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的历史上册的第5课罗马城邦与罗马帝国同步习题.doc
- 格式:doc
- 大小:44.51 KB
- 文档页数:5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选择题1.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机构。
其中,最重要的机构是()A.五百人议事会议B.平民大会C.公民大会D.元老院2.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这部重要的法律是()A.《十二铜表法》B.习惯法C.《汉谟拉比法典》D.万民法3.罗马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战俘和人口被掠为奴隶,奴隶起义不断发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A.凯撒发动起义B.斯巴达克发动起义C.屋大维发动起义D.亚历山大发动起义4.西方有谚语“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其中“凯撒”是()A.雅典将军B.古罗马终身独裁官C.埃及旅行家D.佛教神职人员5.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6.一道历史知识竞赛题,这样描述一个国家:①地跨欧亚非三洲②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③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据此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A.古印度B.古巴比伦C.古埃及D.古罗马帝国7.下面是小丽同学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A.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B.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C.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D.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8.罗马帝国时期是古罗马文明的一个重要阶段。
下面关于罗马帝国的阐述错误的是()A.我国古代称罗马帝国为大秦B.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达到其最大规模C.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屋大维D.罗马帝国与中国的最早交往始于西汉9.如下图为某帝国的疆域扩张图,该帝国的建立者是()A.凯撒B.亚历山大C.伯利克里D.屋大维10.古罗马帝国通过几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基础梳理:一、罗马城邦1.兴起:公元前1000年,从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兴起。
2.罗马共和国(1)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
(2)统治措施:①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元老院的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
③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3)《十二铜表法》①颁布时间:公元前450年左右。
②主要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
③意义: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4)对外扩张: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
随后,罗马战胜了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5)衰落: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二、罗马帝国1.背景: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
后被谋杀,内战又起。
2.帝国建立: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3.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1.衰落:3世纪,罗马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
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财政危机,民生凋敝。
2.灭亡:375年,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开始大举侵入罗马帝国。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预习检测:1.古罗马诞生于台伯河畔,全盛时地跨三洲,疆域辽阔。
罗马建立共和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8世纪B.公元前509年C.公元前27年A.雅典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B.斯巴达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C.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D.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5.有人说《十二铜表法》仍是平民的胜利。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选择题1.《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它颁布于()A.罗马共和国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 C.东罗马帝国时期 D.西罗马帝国时期2.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A.是现存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B.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C.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 D.奠定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基础3.“地中海已成为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
”材料中的“帝国”是()A.罗马帝国 B.波斯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4.下面是一次初三历史知识竞赛题中对某个国家的描述。
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①地跨欧亚非三洲②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③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A.古埃及 B.古巴比伦C.古印度 D.古罗马帝国5.19世纪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
这里的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法()A.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 B.规定发放津贴鼓励公民参与政治C.规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D.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6.古希腊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中国文明高度发展,交相辉映。
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文明成果是()A.《十二铜表法》《史记》 B.《荷马史诗》《论语》C.《十二铜表法》《论语》 D.《荷马史诗》《黄帝内经》7.如右图所示,公元 2 世纪,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版图达到最大的国家是()A.古埃及B.古希腊C.古巴比伦D.罗马帝国8.斯巴达克起义(右图)是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
这次起义的爆发说明罗马共和国()A.小农经济破产B.遭到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反抗C.社会内部矛盾尖锐D.遭到外部侵略9.下列关于罗马共和国的表述,错误的是()A.经过不断扩张,公元前2世纪,罗马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B.公元前3世纪,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C.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D.公元前2世纪,地中海成为罗马共和国的“内湖”10.西方有句谚语说:“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第五课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公元前2世纪末,当你以一位学者的身份前往罗马共和国考察时,你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A.国家的最高官职是元首B.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C.罗马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D.奴隶制盛行.奴隶没有政治权利2.根据下列第①组的内在关系,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使第②组成立。
①伯里克利→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②( )→罗马帝国建立A.亚历山大B.斯巴达克C.凯撒D.屋大维3. (山东威海中考)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帝国。
其中,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湖”,与中国汉朝处于同一时期的是( )A.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波斯帝国D.拜占庭帝国4.雕塑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历史与文化。
下面的这个雕塑和一个国家的起源有关,这个国家是()A.罗马城邦B.迦太基C.斯巴达城邦D.雅典城邦5.(四川乐山中考)古罗马国家由位于意大利台伯河畔罗马城发展而来。
罗马共和国时期没有君主,国家的最高官职是( )A.元老B.元帅C.执政官D.元首6.《十二铜表法》是因为刻在十二块牌子(铜板)上而得名。
下列有关《十二铜表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的成文法B.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C.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D.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7.布匿战争是罗马在向地中海扩张过程中与一个强大的商业强国发生的战争,这个强国是( )A.波斯B.迦太基C.斯巴达D.马其顿8.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
题干中的“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D.汉王朝9.(江西中考)“罗马从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共和国转变为一个庞大的帝国,是突然而惊人的,这使人联想起亚历山大的征服。
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同步练习一、罗马城邦(共5题;)1.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成文法诞生。
其主要标志是罗马共和国制定了()A. 《十二铜表法》B. 《万民法》C. 《民法大全》D. 《权利法案》2.下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②处应填写的是()A. 罗马共和国B. 罗马帝国C. 西罗马帝国D. 拜占廷帝国3.小明在家欣赏一部反映罗马共和国历史的影视作品,发现一处情节与史实严重不符,请你帮他指出来()A.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成立B. 公元3世纪,征服意大利半岛C. 在扩张过程中与迦太基爆发了布匿战争D. 公元前1世纪演变为罗马帝国4.下列关于罗马共和国的表述,错误的是()A. 经过不断扩张,公元前2世纪,罗马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B. 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掌握最高统治实权C. 共和国后期,斯巴达克起义震憾了罗马的统治D. 公元前2世纪,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5.“《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
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
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
”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③④二、罗马帝国(共7题;)6.江山代有人才出。
凯撒被谋杀后,屋大维迅速崛起,于公元前27年建立了()A. 雅典共和国B. 罗马共和国C. 罗马帝国D. 迦太基王国7.玉玉探究学习时,搜集到下图,然后她在图片上注明:他独揽了罗马政治、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他被尊为“奥古斯都”。
他实际上是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
此人是()A. 凯撒B. 屋大维C. 梭伦D. 伯里克利8.标志罗马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的事件是()A. 恺撒夺取政权B. 斯巴达克起义被镇压C. 恺撒被刺D. 屋大维建立元首制9.古希腊文明翻开了欧洲文明史的第一页,古罗马历史则展现了欧洲上古时代的文明与辉煌。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同步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1.(2018绥化15.)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A.亚历山大 B.斯巴达克 C.凯撒 D.屋大维2.(2018乐山21.)与“台伯河畔”“布匿战争”“元老院”“屋大维”这些关键词相关的学习主题是()A.上古亚非文明 B.中古阿拉伯国家 C.古代希腊 D.古代罗马3.2019深圳21 .)如图所示,公元 2 世纪,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版国达到最大的国家是()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巴比伦 D.罗马帝国4.(2018山西10.)下面是小丽同学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C.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D.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5.(2018青岛32.)“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
”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6.(2019南京15.)按时序排列欧洲文明演进过程中的相关现象,正确的是()①罗马帝国的分裂②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③拜占庭帝国灭亡④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7.(2019益阳23 .)公元前46年,他制定的一套新的历法奠定了今天广泛采用的公历的基础。
这里的“他”指的是()A.丕平B.屋大维C.恺撤D.査理大帝8.(2019内江 10.)古希腊文明翻开了欧洲文明史的第一页,古罗马历史则展现了欧洲上古时代的文明与辉煌。
下列有关古希腊、古罗马的叙述,正确的是()A.公元前5世纪,斯巴达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B.公元前27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罗马进入帝国时期C.盲诗人格列高利编著了《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诗D.公元前4世纪,伯里克利建立了横跨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9.(2019乐山18 .)下面是一次初三历史知识竞赛题中对某个国家的描述。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罗马奴隶制共和国建立的时间是( )A.公元前646年B.公元前594年C.公元前550年D.公元前509年答案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奴隶制共和国。
故选D。
2.罗马共和国早期,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实际掌握决策权的是( )A.公民大会B.国家议会C.元老院D.执政官答案 C 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
故选C。
3.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成文法诞生,其主要标志是( )A.《汉谟拉比法典》颁布B.《十二铜表法》颁布C.制定太阳历D.创立元首制答案 B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故选B。
4.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期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它产生的结果是(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C.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与滥用D.取消了元老院的权力答案 C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平民和贵族斗争的产物。
《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故选C。
5.罗马共和国后期,加速其衰落的事件是( )A.平民和贵族的斗争B.斯巴达克起义C.罗马和迦太基的战争D.凯撒被谋杀答案 B 在斯巴达克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6.“从罗马共和制向帝制的过渡中涌现了好些深谋远虑、手腕老练的政客、帝王”,下列人物符合材料中提到的“政客、帝王”的是( )A.伯里克利B.亚历山大C.屋大维D.汉谟拉比答案 C 公元前49年,凯撒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打败对手,控制了元老院。
后来,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
不久,凯撒被谋杀,内战又起。
公元前31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公元前27年,他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第2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五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 有学者说: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的胜利。
这样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 A.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B.内容广泛且条文清晰C.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D.侧重维护平民利益2. 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帝国。
其中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湖”,与中国汉朝处于同一时期的是()A.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波斯帝国D.拜占庭帝国3. 西欧奴隶社会终结的标志是()A.罗马共和国的建立B.法兰克王国的建立C.西罗马帝国的灭亡D.东罗马帝国的灭亡4.右下图中这座奇特的雕像,蕴涵着一个国家早期历史的传说。
这个诞生于台伯河畔,全盛时地跨三洲,疆域辽阔的国家是( )A.古埃及B.古罗马C.古希腊D.阿拉伯5. 屋大维已经是终身执政官和最高统帅了,公元前27年,元老院又授予他“奥古斯都”及“元首”的称号。
从此,元首和执政官合二为一。
该材料反映出屋大维建立了( )A.波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D.阿拉伯帝国6.“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成为地中海霸主的罗马共和国发祥于今天的( )A.西班牙B.意大利C.德国D.法国7.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统治的决策机构是( )A.公民大会B.元老院C.陪审法庭D.五百人会议8.对下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宣扬了王权神授的思想观念②是罗马共和国的成文法③一定程度上维护平民的利益④是古代欧洲文明的见证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9.《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奴隶参与了立法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C.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D.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10.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在布匿战争中,争夺地中海控制权的两个国家分别是( )A.希腊和波斯B.罗马和土耳其C.英国和法国D.迦太基和罗马11.斯巴达克起义爆发于公元前73年,是罗马共和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它加剧了罗马奴隶制的经济危机,加速了罗马政权由共和制向君主制的过渡。
第五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1.罗马共和国大致建立于以下标尺中的何时()2.著名的斯巴达克起义发生在()A.古代埃及 B.古代罗马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3.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结束王政时代,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
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史实叙述错误的是()A. 与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B. 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的霸主C. 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D. 公元前49年,凯撒夺权,但被刺杀4. 公元前 2 世纪,罗马共和国通过成为地中海霸主。
()A. 希波战争B. 布匿战争C. 亚历山大东征D. 三角贸易5.石膏雕像“阿格里巴”是屋大维的女婿、部将、密友,他追随屋大维在罗马内战中东征西战,最终帮助屋大维()A. 赢得布匿之战 B. 推行种姓制度C. 打败波斯帝国D. 建立罗马帝国6.“罗马从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共和国转变为一个庞大的帝国,是突然而惊人的,这使人联想起亚历山大的征服。
”下列对材料理解表述正确的是()A.罗马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同时建立B.亚历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罗马帝国C.亚历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罗马共和国D.罗马取得布匿战争胜利后称霸地中海7.罗马的元老院广场上,一个衣衫褴褛、篷头垢面、声音嘶哑的老人哭诉:“罗马人,你们看呐!”他脱下上衣,袒露出胸前背后的累累伤痕,“这些,除了为国家打仗留下的,就是债主用鞭子抽打的。
”受此事件影响,平民们同贵族展开斗争,最终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
保民官的职责是()A.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B.主持日常政务人民大会C.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D.负责制定《十二铜表法》8.古罗马城在当时世界上是个规模大的城市,下列哪个是与它同时的城市()A.汉朝长安 B.唐朝长安 C.美国华盛顿 D.日本东京9.公历一年的12个月起源于古罗马的历法,其中August(8月)是由屋大维的拉丁语尊号Augustus(奥古斯都)演变而来的。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巩固限时达标1.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则其建立时间为()。
A.公元前5世纪初B.公元前5世纪末C.公元前6世纪初D.公元前6世纪末2.右图是某一城邦的象征,该城邦是()。
A.雅典B.斯巴达C.罗马D.迦太基3.它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被称为“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
“它”是()。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陶片放逐法”D.《查士丁尼法典》4.右图所示事件,导致了()。
斯巴达克起义A.罗马共和国建立B.罗马共和国衰落C.罗马帝国形成D.罗马帝国分裂5.右图所示帝国的首位元首是()。
A.凯撒B.屋大维C.斯巴达克D.伯里克利6.下列对古代罗马社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元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建立B.斯巴达克起义使罗马帝国灭亡C.公民大会主持罗马日常政务D.罗马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7.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其中灭亡西罗马帝国的是()。
A.犹太人B.日耳曼人C.苏美尔人D.雅利安人8.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有()。
①政治腐败②经济瘫痪③法制严明④阶级矛盾激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下图有助于我们学习()。
A.古希腊文明B.古罗马兴衰C.古巴比伦兴亡D.古印度历史提升理解应用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罗马人在思想上的一个最重要的贡献是,他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制定了一部简单、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
从它的制定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平民与贵族斗争胜利的产物,反映了平民在政治、经济、法律地位上的要求。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在共和国时期,为了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保证对外战争的胜利,罗马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平民权益的法律,维护了社会稳定。
在帝国时期,罗马法又增加了许多内容,以调解罗马人与被征服民族的关系,巩固了帝国的统治和统一。
第 5 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一、选择题
1.《十二铜表法》第八条规定 : 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 , 他必须偿付 300 阿司罚金 ; 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 , 罚金可以减半。
此规定主要反映《十二铜表法》( ) A. 对自由人很残酷
B.宣扬暴力至上
C.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对奴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公元前 509 年,罗马废除了“王政” ,改行共和制度,结束王政时代,开始了近 500 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
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史实叙述错误的是()
A.与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
B.公元前 2 世纪,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C.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D.公元前 49 年,凯撒夺权,但被刺杀
3.罗马征服地中海的关键战争是 ( ) A.
亚历山大东征
B.布匿战争
C.希波战争
D.中东战争
4.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机构。
其中国家的决策
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 )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元老院
5. 著名的斯巴达克起义发生在()
A.古代埃及
B.古代罗马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6.古罗马通过征服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 , 用来维系帝国统治的重要
举措是 ( )
A. 召开公民大会
B.建立元老院制度
C.颁布十二铜表法
D.制定万民法
7.“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成为地中海霸主的罗马共和国发祥于今天的 ( ) A.西班牙
B.意大利
C.德国
D.法国
8.石膏雕像“阿格里巴”是屋大维的女婿、部将、密友,他追随屋大维在罗马
内战中东征西战,最终帮助屋大维()
A.赢得布匿之战
B.推行种姓制度
C.打败波斯帝国
D.建立罗马帝国
9.19 世纪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 , 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 , 第一次以武力 , 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
这里的以法律征服世界 , 指的是罗马法 ( )
A.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
B.规定发放津贴鼓励公民参与政治
C.规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D.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10. “罗马从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共和国转变为一个庞大的帝国,是突然而惊人的,这使人联想起亚历山大的征服。
”下列对材料理解表述正确的是()A.罗马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同时建立
B.亚历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罗马共和国
D.罗马取得布匿战争胜利后称霸地中海
11.公元前 5 世纪中期,罗马成文法诞生。
其主要标志是罗马共和国制定了 ( ) A.《十二铜表法》B.《万民法》
C.《民法大全》D.《权利法案》
12.现行的公历直接来源于罗马的 ( ) A.
万年历
B.太初历
C.儒略历
D.太阳历
13.罗马的元老院广场上,一个衣衫褴褛、篷头垢面、声音嘶哑的老人哭诉:“罗马人,你们看呐!”他脱下上衣,袒露出胸前背后的累累伤痕,“这些,除了为
国家打仗留下的,就是债主用鞭子抽打的。
”受此事件影响,平民们同贵族展开
斗争,最终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
保民官的职责是()
A.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
B.主持日常政务人民大会
C.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D.负责制定《十二铜表法》
14.罗马共和国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战俘和人口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
后来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度,加速共和国衰落的是( )
A.与迦太基战争失败
B.“蛮族”的入侵
C.斯巴达克起义
D.凯撒独揽大权
15.他首创了“元首制” 这一政治形式。
公元前 27 年, 罗马元老院授予他” 奥
古斯都”和“大元帅”的称号, 象征罗马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
他是( )
A.伯里克利
B.凯撒
C.亚历山大
D.屋大维
16. 下列有关罗马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恺撒独裁②罗马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③屋大维掌握国家最高权力④斯巴达克起义
A.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①③④② D .③②①④
17.石膏雕像“阿格里巴”是屋大维的女婿、部将、密友,他追随屋大维在罗马
内战中东征西战,最终帮助屋大维 ( )
A.赢得布匿之战
B.推行种姓制度
C.打败波斯帝国
D.建立罗马帝国
18.《十二铜表法》规定 : “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 , 又无人为其担保 , 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 , 系以皮带或脚镣 , 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 , 愿减轻者听便。
”由此可见它 ( )
A. 维护平民利益
B.维护私有财产
C.维护贵族利益
D.维护奴隶制度
19.有人到罗马旅游,夜间问一老者,“罗马夜间,为什么不能稍稍明亮一点?”那位老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
”以下各项中属于“罗马历史的光辉”的是 ( )
A.雅典民主政治
B.共和国时期奴隶制盛行
C.爱琴文明兴起
D.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20.公历一年的12个月起源于古罗马的历法,其中August (8 月)是由屋大维的拉丁语尊号 Augustus (奥古斯都)演变而来的。
你知道屋大维是()A.罗马城的建立者
B.罗马共和国的建立者
C.罗马帝国的建立者
D.被元老院贵族刺杀的罗马统治者
二、材料题
21.在古代罗马遗留给后世的诸多遗产中,罗马法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其影响逾千年而不衰。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二铜表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
惯法的汇编。
公元前451 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提议下,罗马政府制定法律《十表》公布于罗马广场。
次年,又增编两表,作为对前者的补充,这就是著名的《十二铜表法》。
它是罗马国家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材料二: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
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 。
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的指控。
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十二铜表法》有何意义。
(2)材料二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什么法律制度和原则?
(3)罗马法经受了时间考验,直至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份宝贵的法律遗产中受
益。
据此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