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设备各类传感器布置
- 格式:doc
- 大小:137.54 KB
- 文档页数:10
2 0 2 0年4月第8 第45 0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 EconomyApril 2 0 2 0No. 8 Total No. 45 0後及式压循机献态曲测传感器测K 唏置方棗王慧(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和浩特o 1 0 0 1 0)摘要:通过对彳主复式压缩机的的结构特H 和工作方式的分析,建立了彳主复式压缩机的故障树,针 对彳主复 的特H 及 的部位,制定了监 H 布置和信号采集方案&关键词:信号;监测;传感器中图分类号:TH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7—6921(20 2 0 )08—0090—02往复式压缩机的常见故障及故障易出现的部原因不尽相同,典型的机械故障 ,十字 活塞杆 , ,电机故障 &针对上常见故障和二合一往复式压缩机运行 ,对轮、气缸、曲轴箱% 进行重点监测,以此压缩机为例,分析监测故障的测 置,传感器 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般对气缸、曲轴箱、活塞杆和气阀进行监测,下面以三缸往复式压缩机为例给 出传感器布置方案&温度传感器3缸图1往复式压缩机传感器示意图2键相监测探头位置通过传感器 示意图,可以明确主要通1下几个方法来达到往复式压缩机 监测的目的&1键相信号监测相信号监测飞轮的旋转,将参考气缸的活塞盘车到上死 在飞轮上做标记,每次飞轮转到置时,相应的传感器会产生一个 ,飞轮每转一圈,就会发出一个 ,产生的时间正好表明了轴在每转周的位置&因此通过对 '的计数,可以测 的转速;通 的振动 比较,可以确定振动的相 , 的动平衡分析 备的故障分析 方面。
键相置照片如图2所示&图3活塞杆监测探头位置2活塞杆沉降量监测往复式压缩机气 起支撑活 的 是撑环,若支撑环磨重 活塞环 ,严重的 活发生干磨,产生拉 重事,活塞杆 超过一定报警值 明支撑环发生了一定的磨损,需停机检修 &活塞杆位置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活塞杆相对于气心的位置。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无论是智能家居、智能健康监测、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传感器的选择和布局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传感器选择和布局的角度,探讨物联网中的传感器应用。
一、传感器的选择在物联网应用中,传感器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来实现监测和数据采集的功能。
例如,对于智能家居应用来说,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是比较常见的选择;而对于工业自动化应用来说,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则是更为重要的选择。
传感器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传感器的精度、灵敏度、响应时间、耐用性等。
另外,传感器的成本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权衡各项指标,找到最适合具体应用场景的传感器。
二、传感器的布局传感器的布局也是物联网应用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合理的传感器布局可以确保监测到的数据准确可靠,从而保证物联网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传感器布局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1. 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的位置直接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
需要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布置,确保传感器可以充分接触到监测对象,并且不受外界干扰。
2. 传感器数量:传感器的数量需要根据监测范围和精度要求来进行合理规划。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对监测范围进行划分,然后根据划分结果确定需要布置的传感器数量。
3. 传感器网络:在物联网系统中,传感器之间需要进行数据通信和协作。
因此,在传感器布局时,需要考虑到传感器之间的网络连接方式和通信协议,确保传感器之间可以有效地进行数据交换。
三、传感器应用案例以环境监测为例,合理的传感器选择和布局对于监测环境数据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环境监测需要考虑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
通过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并将其布置在合适的位置,可以实现对环境数据的准确监测和采集。
另外,工业自动化领域也是传感器应用的重要领域。
输电线在线监测技术方案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扩张,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输电线在线监测技术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的输电线在线监测技术方案。
一、传感器选择与布置1.温度传感器:温度是判断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可选择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如红外线测温传感器,将其布置在输电线路的关键位置,如高温易发生的导线接头处。
2.湿度传感器:湿度和输电线路的绝缘性能密切相关。
选择高精度的湿度传感器,如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将其布置在需要关注的位置,如接地线和绝缘子。
3.振动传感器:输电线路的振动情况可以反映线路的杆塔结构状态和导线的张力状态。
选择合适的振动传感器,如加速度传感器,将其布置在杆塔和导线附近。
4.电压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输电线路的电压波动情况,及时发现电压异常。
可选择高精度的电压传感器,如电压互感器,将其布置在变电站等关键位置。
5.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输电线路的电流变化,判断输电线路的负荷情况。
可选择高精度的电流传感器,如磁电流传感器,将其布置在导线附近。
二、数据采集与传输将各种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实时采集和传输。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建立传感器与数据采集设备之间的有线或无线连接,确保传感器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设备。
2.数据采集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3.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给数据存储与处理平台。
4.在数据存储与处理平台上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展示,为运维人员提供相关的监测数据和实时报警信息。
三、监测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基于以上传感器选择与数据采集传输方案,可以建设一个完整的输电线在线监测系统。
具体步骤如下:1.设计和建设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和数据传输设备。
2.部署传感器,确保其在关键位置采集到的数据准确可靠。
高速轨道交通安全检测系统的传感器选择与布置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出行的需求增加,高速轨道交通已成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之一。
然而,高速轨道交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列车超速、道路施工等情况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事故。
因此,为了保障高速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高速轨道交通安全检测系统的传感器选择与布置变得尤为关键。
在高速轨道交通安全检测系统中,传感器是收集数据、监测列车状态和环境变化的关键组成部分。
传感器的选择与布置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和有效性。
下面将从传感器的选择、布置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传感器的选择1. 速度传感器:高速轨道交通的安全与速度密切相关。
因此,选择准确可靠的速度传感器至关重要。
常见的速度传感器主要有霍尔效应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和激光雷达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车轮转动的频率来计算列车的速度,并向系统提供实时的速度数据。
2. 温度传感器:高速轨道交通在运行过程中会由于电器设备的工作产生大量热能,因此温度传感器的选择及其布置至关重要。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包括热电偶传感器、热敏电阻传感器和红外线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车体和关键设备的温度变化,从而帮助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隐患。
3. 加速度传感器:高速轨道交通的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风力、地震等。
因此,选择合适的加速度传感器对于监测列车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常见的加速度传感器有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和光纤加速度传感器。
4. 摄像头和图像传感器:高速轨道交通的安全检测系统还需要监控列车的行驶状态和乘客的安全情况。
因此,在系统中选择高清晰度的摄像头和图像传感器是必要的。
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捕捉列车和乘客的图像,并通过图像处理和识别技术分析车厢内的情况,如人员拥挤度、物品遗留等。
二、传感器的布置1. 位置选择:传感器的布置位置应尽量选择在车辆的关键部位,如车轮、车轴、车门等。
2020.8 EPEM49电网运维Grid OperationGIS局放在线监测系统外置特高频传感器的布置方案设计南方电网文山供电局 晋金帅 房 涛 华乘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昱谊摘要:根据典型卧式GIS结构特点及特高频传播特性提出外置特高频传感器的布置安装方案,并利用实际工程应用成效表明该布点方案的监测有效性及合理性。
关键词:GIS;局部放电;特高频;在线监测;布置方案特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通常指的是300MHz~3000MHz 频段的无线电磁波,当绝缘介质发生局部放电时会激发出该频段的电磁谐振波[1],利用特高频传感器耦合采集该频段电磁信号并抑制300MHz 以下的电磁干扰进行处理分析,是监测GIS 局部放电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安装方式进行分类,特高频传感器主要有两大分类:外置型、内置型。
内置式传感器亦称为侵入式传感器,内置传感器具有获得灵敏度高的优点,一般在GIS 生产制造时安装一并出厂,如果在运行中的GIS 进行加装则需要停电安装。
外置式传感器亦称为非侵入式传感器,外置传感器的灵敏度及抗环境干扰能力较内置传感器差一些,但外置传感器具有安装拆卸方便、安全性高及经济成本低的优点,相比内置传感器更适合现有运行GIS 设备的加装。
特高频检测方法是利用特高频传感器耦合接收局部放电所激发的电磁波,而电磁波在不同的电磁环境、传播介质下的传播特性不尽相同,且在不同类型的GIS 腔体中传播路径具有明显差异,故其传播特性具有复杂性。
目前在行业中对特高频在GIS 内部的传播特性作了许多深入的研究[2,3],但传感器的布置位置及布置数量研究较少,设计合理的传感器布置方案不仅能够获取较好监测效果,同时避免了因增加不必要的测点而造成经济浪费。
1 GIS 局放在线监测系统基于特高频检测方法的GIS 局放在线监测系统主要由外置式特高频传感器、采集单元、射频同轴电缆、工控机及分析软件组成,系统可实时监测运行过程中的GIS 设备局部放电信号,外置传感器采集到局放信号后通过监测单元(局放IED)进行处理,监测单元将电信号转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缆传输至主机(站层服务器),监测分析软件对监测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和故障诊断。
36. 如何优化传感器的布置和安装?36、如何优化传感器的布置和安装?在现代科技的众多应用领域中,传感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工业生产中的质量监控,到环境监测中的数据采集,再到智能家居里的设备控制,传感器无处不在。
然而,要确保传感器能够准确、可靠地发挥作用,其布置和安装的优化就显得尤为关键。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其工作原理和适用场景各不相同。
在选择传感器时,要根据具体的测量需求和环境条件来决定。
比如,在高温环境下,就需要选择能够耐受高温的传感器;在测量微小位移时,就需要精度高、灵敏度好的位移传感器。
了解了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后,接下来就要考虑测量对象的特点。
如果要测量一个大型容器内液体的温度分布,那么就需要在不同深度和位置布置多个传感器,以获得全面准确的温度数据。
如果是测量某个机械部件的振动情况,就需要将传感器安装在振动最明显的位置,并且要保证传感器与被测部件之间有良好的接触和固定。
在实际的布置和安装过程中,空间因素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该便于维护和检修,同时不能影响到正常的生产或操作流程。
例如,在工厂的生产线上安装传感器,要避免其阻碍工人的操作和物料的运输。
对于一些空间有限的场合,可能需要选择体积小巧的传感器,或者采用特殊的安装方式来节省空间。
环境条件对传感器的布置和安装同样有着重要影响。
在潮湿、腐蚀性强的环境中,需要选择具有良好防护性能的传感器,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加装防护套、使用耐腐蚀材料等。
如果环境中存在较强的电磁干扰,就需要对传感器进行屏蔽处理,或者选择抗干扰能力强的型号。
传感器的布线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布线要合理规划,避免线路过长导致信号衰减,也要防止线路与其他电气设备相互干扰。
对于多个传感器组成的系统,要采用统一的布线标准和规范,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安装传感器时,要确保安装牢固、稳定。
监测监控系统设备、设施管理制度一、按要求配足监测监控系统各类传感器。
监控系统必须具备甲烷断电议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必须具备防雷电保护和断电状态以及馈电状态监测、报警、显示、储存和打印报表功能,具备不少于____个小时的不间断电源,中心站主机不少于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在线备用。
二、监控系统设备必须具有“三证一标志”(生产许可证、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防爆合格证、MA标志),计量产品还必须有计量合格证,按要求购置安装、使用。
三、井下监控分站应安设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硐室中,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边侧不小于200mm,风速、负压、温度传感器应悬挂在能正确反应该点测值的地方。
四、传感器的安设数量、种类,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浓度、断电浓度、断电范围必须符合《规程》要求、采掘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对瓦斯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控制区域等做出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
五、各种传感器的备用量不得小于在用量的____%,分站备用不少于在用量的____%。
六、瓦斯监控设备每月至少调校一次,甲烷传感器每七天必须使用标准气样调试一次,其它传感器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定期调校。
七、认真填写监控系统运行日志,及时填写校验检修记录,发现瓦斯超限按程序及时报告并处理,如瓦斯浓度超过规定切断控制开关电源后,严禁自动复电,只有当瓦斯浓度降到《规程》允许范围时,方可人工复电。
八、安全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制开关的电源侧,严禁接在被控制开关的负荷侧。
九、传感器及分站使用前通电试运行不得少于____小时,并调试合格后方可入井使用,瓦斯监控设备在井下连续运行____个月后必须全部升井进行全面检修。
监测监控系统设备、设施管理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和设施的管理,保障其正常运行和使用,提高监测监控工作效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三节监测设备各类传感器布置一、回采工作面传感器选型及配置(一)采煤工作面1、瓦斯传感器本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回采工作面靠近上隅角回风顺槽内小于10m处布置1台高低浓度组合式瓦斯传感器T l,在工作面上隅角设置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T3。
报警浓度:Tl为≥1.0%;断电浓度:Tl为≥1.5%;复电浓度:Tl为<1.0%。
断电范围:T1—工作面及回风巷道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2、粉尘传感器在回采工作面的上、下出口各安装粉尘传感器各1台(共两台)。
3、温度传感器在采煤工作面安设1台温度传感器。
4、CO传感器在回采工作面上出口安设1台瓦斯传感器。
(二)采面运输顺槽1、瓦斯传感器在运输顺槽内设置一台瓦斯传感器T;报警浓度:T为≥0.5%;断电浓度:T为≥0.5%;复电浓度:T为<0.5%。
断电范围:T—进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2、风速传感器在工作面运输顺槽断面无变化,能准确计算测风断面的地点各安装1台风速传感器。
3、馈电传感器在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安装1台馈电传感器。
(三)采面回风顺槽1、瓦斯传感器在回采工作面回风侧布置1台高低浓度组合式瓦斯传感器T2,T2距回风石门约10~15m。
报警浓度:T2为≥1.0%;断电浓度:T2为≥1.0%;复电浓度:T2为<1.0%。
断电范围:T2—回风巷道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2、CO传感器在回风顺槽内距回风石门10~15m安设1台CO传感器。
3、风速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安设在回风顺槽内(1台)4、风门开关传感器在回风顺槽与1455联络巷连接附近的回风顺槽内安设2个风门开关传感器。
(四)胶带运输机机头在运输顺槽内的胶带运输机机头1台烟雾传感器、1台粉尘传感器、1台开停传感器和1台CO传感器。
二、掘进工作面传感器类型及配置该矿井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掘进工作面传感器的类型、数量和位置均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要求进行安设和配置。
矿井达产时配备二个掘进头,每个掘进头传感器类型及配置如下:(一)掘进工作面1、瓦斯传感器在掘进工作面布置1台高低浓度组合式瓦斯传感器T1,Tl靠近掘进头,其间距不大于5m。
环境监测中的传感器选择与布置原则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环境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分析,评估环境质量,提供决策支持和预警信息,从而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而在环境监测中,传感器的选择与布置非常关键。
传感器是环境监测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采集环境各种参数的数据,如温度、湿度、气体成分、噪音等,来评估环境的质量和变化趋势。
传感器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监测需求和环境特点进行合理的考虑。
首先,传感器的选择应当与监测目的相匹配。
不同的监测目的对传感器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明确监测的目标和参数。
例如,如果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就需要选择能准确测量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传感器,如气体传感器、颗粒物传感器等。
而如果监测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就需要选择适合于土壤环境的传感器,如土壤采样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等。
其次,传感器的选择应当考虑监测的范围和准确性。
监测的范围是指传感器能够覆盖的空间范围,准确性是指传感器能够测量的数据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
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考虑监测的范围是否满足要求,以及传感器的准确性是否能够满足监测的精度要求。
通常情况下,传感器的监测范围越广,准确性越高,传感器的价格也越高。
此外,传感器的选择还应当考虑其灵敏度和稳定性。
灵敏度是指传感器对环境参数变化的响应能力,稳定性是指传感器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环境监测中,由于环境参数具有一定的变化范围和周期性变化,所以需要选择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良好稳定性的传感器。
而传感器的布置也是环境监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布置可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传感器的布置原则上,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感器的布置位置应当能够较好地代表监测区域的整体情况,避免受到局部影响和干扰。
例如,如果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传感器应当避免被高楼、树木等遮挡,以免影响到传感器的测量结果。
而如果监测土壤中的污染物,传感器则需要埋入到较深的土层中,以避免受到表层土壤的影响。
第三节监测设备各类传感器布置一、回采工作面传感器选型及配置(一)采煤工作面1、瓦斯传感器本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回采工作面靠近上隅角回风顺槽内小于10m处布置1台高低浓度组合式瓦斯传感器T l,在工作面上隅角设置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T3。
报警浓度:Tl为≥1.0%;断电浓度:Tl为≥1.5%;复电浓度:Tl为<1.0%。
断电范围:T1—工作面及回风巷道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2、粉尘传感器在回采工作面的上、下出口各安装粉尘传感器各1台(共两台)。
3、温度传感器在采煤工作面安设1台温度传感器。
4、CO传感器在回采工作面上出口安设1台瓦斯传感器。
(二)采面运输顺槽1、瓦斯传感器在运输顺槽内设置一台瓦斯传感器T;报警浓度:T为≥0.5%;断电浓度:T为≥0.5%;复电浓度:T为<0.5%。
断电范围:T—进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2、风速传感器在工作面运输顺槽断面无变化,能准确计算测风断面的地点各安装1台风速传感器。
3、馈电传感器在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安装1台馈电传感器。
(三)采面回风顺槽1、瓦斯传感器在回采工作面回风侧布置1台高低浓度组合式瓦斯传感器T2,T2距回风石门约10~15m。
报警浓度:T2为≥1.0%;断电浓度:T2为≥1.0%;复电浓度:T2为<1.0%。
断电范围:T2—回风巷道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2、CO传感器在回风顺槽内距回风石门10~15m安设1台CO传感器。
3、风速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安设在回风顺槽内(1台)4、风门开关传感器在回风顺槽与1455联络巷连接附近的回风顺槽内安设2个风门开关传感器。
(四)胶带运输机机头在运输顺槽内的胶带运输机机头1台烟雾传感器、1台粉尘传感器、1台开停传感器和1台CO传感器。
二、掘进工作面传感器类型及配置该矿井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掘进工作面传感器的类型、数量和位置均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要求进行安设和配置。
矿井达产时配备二个掘进头,每个掘进头传感器类型及配置如下:(一)掘进工作面1、瓦斯传感器在掘进工作面布置1台高低浓度组合式瓦斯传感器T1,Tl靠近掘进头,其间距不大于5m。
报警浓度:T l为≥1.0%;断电浓度:T l为≥1.5%;复电浓度:T l<1%。
断电范围:T l一掘进工作面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2、风尘传感器在掘进工作面布置1台风尘传感器;3、风速传感器在掘进工作面距迎头不大于6米的位置布置1台风速传感器。
4、CO传感器在掘进工作面布置1台CO传感器。
(二)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1、瓦斯传感器在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布置1台高低浓度组合式瓦斯传感器T2,1T2为掘进头回风流靠近回风石门(斜巷、平巷)约10~15m。
报警浓度:T2为≥1.0%;断电浓度:T2为≥1.0%;复电浓度:T2<1%。
断电范围:T2一掘进工作面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2、CO传感器在掘进工作面回风流布置1台CO传感器。
3、局扇安设位置(1)开停传感器在局扇位置布置2台开停传感器;(2)馈电传感器在供掘进工作面馈电开关负荷侧安设1台馈电传感器,断电范围为掘进工作面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3)风速传感器在局扇吸风口靠近进风侧的进风巷道内安设1台风速传感器。
掘进工作面瓦斯传感器设置要求见图8-3-2。
三、串联通风工作面传感器选型及配置▲煤矿的采掘工作面均单独设置独立的进风和回风,不存在串联通风。
四、其它地点传感器类型及配置(一)主斜井主斜井胶带共设1台烟雾传感器和1台CO传感器。
(二)副斜井副斜井井口位置安设绞车开停传感器1台。
(三)水泵房硐室水泵硐室设一个水仓瓦斯传感器、二个水位传感器和三个设备开停传感器,一个温度传感器,一个馈电传感器,在水泵房硐室内。
水仓瓦斯传感器报警浓度:T为≥0.5%;断电浓度:T为≥0.5%;复电浓度:T<0.5%。
断电范围:T一泵房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四)运输石门+1384m胶带运输石门内安设胶带开停传感器一台,粉尘传感器一台,CO感器一台。
(五)煤流中的各类装备、转载点和装煤点在各转载点设置1台粉尘监测装置。
(六)煤仓转载仓内设置1台瓦斯传感器,1台粉尘传感器。
(七)矿井主要进、回风巷道在主斜井中和副斜井各设置风速传感器1台,在回风斜井中设置风速传感器1台、瓦斯传感器1台、负压传感器1台、温度传感器1台、一氧化碳传感器1台。
负压传感器安装在通风机处。
风速传感器应安装在巷道前后10m内无分支风流,无拐弯,断面无变化,能准确计算测风断面的地点。
当风速低于或超过设计风速值的20%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八)地面主通风机房主通风机房设置有通风机开停传感器2台,通风机开停传感器安装在通风机电机上。
(九)地面压风机房及生产消防水池在地面压风机房安装2台开停传感器,在压风管道上安设1台压力传感器。
在地面生产及消防水池安设1台水位传感器,在水池水位低于设置要求时发出报警信号。
(十)瓦斯抽放泵站及抽放管路在瓦斯抽放泵房设抽放泵开停传感器4台,在瓦斯抽放泵吸入管路中设有高浓瓦斯传感器2台、流量传感器2台、轴温度传感器2台、CO传感器2台,电流传感器2台电压传感器2台、管道负压传感器2台、温度传感器1台。
瓦斯抽放泵房内设瓦斯传感器1台,瓦斯传感器设置在距房子顶部300mm处,当空气中瓦斯浓度超过0.5%时,发出声光报警。
在高位水池设水位传感器1台。
(十一)风门开闭传感器。
在回风井的安全出口、2号联络巷与回风上山之间、10501联络斜巷内、10501回风顺槽与1455m联络巷之间,每道风门上均设置1组风门开闭传感器。
(十二)安检员、放炮员、电工、班组长安检员、放炮员、电工、班组长及以上管理人员必须配备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入井必须随身携带。
五、各类传感器的有关参数(一)瓦斯传感器瓦斯传感器设置在井下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回风巷道、井下硐室等地方,用于连续监测井下气体中甲烷含量,当甲烷含量超限时,应具有声光报警功能,同时由有关设备切断相应范围的电源。
传感器的测量范围:0~4%CH4连续可测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对O~1%范围为±0.1%CH4对1~2%范围为±0.2%CH4对2~4%范围为±0.3%CH4报警值0.5~1.5%可调,光信号应能在20m内清晰可见。
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应不大于15s。
(二)风速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安装在井下各主要测风站,测量其风速,以保证井下各巷道中的风流速度符合规程要求,同时还可依据所测的风速及所测点巷道断面计算出其风量及吨煤风量。
测量范围:0.25~18m/s。
测量精度:满量程的±2%。
风速传感器参数要求详见表1—2—2。
(三)风门开闭传感器安装在井下各风门设置处,用以监测各风门的开、关状态,保证井下风量分配合理。
(四)负压传感器负压传感器安装通风机的进风口处,用以连续监测矿井风机的负压。
测量范围:O~-5kPa(表压)测量精度:≤±1%(五)机电设备开停传感器安装在井下各机电设备设置处,用以监测各机电设备的开、停状态,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六)管道瓦斯传感器(高浓度瓦斯传感器)专门用来监测瓦斯抽放管道内高浓度瓦斯浓度。
管道瓦斯传感器主要技术参数:测量范围:0-100%CH4;测量误差:≤±10%(相对值);输出信号:脉冲频率200-1000;0-5000;模拟输出1-5mA;元件寿命:≥5年;响应时间:<30s;零点漂移:≤±1字;显示方式:三位LED数码管;工作电压:18V-24;接线距离:>2km;检测速度:1次/2s;红外遥控距离:>6m;工作方式:连续工作;防爆型式: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dibl(150℃);使用条件: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95%。
(七)烟雾传感器CS10-KGN2型煤矿用烟雾传感器,用于监测煤矿井下因机械靡擦、电缆发热、煤层自燃等原因引起的火灾事故。
本产品为矿用本质安全型,可安装在煤矿井下的皮带运输巷、机电峒室、采空区和工作面。
本传感器可配接断电装置及声光报警装置,实现报警及断电控制;也可与各种生产、安全监控采统配套使用。
主要技术参数:防爆型式:矿用本质安全型“Exibl”供电电源:本安电源DC12V-DC18V,工作电流:≤60mA;检测灵敏度:<60s;输出信号:开关量电流信号0/5mA,无源触点开关量电流信号0/5mA或1/5mA防爆形式。
(八)温度传感器KG3007A型矿用温度传感器为本质安全型产品,主要用于煤矿井下,测量环境温度,以便监视火灾的发生。
也可用于其它场所测量温度。
该传感器采用了数字化温度探头,整个电路不需要作任何调节,性能好,可靠性高。
且具有多种信号制式输出,能与各种煤矿安全及生产监控系统配套使用。
测量范围:-5℃~+45℃测量精度:±1.0℃反应时间:2min显示方式:3位LED显示分辨率:0.1℃工作环境:相对湿度95%工作电压:DC 8~18V工作电流:30mA(九)粉尘浓度传感器DSW501A型粉尘浓度传感器主要用于各种粉尘作业场所总粉尘的连续监测(公共场所等环境监测)。
主要性能指标:(1)测定原理:光散射原理;(2)测定对象:含有瓦斯或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3)测量误差:±15%;(4)测量范围:0.1 mg/m³~1000 mg/m³;(5)显示方式:四位LED数码管;(6)信号输出:(200~1000)HZ频率信号;(7)工作电压:9V~18V(本安)工作电流:≤250mA关联设备:KJ91A—D—220/380/660电源箱(Um:726V, Uo:18.5V, Io:360mA) (8)使用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95%;大气压:86 kPa~110kPa;(9)防爆形式:矿用本质安全型,(10)防爆标志:ExibⅠ(十)馈电状态传感器KJT19型馈电状态感器专门用于井下供电线路馈电状态检测,通过检测电场来感知线路中有无电压,与KJF19.2型继电器箱配合可构成断电失效检测反馈环节。
全封闭免维护结构,本质安全型电路,二线制,带有电子接点输出,适配各种监控系统。
KJT19馈电状态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监测电压:127-1140V工作电压:6-20V工作电流:无电1mA/有电6mA传感器接线:供电与信号回传二线制检测灵敏度:>100mm信号输出:NPN晶体管共地导通响应速度:<2s防爆型式:本质安全型ibI(150℃)使用环境:环境温度0-50℃相对湿度:<95%仪器重量:0.3公斤传感器接线距离:二线制2Km、三线制1.5Km(十一)水位传感器KGU9型矿用水位传感器是一种按煤炭行业标准MT/T 825-1999矿用水位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设计制造的投入式水位传感器,为矿用本质安全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