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的阴文与阳文》PPT 吴林峰
- 格式:pptx
- 大小:52.91 MB
- 文档页数:22
PhotoShop阳文和阴文(朱文和白文)两种篆刻艺术印章制作教程印章形式大体分阳文和阴文两种,也称朱文和白文,不要我解释你也能想得到。
我们分别做出这两种。
内容是“篆刻艺术”。
新建一400X400像素,白色背景的文档,在图层面板双击解锁变成图层0。
设前景色为R230,G30,B30。
这是模仿印泥的颜色,没有一定的。
背景色为白色。
选择圆角矩形工具,选项栏点选路径,半径30像素。
按住shift在画布上拉出一圆角正方形,设画笔工具为直径10像素,硬度100%。
来到路径面板(如没有,进窗口菜单勾选),我们看到,这里有了一个工作路径。
点面板下方第二个图标“用画笔描边路径”,给路径上色。
右键点工作路径,删除路径。
选文字工具,字体选“超世纪粗方篆”(这种篆书结字成方形,比较容易制作。
提供下载)在设置字体大小里输入160,输入法选繁,因为字库是繁体的。
现在我们采用每个字单独输入,便于逐个调整大小和移动位置。
每输入一个字要点一下移动工具,然后再输下一个字,这样每个字都是一层。
好了我们来调整大小和排版,用移动工具点击哪个字就来到这个字所在的层,我们就可以编辑它了。
按ctrl+T,调整到合适大小,并按enter键确认。
移动到合适位置,也可以用键盘的方向键作微调。
一般字的顺序是从上至下,从右到左,这是古人的习惯。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文字分布均匀的印章了。
如果你喜欢这种整洁规矩的风格,这就好了,呵呵。
我们通常看到的印章都是不那么规整滑溜的,为什么呢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那些保存下来古人的印章年代久远,多已腐蚀斑驳,二是文人们觉得这些斑驳正有一种高古的情趣和意味,于是便模仿它,在刻印时故意为之,行话称为残边,就是用刀柄的棱角敲击石材印章的边缘,使之残破。
看起来很玄,其实残边里学问大了去了,通俗说就是那个印章的框框太沉闷,不透气,要给它通通风,透透气,这样就活了。
重点要在字的笔画繁密的那些地方要残那么几下,角上容易磨损,也酌情废掉个把。
资格证试讲《篆刻—阴纹、阳文》试讲稿!01教材部分题目:《篆刻—阴纹、阳文》内容:要点提示或建议:①阳文又称朱文;②是在刻制印章时把文字笔画和印章边栏以外的部分刻掉,铃盖在纸张凸现文字和边栏。
基本要求:(1)写出教学过程的主要步骤;(2)配合教学内容板书;(3)教学过程中设计提问一次;(4)试讲时间为10分钟左右。
答辩题目:(1)印章都有哪些种类?(2)冲刀和切刀的不同?篆刻—阴纹、阳文(一)导入新课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正式上课前,老师想请大家看一看这些名画作品,请看大屏幕,找找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这边的同学说这些画上都印着一样的图案,都是乾隆印在画上的,这些印章都是刻出来的。
还有同学说这些印章大多都是名字,别号,像落款一样。
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呀,确实这些画上都有乾隆印玺的痕迹,它们都是篆刻而来的作品。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今天的主题——篆刻。
(二)讲授新课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之前老师让你们准备好的橡皮泥、刻刀和红墨水,大家试着把你们的名字刻在泥上,再印上墨盖在纸上。
好,我看大家都差不多刻完了,请大家再看下P P T里乾隆皇帝的印章,有谁能说一说你的作品和屏幕上的有什么不同吗?这位同学你来分享一下吧,你说呀,你刻的印章和三希堂一样,名字是白色的,周围是红色的,能看出明显的纹理,同桌这位同学,你来补充一下,这位同学说她刻的印章正相反,字是红的,没有边框,字体也没经过设计,很简单。
两位同学观察的都很仔细,请坐吧。
大家知道为什么印章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吗?第一排这位穿红色衣服的女生,你来说说看,没错,我们把文字的部分刻掉,它们就会凹进去,所以在蘸印泥的时候沾不到,这样印在纸上,字就是白色的,周围是红色的,这种文字就叫做阴文,也可以说是白文。
反之,文字突出,可以沾上红墨水的印章,就叫做阳文,也可以叫做朱文,这位同学描述的很形象,请坐吧。
同学们了解了阴文和阳文的概念了吗,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大屏幕上这方印,有哪位同学能形容一下它吗?前排的同学说这是汉代的阴文印,它的文字粗细不一,笔画疏密变化多样,给人质朴的感觉。
篆刻教案阴阳文教案标题:篆刻教案-阴阳文教学目标:1. 了解篆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掌握篆刻刀的正确使用方法;3. 学习阴阳文的基本构造和特点;4. 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篆刻刀、篆刻石、墨水、刷子等篆刻工具;2. 阴阳文的示范作品;3. 课件或图片资料介绍篆刻和阴阳文。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一些篆刻作品,向学生介绍篆刻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向学生展示一些阴阳文的作品,并简要介绍阴阳文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探究:1. 分发篆刻刀、篆刻石等工具,向学生讲解篆刻刀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引导学生观察阴阳文的构造,解释其中的阴文和阳文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分析阴阳文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 让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逐步掌握阴阳文的基本构造和书写技巧。
实践:1. 让学生选择一个简单的词语或短语作为创作内容,要求在篆刻石上用阴阳文进行刻写。
2. 学生在刻写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助,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建议。
3.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互评,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拓展:1. 给学生展示更多阴阳文的作品,让他们进一步了解阴阳文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书法、印章等。
2. 鼓励学生进行更复杂的阴阳文创作,如刻写成语、名句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篆刻和阴阳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强调篆刻和阴阳文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进行篆刻和阴阳文的创作和欣赏。
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对篆刻工具的正确使用和阴阳文的书写技巧;2. 评价学生完成的阴阳文作品,包括作品的创意、构造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篆刻展览或邀请篆刻艺术家来校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和了解篆刻的更多应用领域;2. 组织学生参与篆刻比赛或举办阴阳文创作展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和交流心得。
《篆刻的阴文与阳文》教学设计---吴林峰………………………………装……………………订………………………线………………………………商丘师范学院《篆刻的阴文与阳文》主讲:吴林峰所选教材图片………………………………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跃,有一定自学能力,老师引导的时候,应以学生为主、老师教学为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平时接触课本和数码产品比较多,对篆刻认识有限,通过这节课能更加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有作品完成,使学生有很强的责任感。
⑶设计思路(1分)通过大量图片展示,让学生真正了解阴文、阳文的概念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
最后播放教师阴文、阳文印示范录像,让学生了解刻制阴文、阳文印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4.课的类型(1分)欣赏与实践课5.教学目标(6分)………………………………装……………………订………………………线………………………………⑴知识与技能目标(2分)认识并尝试制作印章,体会阴文、阳文两种篆刻艺术形式。
⑵方法与过程目标(2分)通过ppt展示大量历代图片,提高学生眼界并加深理解。
播放篆刻示范视频,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分)通过认识篆刻中阴文、阳文的艺术形式,加深对民族审美文化的了解。
6.重点难点(2分)⑴教学重点(1分):通过对阴文、阳文印章的介绍,以及它们在各个时代的表现特色,对其审美特征进行分析。
二是通过课文………………………………装……………………订………………………线………………………………图版提供的隋唐印章实例,了解朱文印章的主要特点。
⑵教学难点(1分)阴文印、阳文印综合起来内容涉及广泛,要向学生阐述相对困难。
而且本课所涉及图例历史跨度大,学生要明白其内在联系也比较困难。
山东教师教案:《阳刚阴柔--篆刻的阳文》教案(合集五篇)第一篇:山东教师教案:《阳刚阴柔--篆刻的阳文》教案《阳刚阴柔--篆刻的阳文》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印章的演变历程,知道印章的品类,初步掌握印章的布局和章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印章作品掌握印章基本形式阴刻和阳刻的分辨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方寸之间美感,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印章的四种布局和章法以及朱文和白文两种篆刻基本形式。
【难点】欣赏与感受不同的章法体现的美感与意境。
三、教学方法提问法、欣赏教学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国画作品、篆刻印章。
五、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出示北京奥运会舞动的北京图片,向学生介绍印章向全世界彰显了篆刻艺术之美顺势引出课题——《阳刚阴柔--篆刻的阳文》。
(二)欣赏印章,直观感知1、欣赏图片教师介绍篆刻的历史演变过程原始:陶罐压印花纹,装饰生活。
秦以后:玉玺皇权象征元明清:国画作品必有诗书画印四要素。
2、教师展现国画作品,提问作品中缺少了什么? 学生回答缺少印章。
教师在作品上加印印章,由此让学生感受印章是一幅完整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3、提问印章上的文字?-----最早采用篆体字,先印再刻所以被称为篆刻。
(三)方寸之间,品味美感4、介绍印章的品类。
山东教师招聘网更多教师资格证备考信息关注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网第二篇: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美学十讲英雄气伴儿女情——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前几讲,我们说羊大为美,是在讲美的起源,说真善美,是在讲美的本质,说美在深情,说距离产生美,是在讲怎样才能感受美、欣赏美,从这一讲开始,我要和大家讨论美的类型。
谈到美的类型,有一个成语我们耳熟能详,叫做:美不胜收。
别的先不说,就看那些漂亮姑娘,古话说:“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说于目。
”(《淮南子·说林》)。
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仪态万方,各有千秋;骨感的美,丰腴的美,燕瘦环肥,各有风姿。
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篆刻这门独特的艺术有了一定的认识,体会从
逐渐到实践,乃至到创作的乐趣,很大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对篆刻艺术的了解,在动手实践的的过程中,体会艺术的魅力,得到审美熏陶,增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了审美能力、创新精神。
高中美术教师应该面对现实,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入手,转变教学观念,挖掘学科潜能,努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想方设法改变不良现状。
高中美术人美版篆刻第六课阳刚阴柔济以古雅--篆刻的阴
文与阳文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传统篆刻作品中阴文阳文两种表现形式的艺术特征有所了解,进一步认识具有几千年历史的篆刻艺术。
2学情分析
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各时期的篆刻风格,对应自己喜欢风格进行临摹和创作。
3重点难点
阴文印和阳文印的发展和使用与其社会历史背景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
问题:
下面的印章哪个是朱文,哪个是白文?
2【讲授】概念
1.阴文又称白文, 简单地说就是刻制印章时把文字的笔画刻掉,钤盖在纸上的文字部分是白的。
早期的玺印大多数都是阴文,从春秋战国到南北朝,玺印作为权力身份凭证的作用,首先是通过佩带昭示的方式来体现,其次是作为封检标记。
2.阳文又称朱文, 就是在刻制印章时把文字笔画及印章边栏以外的部分刻掉.钤盖在纸上凸现文字和边栏。
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进步,南北朝后纸张、绢帛逐渐取代了木简,泥制度也就相应废止了,开始用印色直接钤盖在纸帛上。
印章便直接钤盖在纸张和丝织品上。
在纸帛上钤印,朱文的清晰醒目优于白文。
又由于纸张面积都较大,以往的小印很难与之协调,印面自然也较汉魏时放大了许多。
《阳刚阴柔—篆刻的阳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印章的分类,以及阳文印的风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印章作品掌握印章基本形式阴刻和阳刻的分辨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方寸之间美感,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印章的四种布局和章法以及朱文和白文两种篆刻基本形式。
【难点】欣赏与感受不同的章法体现的美感与意境。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出示北京奥运会舞动的北京图片,向学生介绍印章向全世界彰显了篆刻艺术之美顺势引出课题——阳刚阴柔--篆刻的阳文。
(二)欣赏印章,直观感知1.欣赏图片教师介绍篆刻的历史演变过程原始:陶罐压印花纹,装饰生活。
秦以后:玉玺皇权象征元明清:国画作品必有诗书画印四要素。
2.教师展现国画作品,提问作品中缺少了什么?学生回答缺少印章。
教师在作品上加印印章,由此让学生感受印章是一幅完整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3.提问印章上的文字?-----最早采用篆体字,先印再刻所以被称为篆刻。
4.介绍印章的品类。
教师总结分三类:名章、闲章、肖像章(三)方寸之间,品味美感5.欣赏朱文印,体悟阴柔之美教师播放朱文印和白文印图片,让学生观察其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后教师做出讲解:朱文印是保留文字,刻掉其余部分的印章,又被称为阳文印。
线条细劲圆润,空白疏朗匀称。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朱文印,感受线条和章法布局之美。
(1)平整端倪—线条粗细均匀,排布整齐大方。
(2)虚实相间---密处密不透风,疏处疏可跑马。
(3)穿插离合----营造中国画的美景,注重意境的表现。
(4)刚柔巧琢(四)实践练习,学以致用教师引导学生为自己设计一枚朱文印闲章,画出印稿,大家相互交流。
(五)课程回顾,小结拓展带领学生回顾本课内容。
并布置作业:赏析最喜欢的一方印章,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