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区间联络通道施工专项方案2
- 格式:doc
- 大小:4.12 MB
- 文档页数:60
冻结法联络通道主要施工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1.总体施工方案(1)联络通道工程简介本工程盾构区间包含12座联络通道,其中7座联络通道和泵站合建,5座联络通道,其中9座采用冻结法加固,矿山法开挖;3座线间距超过20m(宁海路站~塘汉路站区间2#联络通道长39.9m),为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安全,采用机械法施工。
联络通道基本数据统计表(2)联络通道施工筹划本工程拟投入24台冻结设备(备用12台)、1台盾构设备组织施工。
2.冻结法联络通道施工工艺流程联络通道施工工艺流程图详见下图。
3.冻结施工及技术措施(1)冻结帷幕的设计按照冻结设计要求,确定联络通道冻土帷幕厚度水平通道外围有效厚度和喇叭口处两侧冻土帷幕有效厚度。
开挖区外围冻结孔布置圈上冻结壁与隧道管片交界面处平均温度不高于-5℃,其它部位设计冻结壁平均温度≤-10℃。
要求如下:联络通道施工工艺流程图1)开挖区外围冻结孔布置圈上冻结壁与隧道管片交界面处温度不高于-5℃,其它部位设计冻结壁平均温度小于等于-10℃;2)积极冻结时,在冻结区附近200m 范围内不得采取降水措施。
在冻结区内土层中不得有集中水流。
3)在冻结壁附近隧道管片内侧敷设保温层,敷设范围至设计冻结壁边界外1m 。
保温层采用的软质塑料泡沫软板,保温厚度不宜小于厚度60mm ,导热系数不大于0.04W/Mk ,应采用专业胶水将保温板施工准备冷冻法加固施工预应力支撑安装防护门安装钢管片拆除通道开挖施工监测防护门制作初支施工防水施工钢筋制作安装模板制作安装二衬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清理钢格栅加工蜜贴在隧道管片上,板材之间不得有缝隙;4)冻结壁受力采用许应力法计算,-10℃冻土强度指标:抗压强度为3.60MPa,抗折2.00MPa,抗剪强度为1.50MPa,安全系数抗压2.0,抗折3.0,抗剪2.0。
(2)冻结孔布置1)冻结孔布置联络通道冻结孔的布置均采取从左、右线隧道两侧打孔方式进行。
冻结孔按上仰、水平、下俯三种角度布置,联络通道根据不同长度设置不同数量冻结孔。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2.1 概述 (1)2.2 工程地质 (1)2.3 加固设计方案 (1)2.4 水文条件 (2)2.5 加固范围内的地面、地下以及借地情况 (2)三、加固施工方案 (4)3.1 加固形式 (4)3.2 加固材料选用 (4)3.3 加固体旋喷桩工程量及编号 (4)3.4 旋喷桩技术要求 (4)3.5 加固质量检验 (4)四、旋喷桩施工工艺 (5)4.1 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 (5)4.2 施工方法 (5)4.3 施工技术措施 (6)4.4 旋喷桩位置布置 (7)五、施工场地处理 (7)六、机械设备配备 (8)七、劳动力配备 (8)八、安全文明施工 (8)8.1 安全施工措施 (8)8.2 文明施工措施 (9)一、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二、工程概况2.1概述区间隧道需建设8座联络通道,其中联络通道采取地面双管旋喷桩加固方式,其左线中线里程为ZDK14+635.107,右线中线里程为YDK14+609.500。
2.2 工程地质根据地质资料可知,区间6#联络通道地质均较为软弱,13.56m~15.66m范围为素填土层,-6.34m~13.56m范围为<4N-2>地层,-12.39~-6.34范围为<5C-2>地层。
2.3 加固设计方案通道采用双管旋喷桩加固,固化剂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左线中心线加固标高为8.107~-1.543;右线中心线加固标高为8.408~-1.642。
加固范围:径向方向为隧道左右中心线范围内13.2m,轴线方向为联络通道中线前后4.8m。
加固深度范围为隧道顶部2.58m、隧道底部1.47m.图1 联络通道加固范围平面图图2 联络通道加固深度、地层示意图2.4水文条件地下水按赋存方式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潜水或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承压水。
一、工程概况二、工程重难点概述三、方案概述四、实施性方案1、端头加固1.1地层情况本工程始发和到达共计12次。
为确保盾构始发和到达时施工安全,确保地层稳定,防止端头地层发生坍塌或涌漏水等意外情况,结合各端头粉细砂、粉质粘土、粉土及卵石层的地质情况(见图1-1-图1-6),每个端头都需要进行加固。
1.2加固方案(1)平安里站东侧始发端头始发端头加固纵向长度为8m,垂直线路隧道外侧3m,上下各3m。
加固范围见图1-7。
图1-7 端头加固范围示意图平安里站东端头在地面有施工条件,采用从地面打设旋喷桩进行加固。
旋喷桩采用三重管施工。
旋喷桩直径为800mm,间距为650mm。
(2)北海北站西侧到达端头北海北站西端管线密集,地面无施工条件,故在站端进行地层水平注浆加固。
加固范围同始发端头。
采用袖阀管分段后退式注浆。
(3)根据地面条件其它始发端头采用旋喷桩加固,到达端头采用水平注浆加固。
2、盾构机平移吊出平~后区间、后~南区间以及南~隆区间右线盾构机到达后不能直接吊出,需要平移至明挖附属结构才能吊出。
盾构机平移的指导思路是使用液压油缸顶推托架。
下面以平~后区间为例介绍盾构机平移方案。
2.1准备工作进行盾构机平移作业前,需做要好以下准备工作:(1)清理盾构机平移场地,将暗挖风道及明挖附属结构部分的底板先回填部分混凝土。
回填至轨面下1480mm。
复核混凝土顶标高并确保场地平整。
混凝土混凝土过程中注意对预留钢筋的保护;(2)在回填的混凝土表面铺设一层20mm厚的钢板,钢板锚固必须牢固,接缝焊接必须打磨平整,钢板上抹黄油以减少移动托架和钢板之间的摩阻力;(3)在钢板上安装并固定接收托架,托架底部须用钢板找平并连成整体。
2.2平移方法及步骤见图2-1。
图2-1 盾构机平移步骤图3、刀具更换方案区间穿越的地层主要为粉质粘土、粉细砂和卵石层。
盾构在砂层和卵石层中掘进时,刀具磨损量较大(根据对类似地层的调查,一般在400~600m需要检查或更换刀具),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需要更换刀具。
区间联络通道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目录1 编制依据 (3)2 工程概况 (3)2.1 设计概况------------------------------------------------------------------- 32.2 地质水文概况--------------------------------------------------------------- 42.2.1 工程地质----------------------------------------------------------------- 42.2.2 水文情况----------------------------------------------------------------- 53 施工方案 (6)3.1 施工方案的选择-------------------------------------------------------------- 63.2 冻结壁设计------------------------------------------------------------------ 73.3 冻结孔及冷冻排管布置-------------------------------------------------------- 83.4 测温孔、泄压孔布置---------------------------------------------------------- 93.5 冻结制冷系统设计------------------------------------------------------------ 93.6 冻结加固施工技术措施------------------------------------------------------- 103.7 开挖构筑施工技术措施------------------------------------------------------- 113.8 施工难点及控制原则--------------------------------------------------------- 134 冻结施工工艺流程 (13)4.1 施工条件------------------------------------------------------------------- 144.2 冻结钻孔施工--------------------------------------------------------------- 154.3 冻结制冷系统安装----------------------------------------------------------- 174.4 溶解氯化钙和机组充氟、加油------------------------------------------------- 194.5 积极冻结------------------------------------------------------------------- 195 开挖构筑施工 (20)5.1 施工条件------------------------------------------------------------------- 205.2 拉开管片------------------------------------------------------------------- 225.3 土方开挖------------------------------------------------------------------- 235.4 初期支护------------------------------------------------------------------- 235.5 防水层施工----------------------------------------------------------------- 245.6 结构层施工----------------------------------------------------------------- 255.7 预埋件、预留洞施工--------------------------------------------------------- 256 充填注浆与融沉注浆 (26)6.1 衬砌后充填注浆------------------------------------------------------------- 266.2 融沉补偿注浆--------------------------------------------------------------- 267 冻结孔封孔及钢管片处理 (27)8 施工安全监测 (27)8.1 冻结孔监测----------------------------------------------------------------- 278.2 冻结系统监测--------------------------------------------------------------- 278.3 施工不良影响监测----------------------------------------------------------- 289 施工组织与资源配置 (29)9.1 项目法施工----------------------------------------------------------------- 299.2 施工进度计划--------------------------------------------------------------- 309.3 劳动力配备计划------------------------------------------------------------- 329.4 水、电供应计划------------------------------------------------------------- 329.5 机械设备配置与材料供应计划------------------------------------------------- 339.6 施工平面布置--------------------------------------------------------------- 3610 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36)10.1 施工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3610.2 冻结钻孔施工质量安全技术措施---------------------------------------------- 3710.3 冻结制冷施工质量安全技术措施---------------------------------------------- 3910.4 开挖构筑施工质量安全技术措施---------------------------------------------- 4011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41)11.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4111.2冷冻站安装标准化管理------------------------------------------------------ 4311.3综合治理保证措施---------------------------------------------------------- 4412 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46)13 环境设施保护措施 (46)14 安全用电措施 (47)15 防火安全措施 (48)16 施工应急预案 (48)16.1 应急组织机构-------------------------------------------------------------- 4916.2 应急物资准备-------------------------------------------------------------- 4916.3 发生险情的组织和汇报程序-------------------------------------------------- 5016.4 工程风险源及应急处理方案-------------------------------------------------- 5016.5 新闻管理措施-------------------------------------------------------------- 521 编制依据2 工程概况2.1 设计概况南通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3标四工区项目包含两站三区间一岔线井:环西文化广场站、孩儿巷站~环西文化广场站区间、环城东路站、环西文化广场站~环城东路站区间、岔线井、环城东路站~中级法院站。
联络通道专项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34)1.1 编制依据 (34)1.2 编制目标 (35)1.3 编制原则 (35)第二章工程概况 (36)2.1工程设计概况 (36)2.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36)2.2.1工程地质条件 (36)2.2.2地质 (37)2.2.3水文地质概况 (37)2.3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38)2.4风险源分析 (38)2.5工程重难点分析 (40)第三章施工总体筹划 (42)3.1 人员及组织机构 (42)3.2施工现场布置 (43)3.3临水、临电引入 (44)3.3.1 临水引入 (44)3.3.2 临电引入 (44)3.4拟投入主要机械设备及劳动力计划 (44)3.5总体施工部署 (45)3.6施工进度计划 (45)第四章施工方案 (46)4.1施工流程 (46)4.2通道口临时支撑架设 (46)4.3盾构管片破口施工 (48)4.3.1土体加固 (48)4.3.2盾构管片破除 (51)4.4土方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工艺 (52)4.4.1 K46+864.971处联络通道 (52)4.4.2 K45+743.161处联络通道 (57)4.4.3 K46+257.000处排水泵房 (58)4.5防水施工 (60)4.6二次衬砌施工工艺 (65)4.6.1二次衬砌方法 (65)4.6.2分项工程 (65)4.7.3特殊部位施工 (68)第五章原施工方案 (71)第五章监控量测 (71)5.1监测方案设计说明 (71)5.2盾构区间监测内容 (71)5.3盾构区间监测点布设 (71)5.4量测方法 (72)5.5数据分析、预测及上报 (73)5.5.1监测控制标准 (73)5.5.2监测数据管理流程 (74)5.5.3监测数据分析及预测 (74)第六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76)6.1 质量目标 (76)6.2质量保证体系 (76)6.3质量保证措施 (77)6.3.1 初支开挖的质量保证措施。
XX市轨道交通X号线【XX~XX区间XX区间】盾构工程联络通道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批:XXX项目经理部二零XX年XX月XX日联络通道施工方案1、编制目的为了保证联络通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确保安全、优质、有序、按期完成联络通道的施工。
2、编制依据⑴XX市轨道交通X号线工程XX~XX站区间联络通道设计图⑵XX市轨道交通X号线工程XX~XX站区间结构防水设计图⑶【XX~XX站~XX盾构区间】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⑷【XX~XX站~XX盾构区间】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⑸《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02)⑹《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1999)⑺《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则》(TBJ108-92)⑻《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L86-85)⑼《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设计概述为了满足区间紧急疏散的要求,区间左右线间设置联络(疏散)通道。
本标段内共设置8个联络通道和一个废水泵房,1个与XX站南盾构井合建,其余7个均位于盾构区段。
XX站~XX站区间设置6个(1#~6#)联络通道,其中1#联络通道与盾构井结合修建,为矩形断面,3#联络通道设在区间最低点并和废水泵房合建;XX站~XX站(北段)区间设置2个(1#、2#)联络通道。
联络通道结构形式:除1号联络通道外,其余联络通道采用矿山法施工,结构为复合式衬砌,即锚喷初期支护+钢筋混凝土模筑衬砌。
支护参数根据区间的地质情况、埋深和地下水位情况选取不同的设计参数,具体见表3-1:联络通道的防水原则为“以防为主、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结构采用C30防水混凝土,抗渗标号S10。
初期支护与二衬之间设柔性防水层,防水材料为1.5mm 厚PVC防水板。
联络通道中间设一道环向背贴式PVC止水带,进行分区防水。
联络通道与区间的接口防水是防水重点。
目录1.工程概况 (1)2.临建的施工组织 (1)2.1施工准备工作 (1)2.2施工容 (1)2.3总体部署 (2)2.4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2)2.5施工组织机构 (2)2.6施工平面布置 (3)3.临建施工法 (3)3.1用电线路 (3)3.2场地平整 (3)3.3泥浆处理场施工 (3)3.4浆池施工 (4)3.5弃渣场施工 (6)3.6搅拌站的施工 (6)3.7充电池 (7)3.8充电房、小仓库和值班室的施工 (7)3.9仓库的施工 (7)4.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7)5.质量保证措施 (8)6.工期保证措施 (12)7.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2)临建专项施工案1.工程概况汪河路站-仲站区间,自浑岸汪河路站起,向南下穿大堤路、浑河以及浑岸规划地块至浑南西路后东转,沿浑南西路道路下走行,至仲站,本工程起点里程CK12+145.,终点里程CK14+386.,区间全长2240.8双线米,区间中段下穿浑河,采用2台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
区间共设置4个联络通道,一处风井,其中,1号、2号、4号联络通道采用冷冻法施工,3号联络通道结合区间风井设置,采用明挖施工。
施工顺序安排:盾构从汪河路站始发,仲站吊出。
2.临建的施工组织2.1施工准备工作(1)施工现场情况调查现场情况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下述问题:施工场地的布置;施工机械进入现场和进行组装的可能性;给排水和供电条件;噪声、振动与污染等公害引起的有关问题等。
(2)施工前应准备的资料有:施工区域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管线、施工图及测量交桩记录等资料。
(3)平整场地,测量放线。
2.2施工容盾构始发井南端头段及东侧区域,约3192m²的施工场地,为汪河路站~仲站区间始发场地。
结合目前现场情况及泥水盾构施工工艺特点,本案阐述的施工容包括泥浆处理场地、地面控制室、仓库、搅拌站等进行临时设施布置施工。
办公室、宿舍、食堂、厨房、卫生间、洗浴室用房,16T龙门吊均延用车站现有的临建。
机场北站-福永站区间2#联络通道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简介深圳地铁11号线BT项目11304标机场北站-福永站区间2#联络通道中心里程为:ZDK35+769.130(YDK35+730.00)。
具体位置详见下图。
1、2#联络通道平面位置及现场情况:本区间2#联络通道处于砂质粘性土及全风化变粒岩中,埋深17m,2#联络通道采用旋喷桩加固,直径600@450×450mm,其加固区的范围如下:线路纵向:联络通道外扩3m;线路横向:两个联络通道加固至盾构隧道外扩1m;竖向:联络通道拱顶以上3m,底板下2m。
经注浆加固后的土体要有良好的自立性,密封性。
联络通道中心里程约为ZDK35+769.130(YDK35+730.00),联络通道的定位根据管片拼装的实际情况及管片开口环的实际位置确定,其偏差应小于600mm。
联络通道处开口环的开洞宽度2.4m,联络通道宽3.1m,高度3.98m,直墙部分为2.73m并向上起拱1.25m,联络通道采用矿山法施工。
位置见图1图1机场北站~福永站区间2#联络通道平面图机场北站~福永站区间2#联络通道位于污水处理厂空地上,附近无建筑物。
第二章施工方案1、联络通道施工工序流程联络通道施工工序流程见图2-1图2-1联络通道施工工序流程图2、施工前准备1)临时钢支撑A.施作联络通道洞门时,切除通道侧开口环的混凝土管片前,应先在联络通道开口环上不开口的主要受力部位设立多个14#工字钢制作的支撑点,增加上下支撑点的刚度,并用千斤顶预加预应力。
设立抗拉杆件与内支撑骨架相连,防止和减少区间隧道在通道位置处的管片发生过大变形,进一步控制隧道在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的变型,待联络通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强度之后,再拆除隧道内的临时钢支撑并再次拧紧隧道内联络通道开口处两侧的相邻衬砌管片上的所有连接螺栓。
B.联络通道处的临时钢支撑由HW250*250型钢组成,通过焊接连接,焊缝高度不小于10mm ,钢支撑与管片接触面加设300*200*20mm 钢板。
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线第六标段土建工程秀~藏区间联络通道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审批:日期: .二零一七年十月目录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4)1.1 编制依据 (4)1.2 编制原则 (4)二、工程概况 (5)2.1 工程概况 (5)2.2 周边施工环境 (6)2.3 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 (7)2.3.1区间地质情况 (7)2.3.2 区间水文地质情况 (8)2.4 主要工程数量 (8)三、整体施工组织 (8)3.1 施工原则 (8)3.2 施工准备工作 (9)3.3 施工技术准备 (9)3.4 施工物资准备 (9)3.5 人员配置 (10)3.6 施工进度计划 (11)3.7 进度保证措施 (12)3.8 施工通讯、通风、照明、排水 (12)四、施工方案 (12)4.1 隧道内型钢支撑 (13)4.2 管片拆除切割 (14)4.3 闭合环框梁施工 (16)4.4 联络通道及泵房洞身开挖及初期支护 (17)4.4.1 超前小导管注浆及超前砂浆锚杆施工 (17)4.4.2 联络通道土方开挖及格栅钢架安装 (21)4.4.3 泵房开挖 (26)4.4.4 开挖质量标准及超欠挖处理 (27)4.4.5 初支回填注浆 (27)4.5 联络通道及泵房防水施工 (30)4.5.1 全包防水 (30)4.5.2 盾构隧道管片与联络通道接触部位防水 (32)4.5.3 施工缝防水 (33)4.5.4 穿墙管防水 (34)4.6 联络通道及泵房二衬施工 (34)4.6.1 钢筋施工 (34)4.6.2 模板工程 (35)4.6.3 混凝土施工 (36)4.6.4 二衬回填注浆 (37)4.7 联络通道施工监测 (40)五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2)5.1 地表沉降控制保证措施 (43)5.2 联络通道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43)5.3 联络通道防水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3)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5)6.1 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45)6.2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6)6.2.1 施工安全 (46)6.2.2 临时用电 (47)6.2.3 临时用电 (47)6.2.4 通风和照明的安全措施 (47)七环境保护措施 (47)八应急救援预案 (48)8.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48)8.1.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48)8.1.2 应急救援职责 (49)8.1.3 紧急情况发生上报程序 (50)8.2 隧道塌方应急预案 (51)8.3 暴露土体涌水涌泥应急预案 (51)8.4 地表沉降过大应急预案 (52)8.5 脚手架塌陷应急预案 (52)8.6 应急物资储备 (52)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线第六标段土建工程秀~藏区间联络通道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依据1、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线第六标段土建工程秀藏区间联络通道及泵房设计图纸;2、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线第六标段土建工程秀藏区间联络通道防水计图纸;3、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线第六标段土建工程秀湖站~藏龙东街站区间隧道地质详勘资料;4、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6、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7、城市测量规范(CJJ8-99);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9、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10、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11、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12、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404-87J);1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15)14、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15、我公司多年来地铁施工方面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及现有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机械设备配套能力以及资金投入能力1.2 编制原则1、贯彻“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总体原则科学设计,指导现场规范化施工,并以确保安全施工为前提;2、保证施工安全、工程质量、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等相关符合技术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各项目标实现;3、确保联络通道施工的安全、顺利,保证联络通道施工工期。
地铁工程联络通道施工方案1联络通道情况介绍本项目共有2个联络通道,区间各设置1个联络通道。
根据天津地铁联络通道修建成功经验和本联络通道所处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境,采用冻结法施工联络通道。
为保证联络通道在无水条件下安全施工,减小联络通道施工对已建区间隧道结构的影响,联络通道及周边一定范围内地层需采取加固措施。
加固方法选用冷冻法,要求经加固后的土体有良好的自立性、均匀性、密封性及足够的强度。
加固范围:平面上沿隧道主线线路方向为联络通道轴线两侧各6m,沿垂直隧道主线线路方向为区间隧道左右线线路中心线之间;立面上顶部为区间隧道结构顶以上4m,联络通道底以下3m。
加固强度见联络通道专设计。
联络通道冻结范围示意图2工艺流程联络通道采用冻结法施工联络通道。
为保证联络通道在无水条件下安全施工, 减小联络通道施工对已建区间隧道结构的影响,联络通道及周边一定范围内地层需采取冷冻加固措施。
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工艺流程图加固方法选用冷冻法,要求经加固后的土体有良好的自立性、均匀性、密封性及足够的强度。
加固范围单轴抗压不小于 3.6MPa,弯折抗拉不小于 2.0MPa, 抗剪不小于1. 5MPa (-10℃)o3冻结孔打设(1)冻结孔布置加固通道周围土层的冻结孔在中部沿通道四周基本呈水平布置;顶部冻结孔按上仰布置;加固集水井土层的冻结孔,呈向下倾斜密集布置。
联络通道冻结管选用低碳钢无缝钢管,采用丝扣连接,后用手工电焊进行补焊。
孔水又、e-e孔测温冻结孔布置与冻土帷幕断面(2)测温孔:隧道每段面设长测温孔2个;短测温孔2个。
分别布置在隧道冻结壁内外侧。
测温孔布置位置视最终打钻偏斜情况和现场打钻施工条件确定。
(3)水文孔、卸压孔:水文孔主要报导冻结帷幕是否交圈。
卸压孔用于消除冻结过程中的冻胀水压力。
每个联络通道各设水文孔、卸压孔2个。
孔口安装泄压阀和压力表。
(4)钻孔设备在水平冻结法施工的钻孔施工中,一般选择水平钻机进行钻孔,在联络通道及泵站工程中,除对穿孔外,其它冻结孔均采用了夯管锤进行冻结孔施工。
盾构区间联络通道施工专项方案2联络通道专项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01.1 编制依据 01.2 编制目标 (1)1.3 编制原则 (1)第二章工程概况 (2)2.1工程设计概况 (2)2.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2)2.2.1工程地质条件 (2)2.2.2地质 (4)2.2.3水文地质概况 (4)2.3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5)2.4风险源分析 (5)2.5工程重难点分析 (7)第三章施工总体筹划 (9)3.1 人员及组织机构 (9)3.2施工现场布置 (10)3.3临水、临电引入 (11)3.3.1 临水引入 (11)3.3.2 临电引入 (11)3.4拟投入主要机械设备及劳动力计划 (11)3.5总体施工部署 (12)3.6施工进度计划 (12)第四章施工方案 (13)4.1施工流程 (13)4.2通道口临时支撑架设 (13)4.3盾构管片破口施工 (15)4.3.1土体加固 (15)4.3.2盾构管片破除 (18)4.4土方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工艺 (19)4.4.1 K46+864.971处联络通道 (19)4.4.2 K45+743.161处联络通道 (24)4.4.3 K46+257.000处排水泵房 (25)4.5防水施工 (27)4.6二次衬砌施工工艺 (32)4.6.1二次衬砌方法 (32)4.6.2分项工程 (32)4.7.3特殊部位施工 (35)第五章原施工方案 (38)第五章监控量测 (38)5.1监测方案设计说明 (38)5.2盾构区间监测内容 (38)5.3盾构区间监测点布设 (38)5.4量测方法 (39)5.5数据分析、预测及上报 (40)5.5.1监测控制标准 (40)5.5.2监测数据管理流程 (41)5.5.3监测数据分析及预测 (41)第六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43)6.1 质量目标 (43)6.2质量保证体系 (43)6.3质量保证措施 (44)6.3.1 初支开挖的质量保证措施。
(44)6.3.2 初期支护质量保证措施 (44)6.3.3二衬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4)6.3.3 注浆加固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5)第七章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47)7.1安全生产目标 (47)7.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47)7.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47)7.3.1安全防护 (47)7.3.2安全用电 (48)7.3.3机械安全 (50)7.3.4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2)7.3.5 注浆安全措施 (53)7.3.6 预防空气中毒 (53)7.3.10施工期安全监测 (53)第八章方案优化 (55)第一章编制依据1.1 编制依据1、北京市轨道交通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土建施工11合同段招标文件、补遗文件,六里桥~莲花桥站区间工程相关设计文件、初步设计图纸等;2、《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3、《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999]81号);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5、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编制的《北京地铁新线主要设计管理办法手册》;6、《北京地铁新线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文件组成与内容》(北京地铁新线总体咨询)(2007年10月);7、《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规定(送审稿)》(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6月);8、业主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包括地形、管线、地质及物探报告等);9、《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03合同段管线技术报告书》(北京城建勘察设计研究院)(2007年8月);10、现行国家和北京市其它相关标准、规范与规定;11、《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总体设计专家审查意见》;12、北京地区有关气象、建材和施工等方面的资料;13、业主下发的文件、工作联系单等;14、各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15、工程所在地的地理、交通、地质、水文、气候等施工条件;16、单位现场考察所获得的调查资料;17、单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以及现有人员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科研水平、机械设备配套能力和资金投入能力;18、国家、行业、北京市以及现行工程建设领域的规范、规程、标准以及有关的行业法规和法令等;19、国内地铁工程的施工经验及单位科研成果。
20、盾构下穿北京机务段相关专家评审意见1.2 编制目标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无重伤以上事故,轻伤率控制在2‰以内,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无火灾事故。
2、工程质量目标:分项、分部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工程质量总体合格。
3、工程安全目标:无重伤以上事故,轻伤率控制在2‰以内,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无火灾事故和交通安全事故。
各种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下管线不断不裂;地表建筑物及周围环境稳定。
4、环境保护目标:所有活动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定要求。
5、工程工期目标:确保工程各阶段施工目标满足招标文件要求。
6、文明施工目标:确保达到北京市市级文明安全工地要求。
1.3 编制原则1、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并具有可操作性。
2、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降低工程造价。
3、采用ISO9002质量标准全方位控制施工过程。
4、采用监控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指导施工。
5、地面及地下按照北京市文明工地标准做好文明施工。
6、各种技术难题超前进行研究,以预防为主。
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设计概况区间右线设计范围为:右K46+338.844~右K47+430.928;左线设计范围:左K46+338.844~左K47+430.305。
在线路最低点即起点K46+332.117处结合区间排水泵房设一区间风井及泵站,在右K46+800处设一区间联络通道,在右K47+241.146处设一座盾构始发、接收井,在右K47+363.077处设一横通道。
右线盾构设计范围:右K46+338.844~右K47+238.146;左线盾构设计范围:左K46+338.844~左K47+246.586。
2.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2.2.1工程地质条件除表层人工填土外,岩土以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为主,部分见第三纪基岩。
根据《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03合同段靛厂路站岩土工程勘查报告(详勘阶段)》资料,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Qml)、第四纪新近沉积层(Q42+3al+pl)、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Q3al+pl )和下第三纪长辛店组(E2c)碎屑岩4个大层,按地层岩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进一步划分为11个岩土分层,各层的结构岩土工程特征见下表:表2.2-1土层理学性能参考地层代号岩性名称静止侧压力系数K0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φ(°)重度γ(kN/m3)围岩分级土石可挖性分级垂直基床系数Kv(MPa/m)水平基床系数Kx(MPa/m)②粉土0.4315 25 18.8 ⅥⅡ20 20②3 粉细砂0.40 25 19.5 ⅥⅠ20 20②5 圆砾卵石0.330 38 20.8 ⅤⅢ45 40⑤卵石0.250 45 21.0 ⅤⅢ100 80⑤1 中粗砂0.330 33 20.5 ⅥⅠ45 40⑦卵石0.180 55 21.5 ⅥⅢ135 130⑦1 中粗砂0.330 33 20.5 ⅥⅠ45 40⑨卵石0.180 65 21.5 ⅥⅢ120 150⑨1 中粗砂0.330 45 20.5 ⅥⅠ45 40⑾中等风化砾岩0.220 50 23.0 ⅤⅣ150 150⑾1 泥岩0.2525 30 22.5 ⅥⅣ60 70⑾3 强风化砾岩0.2520 30 21 ⅥⅣ100 1202.2.2地质区间隧道穿过的岩土层主要为卵石⑤层、卵石⑦层,K47+369.300以北区段隧道底板坐落在中等风化砾岩⑾层。
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表A.1.4围岩基本分级:一般第四系坚硬、硬塑粘性土,稍密及以上、稍湿、潮湿的碎(卵)石土、圆砾土、粗角砾土、细角砾土、粉土及黄土(Q3、Q4),围岩纵波波速为1.0~2.0 km/s属Ⅴ级;软塑状粘性土、饱和的粉土、砂类土等围岩纵波波速<1.0 km/s(饱和状态的土围岩纵波波速<1.5 km/s)的围岩属Ⅵ级。
修正后卵石⑤层、中等风化砾岩⑾层为V级,卵石⑦层为VI级。
本场地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层:杂填土①1、粉土填土①、圆砾填土①3层;第四纪新近沉积层:粉土②层、②1粉质粘土层、粉细砂②3层;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卵石⑤层、中粗砂⑤1层、卵石⑦层、中粗砂⑦1层,粉质粘土⑧层、细中砂⑧3层,卵石⑨层,粉质粘土⑩层;基岩为下第三纪长辛店组中等风化砾岩⑾层、泥岩⑾1层和强风化砾岩⑾3层。
本段线路跨越基岩浅埋地段,以里程约K47+369.300为界,北侧基岩埋置较浅,隧道主要位于或坐落于基岩上,南侧基岩埋置较深,隧道坐落于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的卵石⑤层和卵石⑦层中。
结构顶板:本遂道区间结构顶板穿过的土层主要为卵石⑦层,局部为圆砾卵石⑤层(里程K47+369.300至区间终点),卵石⑦层围岩均为Ⅵ级,卵石⑤层围岩围岩均为Ⅴ级,稳定性差,易坍塌,很难形成自然拱,施工时应及时衬砌及注浆。
结构侧壁:本遂道区间结构侧壁穿过的土层主要为卵石⑦层,且连续分布,颗粒物最大粒径大于1630mm,卵石、漂石主要成份为石英砂岩、辉绿岩、安山岩、硅质白云岩等坚硬岩类,对盾构施工工艺和刀盘选择影响较大。
结构底板:本隧道区间结构底板穿过的土层主要为卵石⑦层,地基土的基本承载力为500kPa,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里程K47+369.300向北至区间终点,结构底板穿过的土层为强风化砾岩⑾3层,地基土的基本承载力为1000kPa,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
2.2.3水文地质概况根据本次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存在二层地下水,为潜水(二)层和孔隙水(五)层。
区间起点:水位埋深23.30~23.50m,标高为23.51~23.68m;区间终点:水位埋深13.2m,标高为30.69m。
根据地下水位,潜水水位位于隧道结构底板以下0~1.5m处,盾构法施工区段可不考虑降水问题;2.3工程地质条件评价针对工程地质条件,在施工前应及时核对地质资料,作好地质预报。
隧道位于卵石⑦层,土体自稳能力很差,易发生流砂,很难形成自然拱。
图2.3-1地质剖面图2.4风险源分析1、里程左K46+864.971处联络通道,位于铁路场区内,场内无潜水。
地面风险源:安2线、机3线、砼杆、塔杆、609#道岔、613#道岔、转辙机、电力控制器、电信线。
图2.4-1风险源平面图(一)2、里程右K46+257.000处排水泵房,位于莲怡园东路与莲宝路交汇处,地面风险源主要为多种管线,具体详见下表。
莲宝路图2.4-2风险源平面图(二)表2.4-1风险源情况表(一)序号管线类型规格距离隧道顶部距离(米)1 雨水管Φ1200 13.332 电力管沟2100×2000 14.713 电力线3×2×Φ150 14.654 天然气管Φ500 14.175 电信线74×74 16.016 污水管Φ1200 12.093、里程左K45+743.161处联络通道,位于莲怡园东路正下方,地面风险源主要为多种管线,具体详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