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院药品比例控制的相关资料全
- 格式:docx
- 大小:61.62 KB
- 文档页数:44
第一部份行政管理第一章办公室相关工作制度1、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疗保障管理,健全医疗保障管理制度,由医务部负责监督制度落实。
2、医院应公示优质服务便民措施、常用药品及收费项目价格,为就医人群提供清洁舒适的就医环境。
3、医院加强医疗保险政策的学习和宣传,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准则,热心为参保人员服务,在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因病施治的原则,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控制医疗费用。
4、医院严格遵守药品处方限量管理的规定:急性病3-5 天、慢性病7-10 天、需长期服药的慢性病30 天、同类药品不超过2 种;住院病人出院时不得带与本次住院病情无关的药品。
5、严格掌握参保人员出入院标准,及时办理出入院手续。
不得将不符合住院标准者收治入院,严禁分解住院和挂床住院。
6、医护人员要核对参保病人诊疗手册,如发现住院者与所持证件不相符合时应及时扣留相关证件并及时报告医务部,严禁冒名顶替住院。
7、做好医保病人入院宣教和医保政策的宣传工作,按要求签定医保病人自费项目允许书,因自费药品或者检查未签字造成病人的费用拒付,则由主管医师负责赔偿。
8、严格控制住院医疗总费用,各科室要按照医院制定的普通医保病人的人均费用指标严格控制好费用。
9、严格控制药品比例,各科室要按照医院制定各科药品比例指标进行控制;严格控制自费药品比例,原则上不使用自费药品;超标药品比例也将纳入当月考评。
10、严格内置材料及特检、特治(包括价格在500 元以上医用材料)审批工作,要求尽可能使用国产、进口价格低廉的产品。
各医保中心(包括外地医保)要求医师填写内置材料审批表到医保办审批后才干使用,急症病人可以先使用后审批(术后3 天内)。
11、严格执行物价标准收费政策,不能分解收费、多收费、漏收费、套用收费,因乱收费造成的拒付费用由科室承担。
12、对参保病人施行“先诊疗后结算”,方便患者就医。
13、医务部对医保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PDCA循环在医院药品占比控制中的应用与成效DOI:10.16659/ki.1672-5654.2017.30.101目的将PDCA循环运用于药品占比控制中,调整医院的收入结构,降低患者就医费用,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
方法统计该院2012—2016年的药品占比,利用PDCA循环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结果经过4年的整改,药品占比从2012年45.20%降至2016年的36.39%。
结论医院指標控制利用PDCA循环,为医院综合管理持续改进提供了参考。
标签:PDCA循环;药品占比;应用成效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PDCA Circulation in the Control of Hospital Pharmacy RatioDAI Xian-kun,YANG Yong-hongDepartment of Pharmacy,Banan District Second People’s Hospital,Chongqing,400054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djust the income structure of hospitals,reduce the medical care cost and improve the hospital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level by applying the PDCA circulation in the control of hospital pharmacy ratio. Methods The drug ratio of our hospital from 2012 to 2016 was counted and existing issues were discovered by using the PDCA circulation,an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s. Results After four years of reform,the drug ratio decreased from 45.20% in 2012 to 36.39% in 2016. Conclusion The PDCA circulation in hospital index control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hospital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Key words] PDCA circulation;Ratio of drugs;Application effect药品占比是指药品收入在医院业务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是关系患者医疗负担的一个重要指标,药品收入的增长是医疗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合理用药举措下医院药占比的成效分析目的探讨药事干预前后医院药占比及合理用药的情况变化,为下一步监控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将2016年1—6月与2017年1—6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及各科室药占比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医院制定一系列药事干预措施后,药占比及合理用药的变化情况。
结果自2016年初全面推行合理用药举措下,某院总体药占比由39.53%下降至35.36%,同比下降4.17个百分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合理用药不断提高。
结论药事干预对医院药占比控制成效明显,且对合理用药起到促进作用。
标签:药事干预;药占比;合理用药药占比指医院通过药品获得的经济收入占医院总经济收入的比例,是现阶段衡量一个医院药事管理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发布了《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力争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
2017年7月15日起广州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药品零加成政策成为了“医药分家”的关键性措施,某院为降低医院药占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于2016年全面推行合理用药十大举措,药占比下降成效明显。
现对合理用药举措干预前后医院药占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谋求抓住突破口,为下一步医改实施后合理用药监管夯实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数据来源某院病案统计室,对某院干预期间2016年1—6月到2017年1—6月该院及各科室药品管理数据进行统计,包括门诊药费、门诊、住院药费、住院的总收入及全院各科室门诊、住院药占比等。
1.2 方法以2016年1—6月为干预前对比期,2017年1—6月作为干预后期,对两个时间段药占比进行对比分析,利用SPSS 19.0进行统计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均值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合理用药举措2.1 固化管理制度,完善合理用药监管模式细化合理用药制度及有关规定,对现有合理用药相关规定进行统一梳理、修订,广泛征求基层科室意见。
全院性质控指标范文全院性质控指标是指医院在日常运作中,为确保诊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制定的一系列监控和评估指标。
这些指标旨在对医疗行为、工作流程和绩效进行科学的监测和评价,以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与满意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全院性质控指标:1.门诊诊疗指标:(1)门诊人次:评估医院门诊活跃度和服务范围。
(2)门诊患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或满意度评分,了解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满意程度。
(3)门诊等待时间:统计患者在门诊候诊的平均时间,以评估门诊运转效率和患者体验。
2.住院质量控制指标:(1)手术并发症率:统计住院患者在手术中出现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以评估手术技术和术后管理质量。
(2)病死率:计算住院患者的死亡率,以评估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
(3)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通过统计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评估医院的住院效率。
3.药品管理指标:(1)药品费用占比:计算药品费用在总医药费中所占的比例,以评估医院的药物成本控制能力。
(2)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率:统计药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的报告率,以评估医院的药物安全管理水平。
4.检验检查指标:(1)检验、影像检查、病理学报告的准确率:统计检验、影像和病理学报告的准确率,评估医院的诊断准确度。
(2)检验、检查的合格率:统计检验、检查结果符合质量控制标准的比例,以评估医院的质量控制水平。
5.人员素质和培训指标:(1)医护人员持续教育培训覆盖率:统计医护人员参加各类培训的覆盖率,评估人员培训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2)医护人员专业技术职称比例:统计医护人员不同职称的比例,以评估医院的人员素质和专业能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指标,每个医院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其他的性质控指标,例如疼痛评估与控制率、患者信息保护水平等。
这些指标的科学监测和评估能够帮助医院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医院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标准版本为建立医院药品合理使用的长效机制,真正缓解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公立医院试点改革,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相关要求,特制定我院关于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
一、工作原则药剂科安排专人负责,对每月医院使用的各种药品使用量进行统计排名,将月使用金额排名前____位的针剂(抗菌药物另计)、抗菌药物前____名、口服药品(包括中成药)前____位及单品种使用金额波动幅度超过____%的四种情况药品列入动态监控范围。
每月、每季度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规定项目的数据收集、整理,同时对使用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医务科,医务科再报院领导。
凡无正当理由的均视为异常波动,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进行调节。
二、具体措施为了做好药品动态监控工作,医院从各个环节加强科学管理,采取多种措施控制药品的异常波动,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警告。
药品使用量增长速度过快有可疑促销行为的品种,医院对药品配送企业或生产企业进行警告,除了要求被警告品种的药品配送企业或生产企业书面汇报原因,还要就是否存在促销行为进行解释,查有不正当促销行为的,终止购销合同。
2.限量采购。
对药品使用量连续增长幅度过大、临床又必须使用的品种,报院领导同意,限制该品种的采购量。
3.限量使用。
医院根据既往药品使用情况,对单药品月使用总金额达____万元的药品由药剂科监督报医务科及院领导,同时予本月停止使用。
4.处方监控。
药剂科以抽查的方式,对处方金额大于____元的“大处方”、普通门诊处方用量超过____天、急诊处方用量超过____天和慢性病处方超过一个月用量的处方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进行院内公开点评,对于开具违规处方的医生根据我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进行处罚。
____公示预警。
对当月门诊、住院药品使用总额、门诊单处方金额前____名的医生,通过《医疗质量检查报告》等方式进行公示预警;对收受药品回扣的科室和个人,按医院的相关规定处理,如触犯法律的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药占比专项调查分析报告一、调查背景当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医疗费用特别是药品费用快速增长的压力,采取各种措施严控医药费用上涨已是国际共识。
为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我国提出了严控“药占比”政策,以期解决日益严重的“以药补医”痼疾和不合理用药问题。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在2017年将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要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办法,改变公立医院收入结构,降低药品和卫生材料收入的比重。
药占比是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在所有医疗费用中所占的比例即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医院药品收入/医疗收入×100%,是关系到患者医疗负担和医院管理成效的风向标,是衡量医院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国家的相关政策指导下,我院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措施对药占比进行调控,取得成果,但个别科室的超标情况仍较为突出。
本次调查,临床药学室对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我院的药占比情况及用药情况作统计分析,旨在分析我院药占比整体情况以及促进我院临床合理用药。
调查数据资料来自我院财务科报表、HIS系统相关统计以及患者门急诊处方及住院医嘱。
二、数据统计2.1 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月药品收入比例情况2.2 药占比超标情况(统计科室/医生年超标次数)。
2.3 2018年住院科室药品收入及药占比情况2.4 2018年销售金额排名前30位药物情况2.5 2018年销售金额前30位药物中国家基本药物金额占比三、数据分析3.1 根据表1统计可知,2018年以来我院药占比虽然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始终在不理想的水平,多超过30%;2019年上半年同比18年都有下降。
这个结果除了医院业务收入增加的影响之外,在控制药占比上采取的措施亦取得成效,但我院药占比离低于30%仍有一定距离,工作任务仍严峻。
2018年7-9月因药品短缺情况严重,药占比均低于30%,最低为27.97%。
《医院控制药比管理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院运行质量和效率,参照其他省卫生厅关于《控制医疗机构药品收入比例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的相关要求,经研究决定对临床科室诊药占比进行考核。
具体办法如下:一、药占比的计算口径临床科室和临床医生按照我院制定的要求,药占比细化至临床科室及临床医生,计算口径为:药占比=药品/(药品收入+医疗收入)×100%。
二、药占比的考核标准根据年初我院职代会讨论通过的《市妇幼保健院202x年科室成本核算分配方案》来实施,各科室药占比考核标准如下:妇产科≤22%(妇产科门诊≤25%,妇产科住院部≤20%),儿科≤40%(新生儿≤16%,儿科住院部≤35%、儿科门诊≤45%),麻醉科暂定≤12%。
内科≤30%外科≤30%)三、药占比的考核1、对科室的考核临床科室当月药占比未达标,减发科主任当月主任岗位津贴100元。
临床科室当月药占比比年初制定的成本核算方案规定的,每高5个百分点,罚科室绩效5000元,每降5个百分点,奖科室绩效5000元,奖科主任500元;2、对临床医生的考核(1)临床医生当月门诊药占比未达标,扣除该医生绩效工资300元。
(2)门诊医生当月药占比每超过考核标准1个百分点,该医生当月绩效工资下降2个百分点。
(3)临床医生当月门诊药占比严重超标达到8%以上的,扣除该医生当月绩效工资50%。
为避免个别医生恶意行为,凡超过规定指标15%以上的,扣发当月绩效工资;连续3个月药占比超过规定指标15%以上的,给予暂停执业3个月处理。
3、临床医生应遵循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原则,严禁为了降低药比开大处方后加开一些非必要、不合理的辅助检查。
4、所扣减的科主任岗位津贴和医师绩效工资上交医院。
5、上述办法适用我院所有临床科室。
四、考核的执行1、由医务科负责制定药占比考核标准及具体考核工作;院办负责数据测算,并与劳务津贴发放挂钩。
2、药占比考核和中药饮片使用率考核结果,同时作为医师定期考核的重要指标,与职称晋升和聘任挂钩。
我院控制药品比例的方法探讨
刘杰;黄寿和;刘葛
【期刊名称】《安徽医药》
【年(卷),期】2009(013)001
【摘要】目的探讨控制我院药品比例持续上升的方法.方法根据本院近几年来药品比例持续上升的具体情况,比较各科药品比例与本市其它医院各科药品比例以及全国市级医院药品比例,对用药比例高的科室和用药量大的科室进行宏观控制,同时结合控制抗菌药物应用,监控用量排名(按金额)在前50位的药品.结果只要把部分科室的用药比例下降到60%以下,结合监控全院抗菌药物及用量在前50位药品的使用,医院总体药品比例就会大幅下降,完全能达到预期目标47%.结论我院药品比例持续偏高与部分科室用药量大和用药比例高密切相关,只要规范这些科室的用药,适当降低其用药比例,加强用药培训和用药干预,本院药品就能控制在合理水平.【总页数】3页(P98-100)
【作者】刘杰;黄寿和;刘葛
【作者单位】安徽淮南朝阳医院药械科,安徽,淮南,232007;安徽淮南朝阳医院药械科,安徽,淮南,232007;安徽淮南朝阳医院药械科,安徽,淮南,232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
【相关文献】
1.新医改形势下我院控制药品比例的实践和体会 [J], 张敏芳
2.我院控制药品比例的方法与实施 [J], 何杰文;范华
3.我院药品比例控制实施情况探讨 [J], 张广立;王时锋
4.我院实施药品比例控制效果分析探讨 [J], 卢健平
5.运用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药品比例的方法探讨 [J], 黄旭璇;郑筠;谭学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控制门诊药品比例的措施门诊药品比例的措施是医院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问题。
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门诊,都需要制定有效的措施来控制门诊药品比例,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经济利益。
本文将从医院管理的角度,探讨一些控制门诊药品比例的具体措施。
1. 制定门诊用药管理规范首先,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门诊用药管理规范,明确门诊用药的审批流程、用药标准、用药注意事项等内容。
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医生滥用处方、重复开药的情况,从而控制门诊药品比例的增加。
2.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其次,医院可以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即按照患者疾病的特点和治疗需要,规定标准的、科学的治疗方案。
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可以明确患者的用药方案,避免医生过度开药或者患者自行购买药品的情况,达到控制门诊药品比例的目的。
3. 强化用药审核制度此外,医院还应建立健全的用药审核制度,对医生开立的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严格审核措施能够避免医生滥用处方、过度开药的情况,有效控制门诊药品比例的增加。
4. 推广临床用药指南同时,医院可以积极推广相关的临床用药指南,向医生和患者普及科学的用药知识和禁忌症,引导医生根据临床指南进行处方,减少不必要的用药,避免开药过多,降低门诊药品比例。
5. 建立药物医学信息系统最后,医院可以建立药物医学信息系统,对医生开具的处方和患者用药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通过信息系统的管理,可以发现用药异常情况,及时纠正,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和合理性,有效控制门诊药品比例的增加。
综上所述,医院管理中控制门诊药品比例的措施是多方面的,需要从医院管理规范、临床路径管理、用药审核制度、临床用药指南和药物医学信息系统等方面全面考虑,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和经济利益。
只有通过综合措施的实施,才能有效控制门诊药品比例,保障患者的健康。
医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控制的体会
韦志军;黄桂波
【期刊名称】《求医问药(学术版)》
【年(卷),期】2012(010)005
【摘要】医院的业务收入不应该靠药品收入来支撑,而是应该通过医疗技术价值来反映,通过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来增加.本文围绕这一理念,对我院采取八条措施控制药品收入比例,降低百姓药费负担的经验及效果作了回顾性总结.作者认为,药品收入比例最大合理化,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与形象,也为医院带来了更多的病源客户群体,从而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双丰收,收到了院方和患方共赢的良性效果.
【总页数】1页(P488)
【作者】韦志军;黄桂波
【作者单位】广西融安县人民医院545400;广西融安县人民医院545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71
【相关文献】
1.对控制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的探索与思考 [J], 周杰
2.基层医院如何降低药品收入在业务收入中的比例 [J], 肖平
3.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高达六到七成,专家呼吁社区医疗应该回归健康管理[J], 王天鹏;胡睿
4.医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控制的体会 [J], 韦志军;黄桂波
5.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高达六七成,专家呼吁:社区医疗应该回归健康管理[J], 王天鹅; 胡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院加强药品比例控制管理规定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各科室(组):为有效规范临床科室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提高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提高药物治疗水平,有效控制药品占医疗业务总收入比例,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切实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根据有关法规和政策,结合我院实际,对医院原有药品比例控制管理规定进行调整补充,特制定规定如下,请认真遵照执行。
一、管理措施1、以医院、科室两级进行分级管理,对全院及各科室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比例进行监控。
2、将全院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控制在45%以内,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不少于40%。
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对各临床科室药品使用比例审定,并按审定比例标准执行考核。
3、将药品比例纳入医院的医疗质量考核,并作为科室绩效考核的一项指标,住院部药品收入比例控制考核到每个科室,门诊医生药品收入比例控制考核到每个医生。
二、分级管理1、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根据情况确定各临床科室药品与业务总收入的比例,严格控制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逐年降低药品收入比例。
2、药品构成比例实行院科两级管理,各临床科室主任为本科室药品比例控制的第一责任人,并负责对本科室药品比例控制管理的实施。
3、原则上门诊慢病患者应到医保科就诊。
肿瘤病人、结核病人、糖尿病人用药、白蛋白、静丙等药品在计算药比时不再剔除。
4、医务科、信息科、药剂科负责监控全院药品比例情况,并定期将结果汇总上报。
三、检查考核1、医院每月公示各临床科室及各门诊医师药品费用占医疗总费用比例、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
2、药品比例百分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3、医院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家对每个科室的运行病历、出院病历及门诊处方进行抽查。
重点检查对象:当月药品使用比例超标的科室、用量过大有集中使用现象的药品、科室、医师。
4、科室业务有重大变更时,指标可相应作适当调整,经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研究讨论后,报院长办公会批准后执行。
XXXX医院医保管理细则(职工、居民、离休)为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服务管理,规范医疗保险服务行为,促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健康发展,切实维护参保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方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服务协议及离休干部管理有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管理细则。
一、门诊就医管理(一)医保病人凭本人医保卡在门诊挂号就诊,接诊医生必须在处方上进行医保身份标识。
(二)门诊处方姓名、性别、年龄等填写正确清楚,门诊用药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文件规定,药品和诊疗服务价格符合物价的收费规定。
(三)在为享受特殊病、慢性病门诊医疗待遇的参保人员和离休干部提供诊疗服务时,门诊开西药、中成药每次限30天内用量(精神病专科用药、异体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门诊处方每次用药量最长不超过3个月),门诊开中药饮片配方每次限7剂内用量。
(四)开具的处方须按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书写,处方须写明诊断、药品通用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等,不允许写“自服、自用”等含糊不清的字句。
(五)门诊收费室,主动询问有无医保卡,根据患者出示医保卡,确定患者类别。
(六)各科室要认真执行特殊病、慢性病相关政策,按定点服务协议履行好职责,配合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做好特殊病、慢性病的就医服务工作。
医生需根据参保人员的诊疗情况,按规定为申报特殊病、慢性病门诊医疗待遇的参保人员出具真实、有效的病情证明材料并相应填写《临沧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病慢性病申报审批表》上的有关内容,签署上医生的意见及加盖科室的公章。
二、住院就医管理(一)出入院管理1、医生在接诊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严格掌握入院指征,杜绝将不符合住院指征的患者收入院。
2、参保人员入院时,住院收费室及接诊的医务人员要认真核对医保IC卡(社会劳动保障卡)、身份证、单位证明是否与住院病人相符。
城镇职工须提供的资料:医保IC卡、身份证、单位证明(无单位的,由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出具;临沧市区内跨县、区居住的退休人员由居住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出具)。
降低药占比整改措施篇一:药占比控制科室药占比控制措施自医院在三甲评审期间给我科下达药占比核定基数以来,我科全体医务人员思想上高度重视,成立了合理用药小组,负责监督临床工作用药情况与出院患者药占比的统计。
一直以来我科都能很好的将药占比控制在医院规定的基数以下,但近两月我科出现了药占比反弹的现象,特别是今年4月份超过了标准7个百分点.对于我科药占比的反弹,经科室医务人员自查自纠,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科室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1。
1 思想认识不深刻。
我科医务人员自评审结束后,特别是近两月来,对合理用药及药占比控制的认识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认识偏差,觉得这些只是为了迎接检查,检查过后一切照旧。
有个别医师认为用好药贵药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并且只要患者愿意,医保或非医保药品都能使用,这些都不同程度的造成了住院费用的上升,导致药占比反弹;1.2 经验主义思想存在。
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我科医务人员不同程度的存在凭经验用药的现象,现如今医疗行业飞速发展,既往的经验性用药不能适应现在诊疗要求,可能与合理化规范化用药、治疗有偏差,导致过度用药的现象;1.3 监区病房的成立。
今年以来为规范区内监犯就医环境,医院与自治区公安厅合作,在我科设立了监区病房,这本是一件军警合作的利好之事,但是自运营以来,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监区病房病人药占比明显高于我科地方病房,3月份在我科监区病房出院11人,药占比均高于我科规定标准,最高达到了80%,其中一名叫丁海军的患者总住院费用为55385。
5元,药费为40354。
94元;二是监区病房病人住院天数明显高于我科地方病房,主要原因是入住监区病房的患者多数为危重患者,住院周期长,3月份住院超过30天的监区病人2名(35天、32天),超过我科平均住院日标准的有6名,住院天数的增加必定进一步导致住院费用及药占比的升高;三是监区病房床位费收取方式影响药占比。
我科监区病房的床位费是按年统计,于年底一次性交付于财务室,而非和地方病人一样统计于住院费用之中,因此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监区病人药占比的统计;四是监区病房内外科病人的收入分配的方式.监区病房的外科病人所有手术费用计入所管科室,但所有药品费用却计入我科,因此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科药占比的反弹.以上问题是我科医务人员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为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抓好合理用药及控制好药占比、平均住院日及规范的抗生素使用,制定以下措施2控制药占比的措施有:1。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分级管理制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精神,要求医疗机构按照“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如下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1.分级管理原则1.1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1.2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1.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2.分级管理目录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该目录涵盖医院全部抗菌药物。
新药引进时应同时明确其分级管理级别。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要有计划地对同类或同代抗菌药物轮流使用,具体由药剂科组织实施。
3.使用原则与方法3.1总体原则严格使用指针、坚持合理用药、分级使用、电脑设权。
3.2使用方法3.2.1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所有医师均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3.2.2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应根据病情需要,由主治及以上医师处方/录入医嘱方可使用。
3.2.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必须严格掌握指针,经会诊专家同意,由本科室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医师录入医嘱方可使用。
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4.督导考核办法4.1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药剂科及医务处定期开展合理用药培训与教育,督导本院临床合理用药工作;依据《指导原则》和《实施细则》,定期与不定期对各科室应用抗菌药物进行监督检查,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
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比例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基本药物占据总药物使用比例的比例。
基本药物通常是根据其对公众的健康需求和基本医疗保健的重要性而确定的,这有助于确保人民能够获得必要的药物治疗和保健服务。
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比例的高低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较高的比例可以确保人民能够获得必要的药物治疗,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同时,它也可以减少医疗费用的负担,从而提高人民的医疗保健水平和生活质量。
1. 国家基本药物清单的制定: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比例的提高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基本药物清单作为参考。
该清单应根据国家的药物需求、治疗需求和公众的健康需求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这一清单会包括一系列常见疾病和疾病的常见治疗药物。
2. 药物价格管理:为了促进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比例的提高,国家可以采取一系列药物价格管理措施。
这包括政府对药物价格的控制和调整,以及鼓励药企降低价格的政策。
通过降低药物价格,人民可以更容易获得必要的药物治疗。
3.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国家可以通过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来提高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比例。
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可以通过医保来报销购买基本药物的费用,从而降低患者的自付比例,增加购买药物的意愿。
4. 健康宣传和教育:为了提高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国家可以加大对公众的健康宣传和教育力度。
这包括对公众进行药物使用、治疗方式以及药物的重要性进行宣传,提高公众对药物治疗的认识和信任,从而增加药物的需求和使用比例。
5. 药物研发与创新:国家可以通过加大对药物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基本药物的质量和疗效,从而增加人民对基本药物的需求和使用比例。
同时,国家也可以鼓励药企加大药物研发的力度,提供更多适应公众需求的创新药物。
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比例的提高对于一个国家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基本药物清单、药物价格管理、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健康宣传和教育以及药物研发与创新等措施,国家可以提高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从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医院开展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实践与成效摘要:2017年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健全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制定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及加强重点监控药品购用情况的动态监测。
本文除介绍重点监控药品管理措施外,还通过监测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金额、占全院药品使用金额的比例及重点监控药品占全院药品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的比例等数据来评价管理结果,以期为完善重点监控药品管控制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重点监控药品;药事管理;合理用药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调取2018年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内药品在2017—2018年每月使用数据以及2019年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内药品在2018—2019年每月使用数据。
使用数据包括销售金额、药品名称、规格等。
1.2 方法1.2.1确定重点监控药品管控目标基于重点监控药品在前1年的临床应用现状,制定重点监控药品管控目标为全年重点监控药品使用金额较前1年下降20%~30%,减少重点监控药品在全院药品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的数量。
1.2.2建立重点监控药品的药事管理措施①实施重点监控药品动态监测:药剂科每月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统计分析,对进入全院药品金额排名前10位的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药品排名、该药品使用医师排名及科室排名。
每季度对其进行分析评估,包括每个药品的使用变化趋势,科室用药金额变化,金额排名前10位的药品以及医师使用金额排名。
对于连续3个月药品金额排名前10位或异常增长的重点监控药品我们采取限制使用或停止使用等相关措施来控制该情况,同时还将约谈相关临床科室责任人及医生,并将以上结果与科室绩效考核及医生职称评定钩挂。
②实施预警监控机制:除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内的药品外,对于保肝、营养神经、肿瘤辅助治疗等药物出现异常增长的情况,我们将会采取临时限制使用措施且在必要时加入下一年重点监控药品目录,以避免因管控重点监控药品而导致其他药品用量异常增长的情况发生。
材料目录XX医院药比调控方案 (1)玉环县人民医院药品比例控制管理办法 (5)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品比例控制管理办法 (8)义煤总医院临床药品比例控制管理办法 (10)xxx人民医院2011年药品比例控制管理办法 (12)xx县人民医院2010年药品比例控制管理办法 (13)医院临床科室门诊药占比考核办法(试行) (16)控制门诊药品比例的措施 (18)医院临床科室门诊药占比考核办法(试行) (20)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药品使用控制方案 (22)药品比例控制管理办 (23)温岭市中医院坚持合理用药控制药品比例 (25)省肿瘤医院关于加强临床用药管理的实施方案 (27)市第一人民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实施细则 (29)市第一人民医院用药监督管理实施细则 (33)南陵县医院控制药占比实施办法 (36)市医疗机构落实处方药师审核制度实施方案 (38)XX医院药比调控方案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医改精神,改善医院经营管理,优化收入结构,提升经营绩效,规药品使用管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医疗负担,经院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成立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院长副主任委员:医疗业务副院长委员:药科医教科护理部院感科纪委各临床科主任(二)制定完善药事管理委员会职责(职责见附件)二、药品控制目标根据省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全院综合药品收入比例(以下简称药比)目标是控制在 %以下。
结合医院实际,采取分步实施的原则,力争通过年的时间,全院综合药比调控到 %以下,保持适合医院实际发展需要的水平。
三、确定药比指标XXXX年,医院药比指标比上年递减率≥5%。
围绕这一目标,财务科、经管科将近三年各科室的药品费用进行清理,制定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门诊等各单位每月药比指标和药品费用,将执行情况纳入各单位月度绩效考核。
各临床科室要将医院下发的药品费用和指标进行分解承接,落实到每日工作中。
四、落实调控举措(一)落实临床科室经营数据周报制度,将科室药比等指标在院长办公会分析讨论,适时监控和调整。
(二)规院药品流通管理环节1、药品计划申报及审批。
各单位每月20日前将下月药品计划由科主任审核签字后提交药科,药科根据科室上月使用量和全院药比进行筛选,剔除异常动态品种,报院长审核审批,经院长审批同意签字后交药科进行采购。
2、药品采购。
药科根据院长审批的计划进行网上招标采购。
3、药品投放调控。
药科要根据财务科(经管科)统计的经营周报信息,对药品费用、药比指标超过进度目标的科室进行预警,有权对药品数量、品种、档次进行调控,经院长同意直至停止投放。
4、药品规化使用检查。
医教科、医保办、院感办、财务科、经管科、药科要对临床科室的抗生素使用分级管理情况、药敏试验等项目进行认真检查,不达标准严格考核。
(三)保障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调动全院职工积极性,主动参与支持降药比工作;要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大家的事情大家办”,让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奋斗,这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在工作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1)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2)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3)医院平台与医务人员个人的关系2、落实调控举措(1)推行临床路径管理。
对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制定规诊疗用药目录。
(2)加强单病种管理。
对费用封顶承诺的病种,加强认真进行药比调控。
(3)严格用药档次管理,减少高档次药品的采购和使用。
(4)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严格遵循“国产-合资-进口”品种顺次的原则进行制定计划、采购和使用。
(5)严格规落实抗生素使用分级管理。
(6)严格控制辅助用药量。
制定规治疗性用药和非治疗性用药的使用比例。
(7、加强门诊处方管理。
严格遵循“急三满七”原则,严控门诊处方值,减少和杜绝大处方。
(8)开辟非药收入增长点。
各临床科室要向部挖潜力、挤水分、让空间,(9)加强手术室费用监控。
要严格控制手术室总体费用和药比。
除特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上级指令性任务外,手术室的药比必须低于 %,将创效空间让利于临床手术科室。
(10)提升设备利用率,发挥各科室设备创效作用。
(11)改进医技服务质量。
A、围绕临床业务发展,加强沟通,超前引导、开展临床需要的检查技术;B、推进床边服务承诺、检查报告限时承诺;C、定期召开临床医技沟通协调会,收集临床意见,落实持续改进。
(12)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创效。
发挥科室学科优势,开展新技术新项目降药比。
(13)医疗资源整合,提升降比增效合力。
加强科室间的技术协作,对患者的医疗需求(14)投入“短平快”的设备积极创效,改善收入结构。
五、完善考核1、根据医院下达的指标,对超出药比考核指标部分的收入不计入科室,并按每超标1%扣1000元处罚;2、扩大临床在医技收入中的分配比例,每降低1%扣1500元,每超额1%加奖2000元;3、加大设备利用率考核力度,减少沉默成本。
(1)落实设备三级维保制度,加强设备巡检保养,确保设备完好率达100%。
根据三级维保责任,重点设备完好率每降低1%扣相关责任人1000元;(2)提高设备利用率。
设备利用率考核指标为95%,每降低1%扣责任科室月奖1 %。
4、医技科室服务质量考核。
对B超、CT、MRI、DR等检查,5小时报告送临床。
急诊检查30分钟发送报告。
5、严禁业务人员私自医药代表,发现私自接触者由纪委按有关制度进行处罚。
附件: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并组织制定本院相应的规章制度,经常检查《药品管理法》的执行情况,对违反事件要及时纠正,严肃处理。
2.根据《医院用药品种目录》,检查审定各科用药计划,制订调整本院《基本用药目录》和处方手册,定期审定需要增加或淘汰的药品品种。
3.审核各种申请购入的新药和新制剂,并按有关规定报上级备案或批准。
4.审查药品采购计划及实际执行情况,决定特殊紧缺药品分配使用方案。
5.定期组织检查各种药品使用、管理情况及自配制剂的质量。
指导监督临床各科合理用药,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研究防止用药事故和药源性疾病的措施,确保安全有效用药。
及时处理用药重大问题。
6.定期组织检查各科毒、麻、精神及放射性等药品使用和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对者,要严肃处理,并及时上报。
7.支持医院药学工作,指导和协助中西药物和制剂的开发。
8.药事管理委员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
9.药科为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常设机构,药科科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药事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玉环县人民医院药品比例控制管理办法1. 根据往年药品费用平均水平和医院控制比例要求,制定各临床病区和门诊科室临床药品费用控制比例,详见附件1、附件2和附件3。
控制比例随运行情况变化和政策性改变可作相应调整。
2. 每月统计分析,提出报告。
医教科、财务科、信息科与行风办共同负责该项制度管理。
信息科提供统计信息平台,确保统计信息准确性;每月上旬医教科按医院统计规定要求将上月各科室和医生的月用药比例(药品收入/医疗+药品收入)和抗生素比例(抗生素收入/药品收入)报到财务科(再核实);财务科按规定落实奖罚措施;医教科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组织有关会议通报并公示,及时落实整改;行风办对不合理用药讨论结果按相关文件进行处理。
3. 继续严格落实玉医[2009]3号文件《关于玉环县人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的通知,推进临床合理施治和合理用药。
4. 加强对合理用药的培训、指导。
重点对大额处方、大额住院费用的检查,重点对各类用药院统计排名前位的处方检查。
5. 奖罚规定:(1)处罚病区和门诊的医生个人:超过所在科室规定药品比例部分的实际发生药品额度,医院按5%扣罚计入个人。
每季度全院全部药品使用金额排名及抗生素针、片剂(二线、三线)金额排名第1位的,下一季度该药品用量控制按上一季度用量的50%使用;如排名为第2至3位的,则按70%用量使用。
医生个人使用某种抗生素针、片剂金额超过该品种总量30%的,每超过1%扣罚50元或按超过比例部分的实际药品金额的5%扣罚,并且下一季度全院该药品用量控制按上一季度用量的70%使用;受限制药品如临床确实需要使用,须报医教科临时审批。
每季度考核一次,按季度结算。
(2)奖励对医疗质量检查和处方点评中没有发现问题、每季度控制药品比例较好的科室给予奖励。
奖励办法为:根据科室在规定药品比例控制围其所控制比例的大小进行排名;同时结合处方点评和相关医疗质量综合考评。
每季度考评一次,排名第一的科室奖励2000元。
6. 具体由医教科负责解释。
附件3:病区抗生素控制指标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品比例控制管理办法一、管理措施1. 管理方式以总量控制(全院、各科室药品使用比例)、分级管理、动态监控、定期通报、知情告知等相结合,落实各科室用药总量情况监控,并通报监控情况。
2. 按卫生部要求,将全院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控制在45%以。
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制定各临床科室所有药品使用比例,并按所定比例执行考核(临床科室药品比例见附件)。
3. 将药品比例纳入医疗质量考核,并作为考核科室的一项指标。
二、分级管理1.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根据情况确定各临床科室药品与收入的比例,严格控制药品比例,努力实现逐年降低。
2. 各临床科室主任为本科室药品比例的第一责任人,并负责对本科室药品比例实施管理。
3. 财务科、经管办每月负责向全院通报全院药品比例、各科室药品比例情况,药学部通报销售金额前二十位药品相关数据资料和信息,督促临床科室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保证用药安全有效4. 临床用药管理参照《三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执行。
三、检查考核1. 医院每季度公示各临床科室药品费用占医疗总费用比例。
2. 医院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家对每个科室的运行病历、归档病历进行抽查。
重点检查以下三项:1) 当月药品使用比例超标的科室、用量过大有集中使用现象的药品、科室、医师;2) 实行“双十制”管理,即每月金额前十位药品的品规和医师;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四、奖惩1. 以季度为考核单位,科室药品费用比例超过医院规定1个百分点,扣罚科室当期奖金2%。
科主任按照药品超标情况有权对科室责任人进行处罚,情节严重者可退回人力资源部。
2. 以全年每季度均不超标的科室给予奖励,科主任有权进行再分配。
3. 同一科室在同年度出现三个季度考核不达标者,将对科室予以通报批评,取消科室及科正、副主任年终评先评优资格,科主任需书面说明情况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附件:义煤总医院临床药品比例控制管理办法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律和规章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管理措施(一)、管理方式以总量控制(全院、各科室药品使用比例)、分级管理、动态监控、定期通报、知情告知等相结合,落实各科室用药、单品种用药总量情况监控,并通报监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