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3级语文一诊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10
重庆育才成功学校初2013级初三(下)学期二学月考试语文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讪.(shàn)笑挑衅.(xìn) 黄晕.(yùn) 吹毛求疵.(cī)B.菜畦.(qí) 炽.(zhì)热哺.(fǔ)育锲.(qiâ)而不舍C.冗.(yōng) 杂吞噬.(shì) 污秽.(suì) 苦心孤诣.(yì)D.斑斓.(1án) 惩.(chãn) 罚蓦.(mî)然相形见绌.(chù)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阴霾赏心悦目一代天娇响彻云宵B.诓骗脑羞成怒中流砥柱涕泗横流C.蓑衣人声鼎沸润如油膏刻骨铭心D.哽咽与日俱增无可质疑更胜一畴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风格上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形容李白和杜甫的诗各有各的长处)B.小平总是把老师的叮嘱当作是强聒不舍....的空话。
(形容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C.这个人偏执得很,不管怎样劝说都不听,真是不可理喻....。
(不能用道理使那个人明白,形容蛮横或固执。
)D.19世纪中期,化学元素已发现了63种,这已发现的63种元素,把化学家们搞得眼花缭乱....。
(化学家们因元素太多而杂乱就感到眼睛都看花了。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泰囧》这部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让人所有的烦恼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B.如何在鳞次栉比....的书架上选择优秀的读物,这是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C.莫言的长篇力作《蛙》,浓墨重彩....地写了三个案例,描述三个产妇不同的心理。
D.审丑文化、从众心理、群体效应和偶像崇拜,都为《江南Style》的流行推波助澜,使它成为妇孺皆...知.的“神曲”。
2013届语文第一次诊断考试答案3. B (A.成分残缺,“冠以”缺少对应的中心词宾语; C.结构混乱,删去“是……的主要因素”;D.语序不当,“一整套”应放到“比较完善和规范”前)10.(1)客人闹哄哄的,接连地吃到满意的地步,就手舞足蹈(起来),好几次恨不得吞下餐具。
文言翻译第1题得分较低。
“嘈”基本能翻出,“属”翻出“接连”意思的学生不多,“餍”字解释失分也很严重。
显示对重点实词的积累还较为欠缺。
有些同学没有注意“欲吞其器”是夸张的说法,直译为“想要把盘子吃下去”。
(2)有人稍稍违背他的意思或是耽误了时间,(他)必定像对仇人一样怒骂大叫,好像稍微错过一点就没机会弥补了一样。
(3)况且人们所说的知己,说的是那种不只能了解其长处、也同时能知道其短处的人。
7.B(谨:慎重,小心)8.A(③正面表现王小余厨艺高超,⑤是他介绍的做菜经验,⑥是王小余对别人对自己评价的思考)9.C(作厨如作医不是袁枚的观点,是王小余的说法,后面的道理也不是由此联想出的)13.(1)渺沧海之一粟(2)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4)靡有朝矣(5)扈江离与辟芷兮(6)猿猱欲度愁攀援(7)梦啼妆泪红阑干(8)只是当时已惘然1.CA.蜂“拥”而上,“湍”读tuān,“遄”读chuán,“间”“浅”都读jiān;B.步履维“艰”,“靡费”读mí,“风靡一时”读mǐ,“殚”“箪”都读dān;C.“肖”都读xiào,“氤”“喑”都读yīn;D.既往不“咎”,“勒”都读lâ,“拈”读niān,“沾”读zhān2. DA.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
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多含贬义)。
感情色彩不当。
B. 纸上谈兵:指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
用在此处,犯“望文生义”的错误。
此处宜改用“一纸空文”。
C.众望所归:指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
重庆一中初2013级12—13学年度下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3.5(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9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安塞腰鼓》以其高亢.(kàng)雄浑的鼓声一展西北汉子的雄风。
B.《桥之美》所描绘的各种桥梁令人驻.足( zhù)忘返。
C.《老王》在生命最后一刻还记得给我送香油和鸡蛋的行为让我愧怍.( zuō)不已。
D.《秋天》栖.息( qī)在树梢、栖息在田野、栖息在我们的心里。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狡黠玷污确凿莫明其妙B.拮据诘难船蒿小心翼翼C.戳穿杀戮惩罚息息相通D.对称取谛蹒跚大彻大悟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中考在即,我们应该以吹毛求疵....的态度去落实每一个知识点。
B. 拿到试卷一定要全面浏览,仔细读题,切不可断章取义。
.....C. 写作文前必须认真审题,杜绝走题。
否则将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D. 对待成绩应该从容淡定,既不应该怀古伤今....,更不应该自暴自弃。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重庆说到吃,最有名的就属火锅了,就连不能吃辣的外国人来重庆都要品尝一下。
B.为了避免校园安全事故再发生,我校加强了校园安全防范的力度。
C.重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古有巴蔓子,近有卢作孚,难怪郭沫若说“重庆值得回忆”。
D.我们要将《考试说明》纳入最后的复习冲刺。
5.对下面几篇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的叔叔于勒》讲述了于勒在美洲发财回来后让我们全家脱贫的故事。
B.《变色龙》讲述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广场上审理“狗咬人”案子的故事。
C.《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爱国主义小说。
D.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伟大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
6.阅读下面二则新闻,回答问题。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高考模拟调研卷(一)参考答案1. C(A熨yù,徇xùn B症zhēng D川流不息)2. C(一寒如此:竟然穷困到这样的地步,形容贫困潦倒到极点。
A“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用错了对象。
B“危言危行”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与文意不符。
D“期期艾艾”是因口吃而说话不流利,不是“不肯吐出一个字来”,这里可用“三缄其口”。
)3. D(“文艺演出活动”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4. D(A成分残缺,改为“其实并不是因为年味越来越淡已成事实”或“其实年味越来越淡并不是事实”;B 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是“采取天马行空般的叙述和陌生化的处理”;C“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
)5. C(文中没有涉及到“中国人强调事物差异性的基础”是什么的问题。
)(3分)6. B(原文只是说看不见的和谐更好,并未说最好的和谐是不能够看到的。
)(3分)7.参考作答角度:①对不同生活境遇的顺应与接纳;②对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的宽容与尊重。
等等。
答出两点以上,言之成理即可。
(5分)8. C(加:增加)9. A(③说的是防守器具受损后不再修治的状况;⑤说的是修筑甬道之后带来的便利;⑥是作者对李公防御修建的评价。
)10.C(文中内容没有涉及到“外界评论”。
)11.(1)①这一天发生了两次震动,百姓谣传大水将要到来,人们惊恐不安,想要出逃。
(3分,“讹”、“且”各1分,句子大意1分。
)②从前郑国发生火灾,郑子产救济灾民、修补毁坏的建筑,做得既合适又合理,史书记载了下来。
(4分,“败”“宜”“实”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故瀛之士大夫皆欲刻石著公之功/而予之从父兄适与军政/在公幕府/乃以书来/属予记之/予不得辞/故为之记(每处0.5分,共3分)12.(1)这首诗选取了湖风、美荇、野船、春草、水鸟、夕阳、芦叶、浪花等景物,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生动清新的南湖美景图。
2013年初三语文诊断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慰藉.(jí)干瘪.(biě)蓬蒿.(hāo)引颈受戮.(lù)B.沉湎.(miàn)栈.桥(jiàn)颓.唐(tuí)怒不可遏.(è)C.腌臜.(zàn) 角.色(jiǎo)骄奢.(shē)尽态极妍.(yán)D.攫.取(jué) 巉.岩(chán) 阔绰.(chuò) 吹毛求疵.(cī)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顶是(3分)( ) xK b1 . Co mA.荣鹰谈笑风生影影绰绰 B.荫庇天伦之乐断壁残垣C.馈赠万赖俱寂如坐针毡 D.休憩无精打采周道如坻3.填入横线的语句,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____________。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子女又对父母有赡养之责任;个人对社会有奉献的责任,同时社会也有对个人的责任。
A.我们要做有责任的人 B.人与人之间都要有责任C.责任是无处不在的 D.责任常常是双向的4.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2010年,在我国南方抗旱救灾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感人至深,令人敬仰的英雄事迹。
B.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新标第一网C.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5.春花秋月,绿柳鸣禽,沧海大漠,名山大川……自然中的美景令人陶醉,幽美、壮丽的风光激发我们无限灵感。
请根据所给的上联,对出下联。
(2分)上联:山清水秀风光好下联:6.阅读名著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3分)“……你以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同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曾给予我一点美貌、大量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
重庆市2013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B卷)重庆市2013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卷)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9分)1.下列句子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校园繁花似锦,花香沁人心脾,这样的环境里,任何不文明的言行都会大煞(shā)风景B.父母的谆谆教诲、夸赞鼓励是爱,怒目嗔(zhēn)视、唠叨训斥也是爱,儿女都要用心体会C.地球因为有了树,变得适宜居住;人类因为有了树,诗意的栖(qī)居才成为可能D.面对亲人的猝(cù)然长逝,我们不能一味沉浸在悲痛中,要勇敢地走出来,投入新生活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索雏形悬涯无原无故B.诀别妖饶恻隐张惶失措C.镶嵌蹒跚晦暗碌碌终身D.蔓延端祥茏罩郑重其事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们听了歌唱家腾格尔演唱的经典曲目——《天堂》,不由得触目伤怀B.重庆的吊脚楼因地制宜,依山而建,每根木柱、每片青瓦都闪烁着山城文明的光芒C.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组长建议同学们发言要直截了当,不必转弯抹角D.他苦心孤诣地设计出的、极具创意的建筑模型获得了本次创新大赛特等奖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C.当前,青少年非常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使用,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D.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5.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自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我们学过的《背影》《老王》都是他的作品B.鲁迅的散文《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表现了童年生活的情趣C.《变色龙》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契诃夫,他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D.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6.参照划线部分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要求:语意连贯,具体形象(4分)一位诗人曾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滴水珠里有浪花的影子,一个眼神里有思念的影子;,;一块岩石里有群山的影子,一声细语里有关爱的影子的确,任何小事物都藏有大世界,任何细微处都含有真感情7.综合性学习(10分)为激励同学们树立志向、践行梦想,某校正在开展以“青春·梦想”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材料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节选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材料二: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少年周恩来面对国难,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为人民的独立幸福鞠躬尽瘁;“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摆脱中国任人宰割、亡国灭种的危险,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强盛起来,将自己毕生心血献给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材料三:刘伟10岁时就失去了双臂,他的梦想就是要“精彩地活”为此,他练游泳,练习用脚打字、弹琴,还编曲填词十余年来,他从未懈怠,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冠军,在“中国达人秀”中展现了绚丽的风采,还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既实现了他的梦想,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的精彩他曾说:“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梦想负责”(1)请根据才一和材料二,探究个人志向与国家梦想的关系(4分)(2)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个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3分)(3)邀请你担任“青春·梦想”主题班会主持人,请设计一段50字左右的结束语要求:文辞优美,富有感染力(3分)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8.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1)蒹葭采采,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诗经·蒹葭》)(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八百里分麾下炙,,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4),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5)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6),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7)山水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8),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9)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典故含蓄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
2013年高考重庆卷模拟调研测试(一)语文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更叠恻隐之心谙熟(ān)前倨后恭(jù)B.社稷没精打彩繁芜(wú)戛然而止(jiá)C.端详察言观色荫庇(yìn)踽踽独行(jǔ)D.焦躁坐收鱼利桎梏(kù)平仄相间(zè)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我们应明白:考试不是学校的唯一追求,学校不是学习的唯一场合,课堂不是学习的唯一渠道,教师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传授者。
B.在黄岩岛问题上,菲律宾本想拉大旗作虎皮,使南海问题复杂化。
但近日美国“保持中立”的表态,无异于给菲律宾泼了一盆冷水。
C.我国能源供应前景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的目标,就应该从长计议,开发能源新技术,使用清洁新能源,走良性发展的路子。
D.这些法语中的熟语在西欧语言之间尚且可以实现字对字的直译,但由于法语和汉语缺少共通的文化背景,一条难以逾越的文化鸿沟便横在了译者面前。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近日,“毒胶囊”事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对此,人们不禁要问,如果媒体不曝光,“问题企业”是否还将继续心安理得地生产。
B.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告诉人们:“核的事,安全是第一的”,各国在追求核电站的经济效益时,应“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何让核电站更安全”。
C.“三文鱼即使腐坏了颜色也不变,闻不出异味,食用时要非常小心。
”美食家蔡澜提醒,“我们食用的三文鱼究竟有没有寄生虫?”普通百姓却很关心这个问题。
D.爱人与被爱都是幸福的。
但是这份爱必须“清静无杂染”(付出者无所求,接受者不贪婪;施者受者都无烦恼,彼此皆自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针对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教育部明确指出,“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2013年秋高三(上)期末测试卷语文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至6题、第8至10题为选择题,27分;第7题、第11至22题为非选择题,123分。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6题、第8至10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7题、第11至22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取缔美仑美奂晕.车yùn 繁文缛.节rùB.函盖冥思苦想散.落sàn 卓.有成效zhuóC.联袂不温不火草茎.jīnɡ溘.然长逝kèD.辟谣要言不烦当.晚dānɡ一哄.而散hònɡ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很多进口婴幼儿奶粉的成本,一罐基本不会超过100元,但在国内的价格要比国外高出3到4倍。
近日“发改委”对这些把持..价格的洋品牌开出了巨额罚单。
B.船好多次几乎都要给风浪掀翻,好像随时都会倒扣过来一样,更糟糕的是由于出发前休息不好,出现了晕船的情况,肚子里翻江倒海....,让人痛苦万分。
C.数字电子产品市场风起云涌,既有国外品牌的打压,又有国内同行的排挤,但该品牌手机就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应运而生....,可谓一开始就风雨兼程。
D.岁末年终,许多商家抽奖促销,提供的奖品花样百出....。
尽管抽到大奖很幸运,但是,很多人得到奖品却没什么用处,于是奖品的网上转让风生水起。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图书馆不是游乐场,不能任由孩子玩闹,家长也应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但孩子进入图书馆不是为了玩闹,只是他们情绪不容易控制罢了,不能因此就一拒了之。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报负贸然从事剑出鞘.qiào如法炮.制páoB.充其量身材魁梧独角.戏jué人才济.济jǐC.有文采初日曈曈舞翩跹.xiān古刹.钟声chàD.消防拴幡然醒悟踮.脚尖diǎn春风拂.面fú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终于有充足时间做早就计划做的事情了,却东摸摸西触触,有意无意地延宕..。
如果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反复出现这种情形,我们就有理由为他担忧了。
B.就是这种敢为人先、喜欢挑战的精神,一直支持着她坚持不懈,不断创新,才让我们看到了她如此惊艳..的技艺。
C.这种全方位的恶性竞争,只可能产生彻底的赢家和输家。
而那些赢家也可能因为谙熟各种潜规则而变成蝇营狗苟....的功利主义者。
D.他的创作风格似乎很难言说,清丽、典雅、豪放、幽默都不足以概括。
在当今文坛上,他的创作可谓独树一帜....。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管是普及的程度还是比赛的数量和质量,同一些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盲人足球运动都还相去甚远。
B.在此次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劲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C.生态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
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只有减少环境污染,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才能逐渐得到改善。
D.闪闪发光的银块,如果加工成极其细小、只有十分之几微米的银粉时,会变成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4.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海底两万里》是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
小说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利用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鹦鹉螺号在海底旅行的所见所闻,赞美了那深蓝的国度史诗般的海洋。
重庆市2012年秋高三(上)期末测试(一诊)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光驱煊赫一时应变(yìng)酩酊大醉(dǐng)B.竞猜唇枪舌箭熨帖(yùn)咎由自取(jiù)C.帐篷深居简出执拗(niù)恪守不渝(gé)D.涣散披肝砺胆精髓(suǐ)卷帙浩繁(zhì)2.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大学生攀比消费严重,有的不惜以重金.“培养感情”,朋友外出聚餐,一顿饭的花费少则三四百元,多则问鼎千元,全不考虑父母艰辛。
B.西方美术界流行的观念至上的观点在国内大行其道,各种天花乱坠的观念艺术大为流行,而艺术家用艺术形象反映和表现现实生活的创作能力却大大削弱。
C.打手机时有人窃听,和朋友吃饭时有人偷拍,外出游玩时已被定位,甚至在宾馆住宿的信息也都被暴露,而这一切,受害人可能闻所未闻。
D.“桥坚强”受到特别关注,实在是耐人寻味,在“桥脆脆,,大量存在的今天它犹如一面“照妖镜",让形形色色的问题桥、“豆腐渣”桥无法藏身。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世界羽联表示:“取消这些选手的参赛资格,是因为她们消极比赛,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
”这令人想起罗格的一句话,“赢得胜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比赛。
"B.当分数成为学习的唯一目的,健康生活的诉求显得不那么强烈和正当时,许多人认为,“养好身体,是为好好学习”——此处,“健康"成为从属于“学习”的手段。
C.我们在文字虚拟的世界中生活了几千年,慢慢地,书成了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在这一阶梯上踩空失足的人却有很多(或许用“走火入魔”来形容更加确切)。
D.面对不幸者求助时的无奈,面对路人的冷漠,我们需要追问自己的内心,想想为那些美好的价值、心中的向往,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又带来了什么?改变了什么?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继续采取严厉措施进行楼市宏观调控的形势下,任何脱离宏观调控去谈提高房屋售价、增加房屋销售量,都是没有根据和不现实的。
B.这是一个社会急剧转型的年代,面对多元的利益、多样的观念、多变的思想,只有我们鼓励发表意见,才能在众声喧哗中倾听各方面的真实诉求。
C.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学校撤并上搞“一刀切",片面追求学校数量少、规模大,在卖施上搞“大跃进"式的“一步到位",人为造成了混乱局面。
D.有人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加以阐释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意义,认为这是东西方文化对话的过程,也是东西方文化相互接纳和融合的过程。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毫无疑问,林徽因的精神气质隶属于“五·四”后生长起来的那一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
这些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中,以其扎扎实实的生活践履,丰丰富富的健全人格,为催生现代中国而自觉努力者不乏其人。
建国后,中国的知识分子经历了一场又一场荡涤魂灵的风风雨雨:林徽因于其中可谓幸运者。
她辞世于1955年的春天,诚如作者所言,这“是命运女神对她的眷顾和厚爱”,“以她细腻敏感的心灵,怎样承受1957年的狂暴风雨?以她高傲纯正的天性,怎能面对1966年的浊浪排空?”然而,我们也不能为林徽因奢求更好的命运,等待她的不过是双重误读的悲剧。
其一,是湮没——准确地说,这非“误”读,而是“不”读——遁入历史无人识。
即使笔者这样以讲授现代文学为职业的人,初读林徽因竟来自醉心新月派诗歌的外国友人之触动!其二,是扭曲。
张清平绝非近年来首先关注林徽因的人,在她书写之前,林徽因已经浮出历史地表。
可叹的是商品经济的铁锹助其出土,注定了林徽因不能清清爽爽地以一个大写的人从历史的深处走来。
她总是被与别人捆绑在一起,作为徐志摩的热恋闪闪烁烁地让今人猜测无限。
于是,什么杰出的女建筑家,独特的女诗人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诗人徐志摩曾因痴情于她而亲手捣毁了自己的家庭,可捉摸不定的林徽因却嫁给了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我这样“学舌”是有着一丝恶意在其中的:敢爱、能爱的梁思成以其无与伦比的坚实基础与宏大结构(建筑术语)支撑关爱了林徽因的一生,却难以得到应有的立足之地!因此,我们有理由特别关注张清平的《林徽因》,冀望她的笔还一方历史以真实,让读者在林徽因们的精神风采里了悟今人的苍白。
陈思和先生曾就作者与传主的关系有过如下见解:“传记不是纯客观的材料展览。
它需要‘对话’,作者与传主间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对话。
”阅读《林徽因》使我们看到,作者在长期知识与学养储备的基础上,有了走进林徽因的可能,有了切近传主精神的对话。
在这一“对话”中,传主的心灵路程较之生活阅历似乎更能触发作者的激情,于是她不自觉间总是把叩问的笔触挥向林徽因、和她身边一群人的精神层面。
她讶异于这一群人的精神何以如此健全。
她于心向往之中竭力再现着他们的独特群体气候,一刀一笔地镌镂着林徽因的精神素质,兼以工笔描绘出给林徽因以影响和润泽的那些人的风采。
林徽因所以成为林徽因,离不开梁思成,缺不了金岳霖,也少不得徐志摩。
于是,北总布胡同的林家客厅,西南联大梁思成夫妇脱坯和泥造起的住宅,宜宾李庄五年病魔煎熬中困苦封闭的研究生活——林徽因就于这当中和着一群人的步履以独特的自我向读者走来,每一步都是丰盈的、尊严的、大写的。
这一群人用生命书写履历的时候最为惹眼的是心灵的自由,他们之间即使穷困得典当衣物,最富有的依然是真诚,而又因了站在同一地平线上,他们彼此间深为敬重和懂得!于是其肝胆相照的罕见美好遂成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间的绝唱。
(节选自张洁《<林徽因>序))5.下列各项中,属于对林徽因“误读”的一项是(3分)()A.林徽因是一个杰出的女建筑家、独特的女诗人,一个为催生现代中国而自觉努力的自由知识分子。
B.林徽因与梁思成相互扶持,梁思成更是敢爱、能爱,以其无与伦比的坚实基础与宏大结构支撑关爱了林徽因的一生。
C.林微因一生中最值得书写的是她的爱情经历:诗人徐志摩因痴情于她而亲手捣毁了自己的家庭,她却嫁给了梁思成。
D.林徽因深受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等人的影响和润泽,他们这群人心灵自由,相互理解敬重,彼此肝胆相照的美好堪称绝唱。
6.下列各项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林徽因于1955年辞世,免受了政治运动的冲击,这是她的幸运,也是造成她被“湮没”的原因。
B.林徽因当年的“遁入历史”和最初的“浮出历史地表”都是不正常的现象,这是林徽因的不幸,也是社会的悲哀。
C.张清平凭借着丰富的知识和学养,纯客观地蒋现了历史的真实,让读者有了走进林徽因的可能。
D.陈思和评价张清平,认为他通过与林徽因及其身边一群人的精神对话,揭示了林徽因等人健全的精神素质。
7.从文中看,避免对历史人物“误读”的途径有哪些?请从你熟悉的其他历史人物中选择一个举例说明。
(5分)三、(本太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吴陆抗闻步阐叛,亟遣将军左奕、吾彦等讨之。
帝遣荆州刺史杨肇迎阐于西陵,车骑将军羊祜帅步军出江陵,巴东监军徐胤帅水军击建平,以救阐。
陆抗敕西陵诸军筑严围,自赤溪至于故市,内以围阐,外从御晋兵,昼夜催切,如敌已至,众甚苦之。
诸将谏曰:“今宜及三军之锐,急攻阐,比晋救至,必可拔也,何事于围,以敝士民之力!”抗曰:“此城处势既固,粮谷又足,且凡备御之具,皆抗所宿规,今反攻之,不可猝拔。
北兵至而无备,表里受难,何以御之!”诸将皆欲攻阐,抗欲服众心,听令一攻,果无利。
围备始合,而羊祜兵五万至江陵。
诸将咸以抗不宜上,抗曰:“江陵城固兵足,无可忧者,假令敌得江陵,必不能守,所损者小。
若晋据西陵,则南山群夷皆当扰动,其患不可量也!”乃自帅众赴西陵。
初,抗以江陵之北,道路平易,敕江陵督张咸作大堰遏水,渐渍平土以绝寇叛。
羊祜欲因所遏水以船运粮,扬声将破堰以通步军。
抗闻之,使咸亟破之。
诸将皆惑,屡谏,不听。
祜至当阳,闻堰败,乃改船以车运粮,大费功力。
十一月,杨肇至西陵。
陆抗令公安督孙遵循南岸御羊祜,水军督留虑拒徐胤,抗自将大军凭围对肇。
将军朱乔营都督俞赞亡诣肇。
抗曰:“赞军中旧吏,知吾虚实。
吾常虑夷兵素不简练。
若敌攻围,必先此处。
”即夜易夷兵,皆以精兵守之。
明日,肇果攻故夷兵处,抗命击之,矢石雨下,肇众伤、死者相属。
十二月,肇计屈,夜遁。
抗欲追之,而虑步阐畜力伺间,兵不足分,于是但鸣鼓戒众,若将追者。
肇众凶惧,悉解甲挺走,抗使轻兵蹑之,肇兵大败,祜等皆引军还。
抗遂拔西陵,诛阐及同谋将吏数十人,皆夷三族,自余所请赦者数万口。
东还乐乡,貌无矜色,谦冲如常。
吴主加抗都护。
羊祜坐贬平南将军,杨肇免为庶人。
(选自《资治通鉴·晋纪》)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凡备御之具,皆抗所宿规宿:原先B-羊祜欲因所遏水以船运粮因:依靠C.十二月,肇计屈,夜遁屈:竭尽D.抗使轻兵蹑之,肇兵大败蹑:踩踏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陆抗有智谋的一组是①陆抗敕西陵诸军筑严围②此城处势既固,粮谷又足③抗闻之,使咸亟破之④即夜易夷兵,皆以精兵守之⑤抗命击之,矢石雨下.⑥鸣鼓戒众,若将追者A.①②⑥ B.①③④C.②⑤⑥ D.③④⑤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陆抗不急于攻打叛将步阐,是因为西陵粮谷充足,城池险固,易守难攻;同时吴军又受到晋军攻击,“表里受难”。
B.面对晋军的多路进攻,陆抗指挥若定,分兵御敌,用次要兵力牵制晋军主力,用主力抓住战机最终击败晋军,攻克西陵。
C.陆抗采用“围而不打”“毁坝绝粮”“夜易夷兵”等策略,看似轻而易举,实则是苦苦思索和缜密分析的结果。
D.陆抗对江陵和西陵的战略地位、布防情况了然于胸,担心西陵失守带来连锁反应,于是亲赴西陵镇守,朝胜利迈近了一步。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1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①比晋救至,必可拔也,何事于围,以敝士民之力!(14分)②兵不足分,于是但鸣鼓戒众,若将追者。
(3分)(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伊尹,其表也,亦有三仁。
12,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忆秦娥【南宋】黄机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
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
黄花约,几重庭院,几重帘幕。
(1)上片连用两个“数声”,请分析其妙处。
(3分)(2)有人认为“离愁不管人漂泊”一句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
(4分)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