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物理第二章第四节 倒格子讲课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791.00 KB
- 文档页数:34
固体高中二年级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物理教材第二章《力学》第四节“固体”,内容包括固体的基本概念、固体的分类、固体的性质以及固体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具体涉及教材第23页至第27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固体的基本概念,掌握固体的分类及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固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固体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固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固体分类、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固体样品(如金属、塑料、橡胶等)、实验器材(如弹簧秤、天平等)。
2. 学具:固体物理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固体样品,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及其特点。
2. 新课内容:a. 固体的定义及分类b. 固体的性质(如弹性、塑性、硬度等)c. 固体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3.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第26页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固体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教材第27页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固体2. 主要内容:a. 固体的定义及分类b. 固体的性质c. 固体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下列固体现象:金属弯曲后能恢复原状,塑料变形后不能恢复原状。
b. 举例说明固体的硬度、弹性、塑性的应用。
2. 答案:a. 金属具有弹性,塑料具有塑性。
b. 举例:钻头硬度大,可以用来加工金属;弹簧弹性好,可用于减震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固体性质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固体在实际应用中例子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研究生活中其他固体物理现象,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包括: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固体》教学设计【授课对象】高三学生【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第二章第4节【课时安排】15分钟一、教材分析1.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了解固体的微观结构。
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能举例生活中的晶体和非晶体。
通过实例,了解液晶的主要性质及其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
2.本节内容在物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过物体的三态变化,并对固体中的晶体和非晶体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晶体和非晶体性质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通过讲解和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的性质,熟悉单晶体,多晶体以及非晶体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为后续液体的分子状态内容学习奠定基础,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观念。
本节通过微观结构研究固体的特性,在整个高中物理力学知识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教材内容与体系安排首先由初中知识引出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的概念。
接着通过实验探究晶体与非晶体的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性质,得出单晶体与多晶体的性质。
随后将单晶体、多晶体以及非晶体进行对比。
最后留下悬念,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二、学情分析1.知识层面学生初中学习过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并且清楚如何分辨晶体与非晶体,且在前两章学习过分子的相关知识,为理解晶体和非晶体打下基础。
2.思维方面学生在生活当中对晶体与非晶体具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对于晶体和非晶体的分辨具有一定初步的了解,但是并不了解晶体与非晶体更加具体的性质与特点。
3.能力方面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初步掌握了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但自主探究能力、推理能力及迁移能力不强,需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实验,进一步探究规律、应用知识。
三、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能够通过熔点的不同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掌握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2)能够区分单晶体与多晶体,明确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的特点,理解单晶体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
§1.4 倒格子1.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理解倒格子的定义。
熟练掌握倒格子的基本性质和正格子与倒格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2.教学重点:倒格子的基本性质。
3.教学难点:正格子与倒格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4.讲授时间:50分钟。
5.讲授方式:PPT 文档。
6.作业:1.3,1.5,1.6。
一. 意义:A. 能更加简化地从理论上分析晶格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固体的能带问题。
B. 便于将周期函数展开成缚里叶级数。
由于晶格具有周期性,一些物理量具有周期性 如:势能函数:'112233()()A A V x V x l a l a l a =+++如图XCH_001_024所示,A 和A ’两点势能相同。
势能函数是以321,,a a a为周期的三维周期函数引入倒格子,可以将三维周期性函数展开为傅里叶级数。
二. 倒格子的定义根据基矢定义三个新的矢量:倒格子基矢量3213212a a a aa b⨯⋅⨯=π,3211322a a a a a b ⨯⋅⨯=π,3212132a a a a a b ⨯⋅⨯=π以321,,b b b为基矢,可以构成一个倒格子倒格子每个格点的位置:332211321b n b n b n G n n n++=,倒格子矢量,或倒格矢。
容易验证倒格子基矢与正格子基矢满足:⎩⎨⎧≠====⋅))(022j i j i b a ij j i ππδ3,2,1,=j i倒格子:与晶面密切相连的一类点子,这些点子在空间的规则周期性排列。
关于时间周期性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含义时间周期函数f(t)=f(t+nT) 令 T=t τ,τ: 0~1可以将f(t)=f(τT+nT)看作是以τ为宗量、周期为1的周期函数。
将f (τ)展开为傅里叶级数:∑=mm i m e F f )(2)(τπτ, m 为整数傅里叶系数:⎰-=1)(2)(τττπf e d F m i m由T =2π/ω和t =τT 得到:τ=ωt/2π将τ=ωt/2π代入∑=mm i m eF f )(2)(τπτ ,∑=mmti m e F f ωτ)(傅里叶系数:⎰=Tt im m t f dte T F 0)(1ω, ωm 为的f (t)傅里叶展开中的各种频率时间,正格子:基矢:T ,正格矢:nT频率,倒格子:基矢:ω,倒格矢:ωm ,满足:ωT =2π三.具有晶格周期性函数傅里叶级数的展开晶格原胞中任一点:332211a a a xξξξ++=,其中321,,ξξξ为宗量将)()(332211a l a l a l x V x V+++=可以看作是以321,,ξξξ为宗量,周期为1的周期函数傅里叶级数:∑++=321332211321,,)(2,,321),,(h h h h h h i h h h e V V ξξξπξξξ其中:321,,h h h 为整数。
第 4 次 课教学目的:掌握晶向、晶列的基本概念;掌握密勒指数的意义及表示;掌握倒格矢的定义,掌握倒格子与正格子之间的关系;掌握倒格子与晶格的几何关系;了解具有晶格周期性的傅立叶展开。
教学内容:§1.3 晶向 晶面和它们的标志§ 1.4 倒格子重点难点:晶向、晶列及密勒指数;倒格子与正格子之间的关系;具有晶格周期性的傅立叶展开§1.3 晶向 晶面和它们的标志布拉伐格子的特点 —— 所有格点周围的情况都是一样的1 晶体的晶列在布拉伐格子中作一簇平行的直线,这些平行直线可以将所有的格点包括无遗。
这些平行直线称为晶体的晶列。
特点:在一个平面里,相邻晶列之间的距离相等。
2 晶向(1)晶向: 每一簇晶列定义了一个方向,称为晶向。
(2)晶向的标志原胞是最小的晶格重复单元,格点只在原胞的顶角上。
取某一原子为原点O ,为原胞的三个基矢。
如图XCH_001_045_2所示。
321,,a a a 沿晶向到最近的一个的A 的位矢为 , 是整数,则晶向就用332211a l a l a l ++321,,l l l 来表示。
321,,l l l晶向指数: []321l l l图XCH_001_045_02中OA 晶列的晶向指数 [311]。
图XCH_001_045中OA 晶列的晶向指数[230] 。
—— 对于单胞,也有类似的晶向指数。
带轴是一些特殊的晶列。
(3)简单立方晶格的晶向标志——如图XCH_001_018所示,立方边OA 的晶向,立方边共有6个不同的晶向:。
涉及负值,头上加一横表示。
]100[],001[],010[],010[],001[],100[—— 面对角线OB 的晶向[110],面对角线晶向共有12个,如图XCH_001_019所示—— 体对角线OC 的晶向[111],体对角线晶向共有8个,如图XCH_001_020所示由于立方晶格的对称性,以上3组晶向是等效的,可以表示为:<100>,<110>,<111>。
2024年选修33《固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选修33《固体》第二章,详细内容为:2.1节固体结构的特点与分类,2.2节晶体的结构与缺陷,以及2.3节非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固体结构的基本特点与分类方法。
2. 学习并了解晶体结构与缺陷,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实际现象。
3. 了解非晶体的结构与性质,能区分晶体与非晶体。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固体结构的特点与分类,晶体的结构与缺陷。
难点:晶体缺陷的理解与运用,非晶体的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晶体模型、非晶体样品、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固体物品,引发学生对固体结构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固体结构的特点与分类,结合PPT课件,让学生对各类固体结构有直观的认识。
3. 晶体结构与缺陷:以实例讲解晶体的结构与缺陷,让学生通过观察晶体模型,加深理解。
4. 非晶体结构与性质:展示非晶体样品,讲解非晶体的特点与识别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分析。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
六、板书设计1. 《固体》2. 内容:固体结构的特点与分类晶体结构与缺陷非晶体结构与性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固体结构的特点与分类。
(2)解释晶体的主要缺陷,并举例说明。
(3)论述非晶体的结构与性质,并说明如何区分晶体与非晶体。
2. 答案:(1)固体结构特点:有序排列,具有规则几何形状;分类:晶体、非晶体。
(2)晶体缺陷:如位错、空位等;实例:晶体的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缺陷。
(3)非晶体结构:无规则排列,无固定熔点;性质:如玻璃、塑料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固体结构的掌握程度,以及晶体与非晶体的识别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固体物理的更多知识,如半导体、超导等,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
第二章 晶体中的衍射主要内容:● 晶体的倒格子和布里渊区 ● 晶体衍射的条件✓ 劳厄方程、布拉格反射● 原子散射因子和几何结构因子 2.1 晶体结构的实验确定方法:利用入射的射线束受晶体内部原子的相干散射-衍射。
● X 射线衍射光子与电子作用,晶体内部结构测量● 电子衍射电子与电子作用,表面结构测量● 中子衍射中子与原子核作用,磁性物质结构测量● 一般性地讨论波动在晶体中的衍射 衍射的条件:波长与晶格常数同数量级现在,我们可以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场粒子显微镜和扫描遂穿显微镜直接观察原子排列和晶格结构,虽然往往只能看到表面和局部的原子排列,但无论如何这是一种直接的观察,一种对原子规则结构的周期排列的直接验证。
X 射线衍射:有关晶体在0.1纳米尺度结构的主要知识主要来源于此。
本课程的核心-周期结构中传播的波。
2.2 晶体的倒格子和布里渊区 倒格子的定义根据布拉菲格子的基矢量定义三个新的基矢量,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以 为基矢构成的格子称为正格子以 为基矢构成的格子称为倒格子正格子中每个格点的位置为:倒格子中每个格点的位置为:K h 称为倒格矢量,简称倒格矢倒格子空间也叫倒易点阵,每一个布拉菲正格子都有与之对应的倒格子。
[]321a a a ⨯=Ω∙321a a a 、、321b b b 、、()()⎩⎨⎧≠==⋅j i i=j j i j i 0 22 ππδb a[][][]Ω⨯=Ω⨯=Ω⨯=213132321222a a b a a b a a b πππ倒格子的性质1 正格子中的一族晶面(h 1h 2h 3)和倒格矢332211b b b Kh h h h ++= 正交2 倒格矢332211b b b K h h h h ++= 的长度正比于晶面族(h 1h 2h 3)面间距321h h h d 的倒数:34 倒格点与正格子中的一晶面相对应周期性物理量的傅里叶变换晶体中任一处r 的物理量具有晶格周期性:将其展开为傅里叶级数:比较以上两式,可得R,r+R 对于晶格平移保持不变的任何函数,都可以展成傅立叶级数 倒格子和正格子互相是对应的傅立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