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第五章)
- 格式:ppt
- 大小:3.77 MB
- 文档页数:55
分章版本如意老师思修简答题+论述题总结(历年真题)第五章简答题1,简述社会公德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答: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1)文明礼貌(2)助人为乐(3)爱护公物(4)保护环境(5)遵纪守法2,为什么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答:(1)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人们社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3)有序的公共生活为人们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4)有序的公共生活体现出人们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的提高,是国家现代化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3,简述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主要内容答:职业道德的含义: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
4,简述形成良好个人品德的意义。
(1)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
(2)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是夯实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
(3)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全面发展的要求。
5,为什么公民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答:(1)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2)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3)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论述题(注:论述题背好关键词,切记结合实际进行扩充)1,什么是家庭美德?联系实际论述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的意义。
答:一、家庭美德是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二、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的意义有几个方面:1、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对个体人生的重要意义:(1)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建立美满温馨的幸福家庭,创造和睦的邻里生活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社会生活基本可分为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及家庭生活三大领域。
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但二者并非泾渭分明、一目了然,而是互相渗透、相互联系,且公共生活领域有不断扩大之趋势。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讨论1:在食堂打饭,排队好还是不排好?为什么?排队:秩序;公平;效率。
此时有人插队会怎样?不排队:无秩;不公;低效。
此时有人排队会怎样?讨论2:上课迟到好不好?为什么?迟到:偶尔一次无所谓,但不能一而再,再而三。
这影响公共生活质量,给他人带来不好印象,次数越多越不自重,麻木后将失去自尊。
而不尊重自己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不想被人尊重的人必将一事无成!可见,公共秩序绝不是与已无关,恰恰相反,与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公共秩序靠什么来维护?当然是道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称之为社会公德,主要内容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1.议一议:助人何以为乐?助人的目的是什么?助者自豪否?要不要助?如何助?何以坚持助?值不值得助?大学生,面对贫困应怎样生活?贫困,就应过贫困的生活吗?贫困,就不能过和其他人一样的生活吗?资助大学生,为了啥?2.议一议:长春市开通“老弱病残孕幼”专乘公交车。
公交,公共交通的简称。
公共交通是为公共生活服务的,服务对象当然包括“老弱病残孕幼”,而且每辆公交车都设有“老弱病残孕幼”专座。
那么,为什么还要设专乘呢?是专座不够,还是没人让座?这是否浪费了公共资源?姑且不论专乘还是专座,何谓“老弱病残孕幼”?如何界定?从法律上界定,还是从道德上界定?是强制让座,还是自愿让座?3.探讨:如何看待大学生校外租房现象?应禁否?大学生,“准”成年人。
校园生活,当为公共生活。
公共生活当然需要遵守公共秩序。
生活在校园内的大学生,是否有私人生活?是否需要私人生活空间?大学生在校内可有私人空间?是否在外租房,由谁作主?由校规校纪作主吗?要不要遵守校规校纪?不遵守会怎样?道德侧重自律,自律就意味着你应该这样。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教学讲稿)导入上一章,我们学习了道德的最基本的知识,搞清楚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体系和基本内容。
本章,我们将学习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道德和法律规范。
本章共三节,其构成可以说是一体两翼。
一体是指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两翼是指维护公共生活秩序两种最基本的手段:道德与法律。
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社会生活首先是从家庭生活开始的,将来参加工作之后,还有职业生活。
但一个人除了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活之外,还会同时有着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那就是公共生活。
(一)公共生活的含义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它包容和承载着个人的情感、个性、自由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达,具有私密性...等特点。
在现代社会中,私人...、封闭性...和独立性生活不仅受到法律的保护也逐渐得到社会伦理的合法性支持。
公共生活就是超越了特定的私人生活空间的社会生活,它的活动空间为面向不特定人群的公共场所,如社区、学校、公共交通工具、马路街道、影剧院、图书馆、体育与休闲场馆、博物馆、公园与广场、旅游景点、人才招聘市场、各种商品和金融交易市场、网络世界,等等。
(二)公共生活的特征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活动内容的公开性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5、公共生活的规范性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秩序之于社会,就像规矩之于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秩序社会便无法正常运行。
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
(一)公共秩序的含义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二)有序的公共生活的意义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只有良好的秩序才能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才能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才能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才能惩治邪恶,保障人们正当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