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专业英语模块教学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87.28 KB
- 文档页数:4
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物流英语教材开发思路摘要:随着我国物流国际化趋势的加剧,社会对物流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在增长,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物流技能人才的同时也须加强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训练。
本文探讨的是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的高职教育应怎样开发出适合我国高职教育特色的物流英语教材,从而满足社会对复合型物流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行动导向;高职教育;物流英语;教材开发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02随着我国物流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英语在物流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多,物流企业对员工在诸如国际航运业务词汇、外贸单据、函电等方面的英语能力有着日趋显著的需求。
作为物流技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高职院校在行动导向教育模式下对学生岗位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培养的同时还须重视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不少专家学者已经对行动导向教育法下的物流英语课程改革及教学研究方法进行了细致探讨,但对物流英语教材的开发问题却很少深入谈及,而我国真正能体现物流企业岗位人才需求特色的物流英语教材还非常缺乏,尤其是基于行动导向培养模式的教材还亟待开发。
一、行动导向理论对高职物流英语教材开发的启示源于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已在我国多所高职院校进行开展和探索,此教学法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借鉴作用在于其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视实践教学”的教育培养模式的确立,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了新的课程开发手段的探索和应用。
该理论所倡导的思想对我国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思路的改进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根据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于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的相关规定,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着重在于对高职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应用的训练,强调实用性,而这也正是行动导向教学理论所推崇的。
由于专业英语课程的特殊性,学生很难通过教学达到职业技能和语言技能的融合,无法实现预期以行动为导向的专业英语教学效果,为此,高职院校除了要对既懂专业又懂英语的师资进行培养和储备外,还须通过对其他教学资源的开发设计来攻克这一难题,本文所探讨的便是通过对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物流英语教材的开发来完善物流英语课程的教学。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货代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摘要:依据对货代企业和高职货代专业学生进行的货代专业英语需求分析的研究成果,课题组在货代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教材和师资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和探索。
关键词:货代专业英语;需求分析;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7-0-02一、引言(一)国际货代专业英语教学现状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货代行业作为国际贸易和运输服务业的一个必要环节和子系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货代行业对国际性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货代行业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的缺乏却成为我国货代企业和从业人员国际化发展的障碍。
高职国际货代专业是培养国际货代高技能人才的主要机构,然而目前高职的国际货运代理专业英语教学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高职货代专业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专业英语一直以来都是高职院校的弱项,而与其他专业英语教学相比,国际货运代理专业英语教学起步更晚,发展也更为缓慢。
目前国内外尚没有针对这门新兴的专业英语教学的研究;更为紧迫的是,目前在我国,没有一本针对国际货代专业而设计的英语教材。
由于缺乏可行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成果,同时又没有合适的专业英语教材,很多高职院校的国际货运代理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1、没有明确的国际货运代理专业英语教学目标,教学比较混乱。
2、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很大程度上成为相关证书考试的培训课程。
3、能力培养单一,只重视阅读能力的提高及专业词汇的掌握,而缺乏企业所需求的听、说、译及单据操作能力的培养。
4、教学方法陈旧,依然采用传统的翻译加专业词汇教学法。
教学缺乏师生间及学生间的互动。
5、教学手段单一,黑板加粉笔,教学乏味无趣,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6、师资力量极度匮乏,讲授人员专业知识和实践水平不高。
7、货代专业英语教学与企业一线相有机结合尚未实现,无法满足行业、企业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收稿日期:2021-9-22职业教育本身是为社会、经济和就业服务的,是伴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兴教育类型,其与传统的高校教育不同,不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为教学目标,而是注重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强调直接向社会各行业零距离输送各种技能型人才。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已经成为一个“共同体”,英语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社会急需一批具有高水平英语能力的人才,以此解决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的语言障碍。
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需要强化英语教学,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以此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实现英语教学与高职院校教育目标的良性对接,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就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1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的意义1.1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在我国传统的授课模式中,许多英语教师在教授学生英语知识时以枯燥的单词讲解、语法讲解、阅读讲解、写作讲解等为主,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接受能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除此之外,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较好的成绩,进而帮助自己更好地进入社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英语知识与自身所学专业之间的相关性。
但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会帮助学生寻找英语与学生所学专业之间的关联性,以此帮助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对于提升其专业能力以及实现未来就业的重要性。
任何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情都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这就意味着将就业指导与英语教育结合起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刘洁,2021)。
1.2 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职业英语知识首先,学生可以掌握更多与自身所学专业有关的英语知识内容。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会注重挖掘不同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不同需求,进而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接收到更多的专业性英语知识,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强化对这些英语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夯实自身的专业英语基础,以此更好满足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专业能力的要求。
2022年4月第26卷第2期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Ningbo PolytechnicApril,2022Vol.26No.2《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的要点解读与教学启示徐静(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孝感432000)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是教育部最新出台的指导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对高职英语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从教学安排、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提出可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高职;解读;建议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2153(2022)02-0060-051998年12月,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要求。
一方面,高校扩招于1999年启动,全国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4%增至2018年的81.13%(2018年高职招生人数占总比37.8%)。
为确保质量型扩招,2019年5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教育部和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统计显示,2019年全国高职扩招共计116万人,2020年高职院校已实现扩招157.44万人。
另一方面,中考改革带来普职分流——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保持大体相当。
通过技能高考或职教高考,中职学生也能对口升入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继续升学、深造。
2021年3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公布,2020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
其中,本科院校1270所(含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1所)、高职(专科)院校1468所。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4%。
高职院校在数量上已经远超本科院校。
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收稿日期:2021-09-05的重要方式,必须进一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