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高中职社区化发展计画-暖暖区人文发展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139.69 KB
- 文档页数:3
高中地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示意图和文字等资料,能够说出长江经济带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并认识其基本概况。
2.能够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地理背景。
3.能够通过查阅或搜集相关资料,全面认识长江经济带的基本概况,进而认识我国的宏观发展格局。
4.能够从人地关系、区域联系的角度,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在实施的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影响。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和认识长江经济带的地理背景。
2.全面认识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格局。
【教学难点】1.结合各类专题地图,学会读图分析和认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各种地理条件。
2.结合实例,全面理解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格局。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激趣导入,学生观看视频资料《长江经济带》。
【讲授新课】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和掌握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知道我国目前正处在区域协调发展的阶段,以及我国四大地区的划分和差异。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重点来认识和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你知道长江经济带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域吗?其发展背景是什么?由此确立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格局又是什么呢?期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圆满地解答这些问题。
(板书)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二、长江经济带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说一说长江经济带的范围、土地面积、人口和经济总量等概况。
(1)范围: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2)土地面积:约20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21%;(3)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知识拓展】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教师运用图文材料引导学生逐一认识长江经济带的自然地理特征,如气温、降水、地形、水文、生物等要素的特征。
1.气温:绝大部分地区暖热,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生物量多,产出快,生物资源丰富。
高中職社區化發展計畫-暖暖區人文發展教案撰寫人:國立基隆高中歷史科 高仲恆老師主 題 『大菁藍染』風華再現 參與成員國中學生或暖暖區當地一般民眾皆可人數 20~40人教材來源 自編教材講義 教師王國緯先生、高仲恆老師 時間 5~6小時教材研究 及目標 本次活動主要在敘述暖暖當地百餘年來的發展史及大菁藍染產業的興衰始末,兼述藍染製品的製作方法,並請參觀的學生團體及民眾動手實作,使學生及民眾對暖暖當地文化及產業有更深入的認識,產生其愛鄉愛土的人文情懷。
參與成員 條件分析 1、已學習過國中認識台灣歷史、地理篇的國中學生。
2、暖暖當地居民,對該地區有一定程度的認知,並且有心推動社區發展者。
教學方法 講述法、問答法、欣賞法、討論法及實際操作。
教學資源 1.台灣藍草-暖暖大菁教學手冊 (王國緯、張祿田著)2.相關簡報資料及幻燈片3.網路資源教 學 目 標 單 元 目 標一、認知方面:1.瞭解『暖暖』的地名由來。
2.瞭解暖暖地區的歷史發展背景及行政區劃延革。
3.瞭解『大菁』的種類及名稱異同。
(可透過幻燈圖片介紹)4、瞭解『大菁』種植的生長環境、氣候及地理條件。
5、瞭解暖暖地區百餘年來『藍染』產業的發展狀況及其興衰始末。
6、能了解『大菁』在醫學上與生活保健方面的應用。
具 體 目 標1、能明確說出『暖暖』地名的由來。
2、能清楚認知暖暖地區從清領時期經日治時代到戰後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的各階段發展狀況,及其現今行政區域演變。
3、能確實分辨,並說出不同種類的『藍草』植物。
(可設計植物圖卡,以資分辨)4、能確實說出『大菁』生長的溫溼度、雨量等氣候條件及地理環境為何。
5、能確實說出『藍染』產業的發展狀況,並說出煤礦開採及合成化學染料技術的發展,對傳統『藍染』事業的衝擊與影響。
6、能具體說明『大菁』的醫學用途及『膳食』的調理方式。
教 學 目 標 二、技能方面:1、能夠了解除了暖暖以外,其他地區『藍染』產業的發展狀況。
2、能找尋出有關『大菁』、『藍染』在歷史文獻上的記載紀錄。
第四单元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课时《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是湘教版2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整体谋划,它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
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生态环境优先,谋求共同富裕。
本节课是实战的内容,是对之前所学内容的实际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学习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区域认知:结合案例,探究掌握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以及各时期的战略;学会分析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背景;联系实际理解区域发展变化趋势。
综合思维: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环境整体性出发进行思考,明确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环境的差异性出发进行思考,对比分析不同因素影响下区域发展的差异。
地理实践力:利用图表和实地调查,培养学生读图和调查分析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等,提高学生分析总结地理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并加工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人地协调观:在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过程中建立起科学的发展观、环境观。
1.我国宏观发展格局的确定。
(重点)2.四大区域的差异及原因。
(重点)3.四大区域的发展战略。
(难点)教师准备:课件、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二、我国宏观发展格局(板书)1、区域发展战略(板书)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整体谋划。
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
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生态环境优先,谋求共同富裕。
【学生】思考,听讲、做笔记。
【老师】边讲解,边展示图片2、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变化(板书)(1)改革开放后,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
(2)改革开放前,坚持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以优惠政策和大量投资加快内地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学习目标】1.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2.结合相关背景资料,理解不同区域国家发展战略之间的差异和区位选择的依据【课前预习】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整体谋划,它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
一、我国宏观发展格局1.基本国情人口数量多、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战略演变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演变。
(1)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坚持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以优惠政策和大量投资加快内地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
(3)新时期,我国强调区域协调发展,明确提出继续推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地区协调发展战略,重点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国家级经济带为骨架,以区域中心增长极为节点,以县域发展为基础,形成覆盖全国的区域发展新战略。
同时,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提升国家海洋战略,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强国。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1.范围长江经济带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土地面积20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2.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交通便捷,工业基础雄厚,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3.生态环境问题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水域生态不断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局部水污染严重。
4.战略定位(1)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2)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高中職社區化發展計畫-暖暖區人文發展教案
撰寫人:國立基隆高中歷史科 高仲恆老師
主 題 『大菁藍染』風華再現 參與
成員
國中學生或暖暖區
當地一般民眾皆可
人數 20~40人
教材來源 自編教材講義 教師王國緯先生、高仲恆老師 時間 5~6小時
教材研究 及目標 本次活動主要在敘述暖暖當地百餘年來的發展史及大菁藍染產業的興衰始末,兼述藍染製品的製作方法,並請參觀的學生團體及民眾動手實作,使學生及民眾對暖暖當地文化及產業有更深入的認識,產生其愛鄉愛土的人文情懷。
參與成員 條件分析 1、已學習過國中認識台灣歷史、地理篇的國中學生。
2、暖暖當地居民,對該地區有一定程度的認知,並且有心推動社區發展者。
教學方法 講述法、問答法、欣賞法、討論法及實際操作。
教學資源 1.台灣藍草-暖暖大菁教學手冊 (王國緯、張祿田著)
2.相關簡報資料及幻燈片
3.網路資源
教 學 目 標 單 元 目 標
一、認知方面:
1.瞭解『暖暖』的地名由來。
2.瞭解暖暖地區的歷史發展背景
及行政區劃延革。
3.瞭解『大菁』的種類及名稱異
同。
(可透過幻燈圖片介紹)
4、瞭解『大菁』種植的生長環境、
氣候及地理條件。
5、瞭解暖暖地區百餘年來『藍染』
產業的發展狀況及其興衰始
末。
6、能了解『大菁』在醫學上與生
活保健方面的應用。
具 體 目 標
1、能明確說出『暖暖』地名的由來。
2、能清楚認知暖暖地區從清領時期經日治時代到戰後
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的各階段發展狀況,及其現今行
政區域演變。
3、能確實分辨,並說出不同種類的『藍草』植物。
(可設計植物圖卡,以資分辨)
4、能確實說出『大菁』生長的溫溼度、雨量等氣候條
件及地理環境為何。
5、能確實說出『藍染』產業的發展狀況,並說出煤礦
開採及合成化學染料技術的發展,對傳統『藍染』
事業的衝擊與影響。
6、能具體說明『大菁』的醫學用途及『膳食』的調理
方式。
教 學 目 標 二、技能方面:
1、能夠了解除了暖暖以外,其他
地區『藍染』產業的發展狀
況。
2、能找尋出有關『大菁』、『藍
染』在歷史文獻上的記載紀
錄。
3、透過介紹,瞭解由藍草製作成
『藍靛』的製作步驟及工序。
4、了解『建藍』的做法及步驟與
注意事項。
5、透過介紹,了解各種『藍染』
技法及染色織品種類。
三、情意方面:
1、經由對『藍染』產業的認識,
產生愛鄉愛土的人文情感。
2、經由對『大菁』物種的了解,
培養出愛護生態環境的情懷。
1、透過網路搜尋,找出其他地區如:三峽、艋舺及陽
明山地區『藍染』產業的發展狀況,並能加以說明。
2、能找出《齊民要術》、《天工開物》、《本草綱目》
等相關史籍對『大菁』、『藍染』的文字記載,並
能充分了解。
3、能確實瞭解並依步驟實際操作『藍靛』的製作過程。
4、能按工序及細步步驟實際操作,並完成『建藍』的
程序。
5、能確實運用『藍染』技法,實際操作將不同的布料,
透過各種技法加以染色。
1、能了解先民開發暖暖的歷史,進而追本溯源,產生
對文化的認同與土地的熱愛。
2、能確實了解『大菁』對於暖暖『藍染』事業發展的
重要性,進而產生對『大菁』保存的歷史文化心態。
※ 教學活動的安排及時間配置:
◎ 教師課前準備:
1、先熟悉暖暖『大菁藍染』的發展史,研讀相關參考資料,編寫本單元教學活動設計。
2、準備及製作教具(幻燈片、powerpoint簡報及植物圖卡)。
3、蒐集相關補充教材(利用之奇摩及Google等網路資源來搜尋資料)。
4、聯絡並安排導覽人員、架設電腦週邊設備及染色實作時所需各項材料之準備。
5、對交通動線及行程的規劃周延詳細。
◎教學流程設計
單元主題實施時間備註
1、介紹『暖暖』的地名由來、歷史發展
背景及行政區劃延革。
5分鐘
2、瞭解『大菁』的種類及名稱異同。
5分鐘
※ 可透過幻燈圖片介紹
3、瞭解『大菁』種植的生長環境、氣候
及地理條件。
5分鐘
第2、3項可與本校生物及地
理老師協同教學
4、找尋出有關『大菁』、『藍染』在歷
史文獻上的記載紀錄。
15分鐘可於事前讓學員自行尋找,或可當場利用網站關鍵字搜尋來獲取相關資料並分享
5、暖暖地區百餘年來『藍染』產業的發
展狀況及其興衰始末之介紹。
15分鐘
可讓學員探討煤礦開採及現
代化學人工合成染色技術對
『藍染』產業的衝擊,透過此
問題之角度,請學員思考台灣
還有哪些夕陽產業值得去關
注及其存續的問題
6、介紹其他地區『藍染』產業的發展現
狀。
15分鐘
讓學員了解除了暖暖以外,各
地『藍染』事業的發展狀況,
並列表比較
7、『大菁』在醫學上與生活保健、飲食
方面的應用。
20分鐘
除了介紹『大菁』醫藥用途
外,亦可請學員研究如何烹調
養生食譜及茶飲,並加以分享
8、『藍靛』的製作步驟及工序。
30分鐘請授課者介紹並實際操作
9、『建藍』的做法及步驟與注意事項。
20分鐘因過程耗時,僅需介紹即可
10、各種『藍染』技法及染色織品種類
介紹。
30分鐘
11、『藍染』實作練習 2~3小時
12、成果發表與心得分享 30分鐘可討論如何透過此項活動,來發展暖暖地區獨特的文化產業活動,培養居民人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