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第6课篆刻的阴文与阳文》PPT
- 格式:pptx
- 大小:54.14 MB
- 文档页数:21
《篆刻的阴文与阳文》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阳文与阴文两种篆刻形式,感受邓石如篆刻艺术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件展示图片、实物触摸、小组讨论等形式,感受篆刻艺术的独特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加深对民族审美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阴文与阳文的特点,了解邓石如篆刻艺术特点。
【难点】学习并临摹制作一枚小小印章。
三、教学方法启发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一)直观导入教师展示几幅中国画,提问学生:画面中除了书法和景物之外还有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引导:中国画历来讲究诗书画印相结合,历代皇帝也会在自己心爱的画作上留下印章,那它都哪些奥秘?板书课题《篆刻的阴文与阳文》。
(二)新课讲授1.学习阴文与阳文(1)教师给每个小组同学发放两方印章,提出问题:印章上文字的刻法有何不同?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两枚印章的文字分别呈凹形和凸形。
(2)教师要求学生将两方印章蘸上印泥在纸上印一下,并提问:两枚印章印出的文字有何不同?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小结:阳文,又称朱文,刻印时把文字笔画及边栏以外的地方刻掉,凸显文字和边栏,隋唐时期使用较多。
阴文,又成白文,刻印时将笔画刻掉,盖在纸上文字部分是白色,秦汉魏晋南北朝使用较多。
2.学习邓石如篆刻特点(1)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前搜集关于邓石如生平简介向大家分享。
随后展示作品《燕翼堂》,提问学生:邓石如的篆刻线条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笔法线条圆转遒劲、刚劲坚实,创“圆派”。
(2)展示《一日之际》和《邓氏完白》篆刻作品,提问学生:作品的章法布局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一”“日”二字分开,“之”“迹”二字相连,张弛有度、呼应挪让。
“邓氏完白”是白文隶书,饱满浑厚。
3.教师示范教师播放课前录制的微课视频,学生观察篆刻的细节并总结篆刻的方法步骤。
最后教师小结:先磨平印石,其次撰写印稿,最后将写好的印稿印在印石上进行刻制。
高中美术人美版《篆刻》第六课《阳刚阴柔济以古雅-- 篆刻的阴文与阳文》所选教材图片教学设计一、设计部分1.课题名称《篆刻的阴文与阳文》2.教材出处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篆刻》教材3.教学分析⑴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是通过欣赏古代阴文、阳文典型的作品实例,了解各个时期阴文、阳文的主要形式和艺术特征。
⑵学生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中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学生思想活跃,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老师引导的时候,应以学生为主、老师教学为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平时接触课本和数码产品比较多,对篆刻认识有限,通过这节课能更加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有作品完成,使学生有很强的责任感。
⑶设计思路通过大量图片展示,让学生真正了解阴文、阳文的概念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
最后展示教师篆刻范例字阴文、阳文印章的示范步骤,让学生了解篆刻阴文、阳文印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4.课的类型欣赏与实践课5.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并尝试制作印章,体会阴文、阳文两种篆刻艺术形式。
⑵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ppt展示大量历代图片,提高学生眼界并加深理解。
展示教师阴文、阳文印章示范步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认识篆刻中阴文、阳文的艺术形式,使学生了解中国各时期的篆刻风格,进一步欣赏篆刻艺术、体验篆刻艺术以至于喜爱篆刻艺术,加深对民族审美文化的了解。
6.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通过对阴文、阳文印章的介绍,以及它们在各个时代的表现特色,对其审美特征进行分析,并在实践中得以运用。
⑵教学难点阴文印、阳文印综合起来内容涉及广泛,要向学生阐述相对困难。
而且本课所涉及图例历史跨度大,学生要明白其内在联系也比较困难。
7.教具学具⑴教具:刻刀、橡皮章料、纸、多媒体资料⑵学具:课本、橡皮章料、刻刀、白纸、印台、铅笔二、动态设计部分8.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前两节我们已经学习了篆刻的章法和刀法,这节课我们将会在不同的形式上运用前两节课的技法。
印章阴文和阳文的意义和用法摘要:一、印章阴文和阳文的定义与区别二、印章阴文和阳文的意义1.阴文:权威、稳重、低调2.阳文:活力、进取、高调三、印章阴文和阳文的用法1.个人姓名章:阴文或阳文的选择2.企业标识章:阴文或阳文的选择3.书法、绘画作品:阴文或阳文的使用四、印章阴文和阳文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正文:印章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符号,承载着权威、信誉等多种象征意义。
印章的文字可以分为阴文和阳文两种,它们在形式、意义和用法上都有所区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印章阴文和阳文的定义与区别。
阴文是指印章上的文字凹陷下去,呈现出一种低调、稳重的视觉效果;阳文则是指印章上的文字凸出来,给人一种活力、进取的感觉。
这两种文字样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目的。
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印章阴文和阳文的意义。
阴文给人以权威、稳重、低调的感觉,适用于表现个人或机构的稳重性和权威性。
阳文则给人一种活力、进取、高调的印象,更适用于展示企业或个人的发展态势和自信心。
在实际应用中,印章阴文和阳文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例如,个人姓名章可以选择阴文或阳文,根据个人的喜好和需求来决定。
企业标识章则可以根据企业形象和定位来选择阴文或阳文,以体现企业的稳重或活力。
此外,在书法、绘画作品中,阴文和阳文的使用也能为作品增色添彩,表现出作者的审美趣味和技艺水平。
最后,我们在使用印章阴文和阳文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用合适的印章材料。
阴文和阳文在硬度、透明度等方面有要求,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2.注意文字的清晰度。
无论是阴文还是阳文,都要保证文字清晰、规范,易于辨认。
3.保持印章的整洁。
定期清洗、保养印章,以延长使用寿命并保持良好的印文效果。
4.遵循相关法规。
在使用印章时,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合规。
总之,印章阴文和阳文在我国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掌握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高中美术人美版篆刻第六课阳刚阴柔济以古雅--篆刻的阴
文与阳文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传统篆刻作品中阴文阳文两种表现形式的艺术特征有所了解,进一步认识具有几千年历史的篆刻艺术。
2学情分析
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各时期的篆刻风格,对应自己喜欢风格进行临摹和创作。
3重点难点
阴文印和阳文印的发展和使用与其社会历史背景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
问题:
下面的印章哪个是朱文,哪个是白文?
2【讲授】概念
1.阴文又称白文, 简单地说就是刻制印章时把文字的笔画刻掉,钤盖在纸上的文字部分是白的。
早期的玺印大多数都是阴文,从春秋战国到南北朝,玺印作为权力身份凭证的作用,首先是通过佩带昭示的方式来体现,其次是作为封检标记。
2.阳文又称朱文, 就是在刻制印章时把文字笔画及印章边栏以外的部分刻掉.钤盖在纸上凸现文字和边栏。
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进步,南北朝后纸张、绢帛逐渐取代了木简,泥制度也就相应废止了,开始用印色直接钤盖在纸帛上。
印章便直接钤盖在纸张和丝织品上。
在纸帛上钤印,朱文的清晰醒目优于白文。
又由于纸张面积都较大,以往的小印很难与之协调,印面自然也较汉魏时放大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