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整体阅读方法共20页
- 格式:ppt
- 大小:3.15 MB
- 文档页数:20
现代诗歌阅读方法与技巧第一篇:现代诗歌阅读方法与技巧谈如何阅读现代诗歌(已发表)作者:印文权来源:印文权我国是诗的国度,自古诗人之众,佳作之多,浩如烟海。
在古代,诗歌不但孕育了民族精神和情感,而且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和语言;在近代,诗歌更是一把灼人的火炬,照亮了漆黑的夜空,创造了文学的辉煌。
诗歌,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凝练含蓄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培根说:“读诗可以使人灵秀。
”阅读诗歌不但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
但是,如何阅读诗歌,尤其是如何阅读现代诗歌,我们的许多青年朋友却知之不多,并常常陷于苦恼:喜爱诗歌,却不知怎样阅读,不知怎样欣赏。
就此,笔者想就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诗歌的分类标准很多,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按形式,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照写作时间,可以分为现代诗与古代诗……同一首诗,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归入不同的类。
我们所谓的“现代诗歌”是指1919 年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创作的诗歌。
我国古典诗歌如唐代的律诗和绝句、宋代的词、元代的散曲等可称作旧体诗。
自1919 年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大批的文学家通过诗歌来反映新生活,表现新的思想感情,虽然其中也有部分运用旧体创作诗歌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但是,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新诗是1919 年“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的一种新体诗,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产儿,以新的思想内容激励人们,教育人们。
郭沫若在1920 年写的著名长诗《凤凰涅盘》,表现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五四”时期的时代精神。
和旧体诗相比,新诗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格律的束缚,创造出不少样式。
有的新诗讲究格律,然而不像旧体诗那么严格,如闻一多先生的《死水》,诗行有一定的节拍,一个诗节分五个诗段,每个诗段有大致相同的诗行。
诗歌阅读的方法第一篇:诗歌阅读的方法诗歌阅读的方法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
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
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
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二、掌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用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需要强调的是,用以上这些术语赏析诗词时,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结合相关诗句,有的放矢地进行赏析。
三、积累不同的诗作题材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
1、写景诗:写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衬托的写法描绘山川美景,抒写热爱祖国河山之情,或抒闲适情调,表达自己的高洁品格。
2、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
理解诗歌内容的方法方法一:古诗阅读鉴赏“三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是理解的基础,是领悟欣赏的前提。
因此,指导学生阅读鉴赏诗歌应把“读”作为突破口。
不过,读的时候要带着任务去读,要边读边思考,反复推敲,融会贯通。
其方法步骤归纳起来有:(一)读懂。
就是读懂诗意。
其过程是:1.读标题。
从体裁或题材、题眼或关键词等方面推知全诗内容。
如《秋思》《越中览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2.读注释。
或题意解说,或背景介绍,或作者简介,或诗文生词、典故解释,等等,都可成为我们对诗歌全面、深入解读的“钥匙”。
如2006年辽宁卷考苏轼《东坡》就有两条注释――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①荦确:山多大石。
仔细阅读,我们就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题意和诗意,进而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3.读诗文。
一是抓关键词(情词/诗眼),二是抓关键句(情句/诗骨)。
据此认真推敲,“以意逆志”,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
(二)读透。
就是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挖掘隐藏在诗句字里行间深沉的意蕴,深入透彻地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了解作者。
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以及作者一以贯之的创作风格等方面,“知人论世”,推知本诗将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特点等。
2.知晓典故。
诗人用典故,往往借古喻今,此为直接寄托。
如果作者正面直接引用故事。
李商隐“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诗中就是借庄周、望帝来写自己。
杜甫“出师未捷身长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这里写的不仅是孔明的丰功伟绩,更是诗人对自己壮志难酬、功业未就的感慨。
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这些典故的内涵以及诗人运用的意图。
3.体味意境。
古诗的意境是诗人用极为凝炼的文字创造的,是由作者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
在指导古诗阅读鉴赏中,既要引导学生入“境”,又要启发学生会“意”。
现代诗歌阅读技巧及方法
以下是 8 条关于现代诗歌阅读技巧及方法:
1. 读诗要像挖宝藏呀!得仔细去品每个字、每句话。
比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不就短短几个字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嘛。
要反复琢磨,才能领会其中的美妙呢。
2. 哎呀,你得把自己放进诗里去感受!想想诗人当时的心境。
就像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你要仿佛自己就站在那海边,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呀。
3. 诗歌里的意象可重要啦!它们就像是密码,等你去破解。
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里的“金柳”“青荇”,可不就是传递着特别的情感嘛,你可别小瞧它们呀。
4. 别一股脑读下去,得慢慢读,细细品。
就像品茶一样,咂摸出味道来。
比如舒婷的《致橡树》,一句一句地读,才能体会到那种对爱情的独特见解呢。
5. 诗歌的韵律感就像音乐的节奏呀!体会好了,读起来可带劲了。
像闻一多的《死水》,那韵律多强烈呀,读起来多带感呀!
6. 跟别人讨论讨论诗也很有意思哟!说不定别人能看到你没发现的点呢。
比如说一起探讨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那肯定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呀。
7. 读诗的时候可以做笔记呀!把你的感悟写下来,那多棒呀。
例如读北岛的《回答》,把你的想法记一记,以后再看,会有新的体会呢。
8. 哎呀,一定要多读不同诗人的作品呀!这样你才能领略到各种风格。
就像在诗歌的海洋里畅游,多爽啊。
从郭沫若到席慕容,从朦胧诗到口语诗,都去尝试一下呗。
总之,读现代诗歌就得用心,用情感去体会,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诗歌的魅力呀!。
诗歌鉴赏步骤及方法介绍(一)读懂内容一、看题目作者——题目定诗由,作者定诗风1、看题目——想缘由,想目的,想场景对象,想情感①表达作者写作的缘由②表达作者写作的目的③直接表达作者的写作场景、写作对象④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2、看作者——向作者常写内容,作者诗的一般风格二、看意象炼字——意象表达出的情感,炼字体现出的好处1、看意象——想表达的情感,想塑造的形象①意象的效果——想表达的情感,想塑造的形象②判断意象的象征义——套用法,联想法,谐音法2、看炼字关键词①动词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②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③数量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④虚词获得疏通文气,开合互映,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⑤特殊词(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摹拟声音形态,使诗文生活形象⑥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三、看语句表达——颠倒语序、省略句子成分——更准确读懂内容1、颠倒语序——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的侧重点2、省略成分——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四、看诗后注解——想象诗歌背景,联系当时现实(二)划定类型一、诗人是借助什么来表达感情的,运用了什么基本的表现手法诗歌类型表现手法不借助外物诗直抒胸臆咏物言志诗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叙事抒怀诗叙议结合怀古咏史诗借古讽今1、不借助外物——直抒胸臆——情在直接书法的语句中直抒胸臆: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积郁在心头的激情快意或愁绪,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2、借物——咏物言志诗——托物言志——情在物之特点与人相通处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态。
3、借景——写景抒情诗——情景交融——情在景之特点与人相通处对景的鉴赏应注意的常见方法和技巧:①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②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③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以动衬静,明暗对比,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④语言运用上既要学会欣赏雄浑壮丽的景象,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
最重要的一个你自己的理解能力要强,一篇诗歌看下来要知道着篇诗歌的中心思想,然后再把你理解的中心思想写下来,要是真的不知道中心思想,就看看问中有没有一句总领全文的话,然后围绕着这句话展开一般中心思想离不开什么像思念祖国,热爱祖国,想念家乡,赞美母亲,怀念童年,,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二、诗歌鉴赏表达程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鉴赏及答题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