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引入CFROI指标 开题报告 B
- 格式:docx
- 大小:41.22 KB
- 文档页数:10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的经营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而企业破产、财务危机等风险也越来越突出。
在这个背景下,对企业财务危机的预警和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对上市公司而言,其具有公开透明、信息披露完备等特点,一旦遭受财务危机,会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对股东、员工、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稳定。
因此,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预警和防范是非常必要的。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将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明确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特征和预测模型,然后以某上市公司为例,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等方法,根据历史财务和经营数据,构建该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风险问题,以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特征和评价指标体系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和分析3. 某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建立4. 针对模型结果的分析和探讨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文献资料调研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梳理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特征、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预警模型等相关研究成果。
2. 理论分析法:利用财务和经济学理论,对财务危机的成因和特征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3. 统计分析法: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多元回归模型等统计工具,构建某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并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和检验。
四、研究预期成果1. 系统梳理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特征以及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 建立某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并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3. 为企业提供财务危机预警的参考依据,为行业政府主管部门进行风险防范提供参考。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财务危机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资产负债、现金流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财务危机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损失,更涉及到企业形象、信誉等方面的影响。
由于财务危机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和损失极大,因此对企业实施财务危机预警显得至关重要。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与处理备受社会关注。
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进行过研究,但研究可操作性较低,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风险预警水平的提高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对于如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预警,仍需进一步加强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影响财务危机的关键因素,以及通过建立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1. 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建立,探讨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方法的应用情况、关键因素的判定和有效性的检验,以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2. 研究内容:本研究包括以下内容:(1)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相关理论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明确其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从财务报表数据方面,探讨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关键因素,从资产、负债和利润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和研究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3)建立有效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旨在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提高对财务危机的预警和防范能力;(4)分析和评估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以提高财务危机预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1.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具体包括:(1)文献研究法: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相关理论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明确其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统计分析法:从财务报表数据方面,探讨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关键因素,从资产、负债和利润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和研究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3)实证研究法:建立有效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以提高财务危机预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我国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风险和财务危机的可能,一旦发生财务危机除了会对公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还有可能对整个市场经济造成负面的影响。
因此,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国内外学界都已经开展了不少研究,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现有的预警体系主要基于财务比例分析,预警精度有待提高;其次,现有的预警指标主要应用于具有明显财务危机的企业,缺乏对于快速变化的企业的预警能力;最后,预警方法的构建需要结合企业的行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Cash Flow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真正达到有效预警的目的,而现有的预警模型并未完全覆盖所有相关的方面。
因此,本研究拟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开展一项基于多元分析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研究,旨在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提升财务绩效和市场竞争力,有效预测公司的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
二、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套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以全面、客观、准确的方式预测公司的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1. 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财务危机的成因、表现和预警指标;2. 探索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构建方法,分析各种预警指标的优缺点,结合相关经典模型,构建基于多元分析的预警系统;3. 研究本体育危机预警系统的应用与验证,以真实案例进行测试,使用SPSS等专业软件进行验证和分析。
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调研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总结财务危机的成因、表现及其相关预警指标;2. 实证研究法,使用SPSS等专业软件,运用多元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3. 应用研究法,通过对实例的应用和案例研究,验证所建立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可行性和效果。
三、预计研究成果本研究预计实现以下成果:1. 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形成一套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2. 基于多元分析的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应用,为财务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3.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公司财务危机风险防范与管理对策,提升公司财务绩效和市场竞争力。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财务危机往往会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带来重大影响,甚至会威胁到公司的生存。
因此,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预警和识别是资本市场监管和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内容。
财务危机预警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预测企业的未来经营状况,判断企业是否会发生财务危机。
因此,开发一种有效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对于提高市场透明度、降低投资风险、保障投资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本研究旨在研究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技术,探索财务指标选取、模型构建、风险等级评估等关键技术,开发一种有效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主要研究从财务报表中选取适当的财务指标,构建能够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指标体系。
2. 财务危机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主要研究将选取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建立统计预测模型,对企业未来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测。
3. 风险等级评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对预测结果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对可能出现财务危机的企业进行分类和打分,将企业分为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
4.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设计与开发。
主要研究根据研究成果,设计一种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将财务指标体系、统计模型和风险等级评估技术结合起来,实现自动预警和实时监测。
三、研究的预期结果和贡献:本研究的预期结果是:基于选取的财务指标,建立财务危机预测模型,设计高效的风险等级评估方法,开发出一种高效可靠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本研究所提出的财务危机预警技术和预警系统,将能够在资本市场中提供有效的投资决策支持,降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风险,保障投资者权益,提高并稳定资本市场的发展。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数量快速增长,上市公司发挥了重要的经济作用。
然而,金融状况的突变、股市震动和公司经营困难等问题,导致一些上市公司出现了财务危机,甚至有些公司破产倒闭。
因此,如何及时发现、预警和处理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预警研究,探讨其形成原因、危机预警指标及其应对策略,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三、研究内容1.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概念、内涵及其发生原因的研究。
2.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预警模型构建及指标体系的研究。
3.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应对策略及措施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内涵、形成原因、危机预警模型构建等内容。
2. 统计分析法:运用统计学中的多元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预警模型及指标进行分析和建模。
3. 实证研究法: 通过对财务危机预警指标进行实证分析,验证预警模型的有效性。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本研究将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预警研究做出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贡献:1. 对于提高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帮助上市公司及时发现和预防财务危机的发生,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3. 为我国政府加强上市公司监管提供理论支持。
4. 探索了一种基于指标量化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方法。
六、研究计划阶段1:文献研究、调研及指标筛选。
阶段2: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指标体系建立。
阶段3:模型实证研究,验证模型及指标体系的有效性。
阶段4:结果分析和政策建议编写。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不少上市公司由于财务状况不佳而陷入危机,甚至出现退市等严重后果。
因此,如何预测和识别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成为投资者、公司管理者和监管机构需要面对的热点问题。
财务危机预警是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发现并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
然而,传统的财务指标可能存在时间滞后、精度不高、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等缺陷,对于财务危机的早期预警效果不够理想。
因此,基于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开展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能够提高预警效率和准确性,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稳定、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基于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构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选取财务指标: 以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指标为基础,选取与公司财务状况密切相关的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维持合约比率等。
(2)数据处理和特征选择: 对选取的财务指标进行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特征选择等处理工作,保证模型的有效性。
(3)模型构建: 基于选取的财务指标和处理后的数据,构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使用主成分分析、逻辑回归、决策树等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高精度、低成本、实时性强的预警模型。
(4)模型评估和优化: 在模型构建后,对模型的准确性、稳定性、实用性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应用效果。
三、研究进度和计划本研究拟于2022年6月开始,预计2023年6月完成。
具体研究计划如下:(1)2022年6月-2022年8月:背景调研和文献综述,明确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2)2022年9月-2022年10月:数据采集和处理,确定财务指标和数据集;(3)2022年11月-2023年2月:构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选取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参数优化;(4)2023年3月-2023年4月:评估和改进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测试模型效果;(5)2023年5月-2023年6月:完成论文撰写和答辩准备工作,形成论文稿件。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动态预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财务危机已成为中国上市公司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财务危机不仅会导致公司经济效益的下降以及股票价格的跌落,还会影响整个市场的稳定性。
因此,如何及时发现并预警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原因及其特征,挖掘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并建立一套动态预警模型,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预测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财务危机指标的分析,筛选出最具有预测能力的指标,并通过建立多元动态预警模型,使得模型更准确地判断财务危机的风险水平。
四、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研究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原因及特征:通过对目前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确定财务危机的特征以及背后的原因。
2.挖掘财务危机预警指标:通过对财务危机发生前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筛选出最具有预测能力的指标。
3.建立动态预警模型: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一套动态预警模型,使得模型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4.实证分析: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性。
五、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计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进行深入的分析,完成动态预警模型的建立,并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果。
研究结果可供企业家、投资者、政府监管部门等相关人员
参考,对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在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竞争激烈、市场不稳定等各种风险和挑战。
公司管理层和投资者都需要了解和预测公司财务状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财务危机风险,开展有效的预警和防范工作,保障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
同时,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财务危机预警是加强监管、促进市场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因此,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一直是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关注焦点。
本研究将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探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为相关利益方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实证方法,探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具体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现状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2.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和财务危机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利用财务指标进行预警?3.如何通过财务危机预警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监管效能?4.如何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回顾国内外学者对于财务危机预警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实践,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需求和意义。
2.利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通过多元回归等实证分析方法,建立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并分析各个指标的预警能力及其在预测财务危机中的重要性。
3.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规定和实施进行分析,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4.结合案例分析和国际经验,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完善方向,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主要使用多元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进行建立和评估。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收集和整理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并进行数据筛选和清洗,得出可用于分析的样本数据。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预测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财务危机是指企业在短时间内出现流动性和偿债能力严重恶化,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的一种特殊状态。
为了避免上市公司在经济运行不稳定时出现财务危机,预防和化解财务风险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要任务。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按照财务报告披露的要求,做出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财务报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中可能存在造假和虚假陈述的现象,造成对投资者的欺诈和误导。
因此,及时监测财务报表中的异常情况和风险情况,对于避免财务危机的出现意义重大。
本文旨在构建适用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以便及时发现和证明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以减轻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财务损失。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本文将围绕如何提高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能力进行研究。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分析财务危机的成因和特点2、全面梳理现有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并选择适合中国上市公司的模型3、构建适用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每个模型通过多元统计方法验证模型效果并比较4、使用中国A股市场上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对比各个模型的预测效果(二)研究方法本文使用文献综述、逐步回归分析、灰色关联分析、主成分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Probit回归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本文将凭借本文创新性的内容和研究方法,通过分析财务危机的成因和特点,并构建适用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预测财务危机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能力,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上市公司是我国股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状况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同时也影响到投资者的利益。
因此,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我国有一系列财务指标可以用于评估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但是,由于公司业务、行业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财务指标的解读和判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如何有效地预测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一种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以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安全性,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一种有效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可提前预警公司的财务风险。
2.通过对预警模型的构建和应用,提高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风险意识,防范投资风险。
3.为相关部门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参考依据,以便及时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降低公司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
三、研究内容和关键问题1.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评估,明确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并对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2.建立一种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选取合适的财务指标和方法,对上市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发现存在的潜在风险。
3.通过对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检验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准确性,找出预警模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预警模型。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次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现有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进行综合比较,选取一种适合上市公司的预警模型。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搜集和整理国内外的财务危机预警研究成果,对现有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进行综合评估。
2.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选取合适的财务指标构建预警模型。
3.根据模型结果,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检验和验证,并找出模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通过对模型的优化和完善,最终形成可靠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基于投资现金流指数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专业学号姓名电话指导教师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企业内外部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如何应对风险与危机,尤其是财务方面的风险是其能否存活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如何在财务危机发生之前就及时发现其趋势,并向管理者、投资人等相关利益主体反映,以尽早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选择适当的指标,运用科学的预警模型来对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危机进行防范,已成为了企业管理人员、投资者、监管部门等相关利益主体着重关注的课题。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和投资现金流指数CFROI 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不引入CFROI指数与引入CFROI指数后建立模型准确率的变化,来研究在财务危机系统中引入CFROI指数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2.研究意义目前学术上对财务预警的研究也以选用传统的会计指标为主,并且运用更多的是照搬国外的研究成果及统计数据。
然而,我国企业往往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灵活设计、改进、选择合适的财务指标,使得财务预警模型中现金流量指标这个极其重要的指标所受重视不足。
因此,可能会降低模型的预警能力,不利于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充分发挥作用。
而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比率提供了与基于权责发生制的财务比率不同的分析维度。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尝试在传统会计指标的基础上引入现金流量指标中的CFROI指数(投资现金流回报率),来对财务预警模型的构建进行研究。
通过对比不引入CFROI指数与引入CFROI指数后建立模型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的准确率,来探讨在财务危机预警中引入CFROI指数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系统提供新的思路。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1.关于财务危机预警的现状Beaver(1968)在研究中把破产、拖欠债务、银行透支、拖欠优先股股利的企业作为研究财务危机的对象。
Altman(1968)把“已经破产、无力偿还债务而进行清算的公司”作为陷入财务危机的公司。
Carmichael(1972)认为企业履行义务时受阻即为陷入财务危机,具体有4中表现形式,即流动性不足、债务拖欠、资金不足及权益不足。
当企业遇到上述四种情况中的一种,则可认为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Foster(1986)觉得财务危机是如不对经营实体的经营或结构进行大规模整改重组就无法彻底解决的严重的变现问题。
Ross(1999)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企业的财务危机进行了定义:第一,企业失败清算之后仍无力偿还债权人的债务;第二,企业法定破产,即企业或者是债权人向法院提出企业破产申请;第三,技术破产具体表现为企业近期无法履行债务合同;第四,会计破产表现为企业的账面所有者权益为负,资不抵债。
自1998年3月中国证监会发出《关于上市公司状况异常期间的股票特别处理方式的通知》后,我国学者在进行财务预警研究时,大部分人将“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作为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标志。
张鸣、张艳(2004)认为将“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作为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标志一方面是由于可获得的研究数据相当匮乏。
非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料难以获取成为了阻碍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向更大的范围延伸的主要原因。
此外,至今我国还未有上市公司宣告破产的案例,所以针对破产企业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问题目前还缺乏可行性。
从另一方面来看,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将间接导致股价下跌、融资困难、市场萎缩、收益减少等一系列不利情况的发生,这也能够一定程度地显示出企业陷入了财务危机。
吕长江、赵岩(2004)规范性地证明了ST公司可以代表财务危机公司,同时非ST公司可以代表非财务危机公司,赵宇恒(2006)采用聚类分析法论证了“被ST”作为公司陷入了财务危机的标准的可行性。
本文采用这一说法,在研究过程中将被ST的上市公司作为陷入财务危机的公司,将未被ST的公司作为财务健康公司。
2.关于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的选取在国内的研究中,周首华等(1996)以Altman的Z-Score模型为基础,建立了F分数模型。
F分数模型采用了5个会计比率类指标;陈静(1999)选取了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流动比率等4个会计比率类指标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危机预警预测;周首华与陈静选取的预警指标有几个相同的缺陷:一是采用的指标都是传统会计比率类指标,并没有引入非财务指标和现金流量类指标,二是选取的指标数量太少,不足以包涵绝大部分的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信息,三是初选指标在进入模型前未进行任何处理,未对指标判别的显著程度及指标间的相关程度进行分析。
基于以上三点原因,周首华、陈静等得出的预警结果值得推敲;张友棠(2004)对现金增加值(CVA)与现金盈利值(CEV)这个两个现金指标的概念进行了研究,并以这两个指标为基础建立了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尽管这两个指标在后来的研究中没有得到广泛使用,但引入现金流量类指标的思想对后来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随后的文献中,尽管仍以传统会计比率类指标为主,但大部分研究都引入了现金流量指标。
谭久均(2005)在研究中引入销售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等三个现金流量指标;谢纪刚、韩彦俊、裘正定、莫莉等(2005)将净现金流量/流动负债、净现金流量/总资产、净现金流量/总负债与净现金流量/总股本的几个指标引入了预警指标体系;周敏、潘福乙(2006)在预警指标中加入了EVA 指标;钱爱民、程幸、张淑君(2008)建立其预警指标体系时全部使用了现金流量指标;钱爱民与韩东平等的研究中完全放弃使用传统的会计比率类指标,全部使用现金流量指标来构建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这种做法导致预警指标体系的不完备,从而会降低预警模型的可靠性。
2004年以后,国内关于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广泛引入非财务指标,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非财务类指标与传统会计比率类指标以及现金流量指标相结合建立的预警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3.关于CFROI的研究现状投资现金流回报率CFROI是由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公司(BCG)和美国芝加哥的HOLT公司推出的公司绩效衡量工具,指投入资本在现金方面的回报率,其计算公式为:CFROI=现金流/投资资本。
其原理是将一个基于会计体系的数据转化为现金流量数据,并计算公司的经营活动所赚取的经济利益,计算的结果是回报率,类似于内部收益率IRR。
CFROI完全基于实体经济的基本状况,不受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克服了会计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原则下的会计数据的局限性,内在地考虑了通货膨胀、折旧、资产生命周期、资产结构、递延纳税、表外资产、无形资产及商誉等因素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相比较EVA,CFROI有以下好处:1、比起以权责发生制基础为计量手段的EVA,CFROI是基于现金流的计量手段,它可以消除会计信息的扭曲;2、CFROI估计投资者提供的资本数量时采用总投资,而不是EVA的净投资额。
这可以消除由于折旧摊销引起的“旧资产陷阱”;3、CFROI使用的是百分比,是相对数,它可以对不同规模的公司进行比较;4、CFROI不同于以往的持续经营假设,它确认资产的有限生命周期,认为企业间的竞争会导致CFROI向社会平均值回归。
而相对于CVA,它也存在首先进行通货膨胀调整,然后再将经营绩效与资本成本进行比较,从而衡量公司生产现金流的能力,判断出公司在现金流方面是否存在危机。
通过使用CFROI,可以站在不同的时间点和商业边界上,对不同资产组合的公司进行比较。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研究内容本文分为五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全文的绪论,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论文的创新点等内容。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财务危机预警的相关概念和CFROI的计算依据。
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主要包括理论部分和样本选取及指标计算。
第四部分进行模型建立与结果分析。
第五部分结论、论文局限性与展望。
论文目录:独创性声明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1.2 问题的提出1.3 研究意义1.4 文献综述1.4.1 关于财务危机的定义1.4.2 关于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的选取1.4.3 关于CFROI的研究现状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5.1 研究思路1.5.2 研究方法1.6 研究框架1.7 论文的创新点第二章:基本概念与计算依据2.1 基本概念2.2 投资现金流指数(CFROI)计算依据第三章:研究设计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3.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3.2.1 样本选取3.2.2 数据来源3.3 样本CFROI指数计算3.3.1 索芙特样本的CFROI计算3.3.2 所有样本的CFROI计算3.4 变量的初选与筛选3.4.1 变量的初选3.4.2 指标变量筛选3.4.3 指标的最终确定第四章:模型建立与检验4.1 建模方法4.2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4.2.1 未引入CFROI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 4.2.2 引入CFROI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4.3 模型检验结果的分析4.3.1 未引入CFROI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检验4.3.2 引入CFROI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检验第五章:结论与展望5.1 结论5.2 论文的局限性5.3 展望参考文献致谢2.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规范研究阐述CFROI的基本概念,计算依据以及CFROI指标的优越性。
通过实证研究对引入CFROI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进行K-S检验、T检验、非参数检验和主成分分析并运用Logistic回归建立基于CFROI的财务预警模型与常规模型进行比较。
本文研究具体使用一下几种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利用前人研究成果作为论文的理论依据;2.历史数据分析法:选取我国上市公司中ST公司与非ST公司为样本,计算其CFROI指数,进行对比,确定其差异性;3.对比分析法:横向比较未引入CFROI指标的财务预警模型和引入CFROI 指标的财务预警模型的准确性,来判断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中引入CFROI指标是否合适。
4.实证研究法:确定财务危机预警中选取的指标体系,然后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财务预警模型,探寻财务危机与CFROI指数之间的关系。
3.设计方案论证(可行性研究)1.设计方案研究阐述CFROI的基本概念,计算依据以及CFROI指标的优越性。
通过实证研究对引入CFROI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进行K-S检验、T检验、非参数检验和主成分分析并运用Logistic回归建立基于CFROI的财务预警模型与常规模型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