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绘画 多彩的海底世界
- 格式:ppt
- 大小:13.30 MB
- 文档页数:22
一、活动名称:大班优秀美术活动教案《海底世界》含反思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海底世界的生物种类和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手工制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创作自信心。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海底世界的基本知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活动难点:幼儿能够独立完成手工制作,并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审美。
四、活动准备:1. 海底世界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手工制作材料:彩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3. 创作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海底世界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海底生物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2. 讲解:向幼儿介绍海底世界的生物种类,如鱼、虾、贝壳等,并讲解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3. 创作:让幼儿选择喜欢的海底生物,用手工制作材料制作出自己的海底生物作品。
4. 绘画:引导幼儿用水彩笔、画笔等绘画工具,在画纸上绘制出自己心中的海底世界。
5. 展示和交流: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本教案旨在通过手工制作和绘画的方式,让幼儿了解海底世界的生物种类和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将能够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海底世界作品,提升他们的手工制作和绘画技能。
六、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可以将海底世界的主题延伸到家庭中,让家长协助幼儿收集有关海底世界的资料,如图片、书籍等,与幼儿一起进行探讨和制作。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制作的海底世界作品,布置一个海底世界的角落,让其他幼儿和家长欣赏和交流。
七、教学评价:1. 幼儿参与度: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手工制作和绘画。
2. 作品完成情况:评价幼儿完成的作品质量,包括制作技巧、创意表达等方面。
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海底生物认知•绘画技巧指导•创作过程展示•学生作品欣赏与点评•课程总结与延伸拓展课程介绍与目标美术课程背景01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绘画、手工等多种艺术形式,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02中班幼儿处于形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对色彩、形状等视觉元素敏感,适合开展以绘画为主的美术活动。
《海底世界》主题选择海底世界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领域,丰富的海洋生物和多样的海底景观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通过《海底世界》这一主题,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海洋生物和海底环境,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0102 03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海底生物的种类、特征和生活环境,认识不同色彩和形状的海底元素。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能,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感受海底世界的美丽和神秘,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教学目标与要求海底生物认知包括各种形状、颜色和大小的鱼类,如热带鱼、鲨鱼、金鱼等。
如海豚、鲸、海狮等,介绍它们的习性和特点。
如章鱼、乌贼、海星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生物特性和生存方式。
如海草、海带等,让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系统中植物的作用。
鱼类海洋哺乳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植物常见海洋生物介绍分析不同海洋生物的身体形态,如流线型、扁平型等,探讨这些形态对生物在水中游动和捕食的影响。
身体形态观察海洋生物的颜色和图案,分析它们的伪装和警示作用,以及吸引配偶的功能。
颜色与图案介绍一些海洋生物的特殊器官,如发光器官、电感应器官等,让学生了解这些器官在生物生存和繁衍中的重要作用。
特殊器官生物形态与特征分析ABDC栖息环境探讨不同海洋生物栖息的环境,如珊瑚礁、深海、浅海等,了解不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食物链与捕食关系分析海洋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捕食关系,让学生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竞争关系。
马蒂斯剪贴画《海底世界》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欣赏马蒂斯的剪贴画《海底世界》,感知画面的色彩、线条和构图。
2.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鉴赏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活动准备1. 马蒂斯的剪贴画《海底世界》图片或实物。
2. 剪刀、彩纸、胶水等美术创作材料。
3.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4. 相关海底世界的视频或图片资料。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马蒂斯的剪贴画《海底世界》,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提问幼儿对画面的感受和认识。
2. 欣赏与讨论: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画面的色彩、线条和构图,讲解马蒂斯的艺术风格,让幼儿了解剪贴画的制作过程。
3. 创作环节: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剪贴画创作,示范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动手操作,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喜欢的海底世界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相互欣赏、评价,提高幼儿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美术创作,共同制作家庭海底世界剪贴画。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装饰在教室环境中,营造海底世界氛围。
3. 主题延伸: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海底世界主题的绘画、手工制作等系列活动。
五、活动注意事项1. 注重幼儿的安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教师要进行示范和指导,确保幼儿的操作安全。
2. 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创作,不刻意追求作品的美观程度。
3.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4.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幼儿整理创作材料,培养幼儿的整理习惯。
六、教学资源1. 马蒂斯剪贴画《海底世界》的图片或实物。
2. 彩色纸张、剪刀、胶水等美术材料。
3. 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4. 海底世界的视频或图片资料。
5. 艺术欣赏相关的儿童读物或故事。
1. 了解海底世界的生物特征,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2. 通过观察、想象,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学习海底世界中的生物分类,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4.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海底世界图片、视频等素材。
2. 画纸、彩笔、水粉、剪刀、胶水等绘画材料。
3. 故事书《海底世界》。
4. 背景音乐。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播放海底世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海底生物的特征。
2. 讨论: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海底生物,讲解海底世界的生物分类。
3. 故事环节:讲述《海底世界》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海底生物的生活习性。
4. 创作环节:分发绘画材料,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和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海底世界。
5. 作品展示: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幼儿拍摄一张海底世界的手工制作过程,并附上简要说明。
2. 环境布置:将幼儿的作品装饰在教室的海底世界主题墙上。
3. 主题班会:组织一次关于海底世界的主题班会,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海底世界。
1.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海底世界的生物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绘画能力得到提高。
2. 活动中,幼儿表现出强烈的想象力,创作出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作品。
3. 但在团队协作方面,部分幼儿还需加强。
在今后的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
4. 针对本次活动,家长参与度较高,有利于幼儿在家庭中继续巩固海底世界知识。
六、教学内容:1. 回顾海底世界的基本概念和生物特征。
2. 学习海底世界的生物分类,如鱼类、哺乳动物、无脊椎动物等。
3. 探讨海底世界的生态平衡和保护海洋生物的重要性。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海底世界的生物分类和生态平衡。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保护海洋生物的重要性。
八、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直观地展示海底世界的生物特征。
2. 情景教学法:创设海底世界的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海底世界》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海底世界》精选3篇(一)教案:主题:海底世界年级:小班(3-4岁)时间:30分钟目标:1. 了解海底世界的生物和景象。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绘画和手工技能。
准备材料:1. 海洋动物的图片。
2. 彩纸、颜料、画笔、蜡笔。
3. 海洋生物模版。
4. 创意海洋背景海报。
活动安排:1. 导入(5分钟):- 展示海洋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一些海洋生物。
- 引导学生想象海底世界的景象,询问他们对海底世界的了解和想法。
2. 激发学习兴趣(10分钟):- 给每个学生发放彩纸、蜡笔和海洋生物模版。
- 引导学生使用色彩和材料,在模版上涂色和描绘,完成一副属于自己的海洋生物作品。
3. 创作海洋背景(10分钟):- 引导学生用蓝色和绿色的颜料在画纸上画出海洋的背景。
- 提供彩纸、颜料和画笔,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属于自己的海洋背景。
4. 展示和讨论(5分钟):- 让学生展示他们创作的海洋生物和海洋背景。
-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作品中的色彩、形状和细节,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海底世界的生物和景象,同时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整体上,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在导入环节,学生对海洋动物的图片和海底世界的想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兴趣。
在激发学习兴趣的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使用色彩和材料创作出了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作品。
一些学生还展示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给自己的作品加上了更多的细节。
创作海洋背景的环节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用蓝色和绿色的颜料表达了自己对海洋背景的想法。
他们也发挥了创造力,利用提供的材料创作了有趣的海洋背景。
在展示和讨论环节,学生互相展示和分享了自己的作品,并讨论了作品中的色彩和细节。
这种互动和分享的环节,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在时间的控制上,有些学生在完成作品上花费了较长的时间,导致展示和讨论的时间较短。
PPT课件contents •奇妙的海底世界概述•海洋生物绘画技巧•海底地形表现手法•创意组合与构图设计•作品欣赏与点评•课堂总结与延伸活动目录01奇妙的海底世界概述海洋生物多样性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包括各种鱼类、鲸、海豚、海狮、海象、海星、海胆、珊瑚等。
独特的生物形态海洋生物形态各异,有像水母的透明生物,也有像章鱼的多足生物。
多彩的生物颜色海洋生物的颜色丰富多彩,从鲜艳的热带鱼到深邃的海洋蓝都有体现。
1 2 3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山、海底平原等。
海底地形种类海底地形复杂多变,有深不见底的海沟,也有高耸入云的海山。
海底地形特征不同的海底地形对生物的分布和生存有着重要影响。
海底地形与生物分布神秘的海底地形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水资源海洋能源丰富的海洋资源01020304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栖息地,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
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多金属结核等。
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可用于提取食盐、溴、镁等多种化学元素。
海洋中的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02海洋生物绘画技巧010204鱼类绘画步骤与特点观察鱼类的基本形状和结构,了解其身体比例和特征。
绘制鱼类的轮廓线,注意线条的流畅和准确性。
添加鱼类的细节,如鳞片、鱼鳍和眼睛等,使其更加生动逼真。
使用丰富的色彩表现鱼类的鲜艳和多样性。
03了解贝壳的基本形状和纹理特征,观察其色彩和光泽。
使用柔和的笔触绘制贝壳的轮廓线,注意表现其圆润和光滑感。
添加贝壳的内部结构和纹理,如螺旋纹、斑点等,增加细节表现。
运用色彩渐变和光影效果表现贝壳的立体感和质感。
01020304贝壳类生物绘画方法海草与珊瑚绘画技巧观察海草和珊瑚的形态和生长特点,了解其色彩和质感。
添加海草的细节和纹理,如叶片、叶脉等,使其更加逼真。
对于珊瑚的绘画,可以使用厚重的笔触表现其粗糙和多孔的特点。
使用轻盈的笔触绘制海草的轮廓线,注意表现其飘逸和柔美感。
小班美术活动《海底世界》教案小班美术活动《海底世界》教案1活动目标:1、能用小手涂抹颜料进行印画,并尝试画出各种动态的鱼和水草。
2、体验手印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预备:图片、各种水粉颜料、棉签假设干、蓝色底板假设干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爱好。
引导语:在喧闹的海洋里,生活着各式各样的鱼,它们是“热带鱼”大家看看它们和我们平常见到的鱼有什么不同?二、引导幼儿观测热带鱼的色调美,了解用手掌印画的方法。
1、观赏PPT《海底世界》引导语:今日我们一起来观赏一下漂亮的海底世界,看看漂亮的热带鱼有什么颜色。
2、师幼共画海底世界引导语:老师来变个魔术,我要用手变出漂亮的热带鱼。
你们瞧,美丽的小鱼印到神奇的海洋世界里了。
提问:请小伙伴来试一试,你想怎么印?小鱼的头朝哪里?3、引导幼儿说一说印画小鱼的方法。
印画小鱼儿歌:五指张开印一印,颜料肯定涂匀称;压一压,摁一摁,颜料全部印纸上;一二三,三二一,小手径直抬起来;食指沾点黑颜料,小鱼眼睛黑又亮;漂亮小鱼真欢乐,夸我小手最能干。
三、自主印画小鱼。
1、指导幼儿在手上涂多种颜色,印画不同方向游动的小鱼。
小结:小鱼喜爱穿上不同颜色的衣服在水里游来游去,有时候他们成群结队地向前游,有时候他们会面对面地遇到一起。
2、引导幼儿用棉签添画小鱼的眼睛、水草。
小结;小鱼喜爱和水草一起玩,水草也跳起了扭扭舞。
四、共享、沟通作品。
1、引导幼儿相互沟通,大胆讲解并描述提问:海底世界真美丽,你最喜爱哪条小鱼?为什么喜爱?小结:小伙伴们,你们的小手能干让海底世界变得这么喧闹,色调缤纷,真了不得!小班美术活动《海底世界》教案2活动目标:1、在感受河南蔚县剪纸的美的基础上,能对此制作感爱好。
2、学习用点染的方法,仿照蔚县剪纸,制作形态各异的鱼,组成漂亮的海底世界。
3、能与同伴合作,用已制作好的鱼组成海底世界。
并初步学会互评作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制造的技能。
5、培育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2024年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海底世界》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多彩的海底世界》,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海底生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绘画形式表现海底世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海底生物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并描述几种常见的海底生物。
2. 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能够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表现海底世界。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海底生物,学会用绘画形式表现海底世界。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海底生物的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进行绘画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海底世界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投影仪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海底世界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海底生物,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海底生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5分钟)结合图片,讲解几种常见的海底生物(如海星、海龟、海马等)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帮助幼儿了解它们。
3. 示范绘画海底世界(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展示如何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表现海底世界,同时讲解绘画技巧。
4. 幼儿绘画实践(15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绘画实践,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绘制自己的海底世界。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挑选几幅幼儿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幼儿互相评价、欣赏,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海底生物名称和特征2. 绘画步骤和技巧3. 幼儿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幅海底世界画作。
2. 答案:幼儿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海洋环境保护,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制作海底生物手工作品,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讲解海底生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3. 示范绘画海底世界4. 幼儿绘画实践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1. 利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海底世界的美丽景色,如五彩斑斓的珊瑚、可爱的海豚等。
大班美术绘画《海底世界》活动设计
一、设计意图:
在一次课间活动中,我给幼儿播放了有关海底的视频,发现他们在看的过程中滔滔不绝,都能说出很多有关海底的东西,根据小朋友们的兴趣, 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引导幼儿通过绘画的形式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对海底世界的认识表现出来。
二、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使用各种线条及颜色表现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
2.让幼儿学习合理布局,注意生物和背景的关系。
3.让体验创意绘画的快乐。
重点:使用各种线条及颜色表现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
难点:合理布局画面。
三、活动名称:美术
四、活动内容:海底世界
五、活动准备:
视频、课件、水彩笔、画纸
六、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安静的坐好。
2.播放视频,让幼儿观察画面,引出绘画主题。
3.教师提问并引导幼儿使用各种线条及颜色表现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
4.教师讲解并引导幼儿学习合理布局。
5.幼儿自由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交待规则。
(2)幼儿开始绘画。
6.教师小结,幼儿互送作品,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优秀美术教案《海底世界》含反思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题目和来源:中班幼儿绘画水平处于单线平涂阶段,在绘画时经常会因为面积过大而虎头蛇尾,影响了幼儿绘画的积极性。
于是我思考是否可以让孩子学习组合各种线条来装饰大块面积的物体,使幼儿能够完整的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带孩子们到东湖海洋馆秋游时,他们对海底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基于此我设计了本次艺术活动《海底世界》——装饰小鱼。
我运用刮画纸这一特殊而神秘的材料,通过刮画的形式,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线条组合来装饰小鱼,让幼儿在黑色的纸上刮出五彩亮丽的颜色,从而感受线条组合带来的美感,促发幼儿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想像。
为了将目标转换为幼儿的需要,我创设了一个需要帮助的“小黑鱼”的角色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营造了一个优美动人的意境来激发和感染幼儿大胆的表现美、创作美。
促使幼儿在绘画中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2、说目标:※情感目标:体验刮画的乐趣,感受不同线条装饰带来的美。
※知识目标:学习用直线、波浪线、锯齿线装饰小鱼。
※能力目标:能用两种以上线条组合装饰小鱼并初步学会互评作品。
3、说重难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我将活动的重难点确定为重点——学习用直线、波浪线、锯齿线装饰小鱼。
难点——能用两种以上的线条组合装饰小鱼并相互评价。
4、说教学准备:知识经验:1.教师了解线条组合装饰的方法。
2.幼儿观赏过海洋鱼,并发现鱼身上各异的线条。
物质材料:多媒体课件《海底世界》、刮画纸、筷子、喷绘的“海底世界”底板、彩色吸管、标签贴、音乐。
环境准备:将教室装饰成海底世界。
二、说学情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 。
此次参与活动的中二班幼儿对绘画活动感兴趣,绘画能力较强,他们在观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时,会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
他们对表现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想象有明确的目的,也能用简单线条逐渐深入地表现越来越多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