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弹道碎石手术的配合
- 格式:ppt
- 大小:261.42 KB
- 文档页数:7
经皮肾镜下肾造瘘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的护理配合【摘要】经皮肾镜下肾造瘘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是一种治疗肾结石的先进技术,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护理配合方面,术前准备护理包括患者用药情况、饮食控制等;手术过程护理需确保手术环境无菌、患者稳定等;术后护理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疼痛控制等;并发症预防护理则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顺利康复。
护理配合的重要性在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未来展望呼吁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更新护理知识,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经皮肾镜,肾造瘘,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护理配合,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康复护理,重要性,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肾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经皮肾镜下肾造瘘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该术式通过经皮肾镜进入肾脏,利用气压弹道和超声碎石技术将肾结石粉碎并排出体外,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并预防肾功能受损。
护理在该手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包括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过程的协助、术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以及康复期的指导和照料。
正确的护理配合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经皮肾镜下肾造瘘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的护理配合,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护理水平和患者治疗效果。
1.2 研究意义经皮肾镜下肾造瘘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是一种治疗肾结石的新型技术,该技术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
研究这种手术的护理配合的意义在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通过科学的护理配合,可以提升患者的手术体验,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康复时间,进而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深入研究经皮肾镜下肾造瘘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的护理配合对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手术配合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是近几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项新技术,具有碎石效率高、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此手术不仅要求医生具有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求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
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膀胱镜下患侧输尿管逆行插入5F输尿管导管至肾盂,导管尾端接生理盐水持续滴入,造成人工肾积水,患者改俯卧位,腹部垫高,于12肋下或11肋间与腋后线交界处行肾穿刺,穿于肾集合系统内,取出针芯见到尿液溢出后植入斑马导丝,用筋膜扩张器沿导丝从F8开始,以F2递增,扩张到F16时留置工作鞘,换金属导丝扩张到F21,植入经皮肾镜后在液压冲洗泵灌注下气压弹道碎石。
边碎边负压吸引至体外,全部患者行气压弹道和超声联合碎石,但对体积较大、硬度较高的结石,则首先使用气压弹道在短时间内将结石击成较小碎石,再联合使用弹道和超声两个系统进一步将结石粉碎并清除,较大结石可钳夹取出,依次检查上、中、下肾盏及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无残留结石后,置双J管及肾造瘘管,术后4~5 d复查B超,显示无大块残余结石后拔出造瘘管,术后4~6周拔除双J管。
巡回护士手术前1 d访视患者,患者对此缺乏了解,应主动介绍手术的先进性、安全性、手术程序及注意事项,使其配合手术。
第三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机,WOLF肾镜、输尿管镜、膀胱逆行插管镜,闭路监视系统及冷光源,国产液压灌注泵,9~18号筋膜扩张器及配套穿刺鞘,18号肾穿刺针,超声碎石探针,B超定位器,斑马导丝1~2根,3 000 mL生理盐水,Y型灌注管,一次性脑外手术保护膜,吸引器,F4~F6输尿管导管,F5~F7一次性双J管,F14~F16双腔Foley导尿管,引流袋,石蜡油,11号刀片,一次性50 mL注射器,内镜快速灭菌器及安置体位用物。
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
先截石位后侧卧位,使其既能满足手术的需要,又能保证患者的安全、舒适。
摆放截石位时应注意支腿架高度适宜,两腿分开不宜过宽,防止牵拉和腓总神经损伤。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取石手术的护理配合与器械管理的体会一、引言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取石手术(PCNL)是一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手术方法。
在手术过程中,护理配合与器械管理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取石手术的护理配合与器械管理的体会。
二、术前准备1.术前访视:术前一天,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访视,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手术史等,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减轻紧张情绪。
2.器械准备:根据手术需要,准备好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器、超声碎石器、输尿管导管、肾造瘘管等手术器械。
3.手术室准备:确保手术室温度适宜,保持无菌状态,准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
三、术中配合1.器械传递: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准确传递器械,确保医生操作顺畅。
在传递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污染。
2.观察病情: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记录数据:护理人员要详细记录手术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手术时间、出血量、结石大小等,为术后护理提供依据。
四、术后护理1.观察生命体征: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体温、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肾造瘘管护理:术后要保持肾造瘘管的通畅,避免打折、扭曲,定期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3.疼痛护理: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疼痛症状,要根据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止痛措施,如使用镇痛药物、进行心理疏导等。
4.饮食指导:术后要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摄入过多高钙食物,预防结石复发。
5.康复指导:术后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促进身体恢复。
同时要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五、器械管理1.清洗消毒:术后要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清洗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避免损坏器械。
2.存放管理:清洗消毒后的器械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潮湿和污染。
同时要定期检查器械的完好性,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经皮肾镜下肾造瘘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的护理配合【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经皮肾镜下肾造瘘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的护理配合。
在术前准备阶段,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术前准备工作;在术中护理中,护士需协助医生进行操作,并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护理中,护士应对患者进行观察和照顾,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护士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护理;在宣教指导方面,护士应该对术后护理进行详细的指导和讲解。
通过护理效果评估和护理总结,可以全面评价护理工作的效果,为类似手术的护理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通过完善的护理配合,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
【关键词】经皮肾镜,肾造瘘,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护理配合,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宣教指导,护理效果评估,护理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经皮肾镜下肾造瘘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肾结石的微创手术方法。
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传统的手术方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恢复周期较长,而经皮肾镜下肾造瘘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则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和恢复时间,是一种较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种手术方法需要配合专业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和宣教指导等方面。
这些护理工作对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深入了解和掌握经皮肾镜下肾造瘘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的护理配合,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些护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2. 正文2.1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是整个手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在经皮肾镜下肾造瘘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前,护士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1. 完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护士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手术史、过敏史等,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微创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护理配合张仕淮曾白兰何跃华(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宜宾644000)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中护理配合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其治疗有多种方法。
微创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目前已成为治疗肾结石的主要手段。
因其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被多数患者接受。
我院自2008年4月—20012年6月实施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共482例,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482例。
其中男343例,女141例,年龄最大72岁,年龄最小7岁。
穿刺未成功转开放手术15例,再次清石109例,因不能耐受俯卧位而放弃治疗者9例。
1.2麻醉方法持续硬膜外麻醉,病员清醒状态,便于更好地配合手术医生行B 超引导下肾穿刺,有利于提高肾穿刺成功率。
1.3手术所需体位俯卧位,肾区腹部下垫一小枕,使腰背成低拱形[1],两腋下及膝下分别放一软枕,头下放一头圈,使其舒适。
1.4手术方法首先经膀胱镜于患侧输尿管逆行插入F5-6输尿管导管并固定于导尿管上,手术开始时连接40—60厘米高度生理盐水持续滴入造成“人工肾积水”。
用B超检查根据结石具体情况确定最佳穿刺点,用18号穿刺针在B超引导下穿刺进入目标肾盂或肾盏,见有尿液溢出或用10ml注射器抽出尿液后证实穿刺成功。
置入专用金属导丝,用筋膜扩张器按顺序逐步扩张皮肤至肾内通道并放入剥皮鞘,然后用套叠或金属扩张器顺导丝逐号扩张至F21,在推入F20.8镜鞘,进镜观察寻找结石,采用第三代瑞士EMS公司生产的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
对较硬的结石,首先使用气压弹道将结石击碎成直径<0.5cm小结石,再用超声波碎石清石系统进一步将结石粉碎吸出,取净结石后在斑马导丝引导下置入F5—6双J管及F20肾造瘘导管[2]。
2.术前准备2.1手术间准备2.1.1认真做好室内空气、物表及地面的消毒隔离工作,每月监测手术间空气及物表的细菌菌落数,如不符合要求定期整改直至达标。
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手术配合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是腔内碎石的新技术,其机制是将压缩气体产生的能量驱动碎石机手柄内的子弹体,子弹体)冲击结石而将其击碎,[1]具有无切口、创伤小、痛苦少、疗效高、时间短及无热效应等优点,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3]。
我院自2007 年8月至2008年2月,应用该技术处理输尿管结石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40例,女18例,年龄16 —75岁,平均年龄40±1岁。
单侧结石55例,双侧结石3例,其中上段结石2 例,中段结石4例,下段结石52例。
病程10 d—6个月。
结石最大为2.0 cmx1.5 cm X1.0 cm ,最小为0.6 cm x0.4 cm x0. 3 cm。
术前均行8超、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检查。
尿路感染者予抗感染治疗.手术在30 — 90min左右(平均601^n),结石基本取出,无并发症。
1. 2 治疗方法:应用F8 /9. 8硬性输尿管镜(URS)气压弹道碎石机(德国$10口2公司生产)、液压灌注泵及电视监视系统。
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截石位、URS经尿道进入膀胱,在导丝引导下用旋转侧入法进入患侧输尿管内,边)中水边缓慢进镜,见到结石后关闭灌注泵,观察结石的大小、与输尿管粘膜关系、周围是否存在息肉等情况,然后拨除导丝。
结石处理法:结石直径<0.5 cm,直接用取石钳取石;结石直径>0.5四,经输尿管镜从输尿管镜工作通道插入F0. 6-2.0气压弹道碎石探杆,将结石轻压在输尿管壁上,启动气压(2.5par),采用连续脉)中或者是单发脉)中方式将结石粉碎至3mm以下, 较大碎石用取石钳取出,0.2 cm以下的碎石屑可让其自行随尿液排出过多的进出取石易引起输尿管损伤。
碎石结束后常规放置双)管并保留2—4周,留置导尿管,3d后拔除。
复查腹平片确定决定结石粉碎情况及双J管位置是否合适。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的术中配合及个性化护理目的总结输尿管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配合要点,探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于我院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的患者5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组,为两组患者进行术中配合,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为实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可比性,但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VS 12%),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3.25±0.26)d VS (5.21±0.56)d,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意义(P<0.05)。
结论加强输尿管下气压弹道碎石的术中配合及个性化护理,可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护理质量,改善预后,确保临床安全性,需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标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术中配合;个性化护理输尿管结石属泌尿系统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做好术中配合及护理工作具有积极的医学意义[1]。
本研究为2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应用术中配合及个性化护理措施,获得了较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行输尿管弹道碎石术的50例患者,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
实验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25~56岁,平均(31.23±2.65)岁,患病时间6个月~10年,平均(4.23±2.51)年;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24~57岁,平均(31.23±2.67)岁,患病时间6个月~10年,平均(4.25±2.41)年。
入选病例均符合输尿管结石疾病诊断标准[2],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比较两组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1.2.1 手术配合术前准备常规手术用品、碎石器械包、SONY監视系统、摄像系统、光源线、EMS气压弹道碎石机、气压弹道碎石杆及手柄、输尿管镜、微机灌注泵、输尿管导管、套石篮、超滑导丝、三腔气囊尿管、液状石蜡、无菌生理盐水数瓶、脑科手术粘贴巾等[3],根据操作位置摆好各种器械,检查设备时否运转正常,启动灌注泵,管内充填戊二醛消毒,核对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术中去截石位,固定约束带,腰部垫软垫;术中调整各仪器至工作状态,拉遮光窗帘,关闭无影灯,协助进行摄像系统白平衡,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准确、及时传递手术器械。
经尿道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护理配合【关键词】经尿道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经尿道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是上世纪90年代开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腔内碎石技术,具有碎石效劳强、时刻短、操作简单、平安及经济等优势,现已普遍用于临床输尿管结石的医治[1]。
本院从2004年10月引进此项技术至2006年10月,共行URSL 术77例,取得中意疗效。
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77例,其中男50例,女27例,年龄17~80岁(平均48岁);左输尿管中下段结石41例,右输尿管中下段结石36例;归并严峻肾积水2例。
碎石成功75例(成功率为%),失败2例(放置双J 管后转业体外碎石医治)。
利用Wolf 硬性输尿管肾镜(URS)、ELE 型气压弹道碎石机及电脑膨宫仪(液压灌注泵),患者取截石位,采纳持续硬膜外麻醉,在液压泵辅助下将URS直接插至结石部位,或借助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的引导,缓缓将URS插至结石部位,再从URS 工作通道插入直径碎石机探杆,直接接触结石,并稍使劲将结石压向一侧的输尿管壁,启动气压进行连发或单发冲击碎石,击碎的较大结石可用鳄嘴取石钳掏出,细小的结石那么可自行随尿流排出体外。
碎石后,输尿管内一样放置输尿管导管或双J管,尿道内置入双腔导尿管接体外引流袋。
2 手术配合术前预备 (1)患者预备:术前1天巡回护士访视患者,耐心讲解手术方式、优势和注意事项,并举手术成功范例,以排除患者紧张、不安心理,取得合作。
(2)物品预备:除常规器械外还需预备特殊的仪器设备,包括 Wolf硬性输尿管镜、ELE型气压弹道碎石机及膨宫仪(高压灌注泵)、电视监视系统、冷光源、斑马导丝、碎石机探杆、鳄嘴取石钳等,能浸泡消毒的物品用2%的戊二醛浸泡10h以上掏出,用灭菌蒸馏水冲洗后方可利用,不能浸泡的光纤、摄像头等用一次性无菌塑料套套好备用,另备无菌石腊油、双J管及冲洗用无菌生理盐水。
术中配合安置患者体位、均采纳膀胱截石位。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手术配合护理体会气压弹道碎石是将压缩气体产生能量驱动碎石机“冲击杆”击碎结石,可用二爪钳将结石取出体外,并且可直视、清晰、安全、术后护理方便,较开放式手术简单,易于接受,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理想方法。
2008年8月以来我院对50例膀胱、输尿管、肾结石患者用输尿管镜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2岁;输尿管结石18例,膀胱结石4例,肾结石28例,术后均放置导尿管。
输尿管及经皮肾碎石术中留置双“J”管,术后绝大部分结石排出。
手术时间30~90 min,术后3~5 d出院。
2手术配合2.1术前准备2.1.1术前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气压弹道碎石不了解,心理负担过重,怕碎石效果不好造成更大痛苦,既花了钱又没治好病。
术前1 d腔镜室护士访视患者,了解病情及一般情况,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此手术的先进性、安全性以及手术程序和需要配合的要点,使患者解除心理压力,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
2.1.2手术器械和仪器准备术前配合手术医生做好器械准备,如尿道膀胱镜、输尿管镜、碎石针及手柄、二爪钳、斑马导丝、给水管通路等放在戊二醛消毒柜灭菌,同时准备灌洗用的冲洗输液器、3 L袋生理盐水以及调试好气压弹道碎石电视影像系统、碎石机、气体压缩机、灌注泵等。
同时准备好F5或F7、F8的输尿管导管及双“J”管一支,三腔气囊导尿管一支,引流袋等物品。
2.1.3摆好仪器位置,调试待用根据医生操作需要摆好仪器位置,一般麻醉机和监护仪位于手术床右侧,视屏系统依次放置整体器械车上,并和碎石仪器均放置手术床左侧,电视屏幕应正面向术者及助手,器械台放在术者右侧。
检查空气压缩机,然后根据患者情况以及结石的质地选定碎石功率,调节治疗压力一般为150~200 kPa,流量一般冲洗状态为150~200 mL/min。
手术开始,连接各种仪器的连接线,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摄像机的视频线用无菌保护套套上,固定在手术单上,关掉所有灯光,保证电视屏幕的清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