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五下《搭支架》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4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搭支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2.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3.提高在生活中应用三角形构架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知道不同形状的结构稳定性不同。
【教学难点】:搭建承受力大的高塔。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吸管、大头针、胶带、剪子【教学过程】:(上课,同学问好)一.图片导入:1.师:在讲新课之前,我们来看一组图片,请看大屏幕。
2.师:看完这些图片后你有什么感受3.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同学们心中的疑惑,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这些高高的建筑物屹立不倒。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搭支架。
板书课题:2.搭支架4.师:齐读课题二.学习新知:1.师:在生活中你见到过支架吗在哪见到过2.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3.师:书中也给我们介绍了几种支架,请大家把书翻到19页,来看一下19页上面的第一个问题,谁来读一下题的要求(大屏幕展示)4.师:下面同学们想一下这两个问题。
想好以后小组内交流5.师:哪位同学回答一下这两个问题6.师:同学们说得太棒了!书上为我们展示了三种含有支架的图片,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这样的图片,请看大屏幕。
7.师:看完这些图片哪位同学来说说什么是支架8.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再来看大屏幕大屏幕展示支架的概念齐读9.师:生活中你见到的支架都是什么形状的呢生: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板书)师:在哪里见到过呢10.师:同学们平时很注意观察。
你猜一猜哪种形状最稳固呢生:三角形师:到底是不是三角形支架最稳固呢我们一起来操作一下,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不同形状的支架,请每个小组用力往两边拉拽,研究哪种支架不易变形、最稳固。
师:大家猜的对不对呀生:对,三角形最稳固(板书:最稳固)11.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知道哪种形状的支架用料最少吗生:三角形(板书:用料最少)12.师小结:说得很好,三角形的支架最稳固而且用料最少。
苏教版科学五下《搭支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搭支架》教学目标:1、通过自己动手实验与研究,发现支架的结构不同,变形的程度也不同。
2、知道三角形结构最不易变形,并学会加固不稳固的支架。
3、通过搭建稳固的支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认识三角形结构是最不容易变形的,最牢固,最结实。
教学难点:正确的搭建立体支架。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三角形结构的照片。
2、学生准备:长短不同的纸棒、线(胶带)、剪刀。
教学过程:一、回顾搭立体支架活动。
1、讲述:上两节课我们进行了搭建立体支架的比赛,在搭建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或发现,你又遇到了什么困难了呢?你能来谈谈吗?2、学生交流。
3、过渡:(引用学生的话),我们再用纸棒来搭一些不同形状的支架,研究它们的牢固程度是否一样,好吗?二、搭支架比一比。
1、在这些支架中,你们认为哪一种形状的最稳固?2、学生猜测,说出猜测的理由。
3、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以上几种形状的支架,组内用摇晃拉扯的方式等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注意点:小组内的材料要一致,这样比较的结果有说服力。
)4、全班交流,说说各种形状支架的变形程度。
5、师生小结:三角形支架不容易变形,最稳固。
三、加固支架试一试。
1、谈话:虽然三角形支架最稳固,可是生活中有很多支架不能做成三角形,有没有办法可以增加这些支架的稳固性呢?2、以四边形为例小组讨论:如何让四边形的支架稳固。
请你们试一试。
学生活动:学生汇报:为什么这么做呢?(三角形的支架不容易变形,通过加固,让四边形变成四个三角形。
)3、五边形、六边形呢?说一说你怎么加固的?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
老师:对,他们都是将图形变成了很多的三角形。
提问:我发现最不容易变形的支架是:三、生活中的三角形支架1、认识艾菲尔铁塔(教师先出示艾菲尔铁塔的图片,再出示文字介绍)提问:你们认识图中的建筑吗?学生回答。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搭支架》教学设计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学校张剑威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提出生产生活中与结构有关系的问题,并设法解释;●初步学会搭支架的方法。
科学知识:●知道不同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知道不同形状的结构稳固性不同。
难点:搭建承受力大的高塔。
教学具准备:教师准备:1个立方体、图钉、剪刀、课件、单行本、垫圈、钩码、长短不同的塑料管、回形针、铁架台学生准备:直尺、铅笔、橡皮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1、提问:你们认识图中的建筑吗?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
3、提问:关于它的结构,你们有什么问题吗?4、学生提出问题。
二、探究支架的稳固性。
1、什么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⑴谈话:各组同学相互合作搭出各种不同形状的支架,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用塑料管搭支架时我们可以用哪些连接方法呢?⑵学生回答。
⑶教师补充介绍连接方法:一字连接法、十字连接法、七字连接法等。
⑷学生动手搭支架。
⑸谈话:你们可以把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不容易变形,最稳固?⑹学生汇报研究成果。
⑺提问:你能使这些容易变形的支架也稳固吗?⑻学生活动。
⑼小结:三角形的稳定性比较好。
2、提问:现在,你们知道艾菲尔铁塔一百多年来直立不倒的奥秘了吗?你们还见过哪些建筑也使用了这种结构?为什么采用这种结构?三、搭高塔。
1、谈话:艾菲尔铁塔高耸直立、非常壮观,引来各国游客前去参观,你们也想搭一座这样的高塔吗?2、提问:搭高塔前首先要做什么工作呢?3、学生设计、并全班展示。
4、谈话:高塔草图完成后,我们就可以选择材料、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进行搭高塔。
下节课我们就按照这个步骤来搭高塔,并测试高塔的性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第二课时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进行了搭平面支架的活动,知道了三角形的支架稳固性好,并且进行了搭高塔的设计工作,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完成高塔的搭建,比较哪些小组搭的高塔既坚固又美观。
《搭支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前一课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不同形状的支架稳固性不同;三角形支架是最稳定的结构,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形状与承受力、结构与稳固性关系的兴趣,提高学生选择合适材料、掌握连接方法、自己设计结构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学过近三年的科学课,他们愿意合作交流,能自己动手实验探究,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这就需要我们科学老师引导。
本课就是在学生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研究形状与承受力,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也会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2、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3、能够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2、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2、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不同形状的结构稳固性不同。
教学难点:搭建承受力大的高塔。
五、教学准备:PPT教学课件、吸管、大头针等。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2、搭支架
三角形结构最稳固用材少。
五年级下册科学《搭支架》教案(共五则范文)第一篇:五年级下册科学《搭支架》教案《搭支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19页~20页教学目标:1、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2、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能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3、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4、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5、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认识这个建筑物吗?(师手拿上海东方明珠塔的模型)(介绍有关东方明珠塔的知识)看到东方明珠塔你有什么感想?想知道这样美丽、雄伟、坚固的高塔是怎样建成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搭支架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1、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①老师这里有几个平面支架,请你猜测一下:哪种形状的稳定性最强?②学生活动:a、小组成员分工把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不容易变形,省材料。
③汇报看和自己的猜测是否一致,小结:三角形最稳固最省材料2、解决前面开课问题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东方明珠塔的结构,说一说它如此坚固的秘密吧!3、加固其它平面支架你能想办法使其它的支架变得稳固吗?(学生动手实验)汇报(此处注意多鼓励学生)4、拓展为后继学习准备正因为东方明珠塔如此坚固美丽才使众多到上海的游人前往观赏,你也想搭一座这样的高塔吗?那怎样的高塔才算好呢?(高、稳、省材料)请同学们先在你的小组内设计一份高塔的图纸,咱们下节课进行一场建塔比赛好吗?三、全课小结: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第二篇: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2 搭支架8-苏教版小小设计师——做架子一、教材简析本课是基于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第2单元的《形状与结构》的内容,以及最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再结合我校开设3D打印校本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尝试。
二、学情分析上课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进行了BYOD(自带设备)的数字化学习试点,学生使用平板学习已经常态化。
苏教版科学《搭支架》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搭支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设计和制作立体支架。
2、知道不同的外形,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简单变形。
教学重点:会设计和制作立体支架。
教学难点:搭建承受力大的高塔。
教学预备:同学预备:吸管若干、剪子、透亮胶布。
老师预备:钩码若干、搭好的高塔、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出示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四种外形的支架。
上节课,我们用吸管作成了这些支架,回忆一下,你都学到了哪些学问?(三角形的支架最稳固,所用材料最少。
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二)学习新课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其次课,搭支架,用学过的学问来搭高塔。
1、生看书21页,看这四幅图,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运用三角形结构。
上轻下重。
上宽下窄。
使物体重心下移,更加稳定。
)2、你们想不想自己来做一个这样的高塔?我们先来画设计图,书76页高塔草图。
生画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现,同时说出设计意图。
3、小组内协商,选一个可行的设计草图来制作。
4、师出示试验要求:(1)使用剪子要留意平安。
(2)高塔连接处要粘牢。
(3)要用本组的材料,搭出美观、结实的高塔。
(4)小组内要分工、合作。
生逐条读,师逐条讲解。
师演示怎样在连接点紧密缠绕。
强调要分工、合作。
5、生开头制作,师播放音乐,并巡察。
(三)评价生做好的成品,展现,由其他生评价优、缺点,并找出缘由。
师出示自制的高塔,演示可以承受很重的力,对比生制作的高塔,生找出不同点。
(三角形许多。
每层柱子一样高。
)在搭建高塔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这节课,有些同学的高塔没做完,有些高塔需要改正缺点,把你们的高塔带回家,把它完善,下节课带来展现,下课!(四)板书设计:2 搭支架三角形(多)上轻下重上窄下宽每层柱子一样高。
《搭支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研究各种支架稳固性的过程,知道不同的结构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2、初步学会设计测试支架结构稳固性和增大其牢固程度的方法。
3、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过程与方法:1、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2、会用所学的知识加固立体支架。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2、感悟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不同的形状的结构稳固性不同。
难点:加固立体支架。
教学过程:一、生活情景创设1.谈话:图上的建筑认识吗(艾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是法国巴黎一座标志性建筑之一。
)2.提问:眼前的埃菲尔铁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你用一个字来形容【高】:是啊,塔高300米,约15座6层楼楼房叠起来那么高。
在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前,世界上没有哪座塔的高度能超过200米,而它竟高达300米。
【美】:从铁塔的一侧望过去,像个倒写的英文字母“Y”,初到法国的人都想在埃菲尔铁塔前留个影。
【大】:知道吗建造埃菲尔铁塔总共用了7000吨钢铁呢!师:多么雄伟的建筑啊!【点评:这一部分从现实生活中的埃菲尔铁塔图片导入,起到了两个作用:一个是蕴含着铁塔的建筑美,让学生感谢为我们创造美的人;另一个是渗透着这么一个问题,如此笨重的铁塔为什么屹立了这么久还岿然不动呢自然地引导学生来进行探究。
】二、在活动中取证1.提问:如此笨重的铁塔为什么屹立了100多年了还岿然不动呢让我们来仔细观察埃菲尔铁塔的塔身,它有什么特点呢2.提问:(1)一根根钢铁搭成了许多什么形状呢(2)为什么要搭成三角形的架子呢(3)三角形有什么作用呢(4)三角形和什么比起来比较牢固呢3.讲述:是吗科学讲究的是证据,所以说了不算,得想办法来验证你们的假设。
谁有办法4.生讲述5、师:办法好吗好,这节课我们就用搭支架的方式来研究这个雄伟的艾菲尔铁塔。
2.搭支架【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搭建平面支架,在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中得出三角形结构最稳固的结果。
2.学习在合作中设计和制作立体支架,并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3.经历搭支架的过程,体验搭支架的艰辛与快乐,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搭建立体支架,理解三角形支架最稳固。
【教学难点】在操作反思中知道影响支架稳固性的因素,改造支架,搭建稳固的立体支架。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吸管、大头针、记录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初步搭建平面支架1. 出示图片,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能不能用桌上的吸管搭出它们的框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搭出不同的图形。
2. 上台交流展示:学生搭的不同形状的支架。
师:像这样的框架我们把它叫做支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搭支架。
(板书课题)3. 请台上的同学动一动手上的支架,你们发现了什么?每个人都动手拉一拉不同的支架。
4. 小结:三角形的支架最稳固,不易变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搭和拉的过程,清晰地知道不同形状的稳固性不同。
]二、尝试搭建立体支架1. 谈一谈:生活中有哪些支架,它们有什么作用?2. 出示埃菲尔铁塔的图片,师介绍:它建于1889年,总高324米,重达10000吨,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能不能也来设计一个属于你们自己的埃菲尔铁塔?3. 出示任务要求:(1)小组讨论搭建什么样的高塔,画出简单的设计图。
(2)分工合作,比一比哪一组搭的又快又好。
4. 展示搭好的高塔,进行评价。
你们为什么这么搭?其他同学来评价一下。
[设计意图:寻找生活中的支架,为学生自己搭支架提供原型和参考。
]三、改造支架1. 师:刚才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欣赏了别人好的地方,你打算怎么改造你们的支架?2. 讨论好了就可以继续搭造。
3. 再次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不断的改进有助于学生对于支架有着更深入的了解。
]四、拓展延伸除了今天搭的高塔,你还能搭建哪些支架可以为生活服务?课后思考下节课交流。
《搭支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搭支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己动手实验与研究,发现支架的结构不同,变形的程度也不同。
2、知道三角形结构最不易变形,并学会加固不稳固的支架。
3、通过搭建稳固的支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认识三角形结构是最不容易变形的,最牢固,最结实。
教学难点:
正确的搭建立体支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三角形结构的照片。
2、学生准备:长短不同的纸棒、线(胶带)、剪刀。
教学过程:
一、回顾搭立体支架活动。
1、讲述:上两节课我们进行了搭建立体支架的比赛,在搭建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或发现,你又遇到了什么困难了呢?你能来谈谈吗?
2、学生交流。
3、过渡:(引用学生的话),我们再用纸棒来搭一些不同形状的支架,研究它们的牢固程度是否一样,好吗?
二、搭支架比一比。
1、在这些支架中,你们认为哪一种形状的最稳固?
2、学生猜测,说出猜测的理由。
3、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以上几种形状的支架,组内用摇晃拉扯的方式等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注意点:小组内的材料要一致,这样比较的结果有
说服力。
)
4、全班交流,说说各种形状支架的变形程度。
5、师生小结:三角形支架不容易变形,最稳固。
三、加固支架试一试。
1、谈话:虽然三角形支架最稳固,可是生活中有很多支架不能做成三角形,有没有办法可以增加这些支架的稳固性呢?
2、以四边形为例
小组讨论:如何让四边形的支架稳固。
请你们试一试。
学生活动:
学生汇报:
为什么这么做呢?(三角形的支架不容易变形,通过加固,让四边形变成四个三角形。
)
3、五边形、六边形呢?说一说你怎么加固的?
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回答。
老师:对,他们都是将图形变成了很多的三角形。
提问:我发现最不容易变形的支架是:
三、生活中的三角形支架
1、认识艾菲尔铁塔
(教师先出示艾菲尔铁塔的图片,再出示文字介绍)提问:你们认识图中的建筑吗?
学生回答。
教师介绍:艾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由建筑师艾菲尔所设计,全塔高300多米,是巴黎及法国的标志。
谈话:艾菲尔铁塔至今已有100多年了,你知道他为什么矗立于风雨,历经沧桑岿然不动,还很牢固吗?
学生回答。
2、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结构组成需要不容易变形的支架?
学生回答
3、教师补充。
五、加固自己的立体支架并展示。
1、谈话:学习本课后,你准备怎样加固定自己的立体支架?为什么这样做?
2、小组讨论并交流。
3、展示立体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