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实验报告格式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传输。
2. 掌握通信系统中的调制与解调技术。
3. 学习使用实验设备进行通信信号的生成、调制、解调和接收。
4. 分析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信噪比等。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 信号发生器2. 调制器3. 解调器4. 通信系统分析仪5. 双绞线、同轴电缆等传输介质6. 计算机及相应软件三、实验原理通信技术是利用电磁波、光波等信号载体,通过一定的传输介质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技术。
本实验主要涉及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种方式。
1. 模拟通信:模拟通信是指将原始信息(如语音、图像等)转换成连续变化的电信号进行传输。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
2. 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是指将原始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数字信号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等优点。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
四、实验步骤1. 信号生成:使用信号发生器生成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2. 调制:将生成的信号通过调制器进行调制,得到调制信号。
3. 传输:通过传输介质将调制信号传输到接收端。
4. 解调:使用解调器对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得到原始信号。
5. 性能分析:使用通信系统分析仪分析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信噪比等。
五、实验内容1. 模拟通信实验:- 生成模拟信号,如正弦波、方波等。
- 使用调幅(AM)调制方式对模拟信号进行调制。
- 使用解调器对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得到原始信号。
- 分析调制信号和解调信号的波形,比较调制效果。
2. 数字通信实验:- 生成数字信号,如二进制信号。
- 使用幅移键控(ASK)调制方式对数字信号进行调制。
- 使用解调器对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得到原始信号。
- 分析调制信号和解调信号的波形,比较调制效果。
3. 误码率测试:- 生成一定长度的数字信号。
- 通过传输介质将信号传输到接收端。
通信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通信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并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流程。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熟悉通信设备的使用,提高解决实际通信问题的能力。
实验原理: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某种媒介传输信息的技术。
本实验主要涉及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种方式。
模拟通信是将信息通过连续变化的信号传输,而数字通信则是将信息编码为离散的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实验中将使用调制解调器、信号发生器等设备,通过调制和解调过程,实现信号的传输和还原。
实验设备:1. 信号发生器2. 调制解调器3. 通信接收器4. 频谱分析仪5.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6. 连接线和电源适配器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设备,确保所有设备正常工作。
2.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3. 将信号通过调制解调器进行调制,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
4. 利用通信接收器接收调制后的信号,并进行解调,还原为原始信号。
5. 使用频谱分析仪观察信号的频谱特性,分析信号的传输质量。
6.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信号的频率、幅度、失真度等参数。
7. 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通信系统的性能。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和失真现象。
通过调整调制解调器的参数,可以改善信号的传输质量。
实验数据显示,数字通信方式具有更高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效率。
频谱分析结果表明,信号的频谱分布与调制方式密切相关。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通信技术实验,我们验证了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并掌握了通信系统的基本操作流程。
实验结果表明,数字通信在现代通信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同时,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锻炼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对通信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在信号的调制、解调以及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处理方面。
实验不仅提升了我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我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探索通信技术的更多领域,以期在通信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通信系统基本原理和组成;2. 理解通信系统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3. 熟悉通信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法;4. 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1. 通信系统基本原理与组成(1)通信系统基本模型(2)通信系统性能指标(3)通信系统类型2. 通信系统实验设备(1)实验设备介绍(2)实验设备操作方法3. 通信系统性能测试(1)调制解调性能测试(2)误码率测试(3)信道传输性能测试4. 通信系统设计与应用(1)通信系统设计原则(2)通信系统应用案例分析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 实验步骤(1)通信系统基本原理与组成实验①观察通信系统基本模型;②了解通信系统性能指标;③分析通信系统类型。
(2)通信系统实验设备实验①熟悉实验设备;②掌握实验设备操作方法。
(3)通信系统性能测试实验①调制解调性能测试:通过改变调制解调参数,观察系统性能变化;②误码率测试:调整误码率测试参数,观察误码率变化;③信道传输性能测试:通过改变信道参数,观察系统性能变化。
(4)通信系统设计与应用实验①分析通信系统设计原则;②以实际案例为背景,设计通信系统。
2. 实验结果(1)通信系统基本原理与组成实验①通信系统基本模型:观察并了解;②通信系统性能指标:了解并掌握;③通信系统类型:分析并总结。
(2)通信系统实验设备实验①实验设备:熟悉并掌握;②实验设备操作方法:熟练操作。
(3)通信系统性能测试实验①调制解调性能测试:观察系统性能变化,分析影响因素;②误码率测试:观察误码率变化,分析影响因素;③信道传输性能测试:观察系统性能变化,分析影响因素。
(4)通信系统设计与应用实验①通信系统设计原则:了解并掌握;②通信系统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并总结。
四、实验总结与心得1.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通信系统基本原理、组成、性能指标、实验设备操作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3.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发挥,提高了自己的沟通协作能力;4. 通过实验,我认识到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激发了我在通信领域继续学习的兴趣。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调制解调、信道编码和解码等基本技术。
3. 通过实验验证通信原理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1. 信号传输实验(1)实验目的:验证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基本特性,如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等。
(2)实验原理: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观察输出信号的相应变化,分析调制和解调过程。
(3)实验步骤:① 设计信号传输系统,包括调制器、传输信道和解调器;② 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如AM、FM、PM等;③ 通过实验验证调制和解调过程,分析输出信号的特性;④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调制和解调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2. 调制解调实验(1)实验目的:研究调制解调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掌握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验原理:通过实验验证调制解调过程,分析调制解调器的性能指标,如调制指数、解调误差等。
(3)实验步骤:① 设计调制解调系统,包括调制器、解调器和信道;② 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和解调方式,如AM、FM、PM、PSK、QAM等;③ 通过实验验证调制解调过程,分析调制解调器的性能指标;④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调制解调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3. 信道编码和解码实验(1)实验目的:研究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掌握信道编码和解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验原理:通过实验验证信道编码和解码过程,分析编码和解码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信噪比等。
(3)实验步骤:① 设计信道编码和解码系统,包括编码器、信道和解码器;② 选择合适的信道编码方式,如BCH码、RS码等;③ 通过实验验证信道编码和解码过程,分析编码和解码的性能指标;④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信道编码和解码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4.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1)实验目的:综合运用通信原理中的各种技术,设计一个简单的通信系统,并验证其性能。
(2)实验原理:将上述实验中的技术综合应用于通信系统,验证系统的整体性能。
通信实验报告范文实验报告:通信实验引言: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是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通信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通信系统,探究通信原理以及了解一些常用的通信设备。
实验目的:1.了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学习通信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
3.探究不同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
实验材料和仪器:1.两台电脑2.一个路由器3.一根以太网线4.一根网线直连线实验步骤:1.首先,将一台电脑与路由器连接,通过以太网线将电脑的网卡和路由器的LAN口连接起来。
确保连接正常。
2.然后,在另一台电脑上连接路由器的WAN口,同样使用以太网线连接。
3.确认两台电脑和路由器的连接正常后,打开电脑上的网络设置,将两台电脑设置为同一局域网。
4.接下来,进行通信测试。
在一台电脑上打开终端程序,并通过ping命令向另一台电脑发送数据包。
观察数据包的传输速率和延迟情况。
5.进行下一步实验之前,先断开路由器与第二台电脑的连接,然后使用直连线将两台电脑的网卡连接起来。
6.重复第4步的测试,观察直连线下数据包的传输速率和延迟情况。
实验结果:在第4步的测试中,通过路由器连接的两台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较高,延迟较低。
而在第6步的测试中,通过直连线连接的两台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延迟较高。
可以说明路由器在数据传输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和稳定性。
讨论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通信系统,对通信原理进行了实际的验证。
路由器的加入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使两台电脑之间的通信更加高效。
而直连线则不能提供相同的效果,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延迟较高。
因此,在实际网络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路由器进行数据传输。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1.实验中使用的设备和网络环境可能会对实际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2.实验中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延迟可能受到网络负载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通信系统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熟悉通信系统中的传输介质和信号传输方式。
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1. 通信实验箱2. 电脑3. 通信测试仪4. 光纤连接线5. 双绞线连接线三、实验原理通信系统是指利用电磁波或其他介质,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技术系统。
通信系统主要包括信源、信道、信宿和编码解码器等组成部分。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原理:1. 信源:产生信息的地方,如电话、计算机等。
2. 信道:信息传输的路径,如光纤、双绞线等。
3. 信宿:接收信息的地方,如电话、计算机等。
4. 编码解码器:将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以便在信道中传输。
四、实验内容1. 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实验- 目的: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 步骤:1. 按照实验箱说明书连接好通信系统。
2. 打开实验箱电源,观察系统各部分工作情况。
3. 分析实验箱中各部分的作用。
2. 信号传输方式实验- 目的:掌握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方式。
- 步骤:1. 连接实验箱中的信号传输线。
2. 在电脑上运行通信测试软件。
3. 分别测试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传输效果。
3. 传输介质实验- 目的:熟悉通信系统中的传输介质。
- 步骤:1. 连接实验箱中的光纤连接线和双绞线连接线。
2. 分别测试光纤和双绞线的传输效果。
3. 比较两种传输介质的优缺点。
4. 编码解码器实验- 目的:了解通信系统中的编码解码器。
- 步骤:1. 连接实验箱中的编码解码器。
2. 在电脑上运行通信测试软件。
3. 观察编码解码器对信号的处理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实验- 结果:实验箱中各部分工作正常,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完整。
- 分析:通过实验,了解了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
2. 信号传输方式实验- 结果: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均能正常传输。
- 分析:实验表明,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方式对传输效果有重要影响,数字信号传输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质量高等优点。
实验一隐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分析一、实验目的结合仿真实验分析载波检测无线网络中的隐终端问题和暴露终端问题。
二、实验设定与结果基本参数配置: 仿真时长100s;随机数种子1;仿真区域2000x2000;节点数4。
节点位置配置:本实验用[1] 、[2]、[3] 、[4]共两对节点验证隐终端问题。
节点[1]、[2]距离为200m, 节点[3]、[4]距离为200m, 节点[2]、[3]距离为370m。
1234业务流配置: 业务类型为恒定比特流CBR。
[1]给[2]发, 发包间隔为0.01s, 发包大小为512bytes;[3]给[4]发, 发包间隔为0.01s, 发包大小为512bytes。
实验结果: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 (0) Server address: 2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 (0) 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 (0) 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 (0) Client address: 1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 (0) 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4975616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 (0) 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9718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 (0) Server address: 4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 (0) 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 (0) 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 (0) Client address: 3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 (0) 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5120000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 (0) 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10000结果分析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 节点[2]无法收到数据。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通信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3. 熟悉通信设备的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
4. 培养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原理通信是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换过程,它涉及发送端、传输信道、接收端和信号处理等方面。
本实验主要研究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通信实验箱4. 计算机及通信软件四、实验内容1. 模拟通信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调制和解调过程,了解模拟通信的基本原理。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箱说明书连接好调制和解调电路。
② 打开信号发生器,设置载波频率为1MHz,调制信号频率为1kHz,调制信号幅度为1V。
③ 将调制信号输入调制电路,观察输出波形。
④ 将调制信号输入解调电路,观察输出波形。
⑤ 比较调制和解调波形,分析调制和解调过程。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观察调制和解调波形,可以发现在调制过程中,载波频率被调制信号频率所改变,实现了信息的传输。
在解调过程中,将调制信号恢复成原始信号,实现了信息的接收。
2. 数字通信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数字调制和解调过程,了解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箱说明书连接好数字调制和解调电路。
② 打开信号发生器,设置载波频率为1MHz,数字信号码元宽度为1ms。
③ 将数字信号输入调制电路,观察输出波形。
④ 将调制信号输入解调电路,观察输出波形。
⑤ 比较调制和解调波形,分析调制和解调过程。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观察调制和解调波形,可以发现在数字调制过程中,数字信号被转换为模拟信号,实现了信息的传输。
在解调过程中,将模拟信号恢复成原始数字信号,实现了信息的接收。
3. 编码与解码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编码和解码过程,了解编码和解码的基本原理。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箱说明书连接好编码和解码电路。
② 设置编码电路的编码方式,如奇偶校验、海明码等。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通信工程基本原理,提高通信系统设计和分析能力,培养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通信协议,熟悉通信设备的操作方法,为以后从事通信工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1. 实验一: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1)实验目的: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掌握通信系统的传输、交换、处理和监控等功能。
(2)实验仪器:通信实验箱、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数字存储示波器等。
(3)实验步骤:①搭建通信系统实验平台;②观察通信系统各部分功能;③分析通信系统工作原理;④测试通信系统性能。
2. 实验二:通信协议及传输过程(1)实验目的:掌握通信协议的基本概念,熟悉TCP/IP协议栈的分层结构,了解数据传输过程。
(2)实验仪器:通信实验箱、计算机、网络分析仪等。
(3)实验步骤:①搭建网络实验环境;②观察TCP/IP协议栈各层功能;③测试数据传输过程;④分析网络性能。
3. 实验三:通信设备操作及调试(1)实验目的:熟悉通信设备的操作方法,掌握设备调试技巧。
(2)实验仪器:通信实验箱、计算机、通信设备等。
(3)实验步骤:①了解通信设备的功能及操作方法;②搭建通信设备实验平台;③进行设备调试;④测试设备性能。
4. 实验四:通信系统性能分析(1)实验目的:掌握通信系统性能分析的方法,提高通信系统设计能力。
(2)实验仪器:通信实验箱、计算机、通信系统性能分析软件等。
(3)实验步骤:①搭建通信系统实验平台;②进行系统性能测试;③分析系统性能指标;④优化通信系统设计。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通过实验,学生了解了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掌握了通信系统的传输、交换、处理和监控等功能。
实验结果表明,通信系统能够满足实际通信需求,具有较好的性能。
2. 实验二:通信协议及传输过程通过实验,学生掌握了通信协议的基本概念,熟悉了TCP/IP协议栈的分层结构,了解了数据传输过程。
实验日期_______ 班级_______ 实验台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
一、实验名称
PSK调制与解调实验
二、实验目的
1、掌握绝对码、相对码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变换关系和变换方法。
2、掌握用键控法产生PSK/DPSK信号的方法。
3、掌握PSK/DPSK相干解调的原理。
4、掌握绝对码波形与DPSK信号波形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步骤
(一)PSK/DPSK调制实验
1、将信号源模块和模块3、4、7固定在主机箱上,将黑色塑封螺钉拧紧,确保电源接触良好。
2、按照下表进行实验连线:
* 检查连线是否正确,检查无误后打开电源
3、将开关K3拨到“PSK”端,以信号输入点“PSK-NRZ”的信号为内触发源,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察
点“PSK-NRZ”与“PSK-OUT”输出的波形。
4、不改变PSK调制实验连线。
将开关K3拨到“DPSK”端,增加连线:
以信号输入点“PSK-NRZ”的信号为内触发源,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察点“PSK-NRZ”与“PSK-OUT”输出的波形。
5、通过信号源模块上的拨码开关S4改变PN码频率后送出,重复上述实验。
6、实验结束关闭电源。
(二)PSK/DPSK解调实验
1、恢复PSK调制实验的连线,K3拨到“PSK”端,然后增加以下连线:
* 检查连线是否正确,检查无误后再次打开电源
2、将模块7上的拨码开关S2拨为“0110”,观察模块4上信号输出点“PSK-DOUT”处的波形。
并调
节模块4上的电位器W4(逆时针拧到最大),直到在该点观察到稳定的PN码。
3、用示波器双踪分别观察模块3上的“PSK-NRZ”和模块4上的“OUT3”处的波形,比较二者波形。
4、通过信号源模块上的拨码开关S4改变PN码频率后送出,重复上述实验。
5、实验结束关闭电源,拆除连线,整理实验数据及波形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内容
1、观察绝对码和相对码的波形和转换关系。
2、观察PSK/DPSK调制信号波形。
3、观察PS K/DPSK解调信号波形。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六、总结、体会以及实验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