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年级语文上 语文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 格式:ppt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13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掌握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大小声音的能力。
2.能够通过练习,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二、教学重点
1.能够理解和运用“用多大的声音”这个口号。
2.能够通过练习,掌握在不同场合使用适当大小声音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2.课堂布置:准备教案、幻灯片、学生桌椅摆放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唱歌、拍手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场合,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不同大小的声音?2. 学习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用多大的声音》。
•大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示范和让学生模仿的方式,教授如何在不同场合控制声音大小。
3. 练习
•小组练习:分组讨论不同场合适宜使用的声音大小,并进行实践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在不同情境下使用不同的声音。
4. 总结
•总结学习内容,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适当的声音大小。
•鼓励学生反复练习,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五、课后作业
•练习在家庭、学校等不同场合使用不同大小的声音,向家人或朋友展示练习成果。
•背诵本课内容,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
六、教学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表现进行肯定和指导,为下一堂课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在口语交际中运用得当的声音大小,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部编版(五四制)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场合应该使用适当的声音大小进行交流。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音的能力,提高口头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什么场合应该用大声音,什么场合应该用小声音。
2.练习使用不同的声音大小进行交流。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声音表达不同情感的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和声音在交际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惯性思维法:先教给学生不同场合应该用大声音或小声音的规则,再通过模仿和实践让学生逐渐掌握准确的表达方式。
2.演示法:老师示范正确的发音和语调,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矫正。
五、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可以通过画画、唱歌、游戏等形式引入今天的课程。
2.任务呈现:通过听故事或看动画片,介绍声音大小的应用情境,如在一片寂静的夜晚、在人声嘈杂的公共场合等。
3.学生练习: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大声朗读、在嘈杂的环境中小声交流,让学生感受声音大小的不同效果。
4.班级互动:让学生模仿不同大小声音,进行角色扮演和对话。
可以编排小故事情节,让学生在其中运用不同大小声音进行表达。
5.总结反馈: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答什么场合应该用大声音,什么场合应该用小声音等问题。
六、教学评估1.在课堂中进行学生表演、矫正和点评,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2.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语音练习,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声音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1.课本故事材料。
2.音频故事、歌谣或唱片。
八、教学拓展1.练习从不同位置开始发声,如尾音升调、内呼吸等。
2.学习运用不同情感表达不同声音,如生气、惊讶、悲伤等。
九、教学参考1.《五四制》一年级语文上册。
2.《基础汉语口语教程》。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能根据具体的情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2.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
3.知道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4.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能根据具体的情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2.学习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教学难点】1.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
2.知道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教学过程】任务一:游戏式热身,引发探索音量的兴趣活动1:师生互动,游戏热身1.游戏一:我说你做举起两只手、拉拉小耳朵、拍拍小嘴巴、双手放放好、后背挺挺直、眼睛看老师。
(板贴:认真听)2.游戏二:我说你学集体互动:你好(由轻到响)个别互动:很高兴认识你!我们交个朋友吧!我是发言小能手!我的声音响又亮!(板贴:大声说)活动2:发现问题,激发兴趣1.分享心得:在生活中大声说话有哪些好处?2.揭示烦恼:(小新出场)大声说话多好啊,为什么总有人叫我小点声呢?3.烦恼共鸣:有没有也对你这样说过(板贴:小声说)揭题: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来学习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齐读)。
让我们再次乘坐“神奇校车”一起去探索音量背后的秘密任务二:具象化感知,发现音量大小的奥秘◎“神奇校车”第一站:校园万花筒活动1:走进小新的一天图1:早上小新来到教室(1)看图猜一猜:小新在干吗?(今天小新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2)设置矛盾①播放小新的录音(能听清吗?)②交流讨论:给大家讲故事要用多大的声音呢?③音量小贴士:面对众人听的人越多,说话的声音要越大声(板贴:看对象)(3)登台展示:谁也来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说明要求:表演时,台下的同学可都是小评委哦!(4)点评互动:请台下的小评委点评图2:下课了,小新来到老师的办公室(1)看图说话:用一句话说一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跟读句子:小新来了(出示:老师,我在教室里捡到一块橡皮。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活动是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的口语交际教学,主题为《用多大的声音》。
本次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说话要注意声音大小的问题,并掌握如何使用不同的声音大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说话要注意声音大小的问题,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的声音大小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态度。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模仿老师讲话的声音大小和语调,表达自己的意思。
2.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形式交流、合作和表达。
情感目标1.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兴趣盎然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学生能够建立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声音大小表达的情感和态度。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不同的声音大小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态度。
2.如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形式交流、合作和表达。
1.教师准备课件、录音、音响设备等。
2.学生准备读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在讲台上读出一段话,声音大的时候用大声说,声音小的时候用小声说。
2.让学生听后,猜想讲话者的情感和态度。
第二步:呈现教材1.教师将课文《用多大的声音》呈现到课堂上,并让学生读课文。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大小的变化有什么作用?3.教师向学生阐述声音大小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说话时要注意用适当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第三步:模仿教师讲话1.教师模仿不同场景下的讲话,让学生跟随模仿。
2.让学生在模仿过程中体会不同声音大小表达的情感和态度。
第四步:角色扮演1.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给每个小组一段对话情景。
2.让学生在小组内角色扮演,用不同的声音大小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态度。
3.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自己的表演体验。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说课稿一、说教材《用多大的声音》是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课,教材通过三幅图创设了三个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说话时有时候需要大声,有时候需要小声。
教材中用两个问句激发了学生探究和表达的欲望,学生在探究“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表达习惯。
二、说教学目标1.知道在人多的大场合,只有大声说,才能让每一个人都听得到。
2.知道在公共场合,和少数人说话,声音要小,不能影响其他人。
3.懂得采用恰当的音量说话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不同的场合,该用不同的音量说话。
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2.懂得根据不同的场合,采用恰当的音量说话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与习惯。
四、说学情一年级的同学刚刚入学半年,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好,才开始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在口语交际方面,部分孩子的自信心不足,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本节口语交际课,给孩子创设了多个环节,鼓励孩子多说、大胆说、同桌说、小组讨论等方式,增强孩子们表达的自信心。
低年级的学生,从众心理强,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说教法学法谈话法、演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奖章六、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1.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课件出示一个孩子的图片)大家看,他叫多多。
和他打个招呼吧!2.(播放果果音频。
)我发现小朋友们听着听着都皱起了眉头,其实多多也很苦恼。
你觉得他有什么疑问呢?过渡:为了弄个明白,多多决定坐上他们学校的校车,哦!忘了告诉大家,这可是一辆想到哪就能立刻到哪的神奇校车,多多坐着它,要去各种场合看一看,到底用多大的声音。
(板书:用多大的声音)大家也想去吗?【设计意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一、教案基本信息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在适当的场合使用“用多大的声音”进行口语交际。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 引导学生注意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声音大小。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用多大的声音”的用法。
2. 培养学生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用多大的声音”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1. 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中,正确地使用“用多大的声音”。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PPT,内容包括“用多大的声音”的用法和实例。
2. 教学素材,包括图片、故事等,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学生准备:1. 预习相关词汇和句子。
2. 准备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用多大的声音”的概念。
2. 引导学生关注在不同场合下,使用不同大小的声音。
Step 2:讲解与示范1. 教师讲解“用多大的声音”的用法,并举例说明。
2. 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在不同的场合如何使用“用多大的声音”。
Step 3:小组讨论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哪些场合需要使用不同大小的声音。
2. 每个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并给出实例。
Step 4:情景模拟1. 教师设计不同场合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2. 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练习使用“用多大的声音”。
Step 5: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用多大的声音”的用法。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口语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使用“用多大的声音”。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用多大的声音”的用法,并在家庭生活中尝试运用。
2. 学生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用多大的声音”进行口语交际的经历。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需要在下次教学中进行改进的地方。
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用多大的声音”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