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五种叙事模式
- 格式:doc
- 大小:12.25 KB
- 文档页数:1
叙述模式(文学理论讲座之十二)结合作品谈谈几种叙述模式。
小说的叙事方式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叙事模式。
某种叙述方式经过长久的运用,它的艺术技巧得以物态化的凝定,这便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叙事模式。
叙事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我们只粗略地叙述这样几种:情节模式、复调模式、情绪模式、象征模式。
一、情节模式简单来说,情节模式就是以情节结构作品的叙事模式。
在小说艺术的幼年阶段,由于艺术手段的缺乏,为了吸引读者看下去,只得求助于情节。
引人入胜的情节曾经是一篇小说艺术上成败的关键。
此种模式的基础是人物间的思想性格冲突。
其特点是,依照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正常时空秩序安排情节,故事情节延伸中呈现较明显的因果联系,通常包括几个戏剧性的阶段——环环相扣,甚而悬念迭出,以必然出现的高潮和结局诱引读者阅读。
一般说来,事件是为人物设置的,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人物的性格逐渐得到塑造和突显。
或者说,事件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人物性格成长的过程。
因此,在情节模式中,人物与事件是相辅相成的。
这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最常见的叙事模式。
七十回本《水浒传》先以人物传形式展开林冲、鲁智深、宋江、武松等主要人物的行动、命运线,写他们各自被逼上梁山的经过;继而集中表现水泊义军聚义梁山后与朝廷的对抗,最后以一百单八英雄排名次作结。
《西游记》似乎反了过来,以孙大圣闹天宫的主线开其端,接着叙述他为唐僧收服后,师徒四人于取经途中斩妖降怪的艰苦历程,即所谓九九八十一难,接力式引出数目极多的小情节线,结局是其修成正果,归于天宫。
情节模式的小说由于始终关注人物的命运,并尽可能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普遍经验和能够唤起读者情感波澜的细节,以此使读者产生共鸣。
这种叙事模式应该说是源远流长的一种模式,从古代到当代的大量文学作品,都可以纳入这一框架来进行考察。
现代小说《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暴风骤雨》、《李自成》等,均可归于这一类。
当代作家创作的许多很有影响的作品,也是以情节模式作为基本的叙事框架的。
电影叙事的五种方式
电影的叙事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常规线性叙事:按照正常时间模式叙事,讲述事情的发展顺序。
大部分电影都是这种形式,如《美国队长3》、《侏罗纪世界》、《让子弹飞》等众多电影。
2、多线性叙事:影片由很多个小故事组成,在一个时间段由其中的一个故事串联起其他故事。
如《通天塔》、《两杆大烟枪》,以及获得奥斯卡奖的《撞车》等。
国产电影《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也是非常出色的多线性叙事喜剧。
3、回忆叙事:按照主人公或非主人公的回忆进行现实与回忆的交叉叙事。
这类电影也比较多,如这几天热播的《盗墓笔记》,便是主角之一吴邪向作家叙述自己回忆的探险故事;经典电影如《泰坦尼克》、《公民凯恩》等。
4、环形结构叙事:影片的开头与影片的结尾相互辉映。
影片中各个段落的不分首尾,互补结构,开头和结尾相连等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低俗小说》,恐怖片《恐怖游轮》也是此种类型。
5、倒叙线性叙事:按照反正常时间叙事,这种影片很少,法国2004年影片《爱情赏味期》为该种类型。
6、乱线性叙事:也叫碎片性叙事,整部影片毫无逻辑性,可以说是把所有片段、情节、人物全部搅乱,让人无从得知现在过去和将
来,只能靠观众凭借自己的记忆力屡顺影片。
如《记忆碎片》,便是这种类型的典型。
7、重复线性叙事:整部影片在时间上会有一个重复的时间点,每个故事都会从这个时间点上再次开始。
如《罗拉快跑》、《英雄》等。
8、套层性叙事:这类电影的叙事像俄罗斯套娃,一层套一层,一层一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形成一种套层结构。
此类典型电影当属《盗梦空间》。
一、线索结构:(1)以人物为线索。
如鲁迅作品《孔乙己》以“我”——一个咸亨酒店的“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2)以事物为线索。
即所谓的“物线法”。
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等等。
(3)以空间或环境为线索。
如《祝福》“鲁镇”。
(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如奥斯特罗夫斯基的《变色龙》以警官奥楚篾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即以“卖米”这个中心事件为线索。
(5)以时间或人物心理为线索。
二、结构构思:(1)单线型结构:这种结构类型的特点是情节单纯,线索明晰。
构成小说情节的线索只有一条,多是围绕一两个主要人物展开情节描写。
小说情节由发端、展开到结局乃至尾声,依次展开,环环相扣,犹如链条一般。
主题在完整的情节描写和人物刻画中表现出来。
例如,鲁迅的《孔乙己》这篇小说以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的前后经过为线索来展开叙事,生动而深刻地表现了辛亥革命前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的复杂性格和悲惨的一生。
(2)复线型结构:这种结构类型的特点是运用明暗或主副双线并行同时展开,能容纳更为纷繁复杂的生活内容,能更丰满地刻画人物形象。
例如,鲁迅的小说《药》采用明暗并行的双线结构模式。
故事的外壳明线是华老栓一家的故事,暗线则是夏家的故事,通过华夏两家的命运表现双重主题: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
小说双线结构的作用1、使情节发展更为明晰,情节结构更为集中紧凑。
2、明暗线呼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使小说主题得到更深挖掘。
(表现主旨暗示主旨深化主旨)4、拓展了作品的广度深度,更好地表现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
(丰富小说的内容)5、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6、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3)辐射型结构: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整篇小说的情节围绕着一个集中的“焦点”呈放射状展开,它具有打破时空界限的跳跃性。
其结构形式线索是心理流程。
意识流小说常用这种结构方式。
意识流小说和"心理小说"的网状情节结构的基本特点是:1. 小说所叙述的对象是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流动过程,包括人物的思想、意识、回忆、联想、想象、感觉、直觉、印象、梦境等。
记叙方法有哪些记叙是一种叙述方式,通过描述事件的发展过程、人物的行为举止、场景的变化等来展现故事情节。
在文学作品、历史记载、新闻报道等各种文体中都有记叙的身影。
那么,记叙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将一一介绍。
首先,最常见的记叙方法之一是时间顺序记叙。
这种记叙方法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叙述故事情节,从事件的发生到发展再到结束,一步步地展现给读者。
这种记叙方法简洁清晰,容易让读者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是很多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中常用的手法。
其次,逆时间顺序记叙也是一种常见的记叙方法。
与时间顺序相反,逆时间顺序记叙是从事件的结束开始,然后逐渐回溯到事件发生的起点,通过回忆、闪回等手法来展现故事情节。
这种记叙方法常常能够给读者带来一种悬念感,增加故事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另外,还有并行记叙方法。
这种记叙方法是将多个时间线或故事情节同时进行叙述,通过交叉、对比等手法来展现不同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这种方法常常能够使故事更加丰富多彩,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思考和联想空间。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记叙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记叙方式,比如环形记叙、回忆录式记叙、日记式记叙等等。
每一种记叙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的场合,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和故事情节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记叙方式。
总的来说,记叙方法的选择对于故事情节的展现和读者的阅读体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记叙方法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让故事更加生动、吸引人。
因此,作为文档创作者,我们需要对各种记叙方法有所了解,并在实际创作中灵活运用,以达到更好的叙述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记叙方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今后的创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记叙方式,让作品更加出色。
记叙文写作六种结构模式记叙文写作六种结构模式一、冰糖葫芦法葫芦本是一种草本植物的果实,这种果实两头粗,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
小买卖人为了招徕顾客,把冰糖着色加工成葫芦状,并以小棒穿插成串,这种东西既是可吃的食品,也是可供观赏的手工艺品。
借用这个名称用于快速作文的构思,意思是说,在作文的谋篇布局阶段,如能找到一个贯穿全文的线索(小竹棒),那么众多的材料(葫芦)就能很快串连成章。
这种方法之所以快速,是因为构思时思维具有单一性的特点,只要找到能贯穿全文的“小竹棒”,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不需要多层次、多角度思维,就能把全文的布局安排好。
【例文一】昔日雄风横扫战场的老军人奄奄一息在病床上,耳听着外屋儿女们争家夺产的吵闹声,他无限悲哀,头一歪撒手西去。
儿女们分完家产,对老军人留下的那件破军大衣不屑一顾:“这劳什子怎么还没扔啊?!”理所当然,垃圾箱成了那件军大衣的最好的归宿。
夜里,寒风刺骨,一条野狗颠儿颠儿地四处找食,待垃圾箱里可吃的所有“美味”填入它腹中之后,它发现了“蜷缩”在箱边的军大衣。
它嗅了嗅,大概觉得还算可以御寒吧,它钻到军大衣里做起了美梦。
梦里它被一个贵妇人收养,锦衣玉食,只是它偶尔闯了次祸,被贵妇一顿好打,“啪!啪!”它感觉身上剧痛,一个衣着破烂的女人拎着一只大麻袋,正用她手中的棍敲着军大衣。
冷不防其中蹦出一条野狗,她吓了一跳,野狗看了看她手中的粗棍,觉得不太好惹,于是一抖身,撒腿溜走了。
“一件破大衣.. 兴许能卖几个钱.... ” 捡垃圾的女人嘴里嘀咕着,她捡了起来,掸了掸大衣上的灰,塞进麻袋,蹒跚地走了。
收购站,一个眯着眼的中年人,反复掂量着军大衣的价钱,他指着密密匝匝的补丁,傲慢地说:“这种破烂货,至多值个5块。
”捡垃圾的女人争辩:“你看,多厚实,怎么只值这么多呢?”中年人哼了一声:“太破了,你不愿意就算了,我们还不想要呢。
” 一个考古学者经过,他习惯性地用“瓶底”后的眼睛审视着周围的一切,当他看到收购站柜台上的军大衣时,眼睛发亮。
记叙方法有哪些记叙是一种叙述事物发展过程的文学表现方式,是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记叙方法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所表达的内容。
那么,记叙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记叙方法。
首先,时间顺序的记叙方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这种方法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到事情的发展过程。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叙述一些线性发展的事件,如日记、历史记载等。
通过时间顺序的记叙,读者可以逐步了解事件的发展,感受到时间的推移和事物的变化。
其次,空间顺序的记叙方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记叙手法。
这种方法是按照事物在空间上的位置和分布进行叙述,通过对不同空间位置的描写,来展现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
这种方法常常用于描写景物、人物活动的场景,通过对空间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作品中事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此外,情节交错的记叙方法也是一种比较有趣的叙述方式。
这种方法是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或不同人物的情节交错进行叙述,通过对比和对照来展现出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种方法常常用于揭示人物关系、事件发展的复杂性,通过情节的交错,让读者产生更多的联想和思考。
最后,回忆与回顾的记叙方法也是一种常见的叙述方式。
这种方法是通过人物的回忆或者回顾来叙述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成长变化,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回顾,来展现出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成长。
这种方法常常用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变化,通过回忆与回顾,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成长历程。
综上所述,记叙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的场景。
在创作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根据作品的内容和表达的目的,灵活运用不同的记叙方法,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希望以上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记叙方法的应用。
叙事作品结构
五种常见电影结构模式类型:
①因果式(戏剧式)线性结构。
以故事因果关系为叙述动力,以线性时间戏剧化展开故事(少用闪回、插叙),叙事链单一(无并置、对照、复调,但故事可多线索发展),追求情节结构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的完整结局,强调外部冲突和动作强度,如生死抉择、最后一分钟营救等高潮。
多数传统电影属此类,其经典情节结构强化了“幻象真实”和“移情”,迷惑观众入戏,如《关山飞渡》、《真实的谎言》。
②回环式套层结构。
以多层叙事链为叙述动力,以时间方向上的回环往复为主导(非线性发展),情节过程淡化,讲述方式突显,意义不在故事中而在叙述中产生,它调动观众参与意义建构,以理性思考取代前者的移情入戏,不给出确定的结局和意蕴,如《罗生门》、《法国中尉的女人》、《罗拉快跑》。
③缀合式团块结构。
没有明晰的时间线性故事发展和因果关系,也没有连贯统一的情节主线和戏剧冲突焦点,以打乱时空的叙事片断缀合而成,各个片断或团块之间有向心力,形成“形散神聚”的散文式结构或意象并置组合的诗化结构。
它不以情节和哲理取胜,而以意象意境耐人寻味,如《城南旧事》、《小城之春》、《狂人彼埃罗》。
④交织式对照结构。
以两条以上叙事链(不只是两条故事线索)组合形成对照性张力运动,建构复调主题,其因果关系、戏剧线性叙述仍然存在,只不过更复杂化,它将移情幻象与哲理思考合而为一,如《老井》、《安娜·卡列尼娜》。
⑤梦幻式复调结构。
以梦境和幻觉为主要叙述链接和内容,以两个以上叙述声调
形成对话和冲突,物理时空转化为心理时空,多重对话(人与人、人与自身、人物与叙述者、人物与观众)形成对话狂欢,如《野草莓》、《八部半》、《梦》。
电影剧情片的叙事模式探讨
1.线性叙事模式
线性叙事模式是电影剧情片中最常见的一种叙事方式。
故事按照时间顺序线性展开,通过一个个事件的连续发生来推进剧情。
观众可以清晰地追踪故事的发展,理解情节的连贯性。
这种叙事模式一般会有一个明确的起点、发展和结局,故事的主线清晰可见。
2.反向叙事模式
反向叙事模式是线性叙事模式的一种变体,它以非线性的方式来呈现故事。
故事中的时间顺序并不按照线性发展,而是逆序或者以插叙的方式呈现。
通过反向的时间流,观众可以获得不同的观影体验,同时也增加了观众的思考和解读的难度。
3.非线性叙事模式
非线性叙事模式是指在故事发展中穿插回忆、闪回等手法来呈现。
这种叙事方式通常会将故事非按照时间顺序展现,而是通过不同时间段的片段来揭示故事的真相或者表达角色内心的变化。
非线性叙事模式可以增加影片的复杂性和深度,使故事更加丰满和有张力。
4.多线叙事模式
多线叙事模式是指将多个平行的故事线索交织在一起来组成整个影片的叙事结构。
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主角和发展,但它们之间可能会相互影响或者关联。
这种叙事模式可以使影片更加丰富多样,通过不同线索的交错来丰富观众的视觉和思维体验。
5.镜像叙事模式
镜像叙事模式是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它通过呈现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故事情节来反映和对比主题和角色的变化。
这种叙事模式不仅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可以引起观众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记叙方法有哪几种记叙是一种叙述事物发展变化的方法,它是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记叙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法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记叙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记叙方法是时间顺序记叙。
这种记叙方法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叙述,从而呈现出事物发展的脉络和逻辑。
这种记叙方法通常用于叙述一系列连续发生的事件,可以让读者清晰地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产生连贯的叙述效果。
其次,逆时间顺序记叙是另一种常见的记叙方法。
与时间顺序记叙相反,逆时间顺序记叙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倒叙顺序来叙述。
这种记叙方法常常用于文学作品中的揭示性场景,通过逆序叙述可以让读者对事件产生更多的想象和推测,增加作品的悬念和吸引力。
另外,还有交错叙事的记叙方法。
交错叙事是指将不同时间、地点或人物的情节交织在一起,通过交错叙述来展现出多条线索的发展和交织。
这种记叙方法可以增加作品的层次感和复杂性,让读者在阅读中体验到更多的思考和情感冲击。
此外,还有以人物视角为主的记叙方法。
这种记叙方法是通过某个人物的视角来叙述事件的发展,让读者通过主人公的感受和思考来了解故事的发展。
这种记叙方法可以增加读者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最后,还有以环境描写为主的记叙方法。
这种记叙方法是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叙述事件的发展,通过环境的变化和描述来展现事件的发展和变化。
这种记叙方法可以增加作品的氛围感和场景感,使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的情节和发展。
综上所述,记叙方法有时间顺序记叙、逆时间顺序记叙、交错叙事、以人物视角为主的记叙方法和以环境描写为主的记叙方法等几种。
不同的记叙方法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作者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记叙方法,从而更好地展现故事的发展和情节的变化。
记叙文常见类型第一类:标准模式㈠。
用第一人称;写事具体。
合作(中考作文)“这次领导来我校检查,大家要好好配合老师,给领导留下好印象……”就在班主任讲得唾沫横飞之时,校长尾随几位领导走进了教室。
“同学们好!”其中一位跟我们打招呼。
“领导好!”我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顿时,班主任喜笑颜开。
“同学们热爱什么?”“我们爱学习!”其实,小A还想说她喜欢绘画,小B想说他爱踢足球。
只是班主任朝我们瞪了眼,谁都没吱声。
校长冲着领导笑得满脸是牙齿。
“同学们课间喜欢干什么呢?”“我们课后抓紧复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
”“我们课后读文学作品,使自己的灵魂得到过渡和升华。
”……“总之,大家是热爱学习的。
”班主任来了个小结。
这时,领导、校长、班主任都笑了。
我也笑了,只是有点苦苦的味道。
“大家是怎样对待合作这一问题的呢?”同桌碰了碰我的肘子:“老师没问过这个问题,我们没排练过,怎么答呀?”我笑而不答。
很久,教室里没人吱声。
班主任像蔫了的茄子,无精打采的。
校长的脸上更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我相信大家不是克隆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领导打破沉默。
我心一横,反正豁出去了。
“我们不需要如此千篇一律地作答,不需要如此天衣无缝的合作。
合作本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需要真诚,需要用心沟通。
隔着心门的交流,越是‘完美’越是虚伪。
我们无需‘完美’,只要真诚!”这时,我已经不在乎班主任的瞪眼。
看着他们青灰色的脸,我又笑了。
等回过神来,领导正带头为我鼓掌。
我们不是克隆人!我们需要用灵魂来交流,用真诚来合作!第二类:标准模式㈡。
用第一人称;叙事概括。
手纹(漳浦三中陈阿娟)每一次摊开手,手心总会呈现出一个明显的“川”字,像一条分岔的河。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曾听说老榕树下那历经沧桑的阿婆说,人的命运是既定的,一开始就显示在手心的这个“川”字里。
记得那时候,我总是和小伙伴一起争着把小手伸到阿婆面前,耐心地等待着,静静地聆听着,希望她所讲出的是一个好的命运。
小说中的情节形式与叙事手法小说是一种流行的文学体裁,它不仅仅是讲述一个故事,更是通过情节和叙事手法来传递信息、塑造人物和展现主题。
情节形式和叙事手法是小说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谈谈小说的魅力。
一、情节形式在小说中的作用情节是小说的灵魂,它是小说的主线和支线,通过情节的铺陈和展开,读者可以感受到小说的张力和悬念,进而带入故事的世界。
小说中有多种情节形式,例如线性情节、循环情节、对比情节、呼应情节等等。
每种情节形式都有不同的功能和效果,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情节形式。
1.线性情节线性情节是最常见的情节形式,它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讲述故事中的各个事件和情节。
这种情节形式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紧凑有力,能够让读者迅速进入故事的情境之中,带来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和沉浸感。
2.循环情节循环情节是指小说中的某些情节会在故事中反复出现,或者在不同的时间段中重复出现。
这种情节形式的作用是加深读者对事物的理解和印象,还可以为小说增加一些神秘和奥秘的感觉。
3.对比情节对比情节是指故事中通过对比来表现人物或事件的差异和相似性。
这种情节形式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性格和行为模式,对小说的主题和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呼应情节呼应情节是指小说中使用类似象征、隐喻等手法将不同情节相互连接起来。
这种情节形式可以为小说增添一些神秘和奇妙的感觉,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小说的美感和内涵。
二、叙事手法在小说中的作用叙事手法是小说中刻画人物、展现情节等方面的技术手段,它可以影响整个小说的风格和气质,是小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介绍一些小说中常见的叙事手法。
1.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指小说中描写人物内部心理活动的一种手段,它可以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人物内外在的矛盾和冲突,感受到人物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2.意象描写意象描写是指小说中使用意象、隐喻、象征等手法来表现所描写对象的特质和本质,以达到深化表达和丰富意境的效果。
这种手法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思想。
电影中的N种叙事结构下文的关键词的个人解释,完全个人单纯想法。
【1】时间流程,固定的时间线索,抽象的概念,属于因果关系。
【2】空间流程,固定的场景,人物等,物质概念,属于联系关系。
【3】桥段,一段固定的时间流程和空间流程组成的长镜头,一个时空。
1.顺叙:电影线索按照时间流程,空间流程发展的结构。
①单线顺叙:电影线索按照单一的时间流程且空间流程发展的结构。
②多线顺叙:电影线索按照单一的时间流程,多元的空间流程发展的结构。
注:顺序中,不可以打破时间流程。
平行蒙太奇不打破时间流程也即可。
2.插叙:电影在“顺叙”的过程中,插入不同时间流程①过去式插叙:只电影插入的桥段在被插入桥段时间流程之前。
②想象(未来)式插叙:只电影插入的桥段不属于被插入桥段时间流程。
注1:插叙中,插入的空间流程与在被插入桥段的空间流程关联性可忽略,因为时间流程打乱之后,即使空间流程保留连贯性,两组桥段也失去直接关联性。
注2:想象式(未来)插叙,也还是一种有待商榷的概念,这是个自己对“未来”看法,若已经发生的未来,不就是现在么,“想象”不也是现在进行么,当然这里主要提的是“打乱时间顺序”。
3.倒叙:电影在“顺叙”的过程中,插入不同时间流程①单线倒叙:电影线索按照单一的时间流程,空间流程反向发展的结构。
②多线顺叙:电影线索按照单一的时间流程,多元的空间反向流程发展的结构。
注:倒叙属于心理错觉,严格说,没有倒叙这样的手段,是一种插叙和顺序交替产生错觉。
解释:写到这里不知道各位童鞋看明白了吗?我在详细的解释一下,其实我觉得电影真的就只有一种叙事手法就是,“顺叙”。
那么“倒叙”是什么?我从电影的原理说明,电影是由帧为方式,以每秒24帧为单位组成的视听感受,所以严格的来说“倒叙”就是把电影从最后一帧倒着来放映,那你还能看懂电影么?当然按照这个逻辑在往下推理,就算真把电影从最后一帧倒着来放映其实也是“顺序”,原因很简单,想象一下把1/24秒无限的分割下去会怎样?不理解不要紧,理解上一段就好,反正“倒叙”就是一种“顺叙”。
文学中的记述与叙事模式在文学作品中,记述和叙事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它们为作品提供了框架和结构,使读者能够理解和沉浸其中。
然而,不同的作者可以使用不同的记述和叙事模式来传递他们独特的故事。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记述和叙事模式,并分析它们在文学作品中的影响力。
一种常见的叙事模式是线性叙事。
这种叙事模式按照时间的顺序展示故事的发展。
它通常具有明确的开始、中间和结束,使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了解故事的情节。
例如,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就使用了线性叙事模式。
通过描绘主人公奥利弗·特威斯特的成长历程,狄更斯向读者展示了贫穷、苦难和希望的复杂情感。
线性叙事模式可以使读者更容易跟随故事,产生情感共鸣。
然而,并非所有作家都使用线性叙事模式。
有些作家选择采用非线性叙事模式来打破常规,并以新颖的方式呈现故事。
例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常常使用非线性叙事模式。
在《挪威的森林》中,他以闪回和闪现的方式回顾主人公的大学生活、失去朋友和爱情的故事。
这种叙事模式为读者提供了新鲜的阅读体验,激发了他们的思考和想象力。
另一种值得关注的叙事模式是多重叙事。
多重叙事是指通过多个不同的叙述者来呈现故事。
这种叙事模式可以在同一场景或事件中展示不同的角度和感受,增加了作品的复杂性和层次感。
一部经典的多重叙事作品是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这部小说以不同的人物视角展示了一个家庭的故事,揭示了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和矛盾心理。
多重叙事模式能够让读者深入地了解不同角色的动机和情感,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此外,还有一种记述模式叫做史诗记述。
史诗记述是一种旁观者式的描述方式,通常用于叙述史诗般的故事或重大事件。
这种记述模式常常以宏大的语境和庄重的语调展示主要人物的冒险和成长。
例如,约翰·米尔顿的《失乐园》采用了史诗记述模式,以史诗般的语言和壮丽的场景描绘了亚当和夏娃的原罪之路。
史诗记述模式赋予作品以史诗般的气魄和意义,使读者感受到超越个体的普遍性。
常见的五种叙事模式
x
1. 线索模式:线索模式是一种叙述方式,它通过在叙事文本中植入线索来加深读者对叙事的认知。
使用线索模式进行叙事时,读者可以通过在文中植入的推断来推理故事情节,并从中获得更深层的启发或思考。
2. 动态模式:动态模式是一种叙事模式,它把叙事文本以动态的形式描述出来。
动态模式的叙事文本常常描述在某个特定的地点,以某个角色的视角讲述,而不是静态地把故事简单地声称出来。
3. 间歇模式:间歇叙事模式是一种叙事模式,它是以断开的形式来展示故事的结构,叙事文本以暂停和继续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得读者在理解文本情节时,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和反思发生的事情。
4. 片段模式:片段模式是一种叙事模式,它利用断开的方式来展示故事的结构。
片段叙事通过将一系列相关的片段连接起来,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叙事文本,而且将有助于创造出更多元的故事情节。
5. 回忆模式:回忆模式是一种叙事模式,它以主角对过去的回忆来讲述故事,有时也以主角对未来的想象来讲述故事。
回忆模式有时也使用间歇模式,以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主角的心理和情感。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