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体位不当导致臂丛神经损伤2例_赵元杰
- 格式:pdf
- 大小:68.09 KB
- 文档页数:2
中华护理杂志2008年5月第43卷第5期·471··专业化教育与培训·手术体位安置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及体会李柳英张石红别逢贵【摘要】目的提高手术室护士安置手术体位的技能,减少手术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进行标准手体位的规范化培训,制定考核标准并根据职称、级别定期进行考核。
结果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安置手术体位的技能,未发生因体位安王不当而造成的病人损伤。
结论标准手术体位的规范化培训能提高手术室体位护理的工作质量,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并避免意外损伤,利于手术部位的暴露,方便手术医生操作。
【关键词】体位;在职培训;手术宣护理【K ey words】Posture;Inservice Training;Ope r at i ng Room Nu r s in g手术体位安置是手术室护理的重要内容,又是手术室护功能位、人体力学的运用、体位摆放的原则、技巧、各种标准理中具有相当难度的一项护理操作,涉及人体解剖和人体力手术体位要求、体位垫和体位架的应用,不当体位引起的损学原理的应用。
随着外科手术学的发展,对手术体位的要求伤及并发症等内容,以提高体位护理的理论水平。
越来越高,但手术室护士普遍缺乏手术体位安置的规范化培(2)实践操作培训:包括体位用物的准备、手术床的调训,体位安置不合理,加上体位附件架和体位垫陈旧落后,易节、病人体位搬动和手术体位安置4个内容。
操作培训于标准导致病人的肢体过度牵拉、受压,造成血管、神经损伤或压疮体位的理论学习完毕后进行,培训地点设在手术间。
首先由形成,甚至影响病人的呼吸、循环功能,影响手术病人的安培训老师进行实际操作演示,然后在培训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全[1。
3-。
为了提高手术体位安置的质量,我科自2004年开始实操作练习。
培训老师演示完毕后,手术室护士分成2人一组,施手术体位安置规范化培训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采用“角色互换”和“亲身体验法”进行练习’4’51,即手术室护士培训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手术体位致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手术体位是术中患者的卧式,由患者的卧姿、体位垫的使用,手术床的操纵3部分组成[1]。
常用的手术体位有:仰卧位、侧卧位、侧俯卧位、俯卧位、截石位、坐位等几种位式。
正确的手术体位,可获得良好的术野显露,防止神经、肢体等意外损伤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1]。
处于这些体位的机体,腹腔内容物的重力性移位,肌肉神经的拉伸状态将有较大的改变。
机体的神经,呼吸与循环系统对此将作出相应的适应性变化。
但是,各类手术,不同手术体位的摆放,还有麻醉的共同作用下,机体的自身适应性调节能力是减弱的,失去了作出相应适应变化的能力。
而臂丛神经损伤是较常见的并发症。
【关键词】手术体位臂丛神经护理通过对3例患者的体位摆放分析研究,总结出了导致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提出在摆放时避免将患者开放静脉侧上肢外展,加厚肩托分散重力的护理对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避免了臂丛神经损伤的再次发生。
1 临床资料以下就3例妇科“广泛性子宫切除+淋巴清扫”手术患者体位的摆放,引起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护理。
3例患者,平均年龄在42岁左右,手术时间约在4小时左右。
因是下腹部手术,又是妇科较大手术之一。
麻醉方式一般选用全身麻醉+静脉复合麻醉。
术前均按常规方法摆放的体位;患者仰卧,取头低脚高位,以便易于暴露手术野。
将双上肢外展小于90°,一侧上肢用于麻醉监测血压,另一侧上肢用于静脉输液,双上肢和双下肢均用安全带固定。
术后因双上肢外展进间过长又未活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臂丛神经受损的表现:表现为患者术后24小时不能上举、外展、内旋等臂丛神经麻痹受损的相应症状。
此3例患者在经过按摩、热敷、红外线治疗等物理治疗后,患肢受损症状逐渐消失,直至完全康复出院。
但是这些因素或多或少给患者身心带来了意外的痛若和负担。
2 就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分析来看2.1 臂丛神经的解剖:臂丛由颈神经5-8前支和胸神经1前支的大部分组成,经斜角肌间隙走出,行于锁骨下动脉后上方,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中,臂丛分支位于腋动脉周围,形成臂丛外侧束,内侧束和后束。
体位导致神经损伤警示案例体位导致神经损伤的警示案例:患者情况:患者在进行体位调整时,突然感觉肢体无力,活动受限。
起初患者并未重视,但症状逐渐加重,伴有明显的疼痛和麻木感。
检查与诊断: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和诊断,确诊为神经损伤。
分析原因是患者在进行体位调整时,姿势不当,长时间压迫某一体位,导致神经受到过度牵拉或压迫,引发损伤。
治疗与康复:医生采取了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首先,要求患者多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损伤。
其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配合物理治疗如电刺激、温热疗法等,以促进神经的恢复。
此外,还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肢体功能锻炼、肌肉收缩练习等。
注意事项:1. 体位调整时要特别注意姿势的正确性,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免造成神经的过度牵拉或压迫。
2. 一旦出现肢体无力、麻木、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体位调整,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3. 神经损伤后应尽早进行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同时,治疗期间应遵医嘱,按时服药,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4. 神经损伤患者需特别关注肢体保暖,避免冷刺激影响神经的恢复。
5. 日常生活中应加强锻炼,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以预防神经损伤的发生。
总结:体位导致神经损伤的案例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姿势的正确性,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一旦出现肢体无力、麻木、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治疗期间应遵医嘱,按时服药,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同时,加强锻炼,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以预防神经损伤的发生。
牵拉致臂丛神经损伤2例
李民;丁宏;符国平
【期刊名称】《中国法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8(023)002
【摘要】@@ 1 案例资料rn案例1 王某,男,41岁,2005年7月16日,因涉嫌盗窃被他人用手铐铐住双手腕部,上臂外展、外旋呈90度锁在床铺边缘的铁环上,双脚用脚镣锁在床下,肢体呈牵拉状态长达四昼夜.解除后出现双上肢麻木、疼痛、不能活动.
【总页数】2页(P132-133)
【作者】李民;丁宏;符国平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佳木斯市人民检察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
【相关文献】
1.强直性脊柱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体位不当致臂丛神经损伤一例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 刘美娥
2.难产致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医疗纠纷2例 [J], 诸伊凡;闵银龙
3.谢氏温针灸结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外伤致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J], 汤汶琳
4.上肢止血带使用不当致臂丛神经损伤的处理1例 [J], 蔡俊强;段宋萍;郄文斌;屠伟峰
5.上肢止血带使用不当致臂丛神经损伤的处理1例 [J], 蔡俊强;段宋萍;郄文斌;屠伟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术体位所致的损伤及护理对策发表时间:2011-05-18T15:07:28.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吉睿[导读] 循环功能的改变。
麻醉后交感神经阻滞血管扩张,循环代谢功能减弱。
吉睿(武威市凉州区高坝镇中心卫生院甘肃武威 733000)【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04-0281-02 【摘要】近期《中华护理学杂志》刊登多篇手术体位所致损伤的论文,表明手术体位所致损伤时有出现。
一种合理的手术体位既要满足手术需要,又要最大限度保证病人的舒适与安全、降低因体位安置不当给病人和手术室护士带来的风险,且便于观察、节省摆放时间和体力等,因此,手术体位的安置操作一直是手术室护士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手术体位损伤护理对策人性化1 常见体位损伤原因(1)循环功能的改变。
麻醉后交感神经阻滞血管扩张,循环代谢功能减弱。
搬动患者往往会诱发急性循环功能不全和血压骤降。
另若用过紧约束带固定骨盆或俯卧位时髂垫放置过上,可引起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降低而影响重要脏器的血液供给。
(2)呼吸系统原因。
侧卧位时垫于患者腋下3~4cm处的胸垫过低、过小或俯卧位时未使胸部和腹部离开手术台,均可引起患者胸廓受压或限制其活动,任何限制胸廓活动和膈肌运动的因素都可引起呼吸系统机械性能改变,使胸廓一肺顺应性降低,造成肺通气不足或通气障碍,导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
(3)周围神经损伤。
与体位相关的外周神经损伤主要是指因牵拉、压迫或缺血而引起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比较常见的是腓总神经的损伤,其次为臂丛神经、桡神经和尺神经、股神经等的损伤。
(4)颈椎损伤。
由于全麻下颈部肌肉张力丧失,搬动患者时,过度拧扭头部可导致颈椎脱位及颈椎损伤。
(5)头枕部或腰背疼痛。
甲状腺手术前患者缺乏适应性体位训练、术中长时间头部过度后仰易导致颈部肌肉牵拉、颈丛神经的解剖特点及麻醉等因素而引起术后头枕部疼痛;椎管内麻醉术后由于腰背部肌肉松弛,腰椎生理前凸暂时消失,引起棘向肌和韧带长时间受牵拉可致腰背疼痛。
臂丛神经损伤手术后患者的肢体功能训练
冯秀梅;马爱民;黄晓平
【期刊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3(018)006
【摘要】@@ 1资料与方法rn1.1一般资料rn对1998年9月-2001年9月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术后病人进行康复训练.23例患者做康复组,随机抽取在此之前的23例患者做对照组.
【总页数】1页(P362)
【作者】冯秀梅;马爱民;黄晓平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手外科,吉林,130031;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市朝阳区南站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8
【相关文献】
1.全麻手术后臂丛神经损伤2例分析报告 [J], 赵元杰;侯月圆
2.对全臂丛神经损伤手术后康复治疗的初步探索 [J], 邱继华
3.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应用于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J], 张琼
4.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J], 华云
5.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应用于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J], 张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移植后并发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1例报告
宋凡;张浩;陈旗;王彤;陈文红
【期刊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3(018)003
【摘要】@@ 1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患者在我院施行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因术中置静脉转流泵及体位摆放欠佳,术后患者出现肩关节活动障碍、伸腕及手指抓握不能、双上肢皮肤感觉异常等臂丛神经损伤表现,经过综合康复治疗后,双上肢功能恢复正常.
【总页数】2页(P188-189)
【作者】宋凡;张浩;陈旗;王彤;陈文红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南京广州路300
号,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移植中心;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南京广州路300号,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南京广州路300号,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南京广州路300号,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
【相关文献】
1.肝移植与胆管并发症——原位肝移植后胆管并发症的治疗 [J], 赵春燕
2.规范化康复治疗对臂丛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J], 马江帆;刘洁
3.1例肝移植后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护理 [J], 杨美玲
4.臂丛神经损伤后康复治疗方案的探究 [J], 马亮;王斌;尹佳丽;赵慧;李建华;宫中平
5.肝移植后并发腓总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1例分析 [J], 王梅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导致臂丛神经损伤
申献军;高艳花
【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
【年(卷),期】2004(10)4
【摘要】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上肢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
笔者自2001年5月以来,遇3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引起臂丛神经损伤病例。
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80-81)
【作者】申献军;高艳花
【作者单位】河南省清丰县第二人民医院骨科,457300;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肩性难产导致臂丛神经损伤1例报道 [J], 赵秋霞;刘瑞美
2.手术体位不当导致臂丛神经损伤2例 [J], 赵元杰
3.超声引导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与传统解剖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上肢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比较研究 [J], 刘涌
4.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 [J], 卢秋霞
5.锁骨骨折导致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 [J], 徐栋;朱宝林;高扬;王仁成;赵平厚;张燕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训练不当引起臂丛神经损伤
吴建新;王斌
【期刊名称】《东南国防医药》
【年(卷),期】1998(0)3
【摘要】现将3例因新兵训练不当引起臂丛神经损伤报告如下:1 病案摘要例1 男,19y,新入伍战士,右利手,因左上肢抬举困难2w入院。
缘于2w前做俯卧撑训练,连续做了20个后感左上肢酸痛、麻木,次日出现左上肢无力,抬举困难。
查体:左肩关节局部无红肿热痛,左岗上肌、三角肌萎缩,三角肌、岗上肌肌力Ⅰ级,肱二头肌肌力Ⅳ级,左上肢针刺觉减退,左上肢肌腱反射正常。
肌电图示:左三角肌收缩时运动单位数量减少,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正常。
腰穿脑脊液常规检查正常。
颈椎X线片示:C6、7轻度骨质增生。
经维生素B1,维生B12及针灸等治疗,病后30d,三角肌肌力Ⅳ级。
【总页数】1页(P40-40)
【作者】吴建新;王斌
【作者单位】第117医院;第117医院杭州 310013;杭州 31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2
【相关文献】
1.中学生训练不当容易引起腰突症 [J], 张献怀
2.拐杖使用不当致臂丛神经损伤的防治经验 [J], 胡白露;王芳;周春桃;龙小春;邹小
英;龙云凤;冉学军
3.强直性脊柱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体位不当致臂丛神经损伤一例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 刘美娥
4.上肢止血带使用不当致臂丛神经损伤的处理1例 [J], 蔡俊强;段宋萍;郄文斌;屠伟峰
5.上肢止血带使用不当致臂丛神经损伤的处理1例 [J], 蔡俊强;段宋萍;郄文斌;屠伟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谢瑞卿
【期刊名称】《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3(11)18
【摘要】目的:分析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10年来收治的22例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发生的原因。
结果:22例桡神经损伤主要原因:手术压迫及牵拉13例,手术切割3例,手术器械误伤2例,手法复位不当2例,止血带麻痹1例,缝扎伤1例。
结论:手术操作粗暴,解剖不熟练,责任心不强,是发生桡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
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是可以预防的。
【总页数】2页(P1294-1295)
【关键词】桡神经;损伤;原因;预防
【作者】谢瑞卿
【作者单位】漯河市骨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4.8
【相关文献】
1.桡神经损伤的神经电生理检测与医源性损伤预防 [J], 芮长玉;赵鸣;花军
2.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J], 王炳臣;石恩东;黄抗美;杨森
3.桡神经损伤的神经电生理检测与医源性损伤预防 [J], 芮长玉;赵鸣;花军
4.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原因及预防 [J], 袁来保;狄东华;沈铁城
5.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原因和预防 [J], 黄耀添;陆裕朴;殷奇;吴克俭;朱庆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臂丛神经损伤四例漏误诊原因分析诸澄;王惠芳;冒海建;沈峰;李佩兰【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14(000)008【摘要】目的:分析臂丛神经损伤漏误诊原因,提高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水平。
方法对我院诊治的漏误诊臂丛神经损伤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均为外伤所致并有合并伤,表现为伤后左侧肢体功能障碍,2例伴疼痛,2例伴感觉障碍。
1例合并正中、尺神经损伤漏诊臂丛神经损伤,误诊为正中、尺神经损伤1例,颈椎间盘突出1例及腕部神经损伤1例。
误诊时间2~6个月。
入我院后经详细查体及肌电图检查确诊为臂丛神经损伤,3例予康复治疗2~3个月功能略有恢复,1例转院行手术治疗。
结论臂丛神经损伤多有合并伤易漏误诊,重视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可减少漏误诊,提高治疗效果。
【总页数】3页(P37-39)【作者】诸澄;王惠芳;冒海建;沈峰;李佩兰【作者单位】201609 上海,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工伤康复一病区;201609 上海,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工伤康复一病区;201609 上海,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工伤康复一病区;201609 上海,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工伤康复一病区;201609 上海,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工伤康复一病区【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3;R641.2【相关文献】1.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及漏、误诊原因分析 [J], 徐栋鑫2.老年肺栓塞的临床特征及其漏、误诊原因分析 [J], 沈维敏;李向阳;龚瑾;盛华;梁红3.颅颈交界处损伤的影像表现及其漏、误诊原因分析 [J], 龚洪翰;况红妹;彭德昌4.肋骨骨折的漏、误诊原因分析 [J], 况红妹;彭德昌;占洁;龚洪翰5.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X线表现及漏、误诊原因分析 [J], 罗泽斌;赵振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肢手术误伤周围神经49例分析
宋知非;李承球
【期刊名称】《江苏医药》
【年(卷),期】1998(24)1
【摘要】治疗四肢手术误伤的周围神经49例52条。
其中桡神经23例,尺神经9例,正中4例,臂丛神经1例,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同时损伤2例,正矣桡神经同时损伤1例,坐骨神经、胫神经与腓中3例,分析了四肢手术时误伤神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手术中保护神经免受误伤的若干相应措施。
【总页数】2页(P4-5)
【作者】宋知非;李承球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鼓楼医院骨科;南京大学医学院鼓楼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8.1
【相关文献】
1.四肢手术致周围神经损伤22例分析 [J], 雷书宏;严笑;李相柱
2.PCNL术中误伤致肾静脉肾盂瘘并继发性大出血一例分析 [J], 朱瑜
3.卵巢囊肿穿刺误伤骶神经1例分析 [J], 荆玉洁
4.弥可保与银杏叶制剂合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9例分析 [J], 张晓凡;李素霞;任素红
5.阑尾手术误伤输尿管1例分析 [J], 李雅飞;周宏沧;李锡宏;张科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附12例报告)
赵文元
【期刊名称】《铁道医学》
【年(卷),期】1990(18)3
【摘要】1979~1989年间收治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12例,4例行探查松解手术,8例非手术治疗。
12例中8例完全恢复功能,4例部分恢复功能。
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手术操作粗糙或解剖概念不清,过大重量或不正确体位骨牵引、石膏过紧压迫等因素,使神经干过度牵拉、挫压甚至断裂,致神经功能失运。
经过一般综合治疗,大都能恢复功能。
对部分经过2~3个月治疗观察没有恢复迹象的患者,要积极行探查松解手术。
【总页数】2页(P154-155)
【关键词】医源性疾病;周围神经损伤
【作者】赵文元
【作者单位】郑州铁路局西安中心医院外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302
【相关文献】
1.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及显微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 [J], 张祖根;田晓滨;李波;邱冰;韩伟
2.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防治(附11例报告) [J], 邵岩;顾立强
3.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19例报告 [J], 严康宁;郑亚才
4.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及显微外科治疗(附18例报告) [J], 张祖根;田浜;张美心;李波;韩伟;邱冰
5.中西医综合治疗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14例报告 [J], 李文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剂量激素致糖尿病2例江苏省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免疫科 温忠惠
随着激素在临床的普遍应用,所带来的副作用也日渐增多,其中导致糖尿病者较为少见,现报告2例。
1 临床资料
例1女,34岁,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4年伴血小板减少半年,在外院给予地塞米松5mg静滴1个月,之后出现多食、烦渴、多饮和消瘦乏力,于2002年10月5日来我院并收入院。
过去曾在上海、苏州等地多次诊治,否认糖尿病史。
查体:T36℃,B P 10070m mHg,双下肢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瘀点、瘀斑,分布不均,双手指关节轻梭形改变,空腹血糖3.39m mol L,餐后2小时血糖32mmol L,尿糖(),血球蛋白43.2g L,E SR88mm h,血小板47×109L。
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类固醇性糖尿病、血小板减少症。
例2女,50岁,患系统性红斑狼疮4年,曾在苏州诊治,间断服用强的松、雷公藤,否认糖尿病史。
因突发四肢抽搐,意识障碍而于2002年8月31日来我院就诊。
体检:T36℃,BP12070mm Hg,意识不清,瞳孔等大,鼻唇沟对称,颈软,心肺未见异常,双下肢水肿,神经病理征阴性。
入院前空腹血糖正常,抗ds-DNA(+),尿蛋白(),尿糖(-),头颅C T正常。
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狼疮性脑病。
入院后给予甲强龙治疗3天,查末梢血糖32.9mmol L,尿糖(),空腹血糖22.5mmol L。
提示类固醇性糖尿病。
2 讨论
糖尿病是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
根据2例患者过去均无糖尿病史,且起病前均有长期或大量使用激素的经过看,继发性类固醇性糖尿病诊断成立。
糖皮质激素对糖代谢的影响主要是能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并升高血糖,其机制为: (1)促进糖原异生,特别是利用肌肉蛋白质代谢中的一些氨基酸及其中间代谢物作为原料合成糖原。
从而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
(2)减慢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的氧化过程,有利于中间代谢产物,如丙酮酸和乳酸等在肝和肾在合成葡萄糖,增加血糖的来源。
(3)减少机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引起糖耐量减退。
(本文责任编辑 成建国)
手术体位不当导致臂丛神经损伤2例
山东省肥城市中医院 赵元杰
我院曾收治因手术体位不当导致臂丛神经损伤患者2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5岁和50岁, 1例为食管癌术后患者,另1例为肝癌术后患者,手术时均采用全身麻醉。
手术前神经系统检查正常,手术后发病,均可确定为手术过程中体位安置不当而导致臂丛神经损伤。
其中1例术后上肢痛觉过敏、发麻,伤后1个月恢复;另1例上肢肌肉麻痹,运动功能完全丧失,经积极对症治疗和理疗,于1年后恢复。
2 讨论
麻醉状态下变动或固定体位时,如果着力点不当,使软组织、神经或血管所受的压力和拉力超过其所能耐受的生理限度,即可引起损伤。
尤其以表浅部位的周围神经容易受损,在肌肉松弛状态下,对神经的过度压迫和牵拉是造成损伤的两个主要因素,可单独存在,也可并存。
周围神经受到(下转封四)
68
西藏医药杂志2004年第25卷第3期(总第79期)
(上接68页)过度压迫或牵拉时,神经外膜的血管被拉长变细,其血流可中断,甚至血管可能被撕断,由此可造成神经营养性退变,神经内斑点状出血,较重时可致神经束膜断裂,形成血肿,假性神经瘤、神经纤肿胀退化,结果可出现暂时性周围神经麻痹、持续性麻痹和永久性麻痹3种结果,此2例手术前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手术后发病,明确为手术体位不当所致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由颈5~8及胸1脊神经前支组成,自椎间孔逸出后在横突上被纤维束和椎前筋膜所紧密固定,在腋窝处又被腋窝筋膜所紧密固定,在一定体位条件下,均可构成对臂丛神经过度压迫和牵拉的有害因素。
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为上肢发麻、针刺感或位置感丧失,发展为运动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通过对症治疗和理疗,一般可于3~4周后恢复,但偶尔也会发生永久性麻痹。
下列几种情况容易引起臂丛神经损伤:(1)肩托支架位置不当;(2)上肢过度外展超过90°,甚或超过头水平时(常由于手术助手推挤上肢所造成);(3)过度外展和外旋的上肢,被悬挂于手术床平面以下;(4)胆囊垫升起时;(5)侧卧位下头部和上胸部未予垫枕时。
临床医生应根据以上常见原因进行预防。
(本文责任编辑:成建国)
○卫生防疫○
误食野蕈类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西藏自治区卫生监督所 央 珍
2003年夏季,林芝地区共发生5起(报告4起)由于食用野生蕈等植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现将其中3起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流行病学调查
2003年8月25、26日连续发生3起食用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
中毒人数共41人,其中八一镇觉木村附近施工工地34人进食,33人发病,中毒率为97.1%;林芝地区某老干部活动中心施工工地民工3人进食,3人发病,中毒率为100%;林芝某退休居住人员5人进食,5人发病,中毒率占100%。
3起均为食用自采于驻地附近山中的野蕈类(已知两种为扫把菌和大脚菌)引起,进食后的发病与否及病情的轻重均与进食量有关。
1.2 临床表现
41名中毒患者症状相似,以胃肠道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其中一人出现无尿、血压低。
1.3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3起食物中毒均诊断为食用毒蕈引起的中毒。
2 讨论
林芝地区地处西藏东南部,有西藏江南之称,菌类资源丰富,品种繁多,由于误食而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率较高。
仅2003年7月、8月份里连续发生了5起食物中毒。
由于不能及时地接到报告,而失去采集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剩余食物的机会,经过用药使采集血清的诊断率降低(5起中毒中2起采集到实验标本),实验室诊断率仅为40%。
为了避免和预防发生类似食物中毒,注意以下几点:(1)卫生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大对集贸市场销售野蕈类的卫生监督执法力度,禁止自采销售大脚菇等有害植物。
(2)目前世界上约有200余种毒蕈,我国已发现190余种,在不能确认为可食蕈类的情况下,单位及个人不采集、不加工、不食用野生毒蕈类植物。
(3)对广大群众尤其是对外来人员进行宣传,在每年的毒蕈中毒多发季节,卫生行政执法人员应深入基层开展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提高有毒有害物质的鉴别能力。
(4)加强单位和个人的食物中毒报告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确保食物中毒情况及时准确地报告,杜绝隐瞒、漏报、迟报的现象,以便更好地预防及减轻食物中毒的发生。
(本文责任编辑 成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