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冠心病和脑梗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18.29 KB
- 文档页数:5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脑梗塞是中老年人的常见临床疾病,在我国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急性期的治疗直接影响预后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方法,溶栓治疗受治疗时间窗的限制,且易引起出血,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近年来,笔者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所有病例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住院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标准[1],脑梗塞发病在72 h内均经头颅CT扫描检查证实,并且无严重肝肾疾病、血液病、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平均年龄66.24岁;对照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67.23岁。
两组患者治疗前发病时间、年龄、梗死面积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30 ml 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点滴,1次/d。
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点滴,1次/d,两组均同时应用神经细胞活化剂胞磷胆碱1.0 g 加入生理盐水中250 ml静脉点滴,并根据病情及合并症酌情加用脱水剂、控制血糖、血脂、血压。
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
1.3 辅助检查治疗前后查全血细胞计数、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清电解质、血液流变学及心电图等。
1.4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国家中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患者临床疗效标准[4]。
治愈:神志正常,言语清晰,生活基本自理,肌力恢复至IV~V级;显效:神志正常,言语较以前明显好转,偏瘫症状改善,肌力提高2级(但未恢复到IV 级);有效:反应稍迟钝、偏瘫肢体肌力提高1级(但未恢复到IV级);无效:神昏、偏瘫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2]。
2 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26例中治愈9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5.66%;对照组24例中治愈5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6.33%。
分析临床上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摘要】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危重疾病,临床上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作为辅助治疗已被广泛应用。
该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微血管等药理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症状缓解和生活质量。
本文通过对临床研究设计、研究结果分析和治疗机制探讨的总结,揭示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显著疗效。
该药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副作用较少。
在对其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这种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益处,值得临床医师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药理作用、临床研究设计、研究结果分析、治疗机制、副作用、安全性评价、临床疗效、临床应用、前景展望、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疾病背景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的急性闭塞或破裂导致的脑组织缺血和缺氧,进而引起脑组织的坏死和功能障碍。
患者常表现为头痛、眩晕、肢体无力、语言障碍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出现昏迷、半身不遂等并发症。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溶栓、抗血小板、脱水等治疗方法来处理急性脑梗死,但效果并不理想。
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注射液,通过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等方式,被认为具有一定的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潜力。
本文旨在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2 药物介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一种常用于临床上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中药注射液。
它由丹参、川芎和嗪三味药材煎煮提取而成,通过注射的方式给药。
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等作用,对改善微循环和减少脑组织缺血缺氧有一定效果。
川芎能够扩张脑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脑血流灌注,从而有效改善脑缺血的情况。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64例脑梗死患者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对12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静脉注射,治疗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6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静脉注射。
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5 d为1个疗程。
两组患者根据病情及并发症均按常规、对症处理。
结果:对照组基本治愈37例,显著进步6例,进步8例,无变化9例,恶化3例,死亡0例;治疗组基本治愈44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8例,无变化2例,恶化1例,死亡0例。
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P<0.05)。
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明显,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标签: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脑梗死;疗效脑梗死是指动脉阻塞后出现相应部位脑组织的破坏,可伴发出血。
该病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其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
近年来,笔者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64例脑梗死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在2008年3月~2010年3月以脑梗死收住入院的127例患者,经头颅CT或MRI扫描确诊为脑梗死,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标准[1]。
将12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其中,男39例,女24例,平均年龄58.4岁;治疗组64例,其中,男37例,女27例,平均年龄57.6岁。
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3 d内入院。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发病时间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注射;治疗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液16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注射。
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5 d为1个疗程。
两组患者根据病情及并发症均按常规、对症处理,类似中药制剂及西药抗凝抗血栓药物不予采用。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29例【关键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一种,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管腔发生狭窄或者闭塞而引起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特征,由于年老體衰、肝肾不足、心脉瘀阻等因素,导致老年人易患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研究表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该病治疗中能够发挥疗效。
为此,本次研究选取58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58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29例。
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0例,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61.93±2.14)岁;研究组患者男20例,女9例,年龄54~83岁,平均年龄(62.05±2.16)岁。
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进行口服治疗,每天各服用一次;以及曲美他嗪片20mg,每天服用三次;同时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mL溶于40mg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中,并于静脉泵入,每天一次。
在对照组基础上,研究组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加入10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__)进行治疗,于静脉进行滴注,每天一次。
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七天的治疗疗程。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的临床疗效,将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①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胸部不适、胸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者心绞痛持续时间或发作次数较之前减少超过80%,在静息心电图检查中结果趋向正常;②有效:心绞痛症状有所改善,且持续时间或发作次数较之前减少在50%-80%之间,心电图有所改善,ST段回升0.5mm以上或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③无效:心绞痛症状没有任何改善,持续时间或者发作次数较之前减少不足50%,静息时心电图显示TG升高、TC 升高。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疗效观察
王绍英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12(033)034
【摘要】目的: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输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等药物,给予抗高血压、降糖,降脂等治疗.结果: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输入,改善冠状动脉的血供和减轻心肌的耗氧,其作用优于常规治疗.结论: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输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冠状动脉的血供和减轻心肌的耗氧,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7485-7486)
【作者】王绍英
【作者单位】云南省石屏县坝心中心卫生院医院,云南,石屏,66220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J], 张琳;张学民;杨新滨
2.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丁桂敏
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J], 双莲
4.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J], 庄文兵
5.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于明华;房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徐国良;秦玲【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另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心电图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Danshen and Chuanxiongqin injection on angina pectoris. Methods: 84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esides that western routine therapies were used in 2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added the Danshen and Chuanxiongqin Injection. Results: Total effective rats in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the ECC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adverse reaction. Conclusion: It is a good curative effect in the Danshen and Chuanxiongqin Injection on angina pectoris.【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2(021)004【总页数】2页(P614-615)【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作者】徐国良;秦玲【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长春13003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长春1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寻求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已成为医疗界的热点。
2018年8月临床医学DOI :10.19347/ki.2096-1413.201824010作者简介:阮鹏(1979-),男,汉族,陕西渭南人,主治医师,学士。
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
*通讯作者:杨军强,E -mail :503953429@.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一种心内科常见病症,发病机理主要为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引起心肌供血与供氧不足,具有病情重、进展快等特点,对患者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因此应重视科学治疗[1-2]。
本研究选取7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7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
对照组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36~79岁,平均(48.64±6.29)岁;病程1~11年,平均(5.91±1.16)年;疾病类型:6例冠心病混合性心绞痛,14例冠心病自发性心绞痛,17例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
研究组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36~80岁,平均(48.73±6.34)岁;病程1~12年,平均(5.98±1.24)年;疾病类型:5例冠心病混合性心绞痛,14例冠心病自发性心绞痛,18例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与我国卫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关于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相符;②可配合医疗工作。
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精神疾病者;②伴有严重肾、肝及心功能不全者;③伴有急性心肌梗死者。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生活护理和饮食指导,对合并糖尿病、高血脂及高血压者分别给予降糖、降脂及降压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予以治疗。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对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
方法:自2006 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我科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对其进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并做分析。
结果:经治疗,所有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疼痛程度降低,胸闷憋气、心肌缺血症状等症状都有所改善。
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小,值得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154-02冠心病心绞痛属心血管疾病,由心肌暂时缺血缺氧导致,发作时患者表现为胸闷或者胸部不适。
患者由于劳力、情绪波动等因素而导致此种疾病的发作,对于此种疾病的药物治疗途径一般有以下两种,即增加心肌血流量或者减低心肌耗氧量。
自2006 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我科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对其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2006 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我科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在40周岁至50周岁之间的患者为20例,年龄在51周岁至60周岁之间的患者为20例,年龄在61周岁至70周岁的患者为15例,年龄在70周岁以上的患者为5例。
病程1年以下的患者为10例,1年至3年之间的患者为20例,3年以上的患者为30例。
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30例患者存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15例患者存在心律失常,15例患者存在陈旧性心肌梗死。
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包括胸痹诊断标准和心脉瘀阻诊断标准。
胸痹诊断标准是指患者压迫窒息且胸部沉重闷胀性疼痛,程度较轻者显示憋气、胸闷以及呼吸不畅,心电图检查显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脉瘀阻诊断标准是指患者胸部刺痛或绞痛,晚上疼痛有所加剧,或者有心悸感。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48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临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效果。
方法将8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0.9%NS250 mL静滴,1次/d,连用14 d。
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疗效对比。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7.2%和63.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76.8%和54.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未见明显药物副反应。
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好,副反应少。
标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Key words】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Salviae Miltiorrhizae and Ligustraz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中央粉碎胸痛症状,可推迟至颈部,下巴,手臂,背部和腹部。
其他可能的症状是头晕,气短,多汗,寒战,恶心,晕眩。
严重的心脏衰竭的患者可能因此而死亡。
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群的健康。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中药丹参、川芎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并具有抗心肌缺血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此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应用较广泛。
本院用于治疗冠心病取得良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88例均为本院内科住院患者,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54~81岁,平均(67.5±13.5)岁,伴有高血压21例,糖尿病10例,高血脂17例;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50~80岁,平均(61.8±16.7)岁,伴有高血压30例,糖尿病16例,高血脂14例。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意义分析目的观察和分析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n=45例)和对照组(n=45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
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95.56%),(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标签: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临床疗效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症状,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等两种类型,若治疗不及时可使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等严重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1]。
为了分析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价值,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关于冠心病的相关诊断标准[2];②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中关于心绞痛症状的诊断标准;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n=45例)和对照组(n=45例)。
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36~83岁,平均年龄(54.35±5.47)岁;病程11个月~14年,平均病程(4.29±1.23)年。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探究叶燕【摘要】目的:探究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7例.常规组实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实施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的治疗中,应用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有极其显著的疗效,值得向临床推广.【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18(016)024【总页数】2页(P9-10)【关键词】丹参川穹嗪注射液;脑梗死;临床价值【作者】叶燕【作者单位】荆门市康复医院湖北荆门 448000【正文语种】中文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即脑梗死,其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这一疾病又称之为缺血性卒中[1]。
患病之后,患者会出现昏迷和口齿不清、肢体麻木和头昏等临床症状,一般在治疗时多会对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选用[2],本文对此作了相关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7例。
常规组:男23例,女24例,年龄36~72岁,平均(58.15±3.66)岁;梗死部位:9例脑干梗死,13例小脑梗死,10例丘脑梗死,8例脑也梗死,7例基底节梗死。
试验组:男20例,27女例,年龄38~70岁,平均(57.77±3.58)岁;梗死部位:10例脑干梗死,11例小脑梗死,9例丘脑梗死,10例脑也梗死,7例基底节梗死。
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一定可比性。
本文研究患者均对知情同意书进行了签署,且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实行脑细胞代谢改善药物和量合剂及甘露醇治疗,针对常规组患者,采用静脉点滴的方式予以30 ml的血塞通注射液(必康制药江苏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2020670)和25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749)治疗,1次/d[3]。
分析临床上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突发性的血液灌注中断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是导致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通过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对急性脑梗死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本文将从临床研究的角度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作为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一、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注射剂,主要成分包括丹参、川芎、嗪。
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对改善微循环、减轻血栓形成有一定效果;川芎具有活血化淤、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对脑血管扩张、增加脑血流量有一定作用;嗪具有稳定细胞膜、抗氧化、抗炎等保护神经细胞作用。
三者共同作用,可有效改善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促进脑血液循环,减轻脑组织损伤。
二、临床研究证实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疗效1.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一些临床研究表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头痛、眩晕、肢体无力等。
这些症状是由于脑组织缺氧缺血引起的,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后,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改善脑血流灌注一些研究表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情况,增加患者的脑血流量,减轻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从而有助于保护患者的脑组织。
3.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以减少脑梗死面积一些影像学研究表明,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以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梗死面积,即减少脑组织的损害范围。
这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建议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之一,但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遵医嘱使用患者在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时,应严格遵循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进行使用,不可随意更改剂量和次数。
丹参川芎嗪注谢液有哪些作用
现在常见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色以及脑血栓问题,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健康,有的时候甚至会产生生命的威胁,所以应该注意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治疗以及应对的措施,药物使用是不可缺少的,丹参川弓嗪注射液对这些病症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应该注意患者的用药,尤其是儿童用药,更应该讲究剂量。
★一、作用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适应症为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全、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其他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胸闷、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症。
★二、用法以及注意事项
静脉滴注,每次5-10ml,每日1-2次。
用5%-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500ml稀释。
1.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
儿童及老年患者用药应按儿童及老年剂量使用。
2.糖尿病患者慎用。
3.如有结晶析出,用温水加热溶解即可。
★三、药代动力学
主要成份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静脉滴注后药物在体内吸收完全,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心、脑、肺、肝、胆、脾、小肠和肾脏等器官,其中以心、脑、肺、肝等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药物浓度最高,能快速透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中持久存在。
药物清除快,主要经生物转化清除,绝大部分经肾脏从尿液排出,极少许从粪便排出。
当机体处于病理状态时可使体内分布速率及总清除率显著减少,半衰期延长,生物利用度明显增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冠心病和脑梗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由中药丹参的提取液与盐酸川芎嗪单体组成的复方注射液,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自2004 年上市以来被广泛应用于脑梗死和冠心病的治疗。
目前该药被多个指南/共识所推荐,但临床应用存在较多不规范用药的情况,影响了该药的临床疗效并带来安全性风险。
该共识在充分考虑临床研究证据和专家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临床一线调查总结的临床问题,对有证据支持的临床问题,通过GRADE 进行循证评价,形成推荐意见;对于没有证据支持的临床问题,通过名义组法达成共识,形成共识建议。
该共识对恤彤®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和冠心病时的用药特点、用药介入时机、用法用量、使用疗程、注意事项、禁忌和不良反应表现及处理等方面达成共识,以期更好地提高该药治疗脑梗死和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生规范、合理和安全的使用该药提供临床参考。
1. 药理研究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粘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环,并具有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
1.1对脑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抑制MDA 的产生,可有效的清除大鼠体内的氧自由基,从而加大血管内皮对于血栓的抵抗能力,并且该药能够对患者的血管平滑肌起到扩张的作用,从而扩张脑局部血管改善脑血流情况,加大脑部血流量,能使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梗死范围缩小,缓解脑部缺血、缺氧的症状。
此外,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够减轻脑组织水肿。
1.2 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丹参川芎嗪可以有效改善大鼠心肌缺血程度,调节心肌供血,降低心肌梗死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损伤,降低cTnI 保护心脏功能,而其可能机制是
通过提高超氧化物 SOD 的表达,降低 MDA 达到抗氧化的作用。
能有效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左心室功能下降,减少心肌细胞LDH,CK 的释出。
2. 临床应用建议
2.1 脑梗死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适合改善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梗死后出现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减退以及言语不利等症状建议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共识建议)。
2.1.1 疾病分型
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适用于神经功能缺损中度以下(NIHSS 评分0~20 分)的脑梗死患者(共识建议)。
按照中医中风病病类诊断分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适用于缺血性中风病中经络(不存在意识障碍)(共识建议)。
2.1.2 疾病分期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适用于脑梗死急性期,还可用于进展性或复发性脑梗死急性期,若恢复期再次出现肢体麻木或力弱、头晕头痛或原有头晕突然加重等症状时,建议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共识建议)。
2.1.3 特殊治疗时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除外)的干预时点可在发病 24 h 以内启动治疗;若为脑梗死静脉溶栓或机械取栓者,应推迟到溶栓或取栓 24 h 后复查脑 CT 无出血后使用(共识建议)。
2.1.4 中医证候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使用时,需按照证候或证素进行辨证,按证素辨证需包含血瘀证候要素,按证候辨证主要用于气虚血瘀、气滞血瘀、风痰瘀阻等证。
患者症见面色晦暗、口唇紫暗、舌紫或暗、舌有瘀点瘀斑,舌下络脉曲张即可使用(共识建议)。
2.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适合改善冠心病胸闷、气短等症状,能够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持续时间(共识建议)。
2.2.1 疾病分型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共识建议)。
2.2.2 特殊治疗时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围手术期治疗(共识建议);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用于非ST 段/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适合改善和预防PCI 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非ST 段/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严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不建议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共识建议)。
2.2.3 中医证候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使用时,需按照证候或证素进行辨证。
按证素辨证需包含血瘀证候要素,按证候辨证主要用于瘀血痹阻等证。
患者症见心前区刺痛,部位固定,夜间加重、舌质色紫或暗、舌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或色紫暗时使用(共识建议)。
2.3 用法用量及疗程
每次5~10 mL,加入0.9%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进行稀释, 1 次/日,静脉滴注。
脑梗死患者建议使用 0.9%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冠心病患者可使用0.9%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稀释,若合并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建议用0.9%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共识建议)。
建议滴速不高于40 滴/min,心功能不全者建议 20~30 滴/min(共识建议)。
建议用药疗程不超过 14 d(共识建议)。
2.4 合并用药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与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联合使用;若与2 种以上抗血小板药物基础上联合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应加强出血事件监测(如病情变化、肌肤瘀斑、便潜血等)(共识建议)。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可与西医常规治疗(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降脂、神经保护剂等)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证据级别B 级;共识推荐意见:强推荐
使用)。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可与西医常规治疗(抗缺血治疗、抗血小板聚集、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证据级别 B 级;共识推荐意见:强推荐使用)。
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安全性
3.1 不良反应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常见的不良反应症状为皮疹、瘙痒、胸闷、发热、头晕头痛等。
文献报道显示:80.1%的不良反应是出现在用药5~30 min。
建议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开始用药 5~30 min 时应密切关注用药后反应,尤其是年龄≥65 岁以上患者。
出现不良反应后应立即停药,保留静脉通道,使患者平卧,密切观察病情,一般停药后即可痊愈,若不良反应症状持续加重不缓解者,给予地塞米松、异丙嗪和对症治疗(共识建议)。
3.2 注意事项
建议配液后立即使用或者在半小时内使用;如有结晶析出,用温水加热溶解即可,建议最高温度不超过35 ℃(共识建议);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特别是65 岁以上老年人开始用药30 min 内,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共识建议);中西药针剂接续应用,避免直接混合或序贯滴入使用,中间需要更换输液器,以免两药在输液器中的超微量混合(共识建议)。
3.3 禁忌
婴幼儿、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共识建议);对中药川芎或丹参制品过敏者禁用本品(共识建议);快速性心律失常、脑出血(包含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及有出血倾向者禁用(共识建议);忌与碱性注射剂一起配伍使用,如注射用泮托拉唑钠、肌苷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苯巴比妥钠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头孢拉定注射液、氨苄西林钠注射液等;本品忌与中药藜芦及其制剂同时使用。
3.4 慎用
阴虚,症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苔光剥者或热象内盛者,症见舌质红、舌苔黄厚、口干口苦、大便秘结不通者慎用(共识建议);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灯盏花素注射液、奥美拉唑联合慎用(共识建议);其他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慎用(共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