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钢中的相组成
- 格式:ppt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41
第二章 二 元 合 金 相 图纯金属在工业上有一定的应用,通常强度不高,难以满足许多机器零件和工程结构件对力学性能提出的各种要求;尤其是在特殊环境中服役的零件,有许多特殊的性能要求,例如要求耐热、耐蚀、导磁、低膨胀等,纯金属更无法胜任,因此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是合金。
合金的组织要比纯金属复杂,为了研究合金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就必须了解合金中各种组织的形成及变化规律。
合金相图正是研究这些规律的有效工具。
一种金属元素同另一种或几种其它元素,通过熔化或其它方法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做合金。
其中组成合金的独立的、最基本的单元叫做组元。
组元可以是金属、非金属元素或稳定化合物。
由两个组元组成的合金称为二元合金,例如工程上常用的铁碳合金、铜镍合金、铝铜合金等。
二元以上的合金称多元合金。
合金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等机械性能比纯金属高许多,这正是合金的应用比纯金属广泛得多的原因。
合金相图是用图解的方法表示合金系中合金状态、温度和成分之间的关系。
利用相图可以知道各种成分的合金在不同温度下有哪些相,各相的相对含量、成分以及温度变化时所可能发生的变化。
掌握相图的分析和使用方法,有助于了解合金的组织状态和预测合金的性能,也可按要求来研究新的合金。
在生产中,合金相图可作为制订铸造、锻造、焊接及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
本章先介绍二元相图的一般知识,然后结合匀晶、共晶和包晶三种基本相图,讨论合金的凝固过程及得到的组织,使我们对合金的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有较系统的认识。
2.1 合金中的相及相图的建立在金属或合金中,凡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相同并有界面与其它部分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叫做相。
液态物质为液相,固态物质为固相。
相与相之间的转变称为相变。
在固态下,物质可以是单相的,也可以是由多相组成的。
由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方式不同的各种相组成合金的组织。
组织是指用肉眼或显微镜所观察到的材料的微观形貌。
由不同组织构成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
第二章二元合金相图纯金属在工业上有一定的应用,通常强度不高,难以满足许多机器零件和工程结构件对力学性能提出的各种要求;尤其是在特殊环境中服役的零件,有许多特殊的性能要求,例如要求耐热、耐蚀、导磁、低膨胀等,纯金属更无法胜任,因此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是合金。
合金的组织要比纯金属复杂,为了研究合金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就必须了解合金中各种组织的形成及变化规律。
合金相图正是研究这些规律的有效工具。
一种金属元素同另一种或几种其它元素,通过熔化或其它方法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做合金。
其中组成合金的独立的、最基本的单元叫做组元。
组元可以是金属、非金属元素或稳定化合物。
由两个组元组成的合金称为二元合金,例如工程上常用的铁碳合金、铜镍合金、铝铜合金等。
二元以上的合金称多元合金。
合金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等机械性能比纯金属高许多,这正是合金的应用比纯金属广泛得多的原因。
合金相图是用图解的方法表示合金系中合金状态、温度和成分之间的关系。
利用相图可以知道各种成分的合金在不同温度下有哪些相,各相的相对含量、成分以及温度变化时所可能发生的变化。
掌握相图的分析和使用方法,有助于了解合金的组织状态和预测合金的性能,也可按要求来研究新的合金。
在生产中,合金相图可作为制订铸造、锻造、焊接及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
本章先介绍二元相图的一般知识,然后结合匀晶、共晶和包晶三种基本相图,讨论合金的凝固过程及得到的组织,使我们对合金的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有较系统的认识。
2.1 合金中的相及相图的建立在金属或合金中,凡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相同并有界面与其它部分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叫做相。
液态物质为液相,固态物质为固相。
相与相之间的转变称为相变。
在固态下,物质可以是单相的,也可以是由多相组成的。
由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方式不同的各种相组成合金的组织。
组织是指用肉眼或显微镜所观察到的材料的微观形貌。
由不同组织构成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
共析钢的相组成物计算一、引言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不断发展,对钢材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共析钢作为一种具有良好性能的钢铁材料,其相组成物的计算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共析钢的相组成物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以探讨计算结果的实用性和方法的可行性。
二、共析钢的相组成物计算方法1.共析钢的定义共析钢是指在钢的冷却过程中,铁素体和珠光体形成共析组织的一种钢铁材料。
它的碳含量一般在0.77%以下,锰含量在0.25%-0.65%之间。
2.相组成物计算的重要性共析钢的相组成物计算是为了了解钢中各相的含量,以及各相之间的比例关系。
这对优化钢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不同的相组成物会对钢的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3.计算方法的介绍目前常用的共析钢相组成物计算方法有:平衡相图法、热力学计算法等。
平衡相图法是根据共析钢的成分和相图,确定各相的生成温度和含量。
热力学计算法则是利用热力学原理,结合共析钢的成分和温度,计算各相的含量。
三、共析钢相组成物计算实例1.实例一:低碳共析钢以低碳共析钢为例,其成分如下:碳0.12%,硅0.35%,锰0.5%。
根据平衡相图法,可以计算出铁素体和珠光体的含量分别为65%和35%。
通过热力学计算法,得到铁素体和珠光体的含量分别为68%和32%。
2.实例二:中碳共析钢对于中碳共析钢,其成分如下:碳0.35%,硅0.45%,锰0.6%。
采用平衡相图法,计算得到铁素体和珠光体的含量分别为55%和45%。
热力学计算法得到的含量分别为58%和42%。
3.实例三:高碳共析钢高碳共析钢的成分如下:碳0.6%,硅0.5%,锰0.7%。
根据平衡相图法,计算结果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的含量分别为45%和55%。
热力学计算法得到的含量分别为48%和52%。
四、计算结果的分析与讨论1.相组成物对钢的性能影响通过计算可知,不同碳含量的共析钢,其相组成物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般来说,随着碳含量的增加,铁素体的含量会减少,珠光体的含量会增加。
共析钢相组成物含量计算钢相组成物含量计算是一种常用的金相分析方法,用于确定钢材中各种组织成分的含量。
通过钢相组成物含量计算,可以了解钢材的组织结构,为钢材的性能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钢相组成物含量计算进行详细的介绍。
钢相组成物是指钢材中的各种相,包括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贝氏体等。
这些组织成分对钢材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准确地计算钢相组成物的含量对于评估钢材性能至关重要。
钢相组成物含量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图像分析来确定各种相的面积分数。
下面将详细介绍钢相组成物含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首先,进行显微镜观察。
将待测钢材样品进行金相制备,即将样品切割、粗磨、细磨、抛光等步骤,使其表面平整光滑。
然后,将样品放入金相显微镜中观察,使用不同倍数的镜头对样品进行观察,获取不同放大倍数下的显微组织图像。
接下来,进行图像分析。
将观察到的显微组织图像导入计算机软件中,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将各个组织相的区域分割出来。
然后,通过图像分析算法,对各个组织相的面积进行计算。
然后,进行面积分数计算。
根据各个组织相的面积和总面积的比例,可以计算出各个组织相的面积分数。
例如,如果样品中的铁素体面积为1000平方毫米,奥氏体面积为500平方毫米,珠光体面积为200平方毫米,总面积为2000平方毫米,则铁素体的面积分数为1000/2000=0.5,奥氏体的面积分数为500/2000=0.25,珠光体的面积分数为200/2000=0.1,以此类推。
最后,进行含量计算。
根据各个组织相的面积分数和各个组织相的密度,可以计算出各个组织相的含量。
例如,如果铁素体的密度为7.8克/立方厘米,奥氏体的密度为7.2克/立方厘米,珠光体的密度为6.9克/立方厘米,则铁素体的含量为0.5*7.8=3.9克/立方厘米,奥氏体的含量为0.25*7.2=1.8克/立方厘厘米,珠光体的含量为0.1*6.9=0.69克/立方厘米,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