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整体阅读
- 格式:ppt
- 大小:404.50 KB
- 文档页数:83
古诗词的整体阅读一、常见题型1.感受诗词的形象,体会诗词的意境。
2.品赏诗词的语言,揣摩语言的特色。
3.理解并能正确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
4.评析诗词的手法的技巧。
二、解题技巧怎样进行古诗词的整体阅读阅读古诗词,首先要学会感受诗词的形象,体味诗词的意境。
诗词都是抒情言志的,而其情志往往蕴涵在诗词的形象和意境中。
这个形象有人物形象,有抒情主人公的自身形象,更多的是日月山川、花鸟虫草等这些融入了诗人情感的意象。
赏析时,我们要注意分析诗词的形象特点,尤其是诗词意象所蕴涵的特别的含意。
同时,要抓住诗词的画面和气氛去分析此时、此物、此景、此情,体味诗词的意境,了解诗人是如何借助抒情客体来表现自己的情感的。
其次,要学会品析欣赏诗词的语言,特别是诗词中经过锤炼的字词。
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联系全诗的主旨,反复咀嚼品味,领略这些字词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同时,要能粗略地感知诗词的语言特色,如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李清照的词伤感缠绵等。
也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去品析诗词的语言。
第三,要能正确地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
由于诗人在抒发感情时不会喊出“我爱”“我恨”之类的话,而是运用较为含蓄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读诗词时,应该仔细地揣摩其中蕴涵的情感。
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从字面看像是在遣责不知亡国恨的歌女,实则不然,诗人批判的矛头实际上是指在酒楼征歌买笑、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
最后,要学会评析诗词的手法和技巧。
诗词的字数有限,在有限的字数中表达出丰富的感情必须借助于手法和技巧。
阅读诗词时,我们不仅要能辨明技巧类型,而且要能分析其表达效果,从而体会诗词这一文学样式的无穷魅力。
三、典型例题【典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诗的前两句选取“朝雨”和“柳”这两个意象有什么特定的含意?【解题指导】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诗的意象的理解能力。
古代诗歌整体阅读指导一、考情分析·切高考之脉搏2019-2020课标卷考查情况如下:从高考卷命题情况来看,古代诗歌阅读呈现如下特点:1.从体裁来看,以诗、词为主;从题材上看,涉及山水田园、托物咏怀、咏史怀古等;从作品的时代来看,以唐宋时期的作品为主;从题型来看,2020三套课标卷均为一道单选题和一道简答题。
2.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古代诗歌的主要考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难度有所增加。
这种题型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应该会保持不变。
二、阅读指导·提知识之纲领(一)了解与鉴赏有关的古诗特点1.语言跳跃特点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
因为篇幅字数的限制,诗人要把所叙述的事物全部详细地呈现出来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艺术的,这就要求诗人选取其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合理的排列组合,于是诗歌便有了语言跳跃的特点。
2.情景结合特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在古诗中,不管是借景抒情,还是缘情设景,景和情之间的关系都是默契而和谐的。
写景与抒情(前、后内容)是相关、相反或相衬的。
3.章法结构特点诗词的一般章法结构如图所示,当然,也有很多诗歌采用诸如开宗明义、直接点题、以景结情等章法结构。
(二)掌握古诗鉴赏的一般步骤1.“读”题目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诗歌的眼睛、灵魂、核心,常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鉴赏时可以根据标题提供的信息,较为准确地理解诗歌。
从形式上看,诗的标题往往是或记叙或议论或说明性的文字;一般来说诗题是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感想排列的。
如对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稍加分析即可知道:时间是“春夜”,地点是“洛城”,事件是“闻笛”。
标题蕴含的信息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读”:①“读”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读”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③“读”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④“读”标题揭示的作品线索;⑤“读”标题表明的诗歌题材;⑥“读”标题暗示的诗歌表达技巧。
阅读诗歌的步骤
阅读诗歌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1. 预读:开始阅读诗歌前,可以先浏览一下诗歌的标题、作者以及整体结构。
这可以帮助你对诗歌的主题和风格有一个初步了解。
2. 注意节奏和韵律:诗歌通常有自己独特的节奏和韵律,这会影响到整首诗的语感和表达方式。
注意诗歌中的重音、押韵和音调变化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诗歌背后所传递的情感。
3. 理解词汇和隐喻:诗歌中常使用一些具有多重意义的词汇和隐喻,这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借助词汇的音韵、上下文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来进行理解。
注意诗歌中的比喻、象征和暗示等,可以深入挖掘诗歌的意义。
4. 分析诗歌结构和主题:仔细观察诗歌的结构和排列,例如诗歌的行数、句子长度、节奏等等。
这有助于你理解诗歌的组织方式以及作者的意图。
同时,也要思考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与自己的经验和思考进行联系。
5. 再读和品味:阅读诗歌通常需要多次细读,品味其中的细节和内涵。
多次阅读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领悟诗歌的深层含义,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考。
6. 进行自我思考和解析:在阅读诗歌后,思考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写下自己的感想、分析和解读,与他人进行分
享和讨论。
总之,阅读诗歌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品味,在深入理解诗歌的同时,也要保留个人的感受和想法。
艾青诗选整体阅读教学设计导言:艾青是20世纪中国重要的文学家和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承载着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本文通过对艾青诗选的整体阅读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艾青的诗歌世界,并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能力。
一、背景介绍艾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索。
通过了解他的生平和他的作品,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他的诗歌创作背后的内涵。
教学目标:1.了解艾青的诗歌作品背景和文学风格;2.理解并分析一些代表性的艾青诗歌作品;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诗歌背景介绍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或口头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艾青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例如他的成名作《北国之春》。
2.整体阅读教师向学生发放艾青的诗选,要求学生在课前或课堂上完成全文的阅读。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简单记录下来。
3.小组合作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对艾青诗歌的理解。
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诗歌作品,让他们深入讨论。
4.重点诗歌解读在课堂上,教师重点解读一些艾青的代表性诗歌作品,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
例如,《北国之春》中表达的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望春风》中对自然的赞美等。
5.语言艺术探究教师可以从艾青的诗歌中选取一些优美的句子或词语,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并通过练习写作来仿写。
6.写作实践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艾青的诗歌为灵感,创作一篇短文或诗歌。
可以是对某首诗歌的深入解读和思考,也可以是对诗歌中的某个主题的拓展。
7.展示与讨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互相欣赏和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思考。
三、教学评价1.口头表达: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言语表达和思维发散能力;2.课堂反馈:通过课堂的问答环节,了解学生对艾青诗歌的理解程度,并针对性地进行辅导;3.作文评价:对学生创作的短文或诗歌进行评价,注重内容的逻辑性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现代诗歌阅读赏析题目训练一、阅读《星星》(臧克家),完成题目:我爱听人家把星叫做星星夜空是另一个世界,星星是它的小民谁也不排挤谁彼此密密地挨近。
1、你认为这首诗中那句写得最好?为什么?2、自己的光圈是什么意思?3、“谁也不排挤谁”是什么意思?4、“渺小得没有名字”说明什么?5、读完这首诗以后,你有什么感想?二、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答题。
(8分)献给毕业班老师的歌有多少欣慰,有多少鼓励,在我们即将毕业的时刻;带着多少叮嘱,带着多少期望,您把我们一一送上人生的站台,目送着我们各自踏上远去的列车……(节选自《献给老师的花束》,作者徐鲁,有改动)1、请写出这首诗的韵脚(句末押韵的字)。
2、这首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朗读,请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A.急促B.高亢C.舒缓D.低沉3、请从诗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从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说明理由。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诗中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6、请以“老师,谢谢你”为话题写四句以上的短诗一首。
三、阅读《当黎明穿上了白衣》完成题目: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短诗的内容。
2、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3、找出句中动静结合的语句,并欣赏其妙处。
4、找出一处运用比喻手法的语句,试分析其好处。
四、阅读《露》完成题目: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我在张开惺松睡眼的花心里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清晨和黑夜我自生又自灭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它们是那么渺小,渺小得没有名字它们用自己的光圈,告诉自己的存在。
仰起脸来向着那白茫茫的银河,一,二,三,你数呵,它们那么多,那么多……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
您用颤抖的声音鼓励着我们:去吧——勇敢的孩子,向着明天,谱写新生活的赞歌!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