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伟大的悲剧(第2课时)-20届初中语文同步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245.00 KB
- 文档页数:11
一、作者简介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茨威格一身正气,怀着良知,为人世间的苦难,写下了无数充满同情、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
小说、戏剧、诗歌、传记、散文等文学体裁他无不涉猎,其著述之丰、之精是惊人的。
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
二、故事背景本文写了人类历史上先后到达南极点的科学探险队——挪威的阿蒙森队和英国的斯科特队。
阿蒙森队和斯科特队都准备征服南极点,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中旬到达南极点,斯科特队比阿蒙森队晚了几个星期。
最后,阿蒙森队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空,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点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原之中。
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胶卷、日记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象写成了这篇文章。
三、理解词义1.坚持不懈:指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毫不松懈。
2.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3.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4.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
悚然,恐惧的样子。
5.闷闷不乐: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6.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①—③):写斯科特一行到达南极点,却发现已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失望返回并为胜利者做证。
第二部分(4—13):写斯科特等人陆续死亡的过程。
第三部分(14—16):写英雄们牺牲后,受到世人的悼念和敬仰。
五、问题归纳1. “拽”有何表达效果?“拽”把心情拟人化了,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探险队员迫不及待冲击终点的激动心情。
2.“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逊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
”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用鲁滨逊的想法与斯科特一行人的想法形成类比,写出他们发现有人捷足先登但又不愿意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的侥幸心理,表达了他们痛苦、极度恐惧的心情。
1.给加点的词语注音。
怏怏.()不乐姗姗.()来迟忧心忡忡.()夺眶.()而出语无伦.()次海市蜃.()楼履.()行角.()逐钦.()佩辜.()负雪橇.()贮.()藏皑皑.()2.理解下面的词语。
(1)坚持不懈:(2)千辛万苦:(3)风餐露宿:(4)夜不成眠:(5)精疲力竭:(6)闷闷不乐:(7)毛骨悚然:(8)耀武扬威:(9)洋洋得意:(10)怏怏不乐:(11)姗姗来迟:(12)忧心忡忡:(13)疲惫不堪:(14)畏缩不前:(15)鲁莽大胆:(16)念念有词:(17)语无伦次:(18)精打细算:(19)海市蜃楼:1.yàng shān chōng kuàng lún shèn lǔ jué qīn gū qiào zhù ǎi(8)炫耀武力,显示自己的威风。
(9)形容骄傲自满的样子。
(10)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11)形容来得很晚。
学科%网(12)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13)形容非常疲乏。
(14)害怕而不敢向前。
(15)胆子大,说话做事不经考虑。
莽撞行事。
(16)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
(17)话讲得很乱,没有层次。
(18)(在使用人力物力上)仔细地计算。
羸弱:瘦弱。
(19)蜃:大蛤。
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
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1.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伟大的悲剧》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严寒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2.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验证了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如果将此事置于一个爱耍赖、不守信用的人面前,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他出征到过印度,征服过许多星罗棋布的岛屿,他随同殖民者到过非洲,参加过无数次世界性的战役。
但不论到哪里,他都是一副同样冷冰冰的、矜持的面孔,带着同样刚强的毅力和集体意识。
学科*网课文中,写他们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了超人的力量。
事实上,没有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
而当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倒毙时,没有一个孬种,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
3.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4.斯科特他们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登顶呢?他们探险的意义是什么呢?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课文送样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作者描绘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
5.“成者王侯败者寇”,茨威格为什么不给胜利者作传,却充满激情地给失败者写这悲壮的一幕?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威茨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
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记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1.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今年刚参加工作,毫无社会经验,工作起来常常是语无伦次....。
B.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智能手机无处不在,而移动终端藏污纳垢,也让家长忧心忡忡....。
C.假使我们不修这么多水利工程,遇到这样严重的水旱灾害,其后果是不可思议....的。
D.“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安全返回,无疑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建立了一座巍峨的海市蜃楼....。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课文一方面描写气候的恶劣,探险队与严寒的搏斗;另一方面,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不仅注重典型环境的描写,同时也注重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B.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C.课文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奔向南极点,却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死去。
全文重在记述过程,并没有太多的细节描写。
D.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是: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3.填空。
本文作者是(国籍)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传记《》等。
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1)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
()(2)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
()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待一些时候。
”()5.学习了《伟大的悲剧》后,你班开展了以“我说探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伟大的悲剧”发生后,美国把设立于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
你知道这样命名的意图吗?(2)斯科特一行的故事确实令人感动,无情的暴风雪吞噬了五位探险者的生命,然而,他们面对厄运、面对死亡的悲壮场面却让人久久难以忘却。
说说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个人物,说说感动你的理由,并仿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的形式,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人物: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奖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小题。
现在他们真是惊慌到了极点。
从日记中,人们可以觉察到斯科特如何尽量掩饰着自己的恐惧,但从强制的镇静中还是一再迸发出绝望的厉叫:“再这样下去,是不行了”,或者“上帝保佑呀!我们再也忍受不住这种劳累了”,或者“我们的戏将要悲惨地结束”。
最后,终于出现了可怕的自白:“唯愿上帝保佑我们吧!我们现在已很难期望人的帮助了。
”不过,他们还是拖着疲惫的身子,咬紧牙关,绝望地继续向前走呀,走呀。
奥茨越来越走不动了,越来越成为朋友们的负担,而不再是什么帮手。
一天中午,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他们不得不放慢走路的速度,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而且心里也明白,这样下去,他会给朋友们带来厄运,于是做好了最后的准备。
他向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要了十片吗啡,以便在必要时加快结束自己。
他们陪着这个病人又艰难地走了一天路程。
然后这个不幸的人自己要求他们将他留在睡袋里,把自己的命运和他们的命运分开来。
但他们坚决拒绝了这个主意,尽管他们都清楚,这样做无疑会减轻大家的负担。
于是病人只好用冻伤了的双腿踉踉跄跄地又走了若干公里,一直走到夜宿的营地。
他和他们一起睡到第二天早晨。
清早起来,他们朝外一看,外面是狂吼怒号的暴风雪。
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待一些时候。
”其余的人不禁战栗起来。
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去走一圈意味着什么。
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
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一天中午,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他们不得不放慢走路的速度,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而且心里也明白,这样下去,他会给朋友们带来厄运,于是做好了最后的准备。
”这个细节有怎样的表达作用?3.文段开头大量引用斯科特日记中的话语有何作用?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节选)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92年,10月21日,星期日。
10点钟,我们到达了这个岛的一个海角,船队的其他船只也抛锚停下了。
匆匆吃了一顿饭之后,我上了岸,发现除了一栋空无一人的房子之外,这里没有人烟的迹象。
我们相信房子的主人由于我们的到来深感恐惧,弃家而逃,因为房子里面生活用具样样俱全。
我下令不许动房子里的任何东西,然后带着我的船长们和一些船员去视察岛屿全境。
这座岛屿比其他的岛屿更加美丽富饶。
到处是高大茂盛的树林,还有四周绿树环绕,浓荫覆盖的大湖,景色优美迷人。
整个世界就像四月的安塔露西亚一样青翠欲滴。
鸟儿歌声动听,让人不忍离去,成群的鹨鹉连天空都能遮没。
这里的鸟类和我们国家的鸟类看起来极其不同,还有上千种不同的树木,树上长满果实,香味使人垂涎欲滴。
让我感到非常遗憾的是我不知道这些树的名字,但我确认它们都很有价值,所以我保存了这些树的标本。
在湖周围视察时,我们发现了一条蛇,它逃到了水里,我们一直跟着它,因为水不深,最后用长矛把它捉住了。
这条蛇有七指长,我估计这一带还有很多这样的蛇。
我还发现了芦荟树,并决定明天带十昆多(当时的一种计量单位——译者注)上船,因为有人告诉我这种树很值钱。
在寻找饮用水的过程中,我们在距离停船处半里格(旧时长度单位,1里格约合4.8公里——译者注)的地方见到了一座当地人的村庄,那里的居民一发现我们就弃家逃走,还把值钱的东西都带到了山里。
我命令我们的人不许拿走他们留下的任何东西,连一根针也不行。
不久我们就看到几个当地人向我们走过来,其中有一个接近了我们,我们给了他一些鹰铃和玻璃珠,他很高兴。
作为交换,我们向他要一些水。
当我回到船上时,那些当地人已经带着装满水的葫芦来到了岸边,而且表现得很高兴。
我下令再给他们一些玻璃珠,他们答应第二天再来。
我希望能在这个地方将船上的水桶装满水,如果天气许可,就马上离开,绕岛航行,直到我找到这里的国王。
因为我听说他拥有很多黄金,所以想试试看能否得到一些。
之后我打算向另外一个很大的岛屿进发,根据船上的印第安人提供的信息,我相信这个岛就是西潘哥岛。
那些印第安人称这个岛为寇芭岛,说那里有很多大船和海员。
还有一个岛屿他们称为波西亚岛,据说这个岛也很大。
对于在我们航线上的其他岛屿,我也会在经过的时候进行探查,并且根据是否发现了大量的黄金或香料来决定我的行动。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决心向大陆航行,访问那个城市,把陛下的信呈给大汗,并且带着他的答复回来。
1.哥伦布航海的目的是什么?2.选文详写了一座岛屿,请概括一下这座岛屿的哪些方面吸引了哥伦布。
3.哥伦布是如何化解岛民对探险者们的恐惧心理的?4.哥伦布在探险之路上取得了成功,而斯科特却葬身在南极的土地上。
有人说,哥伦布是历史上的大英雄,而斯科特是失败者。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一个漫卷风沙的日子,我爬上了山西应县木塔,那还是两年前的四月。
站在巍峨的古塔里面,我很自然地想到当年前来勘察这座千年木塔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一行。
一九三三年到一九九三年,正好整整六十年。
黯淡灯光下,陡立的木梯依然昏暗。
我缓慢地向上爬,每上一层,便走到栏杆前环望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