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兰卡普的土家文化与图形纹样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5
论土家织锦“西兰卡普”传统图案的研究与传承-【摘要】在我国鄂西、湘西地区的土家织锦是土家文化的精髓,但是这种非物质文化却未受到我们的重视。
本文对土家织锦“西兰卡普”传统图案的研究与传承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使其得到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西兰卡普”;传统图案;装饰性;传承一、土家织锦的一种――西兰卡普据《后汉书.西南蛮夷传》、《龙山县志》、《永顺府志》等文献记载“土家织锦之乡”出土于湘西龙山县苗儿滩镇。
土家织锦是土家文化的精髓,土家织锦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过程也是土家地区社会发展历程的缩影。
“雏形于汉(宝布),成型于两晋(斑布)、成熟与唐宋(溪布、峒布、溪峒布)、精辟与明清(土布)”。
土家织锦包括“西兰卡普”和“厄拉卡普”(通经通纬、正面编织)。
其中西兰卡普是土家著名的民间传统工艺,土家语,汉译为“土花铺盖”(及土家织锦做被面),是土家族民间的家庭手工织锦。
它是在木制斜腰织机上用红、蓝、青三色棉线为经线,自由选择各种棉线、丝线作纬线,采用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方法制成,具有色彩艳丽、图案清晰、质地坚韧、经久耐用等特点。
正如溪州竹枝词中所描绘的“溪州女儿最聪明,丝挑被最有名。
四十八勾不为巧,八团芍药花盈盈。
”从这字里行间足见西兰卡普的精巧、美观。
二、“西兰卡普”传统图案的分类研究(一)植物图案。
土家族生活在依山傍水的地带,乡间田野的一切植物都是土家织女手工艺取材的源泉。
与她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菜籽花、八角花、南瓜花、玫瑰、牡丹、九朵梅、滕藤花、荷花、莲花、桃花、包谷、岩墙花、金钩莲等都是花卉的取材。
其中岩墙花最具特色、最美、最能代表土家文化。
西拉卡普的植物图形多以抽象的方形和菱形等几何形状为基本造型元素,以组合、重叠、交叉等造型手法对图形进行归纳、勾画。
(二)动物图案。
长期渔猎的生活,使土家族很自然地关注到了自然界的动物。
西兰卡普动物纹样形象刻画只是一种对历史生活最详尽最真切的传达方式,是对生活文化艺术性的复苏。
西兰卡普(系土家语),又称土家织锦,是今土家族保留最完整的一种原始纺织工艺品,是土家族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通过织锦这一特定的视觉形式表现自然并发展积淀为特定的自然审美文化理念。
土家织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与苗锦、侗锦、瑶锦并称为四大锦,是我国南方民间最具特色的织造工艺。
具有装饰艺术风格的湘西土家族织锦充分体现出实用性、艺术性和手工性的完美结合,并与本民族的生存形成了统一的城市化风格。
西兰卡普是用一种古老的纯木质腰式斜织机,以通经断纬之法用手挑换纬纱,用木梭打筘而织。
织机由机头、滚板、综杆、竹筘、梭罗、踩棍、滚棒、篙筒、挑子、撑子、地桩和布鸽(又称鱼儿)等组成。
西兰卡普的工艺比较复杂,全部是手工技艺,主要工艺流程有:纺捻线、染色、倒线、打桩牵线、装筘、滚线、捡综、翻篙、捡花、捆杆上机、织布边、挑花织锦。
西兰卡普图案艺术造型的可视性质,使他成为一种承载民间传说、民族心理、民族精神和民族艺术的物质传承文化。
西兰卡普的传统图案有120余种,加上现代风情图案和创新图案约有200余种,但目前能够织出的传统只有80余种。
其内容题材多受山地生活环境的影响。
西兰卡普手工制作凝聚了工匠们的心智和经验,同时还有制作中的特殊情感。
它以图纹命名,一般可分成六个大类。
其主要代表有:1)动物类:有阳雀花、猫脚迹花、蝴蝶花、实毕等。
如马毕花图案造型(图一),是以马的造型为主体纹样的锦面,图形生动地表现了骏马来回奔跑的动势。
图一马毕花图二九朵梅2) 植物类:有麻叶花、大白梅花、棱罗树纹、九朵梅等。
其中九朵梅图案(图二),土家名“大浪枯梅”,是以山区傲雪的梅花为主,一般以红色为主调、以示吉祥的连心万字边为结构、斜向排列着九朵以梅花为主体的纹样,档头均为“猴手”纹样,也是以植物的形态特征,通过平面化的手法生动地组织在固定单元的格式中,且既均衡又对称,主题明确,思想自由。
3) 生活用品类:有船船花、椅子花、豆腐架花、神龛花、锯齿花等。
西兰卡普独具魅力的土家族“西兰卡普”西兰卡普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洗车河土家族的传统编织工艺品,汉语称之为“土花铺盖”。
我很荣幸我是一民土家族人,也是这西兰卡普发源地族里的一员。
西兰卡普一般用各种颜色的锦线编织出一幅幅美丽图案,用三幅缀连而成,每块两端织上花边,构成整幅秀丽图案。
土家族是分布在我国湘西、鄂西、渝东等地的一个少数民族,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创造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品。
土家族地区地处深山,长期以来处于原始封闭状态,民间习俗多保持着固有的淳朴古风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土家族的“西兰卡普”便是一朵独具魅力的民间艺术之花。
“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织锦。
在土家语里,“西兰”是指铺盖,“卡普”是花的意思,“西兰卡普”最早是指土家人的花铺盖。
后来土家人将民间服饰及床上用品等所有刺绣、织锦统称为“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自古受到土家族人民的珍爱,并将它视为智慧与技艺的结晶,被称作“土家之花”。
“西兰卡普”主要工艺有刺绣、挑花、彩织等,其内容一般取材于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
而更多劳动妇女创作的绣品,却是按照自己的爱好和意愿,凭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而设计、制作的。
她们将一些象征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的图案绣于衣物、头巾、鞋帽、枕头、床单之上,用来美化装饰自己的生活,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国妇女裹足的历史始于隋,在宋朝广为流传,当时的人们普遍将小脚当成是美的标准,而妇女们则将裹足当成一种美德,不惜忍受剧痛裹成小脚,其标准在三寸左右,美其名曰,“三寸金莲”。
过去在土家地区,人们将裹过的小脚配以一双精心绣制的花鞋,被认为是妇女中最美的“三寸金莲”。
妇女裹足其实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残害妇女的手段,曾经风行中国大地千年之久的“三寸金莲”,就如古代妇女的命运,从千年前的历史潮流而来,又随着历史的车轮而去。
它见证的是中国足履文化的一段发展史,也是中国妇女的一段屈辱史。
关于“西兰卡普”的起源,史籍中可见零碎的记载。
Vol.42/No.20/Westleather 土家族的西兰卡普在现代服饰中的传承与运用罗嬪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200000)摘要:西兰卡普在土家文化中,它以其沉淀的历史,绚丽的色彩,丰富多元的内涵,独特精细的工艺等文化特征彰显于世,是土家族特有的土家织锦。
随着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生活各方面中,而目前土家织锦元素在衣物、首饰、装饰等各方面上的运用越发地引人注目,尤其是在服装上面,西兰卡普正以它独有的静态平面、强烈的色彩冲击、宽广的视觉艺术形式风格展现出不同的风采。
本文将浅析土家族的文化特&、西兰卡普中的民族文化、它的图案样式、色彩等等,并且将民俗的土家西兰卡普传承运用在现代流行文化及其服饰中去。
将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保留并注入新的文化血液。
关键词:土家族;西兰卡普;现代服饰;传承;运用中图分类号:J5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20)20-0025-021西兰卡普的文化渊源西兰卡普作为一种特色极强的织锦,是土家族传统文化里的杰出代表&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毗邻的武陵地区&这种土家织锦在土家语中一般被称作“西兰卡普”,意为“打花铺盖”&土家织锦历史悠久,可上溯到公元前316年巴子国被秦统一以前的纺织遗存甚至更早的年代&据考古发现,在夏朝早就有丝织物的类似文字记载&清代乾隆年间的《永顺府志-物产志》就有“斑布,即土锦”,“土妇善织纺,布用麻,工与汉人等&土人以一手织纬,或间纬以棉&纹陆离有古致&”而土家西兰卡普就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列&2西兰卡普的色彩运用规律(1)对比非常强烈,喜用极色做色彩间隔(2)一为的(3)色彩饱和度高3兰卡普的图3. 1植物花草西兰卡普的植物类纹样是土家族人结束了动荡的渔猎生活,安居下来的一种表现&3. 2动物鸟兽动物类的图纹是土家织锦中比较原始的图案内容&3. 3几何钩纹“勾花”是西兰卡普纹样中的一个系列的图纹,有八勾、十二勾、十六勾、二十四勾、四十八勾,还有由此延伸的双勾、箱子八勾等等&3. 4生活器物西兰卡普的大量纹样中会出现大量的生活器物类的图案,比如说耙耙架、船船花、土王五颗印、椅子花等等&4土家西兰卡普织锦工艺西兰卡普的最精华的部分就在于它巧妙的织锦工艺上,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缜密又灵活的工艺,土家织锦的三种织物组织的共同特点就是采用了“通经断纬”的工艺,所谓“通经断纬”工艺,是指贯穿着整个织物的经线是相通的,而在同一根纬线起花的位置上,纬线可以根据编织需要无数次地断掉&一个图案需要多少颜色变换,它就可以断掉多少次,这样的话它就可以使用无限的色彩来表现画面,图案表现空间就会特别宽广,且具有它特定的绚烂色彩、现代抽象的视觉感&这种织锦的工艺就不太被限制于织锦的图案内容,大多数静态平面视觉艺术形式的风格,用这种织锦方式都能表现出来,如口:古典的、民间的、现代的,摄影风格的、国画风格的、装饰画风格的、西方绘画风格的等&所以西兰卡普这种织锦工艺具有的灵活性和表达形式的宽广性非常适合用来和现代文化融合以及用来改良&5实现土家西兰卡普在现代服饰中的传承5.1现代服饰流行中的民族文化需求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科技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民族、地区和人口都被纳入到世界变化的总体格局之中&坚持保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的,只有人类文化不断保持着多样发展,社会才有可能长期维持生命力&中国目前的政策就是在保护非遗文化,而保护各个民族具有独特创造个性和蓬勃生命活力的民间艺术,是人类文化多样性形态不成为静止博物馆化和标本式的存在表象,并且永久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一种重要保证&这种我们所需要的形态丰富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是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的文化用单一的声音和影像的方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生动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将这些本身就具有强烈特点和视觉的传统文化融入人们日常服饰设计之中,将文化悄无声息地广泛传播,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变成我们特有的一种民族生活风潮&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金钱物质充溢着人们精神领域的今天,人们迫切地需要属于自己的文化呼喊出属于自己的声&5. 2西兰卡普的色彩在现代服饰中的体现色彩在所有设计中都是最有表现力的要素之一,因为它的性质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感情,产生共鸣&而在西兰卡普织锦的图案一大特点就是它强烈的色彩表达,组成中大多使用艳丽且饱和度极高的颜色,色彩运用上大多呈现补色对比的形式,有着强烈的色彩视觉冲击感&在如今以现代服饰图案为题材的很多织锦中,也有为数不少的织锦开始使用这种大面积的彩色配色&近代以来的服装图案趋势,都在偏向艺术类、抽象类和人像类的图案,色彩也愈来强烈,近年来的色彩趋势就在往饱和度高的糖果色偏移&这种趋势表明了作者简介:罗嬪琦(1995-),女,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时尚设计&254妙CLOTHICG AND DESIGN 邀>询峽年|fl義与设计土家西兰卡普的本土艺术可以逐渐与现代服饰相融合,而不是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西兰卡普的有一定的现代艺术启!及一的科技观,它的颜色艳丽又以深色为调节,富有的迷码科技感,前现代文化对未知对科技对电子的畅想与深思,的工艺包又不止此&5. 3现代服饰图案工艺流行趋势与西兰卡普的共通处现代服饰中讲究赋情,讲究商品背后深蕴的文,而不是冰冷平面的商业设计&赋情的需求又人类与科技之间的,人类与文化和民族间的,随着不断向数字: !的商得人&在该趋势中,工业与手工流程,缺一不可&现代的过度消费文化越来使人手工原始的,手工细节、文化意义、设计情感与追求的消费者产生更多的共鸣&现代服饰的流行趋势与西兰卡普有多的,西兰卡普所包含的的民族文人文故事现代人所需求的,正如“西兰卡普宛如一幅包的名画,记录着土家人的风俗和生活J题材多选取“”、“呈”、有寓意的风俗典故,土家西兰卡普的民族文不是断层的文化,是一代又一代不新的民族文化&现代需民族的,有历史沉淀的文化,达到一种新旧文与生的表达,的才能成为经典,而不是一次又一消费中产生的一,消潮的多余的“”&6在现代服饰中的融合与创新6. 1西兰卡普图案色彩的新变形运用西兰卡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纹样形成与演变本身就有着的文化背景&,又装的范畴,主要装人配,一般多是冷,并采用配置,有着现代艺术的原始形态感&土家织分的工艺技术使宽容范大,所用颜的形成了有的一套艺术,织,土家织有,层多,艺术效果烈的特点&为了更好的传承与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了解西兰卡普独有的美学特征后,将西兰卡普织锦中的元素进字化计,将西卡普的话语进然现代思维重组&计,首先应该重点研究西兰卡普图形的织材%形分类、艺术,提取加以分的计元!入分析西兰卡普的艺术价值,形中所的,归纳西兰卡普的文化艺术语言以及它的表达规&把西兰卡普结合到服装纹样的设计这方面,首先把西卡普进行元的提取计,将西兰卡普的入电子中,提取字化的图形框架,在总的规律后!进行部分传统图形元(比如器物纹、字纹等)提取和数码变形,进行二次的数字计,具有电的,抑或是现代文化的入西兰卡普的生成框架中,用一西兰卡普式的土家民族传统的思维达现代的&6. 2西兰卡普织锦工艺上的改良运用土家织锦在工艺原料上多采用毛绒线、各色丝线自染棉纱线,比较原始自然的材料&综上所述,由直线横线、几何形体成的“西卡普”,的有形式,“垂直线平线交叉处,有着的”,表现出了非常敏的“形”&“通经断纬”原生民族工艺所带来的,的现语言和耐人寻味的艺术形式,使独特民间意味的“西卡普”成为人思维情于形中的&将富有现代语言的入到西兰卡普的织锦中&传的土家族特有的“通经断纬”的织锦手表达现代文&将现代的东西,现代的入传统织方式中,呈现出一的&将现代语言用传统的民族形达,形成一种又传承又的新的艺术形式&织锦工具的使,土家织锦的加工分古老,一直都有上千年历史的“斜织机”&西兰卡普的织锦工艺: !全部都是手工技艺&再者,土家织锦实已经抛开了规意的传统织布梭,色纬全靠人手工喂进、断开、变换且色织入毫无规律,的工艺上的操作中有太多的个人情感审美和中,工艺不太依赖于原的纺织工具,犬有现代技术对工艺的改,以及加入现在人的情文达,形成一种新的西兰卡普的语言形式&6. 3西兰卡普与现代新型服装材料的结合面料对于服装设计来说,到限的开端,面料决定了服装的根基,随着科技的,现阶段已经出现了很多新型的科技服装面料&新的面料 的设计带来无限的创作空间,多的计选择&比如环保类的环使用的料,名的线以及3D打印技术&新料设计空间大,满足人们对的要求&织物靠材料的,材料的不同织物所呈现的形态都大不,像西兰卡普织不同的材料所呈现出来的截然不同,新的趋势上,试用西兰卡普的传统织编辑现代新型材料&民族织锦的方法与科技新型材料一起,将新型服装材料用一种传统的手工的形式编织塑造出新的服装形式&参考文献:[1]王卓敏•土风新设[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杨如安•西兰卡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土家族简史编写组•土家族简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1986.[4]龙颂江,张心平•湘西民间工艺美术精粹[M].北京:学苑出版#2007.[5]田民•土家织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6]孙立军,董立荣•动画创作技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7]华阳.国志校注•巴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8]李锦璐•民间织花•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9]谢成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2011.[10].数字体.北.大出#2012.[11]童恩正•古代的巴蜀.成都:巴蜀书社#1984[12]#..北:北大出#2013.26。
西兰卡普二方连续纹样设计理念摘要:1.西兰卡普简介2.西兰卡普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原则3.西兰卡普二方连续纹样的应用领域4.设计实例与分析5.结论正文:西兰卡普(Nikecap)是一种源于古希腊的装饰艺术,以其独特的二方连续纹样闻名于世。
这种纹样设计理念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融合了各种文化元素,如今已成为时尚与艺术领域的重要标志。
一、西兰卡普简介西兰卡普,又称“希腊式织物”,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起初是以织物形式出现,后来逐渐发展为各种工艺品、建筑装饰等领域的纹样。
西兰卡普的特点是采用对称、重复的图案,形成优美的连续纹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性。
二、西兰卡普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原则1.对称性:西兰卡普的二方连续纹样要求具有严格的对称性,无论是线条、形状还是颜色,都要保持和谐统一。
2.重复性:二方连续纹样由相同的单元图案组成,单元图案的排列、组合和变化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形成连续不断的视觉效果。
3.比例与节奏:设计师在设计时要注重比例和节奏的把握,使纹样既具有美感,又具有实用性。
4.文化内涵:西兰卡普二方连续纹样常融入各种文化元素,如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动植物等,富有象征意义。
三、西兰卡普二方连续纹样的应用领域1.纺织品:西兰卡普纹样广泛应用于纺织品设计,如地毯、壁挂、衣物等。
2.建筑装饰:西兰卡普纹样在古希腊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现代建筑也常采用西兰卡普纹样作为装饰元素。
3.陶瓷、玻璃艺术:西兰卡普纹样在陶瓷、玻璃艺术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瓷器、玻璃器皿等。
4.金属工艺:金属工艺品如金银饰品、铜器等,也可采用西兰卡普纹样进行装饰。
四、设计实例与分析1.古希腊建筑:帕特农神庙、宙斯神庙等著名建筑,都采用了西兰卡普二方连续纹样进行装饰,展示了古希腊建筑艺术的优美与庄重。
2.纺织品设计:著名设计师的作品,如艾尔莎·夏帕瑞丽(Elsa Schiaparelli)的西兰卡普丝绸连衣裙,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引领了时尚潮流。
非遗传承[摘 要]湘西土家族西兰卡普,是一种独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间织锦。
它具有古老的原创性、特殊的民族性、广泛的群众性、濒危的稀世性和绝妙的美学特征。
它是一部浓缩的土家族原始宗教、民风民俗、审美趣味、价值观念的百科全书,是土家族历史文化发展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极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兰卡普纹样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是当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研究西兰卡普纹样的艺术价值及美学特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将湘西西兰卡普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纹样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将使西兰卡普这个古老的艺术焕发新的生机。
[关键词]西兰卡普;艺术价值;应用[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3)13-0067-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叶水云.土家族西兰卡普的艺术价值及发展[J].天工,2023(13):67-69.叶水云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土家族西兰卡普的艺术价值及发展作者简介:叶水云(1967—),女,土家族,湖南龙山人,本科,高级工艺美术师,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土家织锦技艺。
西兰卡普,其意为土家织锦。
土家语把花叫作“卡普”,“西兰”是被子的意思,西兰卡普即“打花铺盖”。
在土家族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在传统矮小木机上制作的织锦面料,主要作为“裙被之属”。
这种西兰卡普的工艺特点是“通经断纬,反面挑花”。
近三十年新创作的现代图案一般叫作“现代土家织锦”,不称为“西兰卡普”。
一、土家族西兰卡普纹样的分类及艺术价值湘西土家族西兰卡普是2 000多年来历代土家族妇女在生活当中,结合对事物的认识,用物化的表现手法,通过西兰卡普的纹样表达出来的一系列成熟而独特的语言符号,它是湘西土家族民族审美、民族心理、民风民俗及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传统经典西兰卡普的纹样十分丰富,主要有斜纹(又称为“上下斜”),约150种;平纹(又称为“对斜”),约50种,总计200多种。
浅析“西兰卡普”的图案题材及特点_民俗文化论文【摘要】本文针对“西兰卡普”名称的来历、形成、发展、间歇以及它的再发展等反面论述了它的起源、兴盛历史渊源,并对它的图案题材、图案特点以及色彩以及它的织作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而得出了西兰卡普不是一般的手工技艺——它既是土家族女红文化的代表,又是土家族民族精神的象征,还是土家族的民俗风情、审美情趣和民间工艺美术相互融合的艺术产物,因而成为土家族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的结论。
【关键词】土家族;织锦;民间艺术;西兰卡普“西兰卡普”(西兰卡普,又称“西兰卡铺”)是土家族特有的一种织锦,享有着“中国三大名锦之一”美誉的同时,还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它以独特的纺织方法,在世界纺织工艺中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它在我国以致世界工艺美术品中均独树一帜。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波及到世界各个角落,即使在许多经济不发达的地方,传统的手工业也面临着被摒弃和替代的危险。
随着人们的思想、价值观的改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也冲突起来,许多手工产品的实际用途已退出历史舞台,西兰卡普作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的代表,在当下生活中也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处境。
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与繁荣又为它带来一丝新的契机,它作为人们怀旧的消费对象重新回到市场,所以土家织锦由以前的以实用价值为主转度到现今的审美装饰价值。
一、“西兰卡普”名称的来历在土家语中,“西兰”是“被面”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兰卡普”就是“花被面”的意思,是一种土家织锦,汉语称之为“土花被面”或“打花铺盖”。
二、“西兰卡普”的图案题材、图案特点以及色彩1、西兰卡普的图案题材土家织锦源于生活,图案的题材非常广泛,上至日月星辰,下至花卉鸟兽,还有生活生产的物品、故事、文字、习俗等无不取用。
综合起来,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图案的题材有一下几类:(1)取材于天象的。
有太阳花、月亮花、锁必(云纹)、满天花、雾云花、侧哦里(土家语,即水波纹)等。
·艺术研究浅析西兰卡普的发展状况与审美特点龚酩涵(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0053)摘 要:西兰卡普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它是一种继承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具有明显的少数民族审美特点,其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吸收新的元素,表现在其创新应用上。
关键词:西兰卡普;审美;应用0 引言西兰卡普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织锦——土锦的代表,“西兰”意为铺盖,“卡普”意为花,直译为土花铺盖。
它运用历史悠久的传统斜织机中的腰机式织法,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它的审美特点因时代发展不断吸收着当代文化的元素,同时也体现了少数民族的生活和愿望。
1 西兰卡普概况1.1 西兰卡普的历史依据在《史记·西南夷传》中可以找到记载证明在汉代时候西南一带的少数民族就喜欢用各色的毛纱织成斑罽,其色鲜艳绚丽。
土家锦过去均为民间少数民族自给自足的生活用品,保存完好传承至今,而西兰卡普就是土家锦的代表。
1.2 中国现有织锦概况在我国现有的织锦体系中有蜀锦、云锦、宋锦、壮锦、土锦,被称为中国五大织锦。
壮锦顾名思义,是中国壮族的传统手工织锦,利用手工织机交织制成底布,使用棉麻线等进行经纬平纹织制,一般用于制作民族服饰和生活用品。
土锦,是湖南和四川一带和毗邻地区由土家族生产的一种传统的手工织锦。
主要运用在制作被套上,土家俗称“西兰卡普”。
土锦的制作方法是以棉线为经线,以丝线、毛线、棉线等纤维为纬线进行手工挑织,其图案大多是各种花鸟虫草走兽和生活场景,由于其织法特点,图案大都是象征性的几何图案,加上其色彩艳丽,极具民族风格。
壮锦与土锦最为相似,而它们最大的差别在于织造方法的不同。
土锦的织法是古代斜织机的腰机式织法,就是把经线全拴在腰上,从背面操作制作正面图案,这种织法织出来的特点是产品十分结实耐用,图案整齐完整,色彩鲜艳丰富。
1.3 西兰卡普的发展趋势在今日,作为土家族特有的工艺品,西兰卡普已经不再局限于曾经村寨的自给自足了,它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
血禅应羊CULTURE AND DESIGN文化与设计西兰卡普几何纹样再设计应用研究王劲草,于洁,栾佳玉(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430074)摘要:西兰卡普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及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对其典型几何纹样的研究与F取,与现代设计手法结合进行二次创作,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创意作品,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让民族传统艺术得以传承和创新。
西兰卡普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历史悠久,意义深远,将西兰卡普传统文化重新融现代设计中,为西兰卡普注入新的,为现代设计的设计,以进一步传播西兰卡普传统文化。
关键词:西兰卡普;几何纹样;创新设计中图分类号:TS9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67--&602(2021)09-0062-02西兰卡普被称作“土家之花",是凝聚了土家族人智慧和精湛织造工艺的艺术结晶,它承载着土家族民族情感、民俗文化和民族内涵,是土家族历史文明发展的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西兰卡普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被完善创新,既有民族文化底蕴又符合的作品被产,西兰卡普的播带来了新的契机。
本文通过西兰卡普的几的 ,运文创新,在的指导下,新的西兰卡普,文化的,有机的,持续的散发文化。
1西兰卡普文化内涵及艺术特征西兰卡普作为艺术在于土家族文化的发展历史中,有机的,是土家族精文明的物质载,是的缩的文化产物,在的了的历史。
西兰卡普的,和有,有明的民族和艺术,精神内涵是来无数土家族人情感与智慧的结晶。
1.1简约抽象的几何图案工艺术的创作过程,创作者通常最简单的认识手段,抽象的几客观象炼概括,达到画面的和谐统一。
抽象的表在艺术极普遍,由于受工艺的制约,西兰卡普在线织过程中只能呈水平、垂直、倾斜三方向,土家族人通过然事物的观察,概括客观象的结构和基本征,通过变、组简约抽象的几何图形,最终结画面主题,将几何组合重复、排列西兰卡普的。
1.2丰富多样的色彩搭配不仅能在艺术直观的展现作品情绪、风格,同时也是向社会传递文化的重要段。
论西兰卡普的土家文化与图形纹样
西兰卡普流传至今,在土家文化中,它以其沉淀的历史,、绚丽的色彩、丰富多元的内涵等文化特征彰显于世,以一种不可取代的身份标志着民族的独特性,成为土家文化中的“活化石”。
本文中主要是从多方面浅析西兰卡普的特色,从民族文化、西兰卡普的文化特点出发,来分析探讨西兰卡普及当地文化。
西兰卡普与土家文化
1.土家族传承的“西兰卡普”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毗邻的武陵地区。
地区山岗缠绕,物产丰饶,有着雄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中,创造出土家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西兰卡普。
土家锦在土家语中称“西兰卡普”,意为“打花铺盖”,汉语称“土花布”。
西兰卡普主要分布在今湘西龙山县境内的洗车河流域的苗儿滩、捞车河、靛房及坡脚,永顺县境内的对山、凤栖;保靖县境内的普绒、清水等高山河谷地带,这些地区至今还保存着织锦的传统习俗。
在服饰文化有男女一式的百褶裙、鸦鹊衣、头包一丈多长的青丝帕,喜欢戴耳环、耳坠、手镯、戒指等首饰[1]。
在土家族工艺文化中,土家织锦是土家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土家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
手工艺品。
土家织锦的历史悠久,可上溯到公元前316年巴子国被秦国统一以前的纺织遗存甚至早的年代。
据考古发现,在夏朝早有丝织物的文字记载。
《大明统一志》有“土民喜五色斑布“的记载。
清代乾隆年间的《永顺府志?物产志》有“斑布,即土锦”,“土妇善织纺,布用麻,工与汉人等[2]。
土人以一手织纬,或间纬以棉。
纹陆离有古致。
”西兰卡普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列。
2.西兰卡普的传说
土家族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西兰卡普便是美丽生动的传说之一。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土家姑娘叫西兰,心灵手巧,织出的图案栩栩如生。
为了在打花铺盖上织上白果花。
每晚去白果树下等待白果花开。
嫂嫂嫉妒其美貌,在父亲面前搬弄是非,说西兰败坏门风,父亲在一气之下把西兰打死了。
为了纪念西兰,把她织的铺盖称为“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的图形纹样
1.图案分析
西兰卡普又称“土花铺盖”,它是一种土家锦。
是土家姑娘精织的特有手工艺品,织工精巧,色彩绚丽。
它一般由三小块布组成,每一块小布上都织有和土家
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图案,是以深色的棉线为经线,彩色的棉、毛绒线为纬线进行手工挑织。
色彩丰富,图案特别新颖,纹样多达几百种。
目前,常见的纹样只有130多种。
西兰卡普的图案构成主要是几何形纹样,图案纹样多为动物纹、其中虎纹和蛇纹占主要位置,土家族长期的渔猎生活决定了他们和飞禽走兽的密切的关系,这样的生活方式也就会反映到织锦中来。
从信仰的角度上来说,土家锦的虎纹“台台花”正是古老的图腾崇拜衍生而来,用来驱邪避邪。
虎纹纹样简单概括,既有老虎的威风,又有几分小孩的天真。
三角形的头和上翘的尾巴,显得精神抖擞。
织锦纹样具有强烈的装饰性,织锦中的原色的搭配正好表达了土家人心里的热情,织锦的作者们将自然的形态进行归纳和分析,从生活中的事物提炼出的抽象性图案,夸张、抽象的表达该主体。
以红色为主、黑色为辅,加以鲜明的色彩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来点缀主体,土家织锦的图案有规律的交织重叠,有节奏的交织,产生了图案的韵律美。
从色相明度与纯度的对比,图案多采用冷、暖色的对比,放在图案的恰当的位置,突出对比的效果,冲击人们的视觉效果,追求的是一种境界,具有艺术的独特的风格。
美的构图,
形成美的画面给人精神上以美的享受。
2.西兰卡普的构图与设计理念
西兰卡普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列。
图案多采用几何形纹样构图,织锦图案画面排列有序,以重复、对称的方式排列,构成一幅井然有序的图案。
具象纹样则从构图上区别于几何形构图,图案内容较自由,不须遵循几何纹样的重复、对称方式。
背景可采用单一色,主体色彩艳丽。
每一副织锦都是取材于土家的风俗文化和信仰,在织锦上能体现土家族的,民族特色,图案设计来源于生活,和日常生活的习作、节日习俗、文化息息相关。
3.西兰卡普的特殊性
土家锦以动物形态为题材的有:阳雀花、燕子花、孔雀花、蛇、花、蝴蝶花、实毕花、马毕花、凤凰纹等,反映在织锦中,便产生出极具装饰美感的各种动物纹样来。
土家锦的主要原料是丝线、棉线和毛绒线。
它的织造方法是,沿用古代斜织机的腰机式织法,把经线全拴在腰上,以观背面,织出正面。
图案的色彩鲜明热烈。
结语
西兰卡普是土家织锦的瑰宝,历史悠久,西兰卡
普紧密的联系着土家族的生活方式。
西兰卡普源于生活,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反映在土家织锦图案上,织锦内容丰富生动,纹样具有强烈的装饰性,织锦中的原色的搭配正好表达了土家人心里的热情。
西兰卡普在审美价值上是对土家古老民族文化的继承,为后代人在创作织锦奠定了基础。
西兰卡普代表着淳朴土家人民对美好的生活向往。
西兰卡普色彩丰富,图案特别新颖。
这些神奇、有韵味的图案诠释着这个民族的独特风味。
土家织锦在中国工艺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它集各类织锦之长,兼容包纳,有着极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传承价值,西兰卡普的精美图案应用到生活中,发扬它的民族特色,被更多人所认知。
西兰卡普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代表的是土家文化的风土人情,更代表了国家的民族特色。
(作者单位:湖北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