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1)
- 格式:pdf
- 大小:395.08 KB
- 文档页数:5
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郭先锋目的:探索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皮肤血管瘤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婴幼儿血管瘤患者9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采用平阳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5.5%、7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是一种简单可靠的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治疗手段。
标签:平阳霉素;地塞米松;皮肤血管瘤婴幼儿血管瘤由许多增生血管所组成,其中大部分血管瘤在出生后才被发现。
一般出现在头、脸及颈部等皮肤或皮下组织,严重影响外观,甚至损害正常组织。
临床上根据血管瘤类型、位置等常需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有手术切除、放射性治疗、超声微介导术等。
当血管瘤位置深或者广泛累及时,手术治疗并不能将病灶完全切除,还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如残留瘤体复发、局部畸形、出血、功能障碍等),从而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手术治疗并不能作为治疗血管瘤的第一选择,而非手术治疗方法也有很多。
平阳霉素是一种抗肿瘤抗生素,研究表明其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较为有效[1]。
我院2010 ~2011 年使用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血管瘤患儿90 例,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婴幼儿血管瘤患者90 例,男41 例,女49 例,年龄 1 ~17 个月,其中年龄25%,皮肤颜色变浅,症状明显减轻,穿刺有血,需要继续治疗;(4)无效:注射次数超过 2 次,但瘤体未变化或继续增大,皮肤组织软,色泽无明显改善,易回抽血液,一年后复发。
治愈率=(痊愈+基本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比较,横向比较采用配对F 检验,其中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目的:观察分析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平阳霉素8 mg联合地塞米松5mg,用2%利多卡因1ml,生理盐水2ml稀释成4ml,血管瘤瘤体内注射治疗58例儿童眼睑海绵状血管瘤,按每次药量及方法1周或隔周注射1次,分别为多次注射治疗,每次剂量最多不超过8mg,直致瘤体消失。
结果:随访观察6~24个月, 55例患儿血管瘤全部消失达到治愈, 3例有效,未发生局部感染、组织坏死及瘢痕畸形。
结论:应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眼睑海绵状血管瘤,具有治愈率高、操作方便、副作用小,有效的恢复了眼睑的正常外形与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in Pingyang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local injection treatment children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eyelid clinical effect. Methods Used in Pingyang in 8 mg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on 5mg 1ml,with 2% lidocaine,saline diluted 2ml into 4ml, tumor with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58 cases of children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eyelid,according to each charge and method for a week or every other week 1 injections, respectively,repeated injection therapy, each dose not more than 8mg,until the tumor disappeared. Results They were followed up for 6 to 24 months,55 cases of children with hemangiomas disappear to cure 3 cases,effective,no local infection,tissue necrosis and scar deformity.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ingyang DX combined dexamethasone local inj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eyelid, has a high cure rate,convenient operation,small side effect,effective in the restoration of the normal shape and function of the eyelid.Key words: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eyelid; children; Pingyang DX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海绵状血管瘤是儿童先天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儿童时期的血管生长迅速,加之眼睑与颌面部组织的血供丰富,因此,位于该部位的血管瘤生长较快,若不及时治疗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眼部畸形和功能障碍,尤其是上睑的海绵状血管瘤可造成上睑下垂,可引起儿童的视力障碍。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观察目的:为寻求一种有效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同时尽可能减轻对其他组织的损害的治疗手段。
方法:在B超的引导下,用输液针头经皮穿刺进入瘤腔,多点注射平阳霉素,地塞米松针剂结果:本组26例除1例效果欠佳外,其余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瘤体经3-5次注射明显缩小或消失,患者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未出现皮肤溃烂、坏死现象。
结论:该治疗方式是目前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一种理想方法。
标签:静脉血管畸形;B超;平阳霉素;地塞米松海绵状血管瘤是多见于婴幼儿童、青少年的先天性皮肤良性肿瘤,发生率达20%左右,常发生在面颈部、皮下组织及口腔拈膜等部位,易造成面部畸形及功能障碍[1]。
我科近来采用在B超引导下注射平阳霉素、地塞米松针剂治疗海绵状血管瘤2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例患者,肿瘤均位于面颊部12例、头皮8例;躯干6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10-39岁。
均为无痛性软包块,多位于皮下或较深的肌间隙中,皮色多为正常,低头试验阳性,穿刺有血,B超证实为静脉血管畸形。
[2]肿瘤最大体积6、5cm×6、0cm×2、2cm,最小肿瘤3、5cm×1、5cm×1、0cm。
2方法1)术前做心电图、胸透、出、凝血时间、彩超检查,了解静脉血管畸形具体位置、大概范围、性质。
2)注射药液配制:平阳霉素针8毫克,利多卡因针3毫升、生理盐水4-6毫升、地塞米松针剂1毫升稀释成浓度≤1毫克/1毫升。
3)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彩超探头用碘伏涂擦,在面部探查深在性静脉血管畸形表现为无明显边界的低回声区为主,内部形态为多样的窦状扩张管样结构,管腔内见缓慢流动的较强回声点,部分患者扩张的管腔内可见大小不一的强回声团,其后伴声影。
[3]沿探头长轴边缘用7号输液针头在B超引导下穿刺进入深部血管腔,回抽有血后注入平阳霉素混合制剂。
注射药物时可在B超显示下观察到药物溢入瘤腔。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疗效观察段振忠;董英豪;何德柱;杨灿;方玉甫
【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卷),期】2008(24)8
【摘要】儿童时期的血管瘤生长迅速,常采用一些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易形成瘢痕,局部注射硬化剂易发生溃烂(特别是小儿外阴部)等,2004年1月~2005年6月,我们采用低浓度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瘤内注射治疗小儿外阴部血管瘤17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666)
【作者】段振忠;董英豪;何德柱;杨灿;方玉甫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皮肤科,463000;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皮肤科,463000;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皮肤科,463000;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皮肤科,463000;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皮肤科,4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J], 何小兵;张靖;李海波
2.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眼睑海绵状血管瘤 [J], 何亚妮;段直光;李桂香
3.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J], 马跃琨;刘庆丰;范
东良
4.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特殊部位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J], 武贺庆;王雪玲;郭俊瑞
5.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临床研究 [J], 裔伟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剂量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婴幼儿面部血管瘤26例血管瘤(Hemangiomas)是兒童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婴儿头面部,在快速增长期,瘤体迅速增大,会引起面部的畸形和功能障碍[1-2]。
如能尽早干预治疗,有可能阻止其进入快速生长期,避免形成巨大血管瘤[1,3]。
2006年3月~2008年3月,笔者采用小剂量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婴幼儿面部血管瘤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共26例,男9例,女17例;年龄6周~10个月。
皮损部位:颧颞部2例,眶部1例,腮腺区6例,鼻部2例,颊部9例,上下唇6例。
瘤体最小面积1.0cm×0.8cm,最大面积6.5cm×4.0cm,均为单发血管瘤,其中11例患者有服用皮质激素治疗因效果不佳或不能坚持服药史。
1.2 纳入标准:血管瘤病变多在出生后1个月内发现。
初起为小的红色斑点,以后迅速增长,变成红斑并高出皮肤,经CT或B超证实为血管瘤。
1.3 治疗方法:①术前准备:治疗前需作胸透、血常规、肝肾功能及PT全套检查,结果均无异常即可接受治疗;②药物配制及注射方法:用2%利多卡因和生理盐水将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配制成每毫升含有0.5mg平阳霉素和1.0mg地塞米松和1%的利多卡因混合液。
根据患儿的体重、病变大小决定药量和用药次数,采取一点或多点浸润性放射性注射,注射至瘤体表面苍白肿胀为度。
注射剂量按0.2mg/kg计算,每次总量不超过2mg,每次间隔1~2周;如瘤体颜色变暗,发硬萎缩,应停止用药,如没有明显变化,则重复用药。
一般3~5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个月。
对注射次数多、用药量大者需注意观察血象和肝、肾功能变化。
注意治疗后是否有发热、表面溃疡形成、局部组织坏死、过敏反应等症状,并观察记录患者出现的其他不良反应,及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1.4 疗效评定标准[4]:治愈:瘤体完全消退,皮色正常,无功能障碍,随访1年无瘤体生长;显效:瘤体消退,但有轻度色素异常或局部纤维化,或瘤体大部分消退;有效:瘤体明显缩小,愈后有色素沉着和瘢痕,需要继续治疗或手术整形;无效:瘤体无变化或继续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