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动脉栓塞术后麻醉镇痛泵应用的护理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麻醉护士对术后镇痛泵的护理管理摘要:目的:对术后镇痛泵镇痛效果进行研究并得出相关护理体会。
方法:从2019年1月~2020年2月进入我院接受硬膜外麻或静脉麻醉手术治疗的病人中筛选出94名进行研究,在病人手术结束之后使用镇痛泵进行镇痛,对镇痛泵镇痛效果以及病人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
结果:镇痛泵使用后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了95.74%,因此镇痛泵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结论:对接受硬膜外麻或静脉麻醉手术治疗的病人使用镇痛泵并进行镇痛护理可以有效帮助病痛减少疼痛感。
关键词:镇痛泵;护理;麻醉;镇痛效果一般情况下,病人接受手术治疗过后身体会有疼痛的感觉。
这种感觉可能会导致病人出现不良情绪,并且还会刺激病人身体加快组织分解代谢,不利于病人恢复健康[1]。
据资料显示,较好的术后镇痛护理措施可以缩短病人康复所需时间,减少并发症出现几率以及促进病人胃肠功能等[2]。
因此本次研究将针对镇痛泵使用在病人术后护理中产生的镇痛效果进行阐述,并得出护理体会。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从2019年1月~2020年2月进入我院接受硬膜外麻或静脉麻醉手术治疗的病人中筛选出94名进行研究。
其中,男性病人50名,女性病人44名,年龄最大的为74岁,年龄最小的为23岁,年龄平均值为(46.74±5.02)。
1.2方法本次研究94名病人均接受相同镇痛泵,并将其固定在相应位置。
在使用镇痛泵时需要护理人员正确掌握给药剂量、给药方法以及给药速度等,时刻关注病人审理状况,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处理。
1.3观察指标本次研究将94名病人在护理前后对护理的体验感受作为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将对所得数据使用SPSS进行研究,最终计算得出P<0.05时该差异有意义。
2.结果经过研究可以发现,使用镇痛泵对94名病人进行镇痛护理之后,对护理体验感到满意病人上升到了90名,满意度达到95.74%,相较护理前护理效果有了大幅度上升情况,且最终计算得出P<0.05.该差异有意义。
手术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的观察及护理标签:术后;镇痛泵;护理;镇痛效果术后疼痛是手术患者术后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其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也会引起患者术后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变化,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转归及康复[1]。
因此,对手术患者予以术后疼痛治疗及护理已成为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镇痛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疼痛治疗,其可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控制投药,具有用药少、血药浓度稳定等优点,但其使用仍存在一些问题[2]。
为进一步探讨手术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效果及其应用过程中的护理方法,以更加完善、提高镇痛泵临床应用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对对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12月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
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3~74岁,平均(51.5±6.7)岁;其中剖宫产术11例,痔上黏膜环切悬吊术13例,腹腔镜探查术9例,胃十二指肠手术7例,骨外科手术5例。
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5~73岁,平均(52.7±5.1)岁;其中剖宫产术13例,痔上黏膜环切悬吊术10例,腹腔镜探查术11例,胃十二指肠手术7例,骨外科手术4例。
经检验,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术后镇痛观察组患者术后保留硬膜外置管连接镇痛泵,镇痛泵配方: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一支(50 μg/ml)+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5~8支(1 mg/ml/支)+注射用甲磺酸罗哌卡因2支(119.2 mg/支)+甲硫酸新斯的明2支(0.5 mg/ml/支)+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从中取5~8 ml做复合量;对照组患者术后不保留硬膜外导管,采用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定镇痛。
1.3镇痛效果评价术后24 h睡眠时间及镇痛有效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测量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在纸上画一条五等分的直线,让患者指出疼痛所代表的长度,越长表示疼痛等级越高;将疼痛分为无、轻、中、重、极重,分别对应为为0~4分,0~2分者为术后镇痛有效;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镇痛治疗、护理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现象[3]。
妇科术后镇痛泵的应用护理发表时间:2013-04-24T13:43:00.3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刘远香[导读] 自控镇痛法(PCA)是术后患者结合自身的镇痛需求自我控制给药的输注泵,从而让体内的镇痛药物浓度保持在最低而有效的程度,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
刘远香 (四川省沐川县人民医院手术室 614500)【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238-02自控镇痛法(PCA)是术后患者结合自身的镇痛需求自我控制给药的输注泵,从而让体内的镇痛药物浓度保持在最低而有效的程度,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
从2010年3月到2011年12月,共有180例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来进行镇痛的患者。
本科室对她们进行了综合护理,均取得不错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80例,年龄范围从21岁到63岁不等。
其中,有42例患者患有异位妊娠,有60例患者患有卵巢肿瘤。
其余78例患有子宫肌瘤。
她们在术后都利用自控镇痛泵镇痛。
同时,她们都没有出现肝肾功能异常,也没有镇痛药物过敏史及成瘾史。
通过细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痊愈后都已出院。
1.2方法手术中都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
等到手术结束后,注意要将硬膜外导管留下。
并且,将有关药物注入。
然后,接好一次性自控镇痛泵。
添加的药物包括0.75%的罗哌卡因20ml,氟哌利多5mg,芬太尼0.2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
药液流量要保持2ml/h,自控给液量0.5 ml/次,保留48h后应将硬膜外导管及输注泵一并拔除。
2 观察及护理2.1做好心理护理术前患者通常都会害怕手术是否安全可靠,手术疗效及愈合效果,特别是对术后疼痛极为恐惧。
因此,她们的情绪起伏很大。
此时,一定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从而确保她们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这样,有助于她们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度,同时,消除部分不良反应。
妇科手术后使用镇痛泵的观察护理项【摘要】目的探讨镇痛泵用于妇科手术后的镇痛效果。
方法120例患者自愿应用连续硬膜外镇痛泵镇痛,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120例患者满意率99.2%,其中2例恶心呕吐,5例尿潴留,3例出现下肢及背部瘙痒,经处理后症状消失。
结论镇痛泵镇痛效果确切,无明显明显不良反应,且患者能自我控制疼痛,参与到术后镇痛过程,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镇痛泵;缓解疼痛;观察护理术后疼痛是人体受到手术伤害刺激后的一种应激反应。
目前疼痛已被确定为人体的第五生命体征,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1]。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镇痛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传统镇痛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镇痛泵已广泛应用与临床。
妇科腹部手术常用的镇痛方法为经椎管内给药,简称PCEA。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选2012年1~12月在我院行妇科腹部手术后自愿使用PCEA的患者120例,使用持续时间为48 h,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34.8 ±12)岁,手术类型有子宫全切除术66例,子宫次全切除术24例,卵巢肿瘤切除术15例,单侧输卵管切除术15例,手术时间1.0~6.2 h,平均(2.3 ±1.2)h。
1.2方法手术后使用连续硬膜外镇痛泵镇痛,麻醉药物为芬太尼0.5 mg,加0.89%罗哌卡因20 ml氟哌利多5 mg,VB121 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混合液,选用爱克孚胶囊注入器为镇痛泵,将镇痛泵与硬膜外导管通路连接固定,保持通畅,以2 ml每小时持续注入,一般保留2 d,2 d后取下镇痛泵,拔出硬膜外导管[2],镇痛效果不满意时可以追加药物,从而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2结果120例患者使用PCEA,其中恶心呕吐发生率1.7%,经肌注胃复安10 mg后缓解;5例患者48h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经再次保留尿管并2 h定时开放,24 h后拔除尿管后均能自行小便;下肢及后背瘙痒发生率2.6%,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后缓解;没有其他任何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镇痛泵使用后的护理镇痛泵是手术病人为减少切口疼痛常用的一个工具,它可以使镇痛药物在血浆中保持一个及时稳定的浓度,让病人达到镇痛效果,镇痛泵是依靠泵中弹性收缩力泵入,以每小时2毫升的速度泵入。
镇痛泵的特点:①安全系数大②按需镇痛③携带方便④轻巧,操作简单。
我院采用的为江苏瑞京科技实用的电子镇痛泵,RS-BF-3型号,内含四节七号电池,镇痛泵内含的药物是芬太尼、布托啡诺、0.9℅氯化钠三种药物,前两种镇痛药物是根据病人体重加入,首先先了解一下前两种药物的作用:芬太尼:阿片类受体激动剂,是强效镇痛药,其副作用:恶心呕吐、视觉模糊、发疹、呼吸抑制。
布托啡诺:阿片类受体部分激动剂,是吗啡镇痛效果的3.5-7倍,但抑制呼吸较吗啡轻。
其副作用:胃肠道反应、头痛眩晕、嗜睡、心悸、皮疹等。
使用镇痛泵后护理:1、镇痛泵与机体连接必须牢固在病人手术结束回病房后,首先要检查镇疼泵与机体的连接是否通畅牢固,是否在正常工作状态,并妥善固定,观察已泵入液体量。
告知病人活动时,注意保持镇痛泵的连接不能脱开与折断,如有脱开现象及时告知护士进行处理。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镇痛效果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呼吸。
注意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脉搏及血压的变化,如出现异常或病人疼痛难忍,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按键次数及注入的总药量,特别是老年、低血容量的病人,如果剂量过大,容易引起呼吸抑制现象。
(1)呼吸:止痛药物对呼吸有明显抑制作用,必须重点观察术后6h 患者情况,患者常规吸氧12~24h,注意呼吸频率、幅度,对原有呼吸系统疾患的患者应提高警惕。
(2)血压: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较高,加上硬膜外局麻药的降压作用,使血压降低,所以术后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补足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
当血压较基础血压下降20%时,应暂停使用镇痛药。
(3)体温:由于术中麻醉,大量输血、输液等因素,术后可出现体温降低、寒战,因此,术后返回病房应立即测量体温,低于35.5℃时,应每30min测1次,3、使用过程中保持镇痛泵管道的通畅,防止折叠,弯曲,脱落,并观察已输入量。
如何利用Word邮件合并功能批量生成个性化信件在现代社会中,电子邮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当我们需要发送大量的个性化信件时,手动一个一个地编辑和发送显然是一项繁琐且耗时的任务。
而Word邮件合并功能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高效且快捷的方式来批量生成个性化信件。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Word邮件合并功能来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两个文件:一个是包含收件人信息的Excel文件,另一个是用于信件内容的Word模板文件。
在Excel文件中,我们可以创建多个列,分别用于存储收件人的姓名、地址、邮编等信息。
在Word模板文件中,我们可以使用特定的标记来表示需要个性化的部分,例如使用尖括号括起来的<<姓名>>表示收件人的姓名。
接下来,打开Word模板文件,点击“邮件合并”选项卡中的“开始邮件合并”按钮,选择“电子邮件”选项。
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使用现有的列表”,然后点击“浏览”按钮选择之前准备好的Excel文件。
在选择完Excel文件后,Word将显示一个“信件写好了吗?”的对话框。
我们可以点击“编辑收件人列表”按钮来确认收件人信息是否正确。
如果需要筛选特定的收件人,可以使用“筛选”按钮进行设置。
确认无误后,点击“确定”。
接下来,我们需要在Word模板文件中插入个性化的标记。
在Word的工具栏中,点击“邮件合并”选项卡中的“写入信件”按钮,选择“插入合并字段”。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需要插入的字段,例如“姓名”,然后点击“插入”按钮。
重复这个步骤,将所有需要个性化的字段都插入到信件中。
完成插入字段后,我们可以对信件进行格式设置,例如字体、字号、段落格式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在信件中添加其他内容,例如公司名称、联系方式等。
完成格式设置后,点击“邮件合并”选项卡中的“预览结果”按钮,可以预览每个收件人的信件内容。
当我们确认信件内容无误后,点击“完成和合并”按钮,选择“发送电子邮件”选项。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麻醉镇痛泵应用的护理体会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与传统的手术切除术相比具有治疗操作简单、微创、安全等特点,容易为患者接受[1],但栓塞后常可出现盆腔持续痉挛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们将一次性麻醉镇痛泵应用于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取得了满意的镇痛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4年6月~2007年6月,我们应用麻醉镇痛泵治疗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疼痛患者38例,年龄30~52岁。
术前采用胸段硬膜外置管,经管注入吗啡2 mg为负荷量,尔后常规接一次性微量麻醉镇痛泵,内加芬太尼0.4 mg、氟哌啶10 mg、0.75%布比卡因15 ml,加生理盐水至60 ml,混匀后以
0.8 ml/h的速度均匀缓慢注入持续72 h,疼痛明显时给予冲击量。
1.2 护理方法:详细向患者介绍子宫动脉栓塞的方法及优点,讲解麻醉镇痛泵的应用方法,解除其思想负担,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
观察患者的疼痛强度,注意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异常情况以及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
1.3 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0级为无痛,10级为剧痛。
≤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为重度疼痛。
2 结果
38例患者中,早期因缺乏护理经验,3例翻身活动时脱管,2例中度疼痛,1例重度疼痛。
应用麻醉镇痛泵35例患者中,无痛8例,轻度疼痛22例,中度疼痛5例,重度疼痛0例;应用麻醉镇痛泵期间患者呼吸、血压平稳,无感染并发症及假性动脉瘤发生。
3 护理体会
腹痛为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与造影剂引起动脉痉挛及栓塞后动脉供血减少,致肿瘤缺血并累及部分正常组织有关。
主要表现为下腹痛,部分患者同时有臀部及会阴疼痛,下肢麻木感,疼痛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影响患者的舒适和睡眠[2]。
使用术后麻醉镇痛泵时,应指导患者在感觉疼痛时就按启动键,而不要等到剧烈疼痛时才按键,这样才能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同时也可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护理上应注意观察疼痛的程度和性质,若疼痛超过1周,较剧烈合并发热应警惕继发感染、子宫不可逆坏死、误栓其它器官等并发症。
采用硬膜外持续给药,可产生持续的镇痛效果,但因患者术中术后须平卧位,吗啡、芬太尼等镇痛药物注入胸段硬膜外腔后,可渗透扩散至脑脊液中并上升作用于第四脑室,产生呼吸抑制、血压下降、脉搏减慢等[3],呼吸抑制为麻醉镇痛泵最危险的不良反应,是抑制脑干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衰竭,尤以吗啡为甚,应引起重视。
呼吸功能损害表现为开始时呼吸频率减慢而通气量减少,呼吸运动不规则,最后出现呼吸抑制,每分钟呼吸少于10次,甚至停止,一旦发现上述表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急救措施:纳洛酮0.4 mg静脉滴注,同时供氧,加强监护。
本组资料中我们采取头高足底位躯干与下肢在15度以内,以减轻对呼吸的影响,未见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在镇痛泵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某些异常情况,如输药管道堵塞、电脑程序设置错误、按钮被意外启动而致用药过量、按钮失灵、电源中断、电池不足或麻醉镇痛泵安装错误等均可严重影响镇痛泵的效果和安全性。
因此,护士定期巡视患者,严密监测呼吸变化至关重要,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麻醉医师,以保证麻醉镇痛泵的顺利完成。
早期我们因缺乏护理经验,3例翻身活动时脱管,在固定硬膜外置管的基础上,另加胸腹带,减少了硬膜外置管直接与床铺的摩擦,未再出现脱管现象。
参考文献:
[1] 雷蔚华,陈春林,刘萍,等.患者自控镇痛在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1,10(2):102.
[2] 王森,佘守章,陈春林,等.子宫肌瘤围介入治疗期硬膜外自控镇痛效应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6,15(8):483.
[3] 员秀俐,刘月娥,贺晓斌,等.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11(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