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物理03-倒格子空间
- 格式:pdf
- 大小:2.09 MB
- 文档页数:39
一.名词解释倒格子空间:指由倒易点阵基矢所张的空间,又叫倒易空间。
其中每个倒格子基矢与正格子的一个基矢的模成反比且与另外两个正格矢正交。
配位数:直接同中心离子(或原子)配位的异性离子(或原子)的数目。
声子:晶格振动的简正模能量量子。
能带:晶体中由于电子的共有化使本来处于同一能量状态的电子产生微小差异,与此对应的能级扩展为准连续的能级而形成能带。
几何结构因子:原胞内所有原子在某一方向上引起的散射波的总振幅与某一电子在该方向上所引起的散射波的振幅之比。
弗仑克尔缺陷:是指晶体结构中格点粒子离开格点位置,成为间隙粒子,并在原格点处留下空位,这样的空位-间隙对就称为弗仑克尔缺陷。
肖特基缺陷:由于晶体中格点粒子热运动到表面,在原来位置留下空位,所形成的缺陷。
布里渊区:在倒易点阵中,取任意格点为原点,被倒格矢的垂直平分面(布拉格面)包围的、围绕着原点的最小区域称为F.B.Z(第一布里渊区)。
费米能:在绝对零度时,处于基态的单个费米子的最高能量。
费米能级:费米能级是绝对零度下电子占据态的最高能级。
费米面:波矢空间中能量为费米能的点所构成的曲面。
晶格:晶体中原子周期性排列的具体形式。
原胞:指一个晶格最小的周期性单元。
习惯上原胞常取以基矢为棱边的平行六面体。
态密度:单位能量间隔内的电子态数目。
波函数:量子力学中用来描述粒子的德布罗意波的函数。
格波:晶格中的原子振动是以角频率为ω的平面波形式存在的,这种波就叫格波。
二、论述题1、电子能带理论对认识金属、绝缘体和半导体等材料本质的意义。
能带理论是用量子力学的方法研究固体内部电子运动的理论。
是于20世纪初期,在量子力学确立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近似理论。
它曾经定性地阐明了晶体中电子运动的普遍特点,并进而说明了导体与绝缘体、半导体的区别所在,解释了晶体中电子的平均自由程问题。
自20世纪六十年代,电子计算机得到广泛应用以后,使用电子计算机依据第一原理做复杂能带结构计算成为可能。
能带理论由定性发展为一门定量的精确科学。
中文名称:倒格子英文名称:Reciprocal lattice术语来源:固体物理学倒格子,亦称倒易格子(点阵),它在固体物理学中,特别是在晶格动力学理论、晶体电子论以及晶体衍射方面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1定义假定晶格点阵基矢a1、a2、a3(1、2、3表示 a 的下标,粗体字表示a1 是矢量,以下类同)定义一个空间点阵,我们称之为正点阵或正格子,若定义b1 = 2 π ( a2× a3) /νb2 = 2 π ( a3× a1) /νb3 = 2 π ( a1× a2) /ν其中 v = a1· ( a2× a3 ) 为正点阵原胞的体积,新的点阵的基矢b1、b2、b3是不共面的,因而由b1、b2、b3也可以构成一个新的点阵,我们称之为倒格子,而b1、b2、b3 称为倒格子基矢。
2性质1. 倒格子的一个矢量是和晶格原胞中一组晶面相对应的,它的方向是该晶面的法线方向,而它的大小则为该晶面族面间距倒数的2π倍。
2. 由倒格子的定义,不难得到下面的关系a i ·b j = 2 πδij3. 设倒格子与正点阵(格子)中的位置矢量分别为G = αb1+ βb2 + γb3R = ηa1 + θa2 + λa3 (α,η,β,θ,γ,λ皆为整数)不难证明G·R = 2π ( αη + βθ +γλ ) = 2π n,其中n为整数。
4. 设倒格子原胞体积为ψ,正格子原胞体积为 v ,根据倒格子基矢的定义,并利用矢量乘法运算知识,则可得到ψ v = ( 2 π )^3.5. 正格子晶面族(αβγ)与倒格子矢量G = αb1+ βb2 + γb3 正交(具体的内容及证明过程,请参考文献[1])3倒格子引入的意义这里简单的说一点,如上面的性质1,倒格子中的一个基矢对应于正格子中的一族晶面,也就是说,晶格中的一族晶面可以转化为倒格子中的一个点,这在处理晶格的问题上有很大的意义。
倒格子题目:试论倒格子、倒格子空间的基本概念、与正格子的关系以及在固体物理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
1.倒格子的基本概念:假定晶格点阵基矢1a 、2a 、3a(1、2、3表示 a 的下标)定义一个空间点阵,我们称之为正点阵或正格子,若定义: v a a b )(2321 ⨯=π v a a b )(2232 ⨯=π v a a b )(2213 ⨯=π其中)(321a a a v ⨯⋅= 为正点阵原胞的体积,新的点阵的基矢1b 、2b 、3b 是不共面的,因而由 1b 、2b 、3b 也可以构成一个新的点阵,我们称之为倒格子 ,而1b 、2b 、3b 称为倒格子基矢。
2.倒格子与正格子之间的关系:①基矢间关系:3,2,1,)(0)(2=⎩⎨⎧≠==*j i j i j i b a j i π ②位矢之间关系:正格子位矢:332211a l a l a l R l ++=倒格子位矢:332211b n b n b n G n ++=二者关系:m R G l n π2=⋅ (m 为整数)表明:若两矢量点积为π2的整数倍,则其中一个矢量为正格子位矢, 另一个必为倒格子位矢。
③原胞体积的关系:倒格子原胞的体积v *与正格子原胞体积v 的关系 为:)()2()2()(32133321*a a a vb b b v ⨯⋅==⨯⋅=ππ ④倒格矢332211b h b h b h G ++=与正格子中密勒指数为)(321h h h 的晶面族正交。
即332211b h b h b h G ++=沿晶面族)(321h h h 的法线方向。
3.固体物理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①:倒格子中的一个基矢对应于正格子中的一族晶面,也就是说,晶格中的一族晶面可以转化为倒格子中的一个点,这在处理晶格的问题上有很大的意义。
例如,晶体的衍射是由于某种波和晶格互相作用,与一族晶面发生干涉的结果,并在照片上得出一点,所以,利用倒格子来描述晶格衍射的问题是极为直观和简便的。
倒格子摘要:倒格子是现在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器件物理的前沿,用量子场论的非相对论形式描述多体,各种散射过程的精确描述都少不了它。
为此为了研究的方便,结晶学家喜欢用正格子,而物理学家喜欢用倒格子,因为它在数学处理上具有优越性。
和正格子相比,它在固体物理学中,特别是在晶格动力学理论、晶体电子论以及晶体衍射方面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因此倒格子具有很重要的物理意义,及其所组成的倒易点阵,更是研究晶格性质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倒格子正格子点阵布里渊区一、倒格子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1)倒格子:亦称倒易格子(点阵),倒格子就是和布拉发矢量(晶格矢量)共轭的另一组矢量基,俗称动量空间,适合于用来描述声子、电子的晶格动量。
它在固体物理学中,特别是在晶格动力学理论、晶体电子论以及晶体衍射方面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是现在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器件物理的前沿,用量子场论的非相对论形式描述多体,各种散射过程的精确描述都少不了它。
晶格振动及晶体中电子的运动都是在倒格子空间中的描述。
(2)倒格子的定义:已知有正格子基矢,定义倒格矢基矢为:;说明b1垂直于a2和a3所确定的面。
;说明b2垂直于a3和a1所确定的面。
;说明b3垂直于a1和a2所确定的面。
正格子体积:(3)相关概念:①倒格点:平移操作所产生的格点叫。
②倒格矢:为。
③倒格子:倒格点的总体叫。
④倒格基矢:一组。
二、倒格子的性质:(1) 正点阵晶胞的体积与倒易点阵晶胞的体积成倒数关系:倒格子体积: ,(2) 正格子与倒格子间的关系:倒格矢与任一个正格矢的乘积必等于, 即 = 。
(3) 正格子中一族晶面(321h h h )和倒格子基失矢正交,即晶面的弥勒指数是垂直于该晶面的最短倒格矢坐标。
(4) 倒格子的一个基矢是和晶格原胞中一组晶面相对应的,它的方向是该晶面的法线方向;倒格矢的大小正比于晶面族(h1h2h3)的面间距的倒数:dG π2//=三、倒格子原胞和布里渊区:倒格子原胞,作由原点出发的诸倒格矢的垂直平分面,这些平面完全封闭形成的最小的多面体(体积最小)------第一布里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