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 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1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中易受到冻胀的影响,降低了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为了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本试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配合比下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为工程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二、试验原理冻胀是指混凝土中的游离水在低温环境下结冰膨胀的现象。
由于冰晶的膨胀,会导致混凝土中产生内部应力,从而破坏混凝土的结构。
抗冻性能试验主要采用冰冻-解冻循环试验,通过测定混凝土在冻结-解冻过程中的体积变形和强度损失,来评估其抗冻性能。
三、试验方法1.试件制备:根据设计要求,制备混凝土试件,试件尺寸为150mm×150mm×150mm。
2.试件存养:试件在模具中存养28天,并保持湿润。
3.试件质量检测:称重每个试件,记录初始质量。
4.试件冻结:将试件放入低温冰箱中,温度降至-20℃,冻结72小时。
5.试件解冻:将试件取出冰箱解冻至室温,保持自然解冻。
6.试件表观损坏检测:观察试件是否有开裂、表面剥落等表观损坏情况,并记录。
7.试件强度测试: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以每分钟2mm的加载速率施加力,测定试件的抗压强度。
8.试件体积变形测试:采用位移计记录冻结-解冻过程中试件的体积变形。
四、试验结果1.试件表观损坏情况:配合比试件开裂数表面剥落情况A0无B1少量局部剥落C2部分开裂,剥落较多2.试件抗压强度损失:配合比初始强度(MPa)冻结后强度(MPa)强度损失(%)A302516.7B352820.0C403025.03.试件体积变形:配合比冻结后体积变形(mm)解冻后体积恢复(mm)A0.50.3B0.80.5C1.20.7五、试验结论根据试验结果,不同配合比下的混凝土抗冻性能存在差异。
配合比C 的混凝土在冻结-解冻过程中出现较多的开裂和剥落现象,抗压强度损失较大,体积变形较明显。
配合比A的混凝土抗冻性能较好,未出现开裂和剥落现象,抗压强度损失较小,体积变形较小。
配合比B的混凝土在抗冻性能上居于中等水平。
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报告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耐久性和耐腐蚀性。
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试验是评估混凝土质量以及确定其适用范围的重要手段。
本报告通过对混凝土的强度、抗冻性和渗透性等进行试验评估,以便更好地理解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二、试验目的1.评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2.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3.评估混凝土的渗透性。
三、试验方法及结果1.抗压强度试验:试验采用标准压力机进行,样品为规定大小的立方体试块。
试块经过7天和28天龄期养护后,在试验机上施加逐渐增加的压力,记录试块破坏的最大负荷。
试验结果表明,7天龄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20.5MPa,而28天龄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了45.2MPa。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强度逐渐增加。
2.抗冻性试验:试验采用冻融试验箱进行,样品为规定大小的圆柱体试块。
试验过程中,将试块在-18℃的环境中放置15个小时,然后在室温条件下解冻。
重复多次后,观察试块的破坏情况。
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试块在多次冻融循环后均未发生明显的破坏,综合评估结果为良好的抗冻性能。
3.渗透性试验:试验采用负压渗透试验进行,样品为规定尺寸的圆柱体试块。
在试验中,施加一定的负压,使水从试块表面渗透到试块内部。
通过观察试块内部的渗透深度和质量变化,评估混凝土的渗透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时间段内,不同试块的渗透深度差别较大。
平均渗透深度为15mm,表明混凝土存在一定的渗透性。
四、结论从以上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7天龄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20.5MPa,28天龄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45.2MPa;2.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冻性能;3.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渗透性。
五、建议1.加强混凝土养护,以提高其抗压强度;2.若混凝土将用于寒冷地区,可以适当调整配合比,增加抗冻剂的使用,以提高抗冻性能;3.在需要高防水性能的场所使用混凝土时,应考虑添加防水剂等措施,以降低渗透性。
混凝土检测报告混凝土检测报告测试日期:XX年XX月XX日测试地点:XXX地点一、测试目的:本次测试旨在检测混凝土的质量,以确定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并评估其适用性和可靠性。
二、测试内容:1. 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2. 混凝土抗折强度测试3. 混凝土抗冻性能测试4. 混凝土含气量测试5. 混凝土流动性测试6. 混凝土密度测试7. 混凝土含水率测试三、测试结果:1. 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结果:测试编号抗压强度(MPa)---------------------------1 xx2 xx3 xx2. 混凝土抗折强度测试结果:测试编号抗折强度(MPa)---------------------------1 xx2 xx3 xx3. 混凝土抗冻性能测试结果:通过/不通过4. 混凝土含气量测试结果:含气量:xx%5. 混凝土流动性测试结果:流动度:xx cm6. 混凝土密度测试结果:密度:xx kg/m³7. 混凝土含水率测试结果:含水率:xx%四、结论:根据测试结果,混凝土样本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冻性能,含气量、流动度、密度和含水率也在合理范围内。
因此,混凝土的质量合格,并可满足相关工程要求。
建议继续进行其他项目的检测和评估。
五、备注:本次测试报告仅适用于所测量的混凝土样本,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如需针对其他混凝土样本进行测试,请重新下单并进行测试。
六、签字:测试机构代表签字/盖章:XXX日期:XX年XX月XX日。
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参考一、前言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材料,其在寒冷环境下的耐久性至关重要。
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进行混凝土抗冻试验是评估混凝土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混凝土在经受多次冻融循环后的性能变化,评估其抗冻性能,为混凝土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三、试验依据本次试验依据以下标准和规范进行:1、《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四、试验原材料1、水泥:采用_____牌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_____。
2、骨料:细骨料为中砂,细度模数为_____;粗骨料为碎石,最大粒径为_____mm。
3、外加剂:使用_____型高效减水剂。
4、水: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五、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如下:水泥:_____kg/m³砂:_____kg/m³石:_____kg/m³水:_____kg/m³外加剂:_____%六、试验设备1、快速冻融试验机:能够自动控制冻融循环的温度和时间,精度满足试验要求。
2、动弹模量测定仪:用于测量混凝土在冻融过程中的动弹模量。
3、电子秤:精度为_____g,用于称量试件的质量。
4、卡尺:精度为_____mm,用于测量试件的尺寸。
七、试件制备1、按照配合比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均匀后装入模具中。
2、采用振动台振捣密实,确保试件内部无气泡和空隙。
3、试件成型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为_____℃,相对湿度为_____%以上)养护_____天。
4、养护到期后,将试件取出,在水中浸泡_____天,然后进行试验。
八、试验方法1、质量损失率测定每次冻融循环前,用电子秤称量试件的质量,精确至_____g。
经过一定次数的冻融循环后,再次称量试件的质量,计算质量损失率。
混凝土受冻性能的实验研究及改善措施一、前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性能对工程的质量和持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寒冷地区,混凝土受冻性能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从实验研究及改善措施两个方面对混凝土受冻性能进行探讨。
二、混凝土受冻性能的实验研究1. 实验目的混凝土受冻性能的实验研究旨在探究混凝土材料在寒冷环境下的抗冻性能,为混凝土在寒冷地区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 实验方法(1)材料准备:选取水泥、砂子、骨料、水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混凝土试块。
(2)试验过程:将混凝土试块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环境中,并不断进行冻融循环,记录试块的质量变化、强度变化等参数。
(3)实验结果分析: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受冻性能。
3.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在寒冷环境下会出现冻胀现象,严重影响其强度和持久性。
而混凝土的受冻性能与其配合比、水泥品种、骨料种类等因素有关。
因此,为了提高混凝土在寒冷地区的抗冻性能,需要采取相应改善措施。
三、混凝土受冻性能的改善措施1.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通过合理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从而提高其在寒冷环境下的抗冻性能。
具体来说,可以适当增加水灰比和骨料的粗细比,减少水泥用量等方式来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2. 选用高性能水泥高性能水泥具有强度高、抗冻性好等优点,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因此,在寒冷地区,可以优先选用高性能水泥来制作混凝土。
3. 选择合适的骨料骨料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寒冷地区,应该选择具有良好耐冻融性能的骨料,如石英砂、玄武岩等。
4. 加入防冻剂防冻剂是一种能够降低混凝土凝固点的化学物质,可以延缓混凝土的冻结时间,从而减缓混凝土的冻胀破坏。
在寒冷地区,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防冻剂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5. 采用保温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保温措施来避免混凝土在凝固期间遭受冻结。
具体来说,可以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保温材料,或在混凝土周围搭建临时保温棚,以保持混凝土的温度稳定。
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填写要求混凝土抗冻性能是反映混凝土耐久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某些特殊工程或工程的特殊部位有抗冻要求时,必须留置抗冻试件开展抗冻试验。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用抗冻标号或耐久性系数来表示。
抗冻标号是以混凝土试件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为指标。
耐久性系数是通过对冻融循环次数及相对动弹性模量开展计算得出的。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的规定。
混凝土抗冻标号分为D10、D15、D25、D50、D100、D15D.D200、D250、D300等九个标号。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必须由有资质的试验室出具配合比,同时满足强度等级及抗冻性能的要求。
取样规则:制作试件所用拌合物应从同一盘搅拌或从同一搅拌车中取出。
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方法分为慢冻法和快冻法。
(1)慢冻法:适用于以冻融循环次数为指标来测定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混凝土。
依据骨料粒径的不同试件的尺寸分别为100×100×100、150×150×150、200×200×200mm的立方体试件。
混凝土试件每组3块,根据标号的不同留置一定组数的试件。
混凝土的抗冻标号,以同时满足强度损失率不超过25%,重量损失率不超过5%时的最大循环次数来表示。
(2)快冻法:适用于在水中经快速冻融来测定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及抗冻性要求高的混凝土。
用所能经受快速冻融循环的次数或耐久性系数表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采用100×100×400毫米的棱柱体试件。
混凝土试件每组3块,在试验过程中可连续使用,除制作冻融试件外,尚应制备同样形状尺寸,中心埋有热电偶的测温试件,制作测温试件所用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应高于冻融试件。
冻融到达以下3种情况之一即可结束试验:①已到达300次循环;②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到60%以下;③重量损失率达5%.混凝土耐快速冰融循环次数应以同时满足相对动弹性模量值不小于60%和重量损失率不超过5%时的最大循环次数来表示。
混凝土抗冻实验报告标题:混凝土抗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混凝土抗冻实验,研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了解各因素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为混凝土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中易受到冻融循环的影响,从而导致其物理性能下降,进而引发混凝土结构的破坏。
因此,研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十分重要。
本实验采用冻融试验的方法,通过观察混凝土试样在冻融循环中的变化,来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三、实验步骤:1. 准备混凝土试样:按照设计配制好的混凝土配合比,制备混凝土试样。
2. 制备试样:将混凝土倒入模具中,均匀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无气孔。
3. 养护试样:将模具中的混凝土试样进行养护,以确保其获得足够的强度。
4. 进行冻融试验:将养护好的混凝土试样放入低温环境中,进行冻融循环试验。
每个循环包括一次冻结和一次解冻,循环次数根据需要进行多次。
5. 观察结果:每次循环后,观察混凝土试样的物理性质变化,如表面开裂情况、质量损失、强度下降等,并记录相关数据。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经过多次冻融循环试验,我们观察到以下现象:1. 表面开裂:混凝土试样在冻融循环中容易出现表面开裂的现象。
开裂程度与混凝土配合比以及试样的尺寸有关。
配合比较低和试样尺寸较大的试样开裂程度较为严重。
2. 质量损失:混凝土试样在冻融循环中存在质量损失。
质量损失主要体现在试样表面的剥落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冻融循环导致混凝土内部的膨胀和收缩。
3. 强度下降:经过多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试样的抗压强度明显下降。
这是由于冻融循环导致试样内部的微裂纹和孔隙增加,破坏了混凝土的整体结构,降低了其抗压强度。
根据以上观察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与配合比和试样尺寸密切相关。
合理的配合比和适当的试样尺寸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2. 冻融循环导致混凝土表面的开裂和质量损失,对混凝土的物理性能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因此,在混凝土工程设计中应考虑到冻融循环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抗冻试验报告
I. 试验概述
本次试验是为了测试样品在冬季低温环境下的耐寒性能而进行的。
试验在实验室内进行,温度控制在-20℃。
II. 试验材料
本次试验中,使用的试样为样品名称:xxxx。
具体参数为:
III. 试验方法
1. 将试样调至常温,等待试样自然降温至-20℃;
2. 在-20℃环境下,将试样保持一定时间,观察试样状态;
3. 将试样从低温环境中取出,等待试样自然回升至常温;
4. 在常温下,观察试样状态,并观察试样的外观和其他重要性能指标是否有改变。
IV. 试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以上试验,试样外观与常温下无异,无任何裂纹、变色等现象出现。
而试样的其他性能指标也与之前保持一致。
从试验结
果可以看出,xxxx具有很好的耐寒性能,能够适应较低的环境温度。
V. 结论
本试验证明了样品xxxx在低温环境下具有较好的性能表现,能够适应较低的环境温度。
VI. 建议
为了进一步扩大样品的适用范围,建议进行更严格的测试以验证其在更恶劣环境下的抗寒性能。
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参考一、前言混凝土在寒冷地区的使用中,抗冻性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
为了评估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耐久性和质量,进行混凝土抗冻试验是必不可少的。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抗冻试验的目的、方法、过程以及结果分析,为相关工程和研究提供参考。
二、试验目的本次混凝土抗冻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测定混凝土在经受多次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从而评估其抗冻性能,为混凝土在寒冷地区的工程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和质量保证。
三、试验依据本次试验依据以下标准和规范进行:1、《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四、试验原材料与配合比1、水泥:选用_____牌 PO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采用_____产地的碎石,粒径 5-25mm,连续级配。
3、细骨料:选用_____产地的中砂,细度模数 26。
4、水: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5、外加剂:_____牌高效减水剂。
混凝土配合比如下:|材料|用量(kg/m³)||::|::||水泥|_____||砂|_____||石|_____||水|_____||外加剂|_____|五、试验设备1、快速冻融试验机:能够自动控制冻融循环的温度和时间,精度满足试验要求。
2、电子天平:精度为 01g,用于测量试件的质量。
3、动弹模量测定仪: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
六、试验试件1、试件尺寸:采用 100mm×100mm×400mm 的棱柱体试件。
2、试件数量:每组 3 个试件,共制作_____组试件。
七、试验过程1、试件制作与养护按照配合比拌制混凝土,将混凝土浇筑在试模中,振动密实。
试件成型后,在标准养护条件(温度 20±2℃,相对湿度 95%以上)下养护28 天。
2、冻融循环前的准备将养护 28 天的试件取出,擦干表面水分,测量其初始质量和相对动弹性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