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后工业文明时期
人口激增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问题
日 益 突
A、传统的高消耗产业, 单纯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
出 B、先污染、后治理
谋求人地协调 1、时间 公元20世纪60年代以来
2、人口 约60多亿人
3、人地关系 --谋求人地协调
人类已达成共识:只有善待自然,建立人 与自然的协调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 文明才能不断发展下去.
3、影响
人地中心论思想的结果是:
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严 重制约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甚 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围绕环境与发展问题,国 际上出现了“悲观派”与“乐观派”的大论战。 悲观派:
过分强调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 而忽略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乐观派:
则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忽视了地 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
时期
调的道路
问题得到普 遍关注
一、地理环境决定论
1、产生的历史背景
产生于古希腊时代,产生的原因是
(1)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 (2)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 (3)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很大
2、核心思想
环境决定论的核心思想是地理环境决 定人类的 生理 和 心理 特征.进而决定 人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 、及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只能被动被地动适地应适环应境环。境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天然橡胶是一种热带经 济作物,在北半球一般 分布在北纬18度左右。 我国的西双版纳地处北 回归线附近,却是我国 天然橡胶的重要种植区 之一。
这一案例,对我们 认识人类活动与地 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有什么启迪?
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