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复习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6
第七单元溶液的酸碱性、酸碱度、中和反应学案编号01主备人使用人______ 备课时间_____ 年月中和反应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1)酸中加入碱溶液:酸中的H+的数目 ,酸性逐渐 ,pH 。
(2)碱中加入酸溶液:碱中的OH-的数目,碱性逐渐,pH 。
扩展:(1)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中,往往无明显的实验现象,无法确定反应是否恰好反应,因此,需要借助其他方法来判断。
方法原理方法一借助温度变化方法二借助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方法三借助溶液pH的变化(2)在“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实验中,当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能否说明溶液一定呈中性?应怎样检验?【典例2】中和反应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做法应用了中和反应的是( ) A.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用熟石灰处理工厂污水中的硫酸C.用碳酸氢钠和柠檬酸等原料自制汽水D.用熟石灰与硫酸铜溶液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扩展练习1、下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回答下列问题:(1)厨房清洁剂显性,在少量厨房清洁剂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呈色;(2)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填“强”或“弱”);(3)测量苹果汁pH时,pH试纸是否需预先用蒸馏水润湿? (填“是”或“否”)。
2、某实验小组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滴有酚酞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B.B点时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无色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钠D.实验通过碱溶液的消失来证明发生了中和反应三、达标检测1、小明同学在家里发现厕所洗洁精的标签上标注该洗洁精的pH为3.5,他为了验证一下是否属实,于是取了一张pH试纸将其润湿,然后把洗洁精滴在试纸上测定,则他测定的pH可能是( )A.pH=2B.pH=3.5C.pH=4.5D.pH=42、下图是x、y、z三种液体的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x显酸性B.y一定是水C.z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D.z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3、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最新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第一节酸及其性质一.浓盐酸、浓硫酸物理性质和用途二.酸的化学性质由于酸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 H+,所以具有下列共性。
1.跟酸碱指示剂的作用酸溶液(如:盐酸、稀硫酸、稀硝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酸能跟Al、Mg、Fe、Zn等比H活泼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 + 酸=盐 + 氢气稀盐酸与金属反应:2Al + 6 HCl = 2AlCl3+ 3 H2↑Mg + 2 HCl = MgCl2 + H2↑Zn + 2 HCl = ZnCl2 + H2↑Fe + 2 HCl =FeCl2 + H2↑稀硫酸与金属反应:2Al + 3H2SO4= Al2(SO4)3+ 3H2↑Fe + H2SO4=FeSO4+ H2↑Zn + H2SO4= ZnSO4+ H2↑Mg + H2SO4= MgSO4+ H2↑注意:①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②铁参加置换反应生成的是+2价的亚铁离子:Fe2+;③相同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又多到少的顺序:Al、Mg、Fe、Zn。
;④在初中范围内,只掌握Al、Mg、Fe、Zn这四种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
3.酸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 酸= 盐 + 水 CuO + 2HCl = CuCl 2 + H 2O 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 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 Fe 2O 3 + 3H 2SO 4 = Fe 2(SO 4)3 + 3H 2O注意:工业上常用盐酸或稀硫酸出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4.酸能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 + 碱 = 盐 + 水(实质:H ++OH -=H 2O )NaOH + HCl = NaCl + H 2OCa(OH)2 + 2HCl = CaCl 2 + 2H 2O Cu(OH)2 + 2HCl CuCl 2 + 2H 2O Fe(OH)3 + 3HCl FeCl 3 + 3H 2O2 NaOH + H 2SO 4 = Na 2SO 4+ 2H 2O Ca(OH)2 + H 2SO 4 = CaSO 4 + 2 H 2O Fe(OH)3 + 3H 2SO4 = Fe 2(SO 4)3 + 3H 2O Cu(OH)2 + H 2SO 4 = CuSO 4 + 2H 2O5.酸能与碳酸盐反应释放出二氧化碳(碳酸盐的性质之一:易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盐 + 酸 = 新盐 + 二氧化碳 + 水(实质:H ++CO 32- =H 2CO 3 =CO 2↑+H 2O ,酸提供的 H +和碳酸盐的CO 32-结合成H 2CO 3,H 2CO 3不稳定,分解成CO 2和H 2O ) (1)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2HCl+CaCO 3 = CaCl 2+CO 2↑+H 2O注意:①实验室制取CO 2;②除去茶壶、锅炉的水垢;③洗涤盛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的白色固体;④常用碳酸钙粉末除去过量的酸,确保达到中性。
六、教学过程利用智慧学伴,提前给学生推送酸和碱的物理性质的练习题目以及基本概念。
学生利用智慧学伴在家里完成酸和碱的习题。
节约时间,而且学生可以提前学习,教师只需要上课前检测。
2分钟四、强化练习播放美丽的荷花视频,这就是某地荷花盛开时的美景,可是最近发现荷花大量死亡,我们知道碱性和酸性环境不利于荷花生长,你能否测得池塘水水的酸碱性?根据现有药品,请你设计几套不同的方案。
温馨提示:请注意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五、自主学习自主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性质的归纳总结,完成导学案。
实验方法以及步骤 现象以及结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指示剂1.使石蕊试液变 色.2.使酚酞试液变 色.非金属氧化物CO 2NaOH+CO 2=Ca(OH)2+CO 2= 酸 稀 HClNaOH+HCl =Ca(OH)2+HCl=某些盐溶液 CuSO 4NaOH+CuS O 4=Ca(OH)2+CuSO 4=动手实验学生动手实验,体验酸的化学性质,感受做实验带来快乐,以及感受做成功的喜悦。
通过自主完成导学案,同屏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复习学过的知识。
学案,同屏分享实验结果 同屏8分钟 6分钟六、自主检测①帮喜洋洋寻找回家的路?②利用智慧学伴快速完成10道选择题思考、并回答,完成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利用智慧学伴学生快速完成练习题,做完后,教师批阅学生做错时,会自动推送相关知识点的视频供学生自学,学完后教师可以提问。
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白板点击勾画平板5分钟6分钟七、回归生活1、通过播放于佳彤生活中遇到的蚊子叮后处理方法,和李敏奶奶胃酸过多医生开的斯达舒药,由学生解释?2、不仅仅实验室中有化学,我们的生活中有着更多的化学。
接下来请观看于佳彤遇见的问题:做饭把纯碱和食盐调料瓶搞混了。
投影问题:如何区分纯碱和食盐。
思考,回答。
养成思考、归纳的能力,分享成功,以及回归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课题: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复习一、学情分析在新课讲授的过程中,学生对酸和碱的有关知识已有了基本了解,但还没能系统掌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特别是对酸和碱中常见实验探究题的认识,学生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另一方面学生对酸和碱的“化学生活化,化学社会化”还没有较深的体会,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旨在一方面让学生系统掌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复习的总体设想本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常见酸碱的有关知识,二是酸碱度的表示方法和中和反应的有关知识。
酸碱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常见酸碱的化学性质是考试的常考点,也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是化学下册的一大重点知识,学生应该把酸碱知识结合进行综合性复习,联系化学生活化,化学社会化。
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思路:三、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酸和碱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了解酸的通性,能认识到酸的性质实质就是H的性质,碱的性质就是OH_的性质。
(2)归纳出酸、碱的化学性质(3)进一步了解中和反应的特点、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以及书写化学方程式规律。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规律。
2.通过对酸碱性质的归纳培养学生的求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严谨务实的生活态度。
3 通过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2、中和反应的实质。
教学难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以及中和反应实质的归纳整理 四、教学方法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五、教学流程设计:课堂小结、回顾与反思六、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枣庄某地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流入峄城大沙河中,环保局监测发现废水呈酸性没有达到排放要求,勒令其处理后再排放。
现有一瓶取回的废水水样,请你设计几套不同的方案,证明这瓶水呈酸性。
【微观看酸知识升华】酸的实质是什么?观察、思考如果废水中的酸是盐酸或硫酸,请你写出实验中涉及的有关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