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课后答案第3章
- 格式:doc
- 大小:2.81 MB
- 文档页数:12
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题2-11 图a 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解: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图2-11a)2)要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首先要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尽管此机构有4个活动件,但齿轮1和凸轮2是固装在轴A 上,只能作为一个活动件,故 3=n 3=l p 1=h p01423323=-⨯-⨯=--=h l p p n F原动件数不等于自由度数,此简易冲床不能运动,即不能实现设计意图。
分析:因构件3、4与机架5和运动副B 、C 、D 组成不能运动的刚性桁架。
故需增加构件的自由度。
3)提出修改方案:可以在机构的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活动构件和一个低副,或用一个高副来代替一个低副。
(1) 在构件3、4之间加一连杆及一个转动副(图2-11b)。
(2) 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滑块及一个移动副(图2-11c)。
(3) 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滚子(局部自由度)及一个平面高副(图2-11d)。
11(c)题2-11(d)5364(a)5325215436426(b)321讨论:增加机构自由度的方法一般是在适当位置上添加一个构件(相当于增加3个自由度)和1个低副(相当于引入2个约束),如图2-1(b )(c )所示,这样就相当于给机构增加了一个自由度。
用一个高副代替一个低副也可以增加机构自由度,如图2-1(d )所示。
题2-12 图a 所示为一小型压力机。
图上,齿轮1与偏心轮1’为同一构件,绕固定轴心O 连续转动。
在齿轮5上开有凸轮轮凹槽,摆杆4上的滚子6嵌在凹槽中,从而使摆杆4绕C 轴上下摆动。
同时,又通过偏心轮1’、连杆2、滑杆3使C 轴上下移动。
最后通过在摆杆4的叉槽中的滑块7和铰链G 使冲头8实现冲压运动。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习题3-1 图1.a 图1.b 图1.c 图1.d 习题3-2 由于齿轮是纯滚动,因此1、2齿轮的瞬心为12P ,2、3的瞬心为23P ,根据三心定量,齿轮1、3的瞬心一定在直线2312P P与直线3616P P 的交点上,即图示13P ,在该点处的速度有ll P PP P P P v m w m w 133631316113==故齿轮3的角速度为1336131613P P P P w w =。
传动比为1316133631P P P P =w w 。
习题3-3答:1)三个瞬心中,14P、12P 为绝对瞬心,24P 为相对瞬心。
2)不利用其它的三个瞬心,因为它们全是相对瞬心。
3)构件2和4之间的转向关系可以根据瞬心24P 的瞬时绝对速度方向判断。
的瞬时绝对速度方向判断。
习题3-4取比例尺为mmm l 003.0=m ,作图如下,作图如下1) 由图上可知:l l P P P P P v m w m w 241442412224==,根据量得的长度,得,根据量得的长度,得s rad P P P P/455.414.72/14.32102414241224=´==w w 可计算出C 点的速度为:s m CD v l C /4.0003.030455.44=´´==m w2) 构件1、3的瞬心在点13P 处,且为绝对瞬心,因此构件3的角速度为的角速度为()s rad C P v l c /53.2)67.52003.0/(4.0133=´==mw 显然构件3上速度最小点在E 点,则其速度为点,则其速度为s m EP v l E /36.0003.04.4753.2133=´´==mw 3) 要使0=C v ,需瞬心12P 、24P 重合(如图),两位置分别为0126'=Ð=DAB j ,02227''=Ð=DAB j 。
机械原理作业集答案详解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题2-1 图a 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解: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图2-1a) 2)要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首先要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尽管此机构有4个活动件,但齿轮1和凸轮2是固装在轴A 上,只能作为一个活动件,故3=n 3=l p 1=h p01423323=-⨯-⨯=--=h l p p n F原动件数不等于自由度数,此简易冲床不能运动,即不能实现设计意图。
分析:因构件3、4与机架5和运动副B 、C 、D 组成不能运动的刚性桁架。
故需增加构件的自由度。
3)提出修改方案:可以在机构的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活动构件和一个低副,或用一个高副来代替一个低副。
(1) 在构件3、4之间加一连杆及一个转动副(图2-1b)。
(2) 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滑块及一个移动副(图2-1c)。
(3) 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滚子(局部自由度)及一个平面高副(图2-1d)。
11(c)题2-1(d)54364(a)5325215436426(b)321讨论:增加机构自由度的方法一般是在适当位置上添加一个构件(相当于增加3个自由度)和1个低副(相当于引入2个约束),如图2-1(b )(c )所示,这样就相当于给机构增加了一个自由度。
用一个高副代替一个低副也可以增加机构自由度,如图2-1(d )所示。
题2-2 图a 所示为一小型压力机。
图上,齿轮1与偏心轮1’为同一构件,绕固定轴心O 连续转动。
在齿轮5上开有凸轮轮凹槽,摆杆4上的滚子6嵌在凹槽中,从而使摆杆4绕C 轴上下摆动。
同时,又通过偏心轮1’、连杆2、滑杆3使C 轴上下移动。
最后通过在摆杆4的叉槽中的滑块7和铰链G 使冲头8实现冲压运动。
O OO OP 2P 3F 23(P 24Pl 3(P 34)(a)(b)Pl 3Pl 6A 1题3-6在图a 所示的四杆机构中,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题3-3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的位置(用符号P j 直接标注在图上)解:题3-4在图示在齿轮-连杆机构中,试用瞬心法求齿轮1与齿轮3的传动比w1/w3.C 2P 12P 23St -解:1)计算此机构所有瞬心的数目K N (N1)2152) 为求传动比 < 3需求出如下三个瞬心 R 6、P 36、P 13如图3-2所示。
; 1 巳6只33) 传动比 仁3计算公式为: —3P 16P 13I AB =60mm , l cD =90mm , l AD =|Bc =120mm , w 2=10rad/s ,试用瞬心P134 C 4L CP 12AM B3P iP 34CBMF 24F 34P ?4(d)Pl 4法求:V B3I AB2IAB lBPI32.56rad sV ClCR 3 3 0.4m s量得 1 26.42 226.6P 3434B P 233 22A ,D- i Pl4P 12 1(a)P 131) 当0 =165。
时,点C 的速度Vc ;2) 当$ =165。
时,构件3的BC 线上速度最小的一点 E 的位置及速度的大小; 3) 当Vc=O 时,0角之值(有两个解)解:1)以选定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图3-3 )2)求V c ,定出瞬心P 13的位置。
如图 3-3 (a )3)定出构件3的BC 线上速度最小的点 E 的位置。
因为BC 线上速度最小的点必与 P 13点的距离最近,所以过 P 13点引BC 线延长线的垂线交于 E 点。
如图3-3 (a )v E1ER 3 3 0.375ms4)当V C 0时,P 13与C 点重合,即AB 与BC 共线有两个位置。
作出 V C 0的两个位置。
题3-12在图示的各机构中,设已知各构件的尺寸、原动件 1以等角速度3 1顺时针方向转动。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题3-3 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的位置(用符号P ij直接标注在图上) 解:1P 13(P 34)13∞题3-4 在图示在齿轮-连杆机构中,试用瞬心法求齿轮1与齿轮3 的传动比w 1/w3、P 13P 23P 363D 652C 4B P 16A 1P 12解:1)计算此机构所有瞬心的数目152)1(=-=N N K2)为求传动比31ωω需求出如下三个瞬心16P 、36P 、13P 如图3-2所示。
3)传动比31ωω计算公式为:1316133631P P P P =ωω题3-6在图a所示的四杆机构中,lA B=60m m,lCD =90mm,l AD=l BC =120mm,ω2=10r ad/s,试用瞬心法求:231) 当φ=165°时,点C 的速度Vc;2) 当φ=165°时,构件3的BC 线上速度最小的一点E 的位置及速度的大小; 3) 当Vc=0时,φ角之值(有两个解)解:1) 以选定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图3-3 ) 2)求V C ,定出瞬心P13的位置。
如图3-3(a)s rad BP ll v l AB AB B 56.21323===μωω s m CP v l C 4.0313==ωμ 3)定出构件3的BC 线上速度最小的点E 的位置。
因为BC 线上速度最小的点必与P 13点的距离最近,所以过P 13点引BC 线延长线的垂线交于E 点。
如图3-3(a)s m EP v l E 375.0313==ωμ4)当0=C v 时,P 13与C点重合,即AB 与BC 共线有两个位置。
作出0=C v 的两个位置。
量得 ︒=4.261φ ︒=6.2262φ题3-12 在图示的各机构中,设已知各构件的尺寸、原动件1以等角速度ω1顺时针方向转动。
试用图解法求机构在图示位置时构件3上C 点的速度及加速度。
解:a)速度方程:32233C C C B C B C v v v v v +=+=加速度方程:r C C k C C C t B C n B C B t C nC a a a a a a a a 232323333++=++=+b) 速度方程:2323B B B B v v v +=加速度方程:r B B K B B B t B nB a a a a a 2323233++=+c) 速度方程:2323B B B B v v v +=加速度方程:r B B K B B B t B nB a a a a a 2323233++=+题3-14 在图示的摇块机构中,已知l AB =30mm,l AC=100mm,lBD =50mm,lDE =40mm 。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课后答案第3章第3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3—1 何谓速度瞬心?相对瞬心与绝对瞬心有何异同点?答:参考教材30~31页。
3—2 何谓三心定理?何种情况下的瞬心需用三心定理来确定?答:参考教材31页。
3-3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的位置(用符号P,,直接标注在图上)(a)(b) 答:答:(10分)(d)(10分)3-4标出图示的齿轮一连杆组合机构中所有瞬心,并用瞬心法求齿轮1与齿轮3的传动比ω1/ω3。
(2答:1)瞬新的数目:K=N(N-1)/2=6(6-1)/2=152)为求ω1/ω3需求3个瞬心P16、P36、P13的位置3)ω1/ω3= P36P13/P16P13=DK/AK由构件1、3在K点的速度方向相同,可知ω3与ω1同向。
3-6在图示的四杆机构中,L AB=60mm,L CD=90mm,L AD=L BC=120mm, ω2=10rad/s,试用瞬心法求:1)当φ=165°时,点的速度vc;2)当φ=165°时,构件3的BC线上速度最小的一点E的位置及速度的大小;3)当V C=0时,φ角之值(有两个解)。
解:1)以选定的比例尺μ机械运动简图(图b)2)求vc定出瞬心p12的位置(图b)因p13为构件3的绝对瞬心,则有ω3=v B/lBp13=ω2l AB/μl.Bp13=10×0.06/0.003×78=2.56(rad/s)v c=μc p13ω3=0.003×52×2.56=0.4(m/s)(3(33)定出构件3的BC线上速度最小的点E的位置,因BC线上速度最小的点必与p13点的距离最近,故丛p13引BC线的垂线交于点E,由图可得v E=μl.p13Eω3=0.003×46.5×2.56=0.357(m/s) 4)定出vc=0时机构的两个位置(图c)量出φ1=26.4°φ2=226.6°3-8机构中,设已知构件的尺寸及点B的速度v B(即速度矢量pb),试作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的速度多边形。
3-2 在如图所示的齿轮-连杆组合机构中,试用瞬心法求齿轮1与3的传动比ω1/ω3。
顺时针)(v 1613361331361331613113P P P PP P P P P ===ωωωω3-3在如图3-32所示的四杆机构中,LAB=60mm ,LCD=90mm ,LAD=LBC=120mm ,ω2=rad/s ,试用瞬心法求:(1) 当φ=165°时,点C 的速度vc;(2) 当φ=165°时,构件3的BC 线上(或延长线上)速度最小的一点E 的位置及其速度的大小;(3) 当vC=0时,φ角之值(有两个解)。
sm EP P P v P P v s m v s rad P P P P P P P P E C C CD C P /36.0143.055.2v (rad/s 55.2158.0403.0/403.009.048.4(/48.438.21738.9710v 133133431334341424122424142441224224=⨯=======⨯=⨯==⨯====ωωωωωωωω顺时针)顺时针)3-4在如图3-33所示的凸轮机构中,已知r=50mm ,LOA=30mm ,LAC=90mm ,φ1=90°,凸轮1以角速度ω1=10rad/s 逆时针转动。
试用瞬心法求从动件的角速度ω2。
顺时针)(/79.286.12486.3410v 2312131212231221312112s rad P P P P P P P P P =⨯====ωωωω 3-5在如图3-34所示的各机构中,已知各构件的尺寸及B 点的速度vB ,试作出其如图3-34所示位置时的速度多边形。
3-6在如图3-35所示的各机构中,已知各构件的尺寸,原动件1以等角速度ω1顺时针方向转动,试以图解法求机构在如图3-35所示位置时构件3上C 点的速度及角速度。
3-8A BCDEbk e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