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819.00 KB
- 文档页数:48
体育学中的运动心理干预与治疗体育运动对个体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面对竞争压力、团队合作、意志力等方面的挑战时,个体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
因此,体育学中的运动心理干预与治疗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和实践领域。
本文将探讨体育学中的运动心理干预与治疗的定义、方法和应用。
一、运动心理干预与治疗的定义运动心理干预与治疗是一种通过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手段,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竞技能力,解决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的方法。
它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和整体的运动表现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运动心理干预与治疗的方法1. 个体心理评估:通过心理测试和访谈,了解个体在训练和比赛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
这包括竞技状态、注意力控制、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方面。
2. 目标设定:根据个体的特点和需求,设定明确的心理训练目标。
目标的制定应该具备可量化性和可操作性,以便于有效评估和调整。
3. 心理训练:通过各种心理训练技术,如正向自我对话、放松训练、心理预想、认知重构等,提高个体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心理咨询师和教练要与运动员密切合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4. 应急干预:对于比赛中突发的心理问题,运动心理咨询师和教练需要快速反应,提供及时的干预措施。
这包括紧急放松训练、心理支持和鼓励等。
5. 评估和调整:定期对个体进行心理评估,评估干预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评估可以包括心理测试、运动表现观察和个体访谈等方法。
三、运动心理干预与治疗的应用1. 提高表现水平:通过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专注力和动机,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
心理干预与治疗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应对压力、焦虑和自我怀疑等问题,从而发挥出更好的能力。
2. 促进团队合作:团队合作在体育运动中至关重要。
通过心理干预与治疗,可以帮助团队建立良好的沟通、信任和合作关系,提高整个团队的战斗力。
3. 应对挫折和失败:运动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对个体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挑战。
体育运动心理学——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 运动表象的种类,从感觉通道上可以分为和;从表象中自己所处的视角可以分为和。
2. 表象训练所依据的原理主要有:、和。
3.运用表象训练提高学生和运动员表象能力的方法主要有:、和。
4. 理性情绪疗法的中心问题是要用来取代个体不合理的信念,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信念对学生和运动员和的不良影响。
5. 德国心理学家最早开始了对暗示的研究。
6.针对使用目的的不同,在体育运动中使用的自我暗示主要有、和等三种。
7. 借助,人能接受外界暗示和进行自我暗示,通过反映内外界刺激物的内部言语来调节、和意志过程。
8. 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心理暗示的特点是:、和。
9.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心理暗示的形式与方法主要有:、、、和标志暗示。
10. Vealey(1986)依据特质和状态理论为基础,将体育运动中的自信分为和。
11.班杜拉提出的发展自信心的四个关键因素分别是、、和。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 是指以内心体验的形式,表象自己正在完成各种动作。
()A. 视觉表象B. 动觉表象C. 内部表象D. 外部表象2. 表象训练理论中认为可以从神经肌肉与认知两个方面提高练习者的技术动作操作。
()A.心理神经肌肉理论B. 符号学习理论C. 唤醒——注意理论D. 以上三者都不是3. 理性情绪疗法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
()A. 艾利斯B. 罗杰斯C. 舒尔茨D. 弗洛伊德4. 理性情绪疗法的ABC理论模型中,A代表的是。
()A. 诱发性事件B. 信念C. 情绪反应D. 行为反应5. ABC理论认为人出生时思想。
()A.只具有理性B. 只具有非理性C. 兼具理性与非理性D. 以上三者都不是6. “我必须赢得这场比赛”、“老师必须对我好”反映了不合理信念的特点。
()A. 绝对化要求B. 过分概括化C. 糟糕至极D. 以上三者都不是7. 心理学家最早开始了对暗示的研究。
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上篇试题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下篇参考答案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8.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
9.运动心理学家三种类型包括、和。
1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1.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
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一、填空题1.基本渐进放松法的练习加上暗示语的渐进放松训练不同场地的渐进放松训练2.主观地让某一肌肉群先紧张收缩充分放松3.自生训练4.肢体沉重感训练呼吸训练腹部发暖训练前额发凉训练肢体发暖训练心脏训练5.东方静默法松弛反应超觉静坐禅宗6.三线放松功7.皮温反馈皮电反馈肌电反馈脑电反馈其他方式8.交互抑制9.交互抑制肌肉放松训练建立害怕事件层次实际治疗10.实战情景言语图像11.对手特点模拟裁判判罚的模拟观众的模拟比赛关键情境的模拟地理、气候模拟法时差模拟法12.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问题13.心理处理策略14.提高对比赛应激情境的适应性提高参赛的准备程度提高比赛的抗干扰能力有效地提高训练程度15.实战情景模拟训练二、选择题1. A2. D3. C4. B5. C6. C7. D8. A三、多项选择题1. A.C.D2. A.C.D3. A.B.D4. A.B.D5. A.B.C.D6. B.C7. A.C.D四、匹配题皮温反馈是指把微弱的肌电信号加以放大,以声或光的形式反馈给练习者肌电反馈是指将被试的皮电活动呈现给练习者脑电反馈将被试者脑电波活动呈现给练习者皮电反馈是指把练习者的皮肤温度变化呈现给练习者五、判断题1.×2.√3.×4.×5.√6.√7.×8.√9.× 10.√ 11.√12.√ 13.√ 14.√15.×六、简答题1.什么是渐进放松训练?进行该训练的条件是什么?答:渐进放松训练是通过先使某肌群紧张,再使其充分放松,以建立肌肉紧张与放松程度的区分感觉的一种训练方法。
(1)基本渐进放松法的练习;(2)加上暗示语的渐进放松训练;(3)不同场地的渐进放松训练。
2.自生训练与渐进放松训练的区别是什么?答:自生训练和渐进放松都可以诱发放松反应。
但不同的是,渐进放松法依靠的是肌肉的动态收缩和放松,而自生训练法依靠的是身体对于四肢和肌肉的相关感觉。
体育发展知识:运动训练中的认知训练方法和策略运动训练中的认知训练方法和策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体育的重视,运动训练也日益受到关注。
除了身体素质的提升之外,认知训练也逐渐成为了重要的一环。
认知训练包括各种智力和思考能力的提升,在运动训练中同样具有重要性。
本文将介绍运动训练中的认知训练方法和策略。
一、认知训练的含义认知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的对认知技能的提高。
认知技能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智力和思考能力。
如记忆、注意力、思维、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等。
运动训练和认知训练两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整体。
二、认知训练的重要性运动员的表现并非仅仅由体能水平决定,战术技术、心理状态、经验以及认知能力等多重因素都会对比赛结果产生影响。
认知能力能够协调多种技能因素,减少失误,提高运动表现。
在运动过程中,同时进行认知训练,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反应、判断、决策。
三、认知训练的方法1、增加训练量认知能力是不断锻炼出来的,可以通过增加训练量来提高认知能力。
比如通过训练记忆力来提高比赛中背诵音乐或跳舞表演的准确性,通过提高注意力来降低失误率。
2、不断挑战自己挑战自己的舒适区是锻炼认知能力的重要方法。
当你学会了某个技能后,再使用同样的技能完成一项任务时,你不再需要付出太多的精力,但是如果你不断尝试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技能,并将其运用到不同的场景中,就能够激发和提高你的认知能力。
3、加强交流,分享经验不同人的认知能力不尽相同,加强交流可以互相启发,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们之间可以在切磋比试中相互促进,学习对手的经验和技巧,提高自身认知能力。
4、打造模型,学习借鉴运动员可以针对一些成功的模型进行研究,学习其中成功因素,运用到自己的运动训练中。
模仿和借鉴能够帮助运动员学到一些成功的策略和方法,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四、认知训练的策略1、建立明确的目标建立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提高认知能力。
通过设定目标,可以让自己更加专注、更加高效率地行动。
体育心理学第一章一、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意义:1、体育实践工作的需要:(1)、体育教学的需要;(2)、学校运动队训练和比赛的需要。
2、体育科学研究的需要。
二、体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分工将更为明确;2、运动心理学的专项领域将进一步细化:(1)、学术运动心理学(2)、应用运动心理学;3、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将趋向综合化:(1)研究手段综合化(2)研究工具中国化(3)研究思路程序化(4)研究范式生态化;4、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讲更加广泛。
第二章一、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定向:1、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动作技能学习;2、合理运用表扬的激励方式;3、河里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4、合理的评价方式;二、体育活动中有效设置的原则:1、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目标;2、设置明确、具体、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3、设置既有挑战性又有可实现性的目标;4、设置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目标;5、既要设置目标又要提供反馈;6、应尽量设置技术动作完成目标,而不是结果目标;7、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目标。
第三章一、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1、运动需要的满足;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2、运动内容的新奇性与适合性;3、成功体验的获得;4、融洽的师生关系;二、运动动机的功能:1、发动功能;2、选择功能;3、强化功能;4、维持功能。
三、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充分重视和利用学生的各种需要:(1)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2)激发学生的外部动机;2、提高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3、适当展开竞争,积极组织合作;4、及时反馈,肯定评价;5、端正体育态度。
第四章一、Weiner的成败归因理论:人们总是力求在自己认知的基础上解释、理解和预测各种事件。
其三个维度是:1、内外源维度:据此可把成败的原因分为内部原因(个人自身的原因)和外部原因(自身之外的原因)。
2、稳定性维度:据此可把内部和外部原因再分为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原因。
3、可控制维度:根据稳定和不稳定的原因还可再细分为个人自身能控制的原因和个人自身不能控制的原因。
体育运动心理学——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渐进放松训练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个阶段是____________;第二阶段是____________;第三阶段是____________。
2.渐进放松训练的方法首先是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通过对比可更深刻地体验放松一刹那间的肌肉感觉。
3.____________是在催眠术的启发之下,于1890由德国生理学家沃格特年提出、由德国精神病家舒尔茨完成,后来又由舒尔茨的学生加以完善,并使之广为流传于各国的一种自我调节的方法。
4.自生训练主要包括六个部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沉思法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气功中的____________是东方静默法的代表。
7.生物反馈训练的基本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系统脱敏,又称为____________,是由沃尔帕首创的。
9.由南非精神病学家沃尔帕首创的系统脱敏训练是建立在____________理论基础上的。
它的技术包括三个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0.模拟训练可分为____________模拟和____________模拟两大类。
11.几种常用的模拟训练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