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的安全施工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67.93 KB
- 文档页数:2
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施工前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充分研究和了解隧道断层破碎带的地质情
况,包括断层破碎带的规模、特点及组合方式等,以便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
2.隧道开挖技术:对于存在断层破碎带的隧道,应尽量避免采用全断面开挖
的方式,可结合断层带的实际情况,采用半断面微台阶、上下断面顺序开挖或微震爆破的方法。
例如,当隧道穿越局部或者大规模的断层破碎带
时,且断层破碎带处在隧道的拱部时,通常可选择半断面微台阶法来进行开挖。
这种开挖技术有利于空间的灵活运用,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3.隧道支护技术:在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锚喷支护,以保证隧道断层破
碎带的稳定性。
4.注浆技术:在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洞口地表时,可以采用注浆技术来提高
地表的稳定性。
注浆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可以采用双层小导管超前支护进洞,采用CD法开挖施工。
具体包括钻孔和注浆两个步骤。
钻孔孔径。
公路工程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摘要:快速穿越断层破碎带是加快特长隧道施工速度的关键环节。
績黄高速公路佛岭特长隧道通过加强超前地质预报、优化开挖支护方法、加强监控量测、加快二次衬砌,并提前制定塌方抢险预案,实现了快速穿越断层破碎带。
关键词:特长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引言在特长隧道中,由于线路长,埋深大,勘察困难,施工中常遇到已知或未知的断层破碎带。
特长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时,由于施工环境恶劣、工期紧,在施工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塌方等灾害,轻则影响工期,造成经济损失,重则发生人员伤亡,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因此,安全快速穿越断层破碎带是特长隧道施工的决定性环节。
1.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洞口地表注浆技术注浆满足设计规范要求,采用双层小导管超前支护进洞,采用CD法开挖施工。
(1)钻孔:钻孔孔径为50mm、深度为30m左右,钻完孔之后在钻孔内放入钢管。
钢管进行无阻力开孔,采用开孔机由内往外的方式进行开孔,压力控制在25MPa左右。
(2)注浆:采用C20水泥浆,水泥浆浆液水灰比为0:5:1,注浆时适当添加早强剂。
2.断层破碎带支护施工要点施工时严格按照治水排水、短程开挖、低强度爆破强支护等要求和程序进行施工。
治水排水即对隧道断层裂缝中的积水进行有效排出;短程开挖即在开挖途中注意开挖距离,避免长距离的开挖造成隧道坍塌;低强度爆破即在清除阻力时要弱化爆破程度,以免对其附近结构造成影响;强支护能够有效对隧道的断层带到最大限度的支撑与维护。
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打桩,为稳定纯粹散体材料的特性,需要将水泥浆加入至碎石桩中,使全桩能够加强其侧阻能力和端阻能力。
CFG桩地基抗压力、阻力较强,能够有效保持土料固结而不被雨水冲刷,同时加固了路面的压实密度。
3.锚喷初期的支护施工技术断层破碎带隧道开挖,必须在施工时用支架初步支撑,尔后方可进人隧道进行支护开挖。
在选择系统锚杆时,必须选择一定规格的,不论是纵向还是环向,其间距都应控制在100cm左右,采用梅花形布置,并对拱墙设置钢格栏。
公路工程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摘要: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中经常需要开挖隧道,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断层破碎带的情况,对施工技术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
本文以某公路工程项目为例,从超前支护、隧道开挖技术、初期支护技术等多个层面介绍了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的施工技术。
对于积累工程实践经验,提升隧道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公路工程;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引言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当前阶段大量的公路工程项目被施工。
很多情况下公路工程需要进行隧道开挖,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的情况[1]。
与普通地质情况相比较而言,当隧道需要穿越断层破碎带进行施工事,必然给施工过程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对隧道施工技术提出了相对更高的要求[2]。
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必须充分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才能够确保施工质量[3]。
本文以某公路工程项目为案例,阐述了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的施工技术,以期能够对其他类似工程项目有所借鉴。
1.公路工程概况某公路工程项目全程长度约110km,经过前期规划设计,该公路需要穿越一座大山,因此需要进行隧道开挖施工。
该隧道采用的是分离式隧道模式,单动的规格尺寸为11m×5.5m,隧道总体长度和最大埋深分别为9km和700m,设计标准为双向4车道。
为保证隧道施工过程安全,在正式施工前对隧道穿越的区域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地质勘查,结果发现存在断层破碎带。
基于此,必须对隧道施工工艺进行合理选用,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过程安全同时提升施工质量。
在分析相关区域地质情况并结合以往成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公路工程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如下:首先,基于先进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对隧道围岩性质进行全面勘查并预报;其次,采用超前支护,支护方式是超前小导管并使用水玻璃和水泥双液注浆对破碎带进行加固处理;最后,隧道开挖过程采用台阶法,刚开始开挖时需要通过工字钢架以及挂网的方式进行辅助施工。
最终的实践结果表明,采用上述隧道开挖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断层及破碎带隧道施工技术的探讨发表时间:2018-09-03T09:01:15.623Z 来源:《红地产》2017年9月作者:温家楼[导读] 在进行道路的隧道路段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断层或者破碎带,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程的难度,引言:隧道在穿过断层或者破碎带这一地段时,会给施工带来很多的问题,施工难度的大小主要由断层的性质,以及破碎带的宽度,以及断层的含水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对于围岩的破坏程度,这也对施工的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才能不断地加快施工的进程。
一、断层及破碎带对隧道施工的影响以及应对的策略1.1 断层及破碎带对隧道施工的影响在进行隧道的施工过程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挖掘难度不断的提高,施工过程中不能够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安全性不断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这些路段的岩石会出现松动的现象,并且岩石的强度很小,在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时很容易出现滑落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发生,也导致施工现场受到严重的损坏,不能够保证施工的整体性。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的关注断层和破碎带情况,并且要提前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解决。
除此之外,断层和破碎带的隧道还会很容易出现岩石黏土化,甚至会出现山体内部有泉水喷出,这些因素都会对工程造成很大的影响,工程的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1.2 断层及破碎带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的解决策略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断层和破碎带的现象,我们要提前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并且在进行挖掘之前要做好支护工作,选择合适的支护技术,避免意外现象的发生。
在保证施工现场正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机械进行施工,这样能够有效的防范在挖掘过程中出现倒塌的现象。
如果在挖掘的过程中,山体内部出现泉水喷出的情况,要在施工之前提前准备好填充的材料,岩石或者混凝土等,这样能够防范倒塌或者漏水的情况。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倒塌的情况,一定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并及时的进行检察和维护工作,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整个工程的质量。
穿越断层破碎带公路隧道施工工法穿越断层破碎带公路隧道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公路需要穿越断层破碎带。
然而,断层破碎带的存在使得隧道工程施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穿越断层破碎带公路隧道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这种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穿越断层破碎带公路隧道施工工法的特点如下:1)采用顶管法施工,可在断层破碎带内实现快速、高效的施工;2)工法灵活多样,可根据不同地质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3)施工过程中无需进行爆破作业,避免了噪音和震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施工过程中无需排水,可保持地下水位稳定;5)能够有效保护断层裂隙和环境生态,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适应范围穿越断层破碎带公路隧道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断层破碎带的长度较长,破碎带内存在弱结构面和裂隙,爆破作业存在较大难度;2)地下水位较高,无法进行常规的排水处理;3)需要保护断层裂隙和环境生态,避免地质灾害的风险。
四、工艺原理穿越断层破碎带公路隧道施工工法的理论依据是通过引入顶管法,采用管片的方式进行隧道的掘进。
具体的技术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管片形式和材料,设计合理的支护结构,控制合适的掘进速度和压力,以及采用适当的注浆固结技术等。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保护断层裂隙,减少错动和滑移的风险。
五、施工工艺穿越断层破碎带公路隧道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设计隧道的平面布置和纵断面形式,确定顶管的尺寸和材料;2)开展前期地质勘察和工程准备工作,包括地质勘探、水文地质调查等;3)现场布置和设置施工设备,进行顶管的制造和质量检验;4)施工准备,包括安装支撑结构、设置顶出口等;5)顶管施工,包括开挖顶管、安装管片、注浆固结等;6)顶管完成后的支护结构施工,包括喷锚、加固等;7)隧道内的清理、检查和浇筑补强混凝土等;8)施工面回填和排水处理;9)顶管后处理、顶管拆除。
隧道穿越大区域富水断层破碎带施工工法隧道穿越大区域富水断层破碎带施工工法一、前言隧道施工中,遇到大区域富水断层破碎带是一种常见的情况。
为了确保隧道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采用特殊的施工工法。
本文将介绍一种用于隧道穿越大区域富水断层破碎带的施工工法,并对其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和经济技术分析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本工法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先封顶后掏底”的施工方法,即先对断层带进行封顶处理,然后再进行底部的施工作业。
这种工法能够保护隧道的地表沉降稳定,保证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三、适应范围这种工法适用于富水断层破碎带比较宽且水位较高的情况,能够有效地控制隧道沉降和断层水的涌出。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对富水断层破碎带进行封顶处理,阻止水流向地面渗透,从而减少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水压力。
具体来说,该工法通过施工前的地质勘探,确定破碎带的位置和范围,并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如注浆、封孔等。
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保证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勘探阶段、预处理阶段、暂时封堵阶段、底部施工阶段和封顶处理阶段。
具体地,勘探阶段进行地质勘探和实验室测试,预处理阶段进行地下水抽排和巩固处理,暂时封堵阶段对断层进行暂时封堵,底部施工阶段进行掏底工程,封顶处理阶段对断层带进行封顶处理。
每个阶段都有详细的工序和施工要求,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六、劳动组织该工法在劳动组织方面需要合理安排工人的数量和工作流程。
根据不同阶段的施工需要,合理分配人员,确保施工作业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七、机具设备为了完成该工法的施工任务,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机具设备,如注浆设备、封堵材料输送机、巩固材料搅拌车等。
这些机具设备具有一定的技术特点和性能要求,施工人员需要熟悉其操作方法和维护要求。
八、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保证施工工程质量的关键。
对于该工法,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实验室测试和工程检测等工作,以确保施工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1概述地质断层破碎带的围岩属于软弱围岩,其自支护能力比较弱,甚至没有自支护能力,易发生隧道地质灾害。
在以往的隧道施工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的5种掌子面塌方现象:①在强风化围岩中,如果伴随着涌水情况的出现,可能会产生较大规模的掌子面塌方。
②在有层理面的围岩当中,如果出现层理面的强度较低、涌水较大的状况,则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会发生多次规模不一的掌子面塌方,也经常会出现瞬间发生大规模塌方的情况。
③在断层破碎带中,由于围岩破碎导致一次甚至多次规模不一的掌子面塌方。
④由于砂层围岩自稳能力较差,发生规模不一的掌子面塌方情况是比较常见的,还可能会发生小规模拱顶掉落的情况。
⑤在互层围岩中由于裂隙水的涌出导致塌方,塌方的时间一般发生在掌子面涌水状况出现大幅度变化的时期。
因此,在研究地质断层破碎带中施工方案中,最重要的思路就是:如何提高围岩的自承能力,以确保围岩顺利开挖、初支施作及后续工序的安全进行。
从目前国内外许多的隧道施工经验来看,采用的基本方法就是要控制好围岩的松弛和流失问题。
总的原则是确保掌子面的稳定、初支全面断面要及时闭合、加固周边围岩,在目前很多工程实践中,都很充分地证实了这一点。
2项目概况云南省高速公路网丘北至砚山高速公路土建1标冲革隧道,为一座分离式隧道;左、右两幅测设线距离约25.0~29.0m 。
该隧道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左幅长4087m 、右幅长4092m ,主要设计参数为:设计时速100km/h ,分离式双向四车道;净宽10.75m ,净高5.0m ;紧急停车带净宽13.75m ,净高5.0m ;设置车行和人行横洞。
隧道主洞内轮廓尺寸详见图1。
该隧道斜穿一座北东南西走向的山脉,山脊狭窄,纵向冲沟发育。
隧道区属构造侵蚀低中山地貌,隧道区地形变化大,隧道顶部坡度较缓;隧道区海拔高程1546~1797m ,相对高差251m 。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显示,冲革隧道K7+800~K7+860(ZK7+785~ZK7+840)段穿越断层破碎带,断层两盘均为粉砂质泥岩,岩体较破碎~破碎,呈碎块、碎石状;结构面发育~极发育。
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木研究■李超中铁十八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重庆4007(>(丨摘要:隧道在施丨「.过程中遇到断层破碎带.极易造成隧道失稳塌方和变形,使安全风险变高t在施丨:过程中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方 法综合判断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通过与设计图纸地质情况进行比较,及时采取桕应的支护措施,调整或加强支护参数,可确保 隧道施E质量及安全。
以成昆铁路月直山隧道穿越金口河逆断层施J.为例,探讨了隧道在穿越断层时的施工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隧道;断层;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断层(断裂)及其破碎带是隧道工程施工中遇到的最常 见、最为复杂的不良地质体之一,在断层(断裂)及其破碎 带中,发生的隧道洞内工程地质问题极为复杂也极为严重,其中不仅包括有断层(断裂)破碎带围岩的失稳坍方、涌水 问题,还包括断层带上盘侧过饱水断层及、破碎岩夹黏土 坍塌涌泥,以及构造岩失稳坍方和变形问题M1,严重地威 胁隧道的施工和隧道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1工程概况月直山隧道地处金口河-新特克区间,全长141185m,双线隧道。
最大埋深约1810m,不良地质有岩堆、危岩落石、大变形、高地应力、岩爆、突泥突水、断层等。
金口河逆断 层与线路交于D K241+045附近,交角约50°。
该断层为一东 南倾向逆断层,位于Pteb、Z b d白云岩及板岩、变质砂岩地 层之中,倾角50° ~,断层破碎带主要为板岩及白云岩组 成的断层角砾岩,宽约8(lmc2施工方案2.1施工组织由进口平导3#横通道转入正洞挑顶完成后,先向小里程方向掘进至D K240+938,以利用此60m距离进行仰拱栈桥及衬砌台车组装。
2.2施工工艺流程月直山隧道穿越断层时严格按隧道穿越断层施工组织流程施工,穿越断层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图1断层破碎带施工工艺流程2.3超前地质预报2.3.1物探法物探法分为地质雷达法和地震波反射法。
采用地质雷 达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需在隧逍掌f l T i l'h彬晋测线。
工程科技试析铁路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要点刘赛(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云南大理675700)铁路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施工时,要加强过程控制,充分利用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等手段辅助指导施工,对施工过程实行动态、全过程监控。
下文主要根据富水断层破碎带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对我国铁路隧道建设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有效帮助。
1富水断层破碎带特点长大隧道施工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的要通过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破碎带内岩体松散破碎,主要由角砾土、碎裂岩、断层泥等构成,岩性组成复杂,自稳能力差,为良好的地下水导水带和富水带,如果施工组织不当或管理过程不规范,容易造成坍塌、冒顶、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
2富水断层破碎带施工中易发生突泥突水事故的原因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有施工中缺乏针对性专项设计,及相应配套辅助设施;未掌握水压、水量等参数,缺乏适应的应对措施和预案;发生塌方、涌泥涌水后,为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盲目清淤、恢复施工,继而又造成大规模的突水突泥事故。
实践证明,突泥突水主要发生在隧道开挖、清淤两个环节。
3铁路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3.1加强超前地质预报采用TSP超前地质预报仪、地质雷达预报前方围岩的结构特性,基本掌握断层或软岩大变形地段的大致位置,在用TSP地质预报系统或地质雷达探测到的可能断层带以及设计图纸标定的断层里程前15~20m采用水平地质钻机对地层进行超前钻探,确定岩层产状、破碎程度、含水量大小等。
同时,采用地质素描等辅助预报措施进行预报,通过三者有机结合,准确判断前方未开挖地段的断层规模、物质组成、水压、水量、及超前处理措施的效果等。
3.2加强监控量测监控量测项目主要包括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拱顶下沉、周边收敛,监控量测点的布设要紧跟开挖、支护作业,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或增加量测的内容。
要将监测管理及监测实施计划纳入施工生产计划中,作为一个重要的施工工序来抓,并保证监测有确定的时间和空间,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实施方案和相应的测点埋设保护措施,并将其纳入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计划,施工监测紧密结合施工步骤,监控每一施工步骤对周围环境、围岩、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据此优化施工方案,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分析,一般情况下,应每周报一次,特殊情况下,每天报送一次,监测报告应包括阶段变形值、变形速率、累计值,并绘制位移时态(或时程)曲线,进行回归分析,及时对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就像是在豆腐里打洞,还得保证这洞稳稳当当的,可不容易呢。
这断层破碎带啊,就像一堆碎石头杂乱无章地堆在一起,石头之间的联系松松散散的,就好比一盘散沙。
在这样的地方修隧道,就如同在一片随时可能崩塌的沙石堆里开辟出一条坚固的道路。
咱们工人兄弟们面对的挑战可不小。
在施工之前呀,详细的地质勘探是必不可少的。
这就像我们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探险,得先摸清楚那里的地形地貌一样。
勘探人员得像细心的侦探,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把断层破碎带的具体位置、规模大小、岩石特性等都查得清清楚楚。
要是这一步没做好,后面施工就像盲人摸象,乱了套了。
钻孔作业可是个技术活。
钻进去的孔要像整齐排列的士兵一样规规矩矩的。
如果钻孔的角度不对或者深度不够准确,那就像盖房子打地基没打好,后续的工程肯定会出问题。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时刻关注钻孔时的反馈,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时关注病人的反应一样。
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比如钻进速度突然变化或者卡钻了,这就像是汽车在路上突然抛锚,必须马上停下来检查原因。
注浆加固可是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的一个关键环节。
你可以把注浆想象成用胶水把那些松散的石头重新黏合起来。
这注浆的材料得选好,就像做菜要选对调料一样。
材料不好,那这胶水就没黏性,石头还是一盘散沙。
注浆的时候呢,压力要控制得恰到好处。
压力小了,就像给气球打气没打足,胶水渗不进去;压力大了,又像气球吹爆了,会把周围的地层破坏掉。
这注浆的量也得精准计算,少了起不到加固的作用,多了那也是浪费资源。
开挖的时候,那更是要小心翼翼。
每挖一点,就像在拆一颗定时炸弹一样,得时刻注意周围岩石的动静。
工人们就像技艺高超的雕刻家,只不过他们雕刻的不是艺术品,而是一条安全的隧道。
如果开挖速度太快,就像是跑步不看路,很容易引发塌方等危险情况。
而且在开挖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施工方案,这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同的情况要灵活改变自己的计划一样。
探析断层及破碎带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技术运用摘要:近几年,我国隧道工程数量逐渐增增多,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断层及破碎带情况,这势必会对工程施工造成一定影响。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要依据隧道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施工技术,保证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工程的最终质量能够达到相应的要求标准。
关键词: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一、断层及破碎带对隧道工程施工的影响及应对方案1.施工影响隧道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断层和破碎带,将会增加挖掘难度,并且会增加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性,导致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这些路段中的岩石出现松动,并且强度小,在受到外力影响时,岩石会发生滑落,这将会对施工现场造成破坏,无法保证工程的整体性。
因此,在隧道工程施工中,要加强对断层和破碎带的重视,针对这些区域要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利用科学的方法完成相应的处理。
除此之外,断层和破碎带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形成岩石黏土化,甚至一些山体内部会涌出泉水,或者或出现涌沙现象,这将会导致工程支撑性能下降,稳定性降低,进而将会对工程的施工进度造成影响,导致工程施工无法顺利进行。
2.应对方案应对方案遇到断层和破碎带,首先必须要做好防护措施。
例如开挖之前做好超前支护和初期支护,在保证施工现场稳定的情况下再引入施工机械进行施工作业,可以有效地防范开挖过程中的坍塌现象;另外,在对于可能会出现涌水或者涌沙的地段,提前备置好填充岩石或者混凝土等,以填补隧道中可能会出现坍塌的地段,这样就可以防范万一出现的漏水和垮塌情况。
如果一旦发生坍塌,一定要及时进行补牢,并定期进行检查,加强后期的维护,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断层及破碎带隧道施工技术准备2.1调查地质情况断层及破碎带随带施工前,相关施工人员要对断层及破碎带的宽度、性质、含水量、活跃性等各项因素,要全面掌握各项内容,为日后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该过程中,要对断层及破碎带倾角、方向、强度等各项内容进行重点勘测和调查,收集大量的数据内容,为日后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公路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项目越来越多,公路隧道项目的建设也在加快推进。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隧道断层破碎带易发生施工事故,对施工人员和工程开展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想避免这样的影响,必须进一步提升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公路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引言断层破碎带是隧道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的一种地质情况。
如果施工时意识不清,施工中就会出现大问题,容易发生大面积滑坡,给隧道工程造成很大困难,延误工期,严重耗费资金,造成事故。
因此,应增强对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的重视,确定最佳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提高工程质量。
1. 断层破碎带对隧道的影响隧道一旦出现断层破碎带,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与其他正常区域相比,断层破碎带含水量较高,抗剪强度较低,强度降低造成岩石压缩性提高。
支护隧道时,压缩性增大的岩体容易变形甚至断裂。
此外,鉴于断层破碎带上下层的性质不同,沉降会更加不均匀。
沉降不均、含水率高,容易引发隧道崩塌、塌方等安全事故,甚至会相应延长工期,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工程总造价。
2. 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要点2.1做好施工方法的选择在隧道断层破碎带进行施工时,要做好施工要点,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结合不同的施工条件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
首先,考虑到断层破碎带的平均宽度,施工人员应当做好隧道初期支护工作,可采取径向锚杆和喷射混凝土加固。
同样,施工人员也能够借助提高钢筋网来提高支架的稳定性。
其次,考虑到断层破碎带裸露地表,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采取浅埋方式,做好水害防治工作。
因此,施工人员能够选用地锚和地表排水沟来防止水害。
在施工过程中,应当控制锚杆相互间的距离和锚杆的分布,以更好地保证隧道的稳定性。
最后,如果断层破碎带宽度比较大,施工人员应当提前选择注浆管方舱和钢结构支护半断面,因为此时隧道岩体处于松散状态,支持工作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