相同D.化学性质相同E.物理性质相同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具有手性的药物可存在光学异构体,可用右旋体和左旋体分别来表示。
不同的光学异构体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常有明显的差异,某些异构体的药理活性有高度的专一性。
所以答案为D。
[单选题]4.真核生物mRNA在5'末端具有的结构是A序列B.帽式结构C.终止密码子D.二氢尿嘧啶环E.PolyA尾巴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真核细胞mRNA一级结构。
真核细胞mRNA一级结构特点:(1)5'末端有帽式结构(m7GPPPN);(2)3'末端有一段长度30~200腺苷酸构成的多聚腺苷酸的节段(polyA尾);(3)编码区中三个核苷酸构成一个密码子。
[单选题]5.下列不是糖异生关键酶的是A.己糖激酶B.丙酮酸羧化酶C.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D.果糖双磷酸酶-1E.葡萄糖-6-磷酸酶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糖异生的关键酶。
生理学 第五节 消化 一、A1 1、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最可能出现 A、铁和钙不能吸收 B、糖类食物消化和吸收障碍 C、脂肪类食物消化和吸收障碍 D、维生素B12吸收障碍 E、胃蛋白酶缺乏而导致食物中蛋白质不能消化和吸收 2、胃容受性舒张实现的途径是 A、交感神经 B、抑胃肽 C、壁内神经丛 D、迷走神经 E、促胰液素 3、引起胃容受性舒张的感受器是 A、口腔 B、咽,食管 C、胃底 D、胃幽门部 E、十二指肠 4、胃的容受性舒张可 A、扩大胃容积 B、研磨搅拌食物 C、保持胃的形态 D、减慢胃的排空 E、促进胃内容物的吸收 5、与维生素B12吸收有关的物质是 A、钠 B、钙 C、磷 D、内因子 E、胃蛋白酶 6、胃液中内因子的作用是 A、抑制胃蛋白酶的激活 B、促进胃泌素的释放 C、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D、参与胃黏膜屏障 E、激活胃蛋白酶原 7、不属于胃液成分的是 A、盐酸 B、内因子 C、黏液 D、羧基肽酶 E、胃蛋白酶原 8、胃的蠕动作用是 A、扩大胃容积 B、研磨搅拌食物 C、保持胃的形态 D、减慢胃的排空 E、促进胃内容物的吸收 9、胃特有的运动形式是 A、蠕动冲 B、集团蠕动 C、蠕动 D、容受性舒张 E、紧张性收缩 1、维生素B12的吸收的部位是 A、空肠 B、直肠 C、结肠 D、回肠 E、胃 11、下列关于小肠内消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 B、胰液含有消化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酶 C、胰蛋白酶原水解蛋白质为氨基酸 D、分节运动是小肠特有的一种运动形式 E、胰液中的水和碳酸氢盐对小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12、消化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 A、蠕动 B、蠕动冲 C、集团运动 D、分节运动 E、容受性舒张 13、胆汁中有利胆作用的是 A、胆固醇 B、胆色素 C、胆盐 D、胆绿素 E、脂肪酸 14、消化道中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在 A、口腔 B、胃 C、小肠 D、升结肠 E、横结肠 15、下列关于胆汁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胆盐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B、胆汁作用的主要成分是胆盐 C、不含消化酶 D、胆盐可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E、胆盐可水解脂肪为脂肪酸和甘油三酯 16、胰液成分中不包含哪种酶 A、胰蛋白酶 B、肠激酶 C、糜蛋白酶 D、胰脂肪酶 E、胰淀粉酶 17、以下哪种运动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 A、分节运动 B、紧张性收缩 C、集团冲动 D、集团蠕动 E、蠕动 18、胰液中碳酸氢盐主要发挥什么作用 A、分解淀粉 B、促进脂肪吸收 C、激活胃蛋白酶原 D、使蛋白质变性 E、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 19、胃酸的作用不包括 A、激活胃蛋白酶原 B、杀死随食物入胃的细菌 C、促进小肠吸收维生素B12 D、促进钙和铁的吸收 E、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2、脂类经胆汁酸盐作用乳化分散成细小微粒的部位是 A、胆囊 B、肝脏 C、胰腺 D、胃 E、小肠 21、能够消化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液是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胆汁 E、小肠液 22、内因子必须和哪个维生素结合促进其吸收 A、维生素C B、维生素D C、维生素B6 D、维生素B12 E、维生素E 二、B 1、A.主细胞 B.壁细胞 C.黏液细胞 D.胃黏膜表面上皮细胞 E.胃窦部G细胞 <1>、内因子由何种细胞分泌 A、 B、 C、 D、 E、 <2>、盐酸是由何种细胞分泌的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内因子是由胃腺的壁细胞分泌,具有促进和保护维生素B12,在回肠黏膜吸收的作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内因子减少,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
【该题针对“胃内消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48323,点击提问】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胃的容受性舒张是通过迷走神经的传入和传出通路反射地实现的,切断人和动物的双侧迷走神经,容受性舒张即不再出现 【该题针对“胃内消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48322,点击提问】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胃的容受性舒张系指吞咽食物时,食团刺激咽和食管等处感受器,通过迷走-迷走反射引起胃头区平滑肌紧张性降低和舒张,以容纳咽入的食物。
【该题针对“胃内消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48321,点击提问】 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胃的容受性舒张系指吞咽食物时,食团刺激咽和食管等处感受器, 通过迷走一迷走反射引起胃底和胃体平滑肌紧张性降低和舒张,以容纳和暂时储存咽入的食物;
【该题针对“胃内消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4832,点击提问】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胃内壁细胞不仅分泌盐酸,还能产生“内因子”,它是与维生素B12吸收有关的物质。内因子与食入的VB12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可保护VB12不被小肠内水解酸破坏。
【该题针对“胃内消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48319,点击提问】 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内因子是由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能与食物中的维生素B12结合,形成一复合物而使后者易于被回肠主动吸收。
【该题针对“胃内消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48318,点击提问】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胃液是无色酸性液体,主要有盐酸、胃蛋白酶原(在胃酸作用下,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黏液、HCO3-和内因子。羧基肽酶为胰蛋白水解酶的一种,以酶原形式储存于胰腺腺泡细胞内。
【该题针对“胃内消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48317,点击提问】 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胃的蠕动始于胃体的中部,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形式,有节律地向幽门方向推进。每分钟约3次,每次蠕动约需1分钟到达幽门。生理意义在于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机械与化学性消化,并促进食糜排入十二指肠。
【该题针对“胃内消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48316,点击提问】 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容受性舒张是胃特有的运动形式。由进食动作或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反射性地引起胃底、胃体平滑肌舒张。
【该题针对“胃内消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48312,点击提问】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内因子能与食物中维生素B12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易于被回肠主动吸收 【该题针对“胃内消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48311,点击提问】 1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胰液含有消化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酶,是消化液中最重要的,其中胰蛋白酶原经肠致活酶激活为胰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质的活性。食物在小肠内已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故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是分节运动,利于消化和吸收。
【该题针对“小肠内消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48331,点击提问】 1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食管、胃、小肠、大肠平滑肌均有蠕动的活动形式。在胃,蠕动从胃中部开始,有节律地向幽门方向推进。在小肠,蠕动可发生在任何部位,推动食物在小肠内缓慢移动。
【该题针对“小肠内消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4833,点击提问】 1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胆盐在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中起重要作用一是乳化脂肪,增加脂肪与脂肪酶作用的面积,加速脂肪分解;
二是胆盐形成的混合微胶粒,使不溶于水的脂肪分解产生脂肪酸、甘油一酯和脂溶性维 生素等处于溶解状态,有利于肠黏膜的吸收; 三是通过胆盐的肝肠循环,刺激胆汁分泌,发挥利胆作用。 【该题针对“小肠内消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48329,点击提问】 1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口腔,没有营养物质被吸收。胃的吸收能力也很差,仅吸收少量高度脂溶性的物质如乙醇及某些药物。小肠吸收的物质种类多、量大,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大肠能吸收水和无机盐。
【该题针对“小肠内消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48328,点击提问】 1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胆汁的成分和作用 胆汁中除97%的水外,还含胆盐、胆固醇、磷脂和胆色素等有机物及Na+、Cl-、K+、HCO3-等无机物,不含消化酶。①弱碱性的胆汁能中和部分进入十二指肠内的胃酸;
②胆盐在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中起重要作用一是乳化脂肪,增加脂肪与脂肪酶作用的面积,加速脂肪分解;
二是胆盐形成的混合微胶粒,使不溶于水的脂肪分解产生脂肪酸、甘油一酯和脂溶性维生素等处于溶解状态,有利于肠黏膜的吸收;
三是通过胆盐的肝肠循环,刺激胆汁分泌,发挥利胆作用。 【该题针对“小肠内消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48327,点击提问】 1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胰液成分包括水、无机物(Na+、K+、HCO3-、Cl-)和多种分解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酶。蛋白水解酶主要有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和羧基肽酶;
胰脂肪酶主要是胰脂酶、辅酯酶和胆固醇酯水解酶等; 还有胰淀粉酶。 【该题针对“小肠内消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48326,点击提问】 1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节运动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
【该题针对“小肠内消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48325,点击提问】 1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胰液中碳酸氢盐的作用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 【该题针对“小肠内消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48324,点击提问】 1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胃酸的主要作用有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胃蛋白酶原在pH<的酸性环境中可转化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其最适pH为2~3;
②杀死随食物入胃的细菌; ③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