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不同按压时间
- 格式:pdf
- 大小:82.13 KB
- 文档页数:2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两种按压方法的护理观察作者:张秀娟冯艺蔡岩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年第22期【摘要】目的探讨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LMWH)后两种按压方法对注射点皮下瘀斑的影响。
方法把脐周皮下注射用药低分子肝素的60例病例作为对象,以住院时间差异对其分组,实验组30例用药后按压10 min,对照组30例用药后按压5 min,比较2组局部皮下瘀斑发生情况。
结果对照组注射点瘀斑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关键词】注射用药;低分子肝素;临床护理;按压方法;观察【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2..01低分子肝素本质是抗凝药,主要由肝素进行讲解以后,所获低分子量片段制作而成,患者用药后,其发生出血反应的概率会比用药肝素更低,而且LMWH对于患者体内抗凝血酶Ⅲ物质、抗凝血酶Ⅲ物质的复合物都会产生作用,不仅可使抗凝血酶物质活性增加,而且还可发挥抗凝功效,因此现广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梗及心梗PCI术后。
临床用药LMWH 时,其主要给药途径是皮下注射,注射点以腹部为主,这是因为人体腹部皮下组织中的淋巴管以及血管均十分丰富,所以吸收能力更强[1]。
尽管LMWH用药价值获得认可,但是用药后却可能会有皮下血肿问题、出血问题以及瘀斑问题等出现,以至于患者心理方面处于紧张状态。
对此,为了解皮下注射用药LMWH并予以局部按压后皮下出血问题具体发生状况,本次将60例于2014年04月~2014年12月间进本本院治疗的冠心病病例作对象,重点分析LMWH用药后按压措施不同时皮下瘀斑问题发生情况,并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60例于2014年04月~2014年12月间进本本院治疗的冠心病病例,有女性21例(35.00%)及男性39例(65.00%);年龄40~91岁,均值(65.27±12.78)岁。
以住院时间差异对其分组,对照组30例入院时间是2014年04月~2014年9月(共注射331针次),其中男20例(66.67%),女10例(33.33%),年龄40~91岁;而实验组30例入院时间是2014年10月~2014年12月(共注射327针次),有男性17例(56.67%)及女性13例(43.33%);年龄44~89岁,且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按压时间的分析与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按压时间的长短。
方法选择患有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患者30例,每例患者接受14次皮下注射,共420例次,采取自身对照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注射完毕后按压时间为3分钟,实验组注射完毕后停留3~5秒拔针后再按压30秒。
比较两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后致皮下出血的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及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停留3~5秒再按压30秒即可。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皮下出血按压时间【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8-0184-0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PCI)发展迅速,已经逐渐成为急性心肌梗死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
有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较少发生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的不良反应,且可释放组织因子抑制物,对组织因子活化启动的外源性凝血过程起负反馈调节作用,具有较强的抗栓作用,副反应小及给药方便的优点,但皮下出血仍是其最常见的副反应。
近年来广大护理同仁进行了许多深入的研究,形成的一套注射方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但在注射完毕后按压时间上存在分歧,为此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01月至2011年0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梗行PCI术后的患者共3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60±10)岁,每位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钙14次。
纳入标准:①注射前常规血常规及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肝肾功能的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之内。
②入院后除服用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外,均未用过其他抗凝剂。
③脐周皮肤无破损、疤痕和炎症。
1.2操作方法均采用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批号的低分子肝素钙5000IU皮下注射,1次/12h,一天2次,连续使用7天。
采取患者自身对照法,以患者脐周5cm范围内注射,分为左右两侧。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推注时间及局部按压时间共同对皮下出血的影响何小蓉;斯新莲【摘要】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推注时间及局部按压时间共同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抽取院内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依据低分子肝素皮下推注时间与局部按压时间的不同分为8组,观察8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结果:8种注射方案所引发的皮下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5.56%、22.22%、23.33%、24.44%、71.11%、43.33%、50.00%、50.00%;推注时间与按压时间对皮下出血均具有影响作用;仅有按压时间为2 min与其他3个时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交互作用:推注时间与按压时间之间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推注时间与按压时间各自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考虑交互作用:推注时间作用大于按压时间的作用;按压时间2 min与其他3个按压时间进行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按压时间为2 min时比较容易引发皮下出血.结论:低分子肝素在皮下注射后比较容易引发皮下出血,在注射过程中,推注时间与局部按压时间对皮下出血发生率具有一定影响,建议推注时间选择30 s,局部按压时间超出6 min,有助于控制基于低分子肝素注射所引发的皮下出血发生率.【期刊名称】《沈阳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21)004【总页数】4页(P353-356)【关键词】低分子肝素;推注时间;局部按压时间;皮下出血【作者】何小蓉;斯新莲【作者单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四川泸州 646000;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四川泸州 6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3.2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局部皮下出血,有研究资料显示,局部皮下出血面积可高达8 cm×10 cm[1-2]。
关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皮下出血控制策略的研究,有学者表示局部按压可有效控制皮下出血的发生,且临床也证实皮下注射推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皮下出血,其原因为推注时间短会导致短时间内液体快速进入到皮下组织,致使皮下组织受损风险得以提升,从而进一步增加皮下出血的可能性[3-4]。
注射低分子的注意事项按压的时间及力度适当延长按压注射部位时间能有效地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促进药液在局部充分吸收。
对无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一般压迫3 min即皮肤下陷1~1.5 cm为宜。
临床应用低分子肝素钠的患者大同时服用其他抗凝药物,通过药物的相互作用,增强抗凝作用,使此类患者比其他人群易发生皮下出血,按压时间可延长5~10 min,注射前患者平躺,尽量放松,注射后勿即刻起床活动,教患者用整指腹按压住注射部位,以防止血管扩张引起的大面积淤血。
禁忌按揉、揉搓、热敷腹部。
轻度淤癍、点会自行消退,勿紧张。
如淤血面积较大出现硬结患者应减少活动高血压患者在冬天的注意事项1.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严寒刺激,特别是寒潮袭来,气温骤降时,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
2.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每天不多于6克,在饮食上应当多吃一些产热量高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鸡、鱼、乳类及豆制品,少吃油腻食物,戒烟限酒,并应保持大便通畅。
3.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
可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做气功等。
4.适当控制情绪,谨防过度疲劳。
极度愤怒或紧张都可诱发脑卒中,因此,高血压病患者要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忧郁、悲伤、恐惧和受惊。
5.坚持服药,保持血压稳定。
高血压病人服降压药时不可随意停服,特别是服氯压定、心得安、甲基多巴等降压药时更应注意。
据报道,如果突然停药,约有5%的病人可在40小时左右出现血压大幅度反跳。
因此,高血压病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用相当长时间的维持量,使血压保持在较理想的水平。
.6应该保持一个星期量一至二次血压,血压波动期应每天一量。
冠心病患者在冬天的注意事项①坚持服用常用药物,外出随身携带保食急救盒,定期复查,了解病变动态,注意预防感冒等疾病;②气温习降时要多穿衣服,注意保暖,以防受凉,但也要着装轻便,减轻重量防止心肌耗氧量增加,户外活动时应戴口罩;③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御寒能力,北方地区冬季室外活动看好选择在上午10 一H 时或下午3 时左右,以阳光充足时为宜;④振室应该保持温暖(18 一20 ℃),不要突然离开温暖的居室到室外,落止室内外温差剧变;⑤尽量用冷水洗脸、温水擦身,提高机体御寒食力;⑥冬季注意多吃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不宜过冷饮食.避免饱餐;⑦避免过度饮酒,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