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号桥创意园区设计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6.74 MB
- 文档页数:93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典型案例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典型案例有:
1、北京798艺术区:位于北京东郊大山子地区的798艺术区,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一家大型国有工厂。
现在,这里已经演变成一个拥有国际化色彩的艺术新区,是实用和简洁完美结合的典范。
所有建筑均由德国设计师设计,窗户向北,可充分利用天光和反射光,保持光线的均匀和稳定。
2、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原为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
这个位于杨树浦路2866号的大型纺织厂,现在已经被成功转型为以时尚为核心的创意园区,集创意、文化及现代服务经济于一体,并拥有300多米的黄浦江岸线。
3、上海8号桥:2003年开始开发的上海8号桥,是一个时尚创意园区,位于上海汽车制动器厂的老厂房经过重新设计和改造后注入时尚、创意的元素。
4、云冈石窟工业文化园区:这个占地约40万平方米的园区基础材料来自当地砂岩废石或煤矿淘汰的铁矿车等废弃物,根据地形、地势,依造型不同分别打造出各种创意景观。
5、老君庙油矿:这是中国最早发现和开发的油矿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6、M50创意园:作为中国首批当代艺术园区之一,M50隶属于东方国际集团(原上海纺织集团),是上海的艺术聚集地。
这些案例都展示了我国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的创新
实践,通过重新利用和改造老旧工业设施和场地,不仅保护了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同时也为城市的发展贡献了新的活力和价值。
上海适合“外拍”的地点单反控必读❤来源:李玮Selena的日志徐汇1.尚街时尚工业园在建建国西路283号2.2577创意大院龙华路2577号3.X2创意空间(数码徐汇) 茶陵北路20号(斜土路交界口)X2创意空间位于徐家汇茶陵北路和斜土路交界口,X2得名很有意思,X是“斜”的声母,2就是“土”的谐音。
“斜土”不是创意,“X2”却是了。
由70年代末老厂房改建,项目前身为中国第一家印刷行业合资企业亚华印刷机械厂。
内有8幢建筑物,围绕中心广场。
是拥有宽阔内部空间的特性鲜明的一个工厂,由四层至七层六栋建筑围合成U字型,底层为商业,二至七层是LOFT与大开间挑高空间办公室。
4. 设计工厂虹漕南路9号5.尚建园宜山路407号6.徐汇创意阁冠生园露31号靠近习勤路7.环球105 徐汇区桂林南路105号的地新兴港8.风尚之城(尚街LOFT)园区北临建国西路,东临嘉善路,西临襄阳南路9. 新十钢城雕中心淮海西路570号,上钢十厂原轧钢厂厂房普陀1.普陀天地园中江路879 弄2.普陀M50 莫干山路50号3.普陀E仓临苏州河宜昌路751号(近常德路)4.长寿苏河创意园5.上海创邑•金沙谷(金沙谷创意园) 真北路近怒江北路虹口1.虹口1933老场坊沙泾路10号,紧邻九龙宾馆,靠近海宁路和周家嘴路交口2.虹口德邻公寓四川北路71号崇明路口原是信谊药厂(這個地方朋友說很像周星馳電影功夫的場景)3.虹口空间188 靠近虹口足球场虹口区东江湾路188号,原是上海无线电八厂4.虹口优族173 邯郸路173号5.虹口绿地• 阳光园西江湾路500号(虹口足球场正对面)6.虹口海上海大连路920 号7. 虹口智慧桥虹口区广灵四路116 号虹口区原建材厂8. 虹口通利园周家嘴路1010号无线电模具厂9.东大名创库东大名路近高阳路10.北外滩长宁1.原弓艺术仓库上海市仙霞路295弄20号2.长宁华联创意广场江苏北路125 号长宁之路交叉口3.古北鑫桥4.长宁周家桥“创意之门” 万航渡路2453号5.中科创意仓库万航渡路2170号向北紧邻苏州河,属于凯旋路6.长宁时尚产业园天山1718号7.长宁湖丝栈苏州河畔,万航渡路1384弄(近华阳路)湖丝栈已有132年的历史,是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具有典型的时代烙印和江南风格的大统间格局,跨度分别为9米和15米的横梁均为整根原木,无任何拼接。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XXXX工业遗产保护地块城市更新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2014年 3月 10日工业遗址城市更新改造文献综述一、研究目的见证了城市工业历史的重要变革的工业遗址的更新改造设计是我国当今城市建设中亟需改革和创新的课题,探索如何适合工业遗址空间再利用的城市设计策略是关键所在。
本案选择的是合肥马合钢铁厂为研究对象,规划设计重点在于研究中心城区的工业遗址的再利用和再开发的城市设计策略,通过对钢铁厂工业遗址现状的实地调查和有序分析,研究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成功案例对方案进行全面的比较与评价,选择最满意的改造方案加以实施,为钢铁厂工业遗址改造项目设计行之有效的改造方案。
规划重点注意从以下几个层次出发:(1)梳理原有空间肌理,通过“拆”、“改”、“留”、“复”进行建筑整合。
(2)根据城市及遗址所在区域的产业发展对地块进行合理定位。
(3)本地块不同于一般的工业遗址,地块内部兼具历史文化保护建筑和工业遗产,情况特殊。
(4)依据国内外工业遗址改造模式,选择恰当的模式进行改造。
二、查询文献要点通过文献的查询要对本次地块的城市更新设计覆盖以下几个范围以及关键词:(1)后工业时代工业遗址更新的特点(2)工业要素评价体系的建构,对于工业遗存要素的实施要求(3)工业遗址保护更新模式以及分别适应的实际情况(4)工业厂房建筑空间尺度结构等特征以及工业遗址构筑物的建筑改造(5)工业遗存文化建筑与历史文化建筑的协调与共生(5)生态恢复、棕地改造等设计要点三、国内外案例研究借鉴工业用地功能的转换通常与旅游开发、新兴产业的引入的区域振兴等相结合进行战略性开发与整治。
从整体区域的层面上来看,工业用地性质的转换属于区域整治计划所带动的区域性统一开发模式。
(一)工业遗址公园后工业景观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
在工业遗址上若保留原有的建筑而开发成以工业为背景的城市公园是环保且行之有效的保护方式。
上海人民广场调研报告[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上海人民广场调研报告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1篇实习时间:2015.01.27-01.28实习地点: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实习目标:对商业空间有初步了解实习目的:培养环境是否适于人的行为的判断力。
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全景1、五角场万达广场概况该广场坐落于五角场市级副中心商业区的中心地段,总建筑面积33.43 万m2,是上海最大的商业项目之一。
广场平面呈“品”字型布置,地上划分为五个大型业态和三幢甲级高层办公楼。
开业后的五角场万达广场极大的提升了五角场的商业品质,带动了五角场地区的建设和发展。
广场平面呈“品”字形布置,划分为五幢大型的商用群楼和三幢高层办公楼。
万达汇聚沃尔玛购物中心、HOLA家居、香港新世界巴黎春天百货、食品广场、国际影院、黄金珠宝城、宝大祥青少年购物中心、新华书城等八大主力业态,以及近百家各具特色的精品专卖、餐饮休闲品牌。
万达广场位于中环路,邯郸路,淞沪路,四平路等干道交汇的中心地带,交通十分便利。
整个万达广场立体划分三层。
地上层数分别为22、23、25层的三幢甲级写字楼,总建筑面积为81700多平方米,三幢商务写字楼强调了整体空间的统一性,加强了视觉冲击力,强化了建筑城市地标性。
五幢商业裙楼“品”字形布局:7层的巴黎春天百货大楼,5层HOLA家居广场楼,4层的沃尔玛超市、第一食品楼以及万达影城楼,划分多个业态。
万达广场地理位置2、总平面调研与分析万达广场位于中环路,邯郸路,淞沪路,四平路等干道交汇的中心地带,轨交10号线五角场站和江湾体育场站之间,交通十分便利。
便捷的交通是商业街,商业广场形成的必要条件。
除了便捷的交通条件外,五角场城市副中心本来就是商业聚集地,万达广场选址于此使五角场的商业更具规模,同时自身也享受这种规模效应。
提升五角场的商业竞争力。
不难看出万达广场的商业模式采用了“整个街坊开发”这种模式使得万达广场的体量巨大,更有对顾客的心引力。
1 北京:798艺术区闻名国内外的北京798艺术区,位于北京东郊大山子地区的一角,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一家大型国有工厂,现在成为北京艺术家的一个聚集地。
798厂区占地1平方公里,具有典型的包豪斯风格,是实用和简洁完美结合的典范,所有建筑均由德国设计师设计,厂房窗户向北,这种设计充分利用天光和反射光,保持着光线的均匀和稳定。
本世纪初,厂区一部分房产闲置了下来。
为充分利用这部分房产,厂房被陆续出租。
一批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这里,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逐渐发展成具有国际化色彩的艺术新区。
2 上海8号桥2003 年,8 号桥开始开发,将20 世纪70 年代所建造的上海汽车制动器厂的老厂房经过新的设计改造后注入时尚、创意的元素,打造成沪上时尚创意园区之一,也开启了对城市中心旧厂房的系统及商业化改造这一全新商业形态和运营模式。
改造中,原先那些厚重的砖墙、林立的管道、斑驳的地面被保留下来,使整个空间充满了工业文明时代的沧桑韵味。
项目首期从规划、改造、招商、到投入运营管理,历时不到一年,把凝聚着历史底蕴的老厂房变成了吸引创意人才、激发创意灵感、集聚创意产业的新载体。
极富特色的外墙最能体现建筑上新旧结合的设计思路,设计师摒弃了原厂房的白粉涂墙,拿来从旧房子上拆下来的青砖重新组合,以凹凸相间的砌造方式突现了墙面的纹理,例如沿街1 号楼的墙面增加了不锈钢及反光玻璃贴面,夜晚的时候,整个墙面熠熠生辉,很有现代感。
作为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引领者,8 号桥始终专注于研究、打造、反思和再探索属于自身的独特的品牌理念,并依托于此来实现价值。
真正将园区打造成了有品质的生活空间,这显著区别于传统的办公楼宇,更适应创意设计行业所需。
自建成以来,来自各类创意产业行业的顶尖公司纷纷聚集入住8 号桥,直接形成了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第一个样板。
如今8 号桥更是汇聚了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最大传播集团之一的现代传播、全球排名第二的办公家具制造商Herman Miller、唯一独揽四项国际设计顶级大奖的中国设计公司LKK 洛可可公司、全球第二大广告传播集团WPP 旗下成员GREY group 等一系列全球顶尖公司8 号桥既是时尚潮流的代表,更是创新理念的发源地。
北京嘉铭桐城会所北京嘉铭桐城会所是改造废弃建筑的成功典范,嘉铭桐城会所由用地原有的旧厂房改造而成,以一条绿荫如织的梧桐大道为主要依托,定位于文化传承的特色主题。
会所设计尽可能地保留原厂房内部结构构件,如牛腿柱、屋顶桁架等。
在保持现有环境特色的同时,将现代化的新材料、新技术大胆运用于建筑的外观,使其具有了另一种新的形象。
其独特的怀旧风格和文化品位,与上海新天地广场可谓异曲同工。
为大量遗存厂房的出路指明方向。
立面元素保留工业建筑的基本特征,向工业时代致敬。
其建筑形象成为该小区的中心景观。
废弃厂房原本有三个旧车间,三个车间围绕着一条梧桐大道。
设计师保留了梧桐树,和一个位置与周边环境结合较好的车间。
过去老式传统的住宅,推拉门,玻璃窗是有木框的,老的玻璃幕墙还有龙骨,现在的都是隐框的、无框的、点支式的,还有直接用玻璃做框的。
改造后外墙上挑出来的玻璃是没有框的。
人坐在无框的凸窗里可以没有视线遮挡的观景,感受到的不光是窗,还是平台,给人感觉更加宜人和亲切。
窗外的光线和绿荫可以无保留的引进室内,建筑和景观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
这也是新工艺结合旧建筑创造出来的美感。
嘉铭会所最大特征是保留了老厂房的特点,并且在旧的建筑上安排了很多新的符号。
原本是一层单跨的标准厂房,有天车和牛腿柱,改造成两层:保留了牛腿柱,重新做了絎架;二层楼板是从顶上吊下去的,给一层提供放模型和展品的大空间。
原本是横向的空间,现在穿插了四个竖向的中庭,把空间结构打破。
外部结构也有个突破,在二层做了三角形和方形的凸窗,一层做了三角形的凸门。
入口的门倾斜一个角度,引导两个室外空间。
建筑外表面保留了一定的砖墙,另外放了一些石材。
砖墙的目的不是保护,而是让旧砖墙和崭新玻璃框材料形成反差,和彻底仿旧如旧的保护不同。
室外装修加载的黄黑色条纹符号,象征着工业警示符的黑黄条线,窗套使用金属钢板,表现了金属钢板自身的压花带防滑条纹的质感。
这些装饰都加强了工业化的符号,同时也更能吸引人们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