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医学养生常识】
- 格式:docx
- 大小:37.20 KB
- 文档页数:2
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的临床应用
郭竹秀;胡可婷;吴红宣;陈岩
【期刊名称】《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7(047)004
【摘要】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选择200例血管瘤(草莓状、海绵状及混合性)患者,常规消毒,瘤体内注射平阳霉素及地塞米松备用溶液.结果痊愈92例,显效84例,有效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92.5%(185/200).无1例出现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总页数】3页(P41-43)
【作者】郭竹秀;胡可婷;吴红宣;陈岩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南昌,330006;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信息科,南昌,330006;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南昌,330006;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南昌,33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5
【相关文献】
1.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及护理 [J], 周燕
2.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124例疗效分析 [J], 赵汉鹏;张伟亮;等
3.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J], 马跃琨;刘庆丰;范东良
4.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儿童口腔颌面部血管瘤56例疗效分析 [J], 李勇
5.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面部血管瘤38例 [J], 廖烈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瘤周环扎联合平阳霉素瘤体注射治疗血管瘤目的:探讨瘤周环形缝合结扎联合瘤体内平阳霉素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的方法,评价其优缺点。
方法:选择临床诊断的海绵状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患者共93例,分为三组:联合组31例,行瘤周环扎联合瘤体平阳霉素注射;单纯注射组31例,行单纯瘤体内平阳霉素注射;单纯瘤周环扎组31例,患者行单纯瘤周环扎。
通过疗程的长短及治愈率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联合治疗组疗程较单纯注射组短(P<0.05),而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纯注射组(P<0.05)和单纯环扎组(P<0.01),单纯环扎组治愈率明显低于单纯注射组。
结论:联合瘤周环扎及瘤体内注射治疗血管瘤可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效果更佳。
标签:瘤周环扎;平阳霉素;血管瘤血管瘤是临床常见婴幼儿疾病,其发病率可达10%,轻者可影响患者容貌,重者可引起组织器官的严重畸形,甚至导致死亡。
目前对于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有手术切除、瘤体内药物注射及铜针治疗等,然而单一的治疗方法均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所以我们尝试联合瘤周环形缝合结扎及瘤体内药物注射的方法治疗体表血管瘤,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93例患者均选自2000年~2005年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治疗临床诊断为体表海绵状血管瘤或混合性血管瘤的病例,其中男45例,女48例。
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35岁。
位于头面部的57例,躯干表面23例,四肢表面13例。
瘤体大小为0.95~8.65cm2。
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过其他治疗,瘤体表面无明显破溃。
2治疗方法将就诊的患者按年龄及肿瘤的大小随机分为三组:联合治疗组31例,单纯平阳霉素治疗组31例,单纯环扎组31例,患者资料具有可比性。
2.1联合治疗组:以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探测进入瘤体内的主要血管,并以美蓝标记。
常规消毒、铺巾及麻醉,用美蓝在肿块外周约1.5cm处作一环形设计线,以3-0可吸收缝合线自设计线上避开供血血管在第一点进针,深达深筋膜层表面,在浅深筋膜之间走行约1cm后,在设计线上的第二点出针,再经第二点进针,经真皮下折返至第一进针点;再经该点进针,在浅深筋膜之间同向走行2cm,在设计线上第三点出针,在该点进针,自真皮下行走至第二点,再从第二点进针,在浅深筋膜之间走行2cm自第四点出针,如此往复直至第一进针点出针、打结,把线结埋于皮下。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56例临床分析
赵秀群;王洪鹏;徐忠飞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年(卷),期】2004(011)007
【摘要】人类血管瘤的发生率较高.婴幼儿血管瘤发病可达 10%.其中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占全身的 60%.由于血管瘤的生长直接影响面部的美观及口腔颌面部功能,给患儿及家长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故常常再求及时治疗.理想的治疗标准应该是:①完全去除血管瘤,不复发;②恢复面部的正常外观;③恢复口腔颌面部的功能.1998年以来作者用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13)
【作者】赵秀群;王洪鹏;徐忠飞
【作者单位】沈阳二四二医院口腔科,110034;沈阳二四二医院口腔科,110034;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口腔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
【相关文献】
1.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35例临床分析 [J], 杨荣;黄勇;陈宇
2.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56例临床分析 [J], 李仲明;叶柱均
3.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临床分析 [J], 彭晓鹏
4.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46例临床分析 [J], 许俊
5.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临床分析 [J], 李冬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平阳霉素在治疗血管瘤中的应用血管瘤是一种血管性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
它有两种类型: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
血管瘤能够在身体的任何器官或组织中出现,包括皮肤、肌肉、内脏和骨骼等。
对于一些较为严重的血管瘤,平阳霉素已成为一种最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平阳霉素的简介平阳霉素,又称封闭霉素(Cyclosporin A),是一种由腐生菌属的平阳霉(Tolypocladium inflatum)产生的多肽脂环。
在医学领域中,平阳霉素主要用于预防排异反应,尤其是肝、心、肾移植和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平阳霉素的应用也进一步拓展到治疗血管瘤等领域。
平阳霉素在治疗血管瘤中的应用平阳霉素在治疗血管瘤中早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平阳霉素能够通过多个途径来减少或抑制血管瘤的生长,其具体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阳霉素通过抑制产生血管生成素来降低血管瘤的生长。
2.平阳霉素能够减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生成和分泌,从而减少血管生成并抑制肿瘤生长。
3.平阳霉素可以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减少血管瘤的生成。
4.平阳霉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和迁移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的浸润和转移。
在临床应用中,平阳霉素通常与其他治疗方法一起使用,如介入治疗、手术或化疗等。
根据一些研究结果,平阳霉素的应用能够明显降低血管瘤的复发率和转移率,并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平阳霉素的副作用尽管平阳霉素在治疗血管瘤中具有显著的疗效,但是它的一些严重副作用也需要引起注意。
这些副作用包括:1.免疫抑制:平阳霉素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因此可以减少身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并增加感染的风险。
2.肝肾毒性:平阳霉素可能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导致轻度甚至严重的肝肾功能损伤。
3.高血压:平阳霉素可能会升高血压,引起头痛、头晕等症状。
4.神经毒性:平阳霉素可能会引起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包括颤抖、手脚麻木等症状。
平阳霉素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沈刚;李功俊;周立军;陈媛【期刊名称】《医疗装备》【年(卷),期】2016(029)008【摘要】目的:探讨平阳霉素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小儿体表血管瘤患者218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平阳霉素进行治疗。
结果治疗后,定期进行随访,少数患者通过2个疗程,经复查治疗有效,大部分患者通过1个疗程,经复查有效。
治疗前,经检查,瘤体共计264个,其中显效102个,有效156个,无效6个,总有效率为97.73%。
无论血管肿瘤类型是否相同,各患者的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平阳霉素对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效果较之其他血管肿瘤明显,4种血管肿瘤的治疗效果依次为海绵状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葡萄酒色斑痣。
并发症60例表现为发热,1例过敏性休克,9例产生区域性溃破。
以上所有患者均无复发,且未产生肺纤维化等症状。
结论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最为安全有效,且操作便捷的方法为注射平阳霉素抗肿瘤抗生素。
【总页数】2页(P113-114)【作者】沈刚;李功俊;周立军;陈媛【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普外科辽宁大连 11601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普外科辽宁大连 11601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普外科辽宁大连 11601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普外科辽宁大连 116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2.2+3【相关文献】1.平阳霉素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J], 罗博文;卢雄才;乔飞2.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286例分析 [J], 邵家松;刘群英;岳毅刚;周海;花鸣春;张敏3.平阳霉素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1658例临床疗效观察与护理 [J], 崔丽君;冯晓芬;魏雪梅;郑江华4.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临床疗效分析 [J], 安红军5.微波热凝术联合盐酸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的疗效分析 [J], 张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尤金朝
【期刊名称】《广东牙病防治》
【年(卷),期】2001(009)003
【摘要】@@ 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平阳霉素成功治疗血管瘤,作者用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局部瘤内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4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rn 临床资料与方法rn1.临床资料本组共46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5例,年龄1~38岁.病变部位:唇部15例 ,颊部12例,腮腺区3例,舌部13例,牙龈1例,腭部1例,颈部1例.瘤体范围最小为1cm×1 cm,最大为3.5cm×4cm,均经临床检查、穿刺,体位实验确诊为海绵状血管瘤.rn2.治疗方法平阳霉素8mg和地塞米松5mg及2%利多卡因4~5ml混合备用作瘤体内注射,可采用在瘤腔周围加压及保持头低位,以利瘤腔及药物在瘤腔内的停留,每次注射尽可能抽尽腔内血液,进行多点注射,每周可重复用药,直至瘤体消失,本组病例注射最少2次,最多7 次.
【总页数】1页(P216)
【作者】尤金朝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口腔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1;R739.8
【相关文献】
1.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J], 李继英;黄业翔
2.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儿童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 [J], 饶坚;张强;李从于
3.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评价 [J], 翟军;柴风良;高淑兰
4.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J], 李渤;骆秋郧;柏钢;黄家全
5.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J], 孙国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耳鼻喉科腔内血管瘤发布时间:2021-04-02T15:49:44.06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期作者:梁海洲[导读] 目的:探究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应用在耳鼻喉科腔内血管瘤治疗中所取得的效果梁海洲宣汉县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达州市 636150【摘要】目的:探究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应用在耳鼻喉科腔内血管瘤治疗中所取得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耳鼻喉科在2016年4月~2020年4月接诊的耳鼻喉科腔内血管瘤患者46例作为治疗对象,对患者进行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5.65%,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是4.35%。
结论:对耳鼻喉科腔内血管瘤实施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疗效显著,可促进瘤体消失,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耳鼻喉科;腔内血管瘤;平阳霉素;局部注射;疗效血管瘤属于临床上常见的血管性的肿瘤,但耳鼻喉科腔内血管瘤则属于少见的血管瘤疾病。
腔内血管瘤的主要诱发因素是血管发育畸形或障碍造成的错构瘤,可发病在咽喉腔、鼻腔等部位,多数为单侧发病。
传统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但瘤体组织区域有着丰富的血管,手术容易导致大出血,引发严重的失血性休克,危险性高。
药物局部注射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式,在腔内血管瘤治疗中应用较好[1]。
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具有方法简便安全,无痛,无畸形,疗效显著、疗程短、不良反应小,治愈后无瘢痕,费用少等优势。
本文分析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在耳鼻喉科腔内血管瘤治疗中取得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治疗研究开展的时间是2016年4月~2020年4月,治疗对象是46例耳鼻喉科腔内血管瘤患者。
选择标准:患者经过临床检查确诊腔内血管瘤,意识清楚,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存在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对本次治疗药物存在过敏禁忌、精神障碍等。
本次研究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5例,女性患者有21例,年龄最小的20岁,年龄最大的65岁,平均年龄(45.36±1.24)岁;血管瘤平均直径是(4.34±0.28)厘米。
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和评价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
方法:采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17例。
取平阳霉素1mg/cm2,2%利多卡因0.5ml, 生理盐水适量配成混合液于瘤体内多点注射,隔周1次,3次为一个疗程。
1个疗程不能愈合者,间隔40天后行第2个疗程。
记录病变转归进程及不良反应,并追踪随访,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12例治愈,5例基本治愈,10个月后复诊:局部皮肤略成红色片状。
随访2年,无复发病例。
结论: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疗效确切,不形成明显瘢痕,是可取的临床治疗方式,对早期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平阳霉素;治疗【中图分类号】r739.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0-0297-01婴幼儿血管瘤是婴幼儿时期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1]。
婴幼儿血管瘤好发于颌面部,颜面外形给患儿家长造成不良的心理负担。
随着对血管瘤组织发生和临床转归认识的改变,其治疗方式经历了初期的创伤性治疗,到密切随访观察,等待自然消退,再到积极的非创伤性干预的演变过程[2]。
就传统治疗手段而言,手术可以治愈大部分头颈部血管瘤,但术后畸形不容忽视,冷冻治疗遗留的瘢痕明显。
通过我科用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17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将初步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7例。
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3-12个月,平均8个月。
2例患儿出生时即可见右颌面部右蚊咬状红点,其余15例在出生后1个月内逐渐出现,病变均为单发,瘤体柔软呈暗红色,突出皮肤,面积最小0.8cm×0.6cm,最大4.3cm×3.2cm。
17例中3例先行激素治疗1个疗程,无效后改行平阳霉素治疗;14例仅行平阳霉素注射治疗。
1.2治疗方法:治疗前对患儿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胸部x线检查。
结果正常者方可进行治疗。
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
文章导读
平阳霉素在如今的医学中应用非常地广泛,它最初是在我国浙江省的放线菌中
培养出来的,是一种白色疏松状固体的可用于抗肿瘤的抗生素,它不仅可以治疗食道癌、乳腺癌、宫颈癌、鼻息肉等恶性疾病,而且在治疗血管瘤方面效果显著,有需要的朋友
们可以多多了解相关的知识。
一、平阳霉素
平阳霉素是从我国浙江平阳县土壤中的放线菌(Streptomycespingyangensisn.sp)培养
液中分离得到的抗肿瘤抗生素。
经研究与国外的博来霉素(Bleomycin)成分相近。
两者比较,搏来霉素为多组分的复合药,主要成分为A2;平阳霉素则为单一的A5。
实践证明本
品对鳞癌有较好疗效,而肺毒性相对较低。
本品与博来霉素的作用相近,主要抑制胸腺嘧
啶核甙参入DNA,与DNA结合使之破坏。
另外它也能使DNA单链断裂,并释放出部分游离核碱,可能因此破坏DNA模版,阻止DNA的复制。
二、适应症状
头颈部各部位鳞状上皮癌,
皮肤癌,食道癌,乳腺癌,宫颈癌,阴茎癌,外阴癌,肝癌
恶性淋巴肉瘤,坏死肉芽肿
血管瘤,淋巴管瘤,鼻息肉,翼状胬肉
性病尖锐湿疣以及牛皮癣,白癜风、扁平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