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学期新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6.1我必须去教学设计1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5
二年级语文下册《我必须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短文《我必须去》的内容和情节;–理解短文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如:“醉倒”、“内心犹豫”等;–掌握短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通过阅读短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观。
2.过程与方法:–配合教师朗读短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配图和配乐,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情感体验,学会欣赏和品味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能够朗读出短文《我必须去》的内容;2.掌握短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短文《我必须去》的课文原文(准备好课件);–配乐和配图材料。
2.学生准备:–课本《语文二年级下册》;–笔记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配乐,引发学生兴趣,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步骤二:朗读短文1.教师朗读短文《我必须去》,学生跟读。
步骤三:理解短文1.教师提问学生: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哪里?主人公是谁?他为什么要去?步骤四:重点词语解析1.教师解释并讲解短文中的重点词语,如:“醉倒”、“内心犹豫”等,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步骤五:课文解读1.教师通过分段解读课文内容,学生跟读。
步骤六:小组探究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思考和分析。
2.学生讨论各自段落的主题和要点,并给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3.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各自段落的分析结果。
步骤七: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讨论:为什么主人公要去?他内心犹豫的原因是什么?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步骤八:巩固与拓展1.学生个人阅读课文,使用笔记本写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课堂展示学生的作品。
五、课堂作业1.课后阅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哪里?–主人公是谁?他为什么要去?–主人公内心犹豫的原因是什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六、板书设计课程名称:二年级语文下册《我必须去》教案。
《我必须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认识12个生字,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情感与价值目标:激发守信意识,培养守信美德。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感悟到守信的重要性,养成守信的美德。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从人物的语言体会到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在读的过程中加深对守信的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想听吗?看老师写题目,齐读。
“必须”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哪些事情是我们必须去做的吗?再次齐读课题。
(读出坚定的语气)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己读课文,用学过的办法解决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2、进行生字、词的检测。
(课件出示)裙子辫子完毕急促约犹豫慈祥集合敬老院3、齐读生字、词语。
三、深入理解课文。
1、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把字音读准确,听的同学认真听。
2、学生进行评价、正音。
3、你们听得很认真,那能告诉老师李丹要去哪里吗?从什么地方知道的?(1)齐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你还从这一段读出了什么?她为什么要打扮得如此漂亮?4、在她要出门时,发生了什么?爸爸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抓住“急促”,理解其意思。
指名起来朗读,指导读出爸爸的着急。
5、你们看过马戏吗?请学生说说自己看过的马戏。
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段马戏,想看吗?(1)播放马戏视频,说说看完后的感受?(2)你们想去看吗?李丹想去吗?从哪里看出来?找出句子、词语读一读。
(追问出“盼了好多天”与第六自然段的内容)(3)重点学习第六自然段。
(课件出示)哪些词最能体现出她想去的心情,找出来。
抓住“多想”、“亲眼”指导学生朗读。
6、老师听出了你们的迫切愿望,那就去吧!有什么问题吗?(1)假如你是李丹,一边是你喜欢的、非常想去看的马戏,一边是去为老人们表演节目,你会怎么想?(2)李丹又会想些什么?为什么会犹豫?犹豫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本句)(3)李丹们,你们觉得必须去吗?为什么?(4)此时,李丹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十自然段)是啊,她想起了敬老院(学生读),下定决心对爸爸说(学生读);她想起了(学生读),非常肯定地对爸爸说(学生读);她想起了(学生读),坚定地对爸爸说(学生读);虽然马戏很精彩,她也盼了好多天,特别想去看,但她仍然毫不犹豫地对爸爸说。
北师大版二下《我必须去》教学设计两篇北师大版二下《我必须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
2.让显示明白得在人与人之间,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让学明白李丹什么缘故没有去看马戏而是去了敬老院。
教学难点:1.让学生明白得什么缘故不能失信于人。
2.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有关于讲信用的故事。
让学生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
师生共同评出合作小名星。
放课文内容的录音让学生试着朗读。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不认识的字。
作学习,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小组合作读课文。
二、教学认读生字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让小组讨论如何样记住这些字。
找出你喜爱的字,想方法记住它。
小组汇报记字的方法。
给生字口头组词。
三、教学生字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说说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那个字?评判学生想的记字的方法。
提醒学生注意这几个字,期、盼、集不要多一横,也不要少一横。
学生说自己在哪里见过那个字?说说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给生字组词。
练习书写。
生字卡片四、初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通过初读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我必须去生字期李铃张盼慈祥集合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找出你喜爱的方法读一读。
生生互评。
二、重点部分明白得设置问题:马戏大伙儿喜爱看吗?李丹什么缘故不去看自己喜爱看的马戏,而去给敬老院的老人表演节目? 小组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说说自己的看法。
三、扩展活动小结让学生明白得不能失信于人,这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
你觉的李丹做的对吗?假如是你,你预备如何做?在生活中你遇到这类情况会如何做?四、再读课文评判学生的朗读和表演情形。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小组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我必须去不能失信于人学会做人北师大版二下《我必须去》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积存词语。
《我必须去》教学设计(细读)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出李丹的矛盾心理。
2、通过学习,让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话。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在与人交往时要讲信用。
教学建议:本篇课文的重点在于对李丹矛盾心情的体味以及对她克服矛盾产生的情感共鸣。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理解中有一定的困难,在课的一开始,老师就让学生站在李丹的角度考虑,这样就能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讨论思考题时,学生可能会提出,李丹可以打电话向同学们请假,给老人表演的节目很多,少李丹一个独唱没什么大影响。
这种小“聪明”的结果是为失信的行为正当化。
以往我们常向学生这样分析其中的道理:一个人不去敬老院影响不大,要是大家都这样想,慰问老人的活动就无法进行了。
这种解释没有什么说服力,因为学生都知道,事实上不可能“大家都”去不了。
所以教学时当从自己怎么“做人”这方面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直接导入,板书课题:我必须去,齐读课题。
2、质疑。
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我是谁?我必须去干什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你想怎样找到答案呢?(读书)对呀,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通过读课文找到答案。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尽量把课文读通顺。
2、小组合作学习,用喜欢的方式把生字条中的生字读熟。
3、认读词语卡片,理解词义。
4、认读生字卡片。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要求听准字音,进行评价。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组合作学习,读2—9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爸爸的电话要读出急促的语气。
(2)李丹多想看马戏表演呀,从课文的那些地方能表现出来,谁来读一读,体会李丹心情的复杂变化。
(3)指导学生读出李丹的犹豫。
(4)李丹最后做出了怎样的决定?从哪儿看出来的?她为什么会这样做?4、讨论:如果你是李丹,你会怎么做?5、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评价。
头……(1)学生开火车读词语师:开得又快又好。
尤其是“扎辫子”的“扎”字读得很准确。
这个字是多音字,本课中读za,它还有两个读音:zha\zha。
还想读啊!那就一起来吧!“完毕完毕”预备读。
(2)学生齐读词语(3)了解“敬老院”师:“敬老院”是什么地方?你知道啊?生:……师:哦,敬老院是老年人生活的地方,他们中有的年老多病,有的没有亲人,长年生活在这里,会感到孤独寂寞。
(4)抢读要求会写的生字。
师:词语读准了。
字宝宝呢?请看大屏幕,快速读读出他们。
生:抢读生字师:认得准,读得快。
二、观察师范,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期”和“刚”,学生观察。
师:请看“约”和“票”,认真观察,你是怎样记住这两个字呢?我们先来看“约”字。
什么结构?生:……师:“约”字是左右结构,左边绞丝旁,右边勺。
这个字最容易写错的地方是哪?这位女生来说说。
生:……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右边的“勺”一不小心就写成了“勾”。
记住了,千万别写错了。
怎么才能写好这个字呢?生:……师:对了,绞丝旁和“勺“分站竖中线两边,左窄右宽。
请同学们伸出小手指,和老师一起写:绞丝旁两个撇折的右边要对齐,横折钩向内收。
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练习纸,描一个,写三个。
生:练习书写。
师:同学们都在认真地书写,不仅写正确了,还注意“约”字的结构。
再来看“票”字。
什么结构?对,“票”是上下结构。
上面是“西”字头,但写的时候发生了变化,“西”字里面的撇和竖弯变成了两竖。
下面是表示的“示”。
怎么写好呢?生……师:“西”字头要写得扁一点。
“示”字第二横最长,短横写在横中线上,竖钩写在竖中线上,左右两点要对称。
请同学们拿起笔练习书写。
生:练习书写。
师:写完了,同桌互相看一看,比一比,比较一下,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生:同桌互评。
师:好了,同学们,现在打开语文书,翻到第31页,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李丹准备去干什么?三、深入文本,理解感悟(一)了解李丹做的准备师:李丹准备去干什么呢?你来说。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我必须去》教学设计【导语】在《我必须去》这个故事中,李丹在是否守信上遇到了考验:在特定的时间里,一个是去“盼了好多天”的马戏,一个是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演出;一个是为自己,一个是为他人,二者不能兼顾。
因为矛盾尖锐,所以“李丹很犹豫”。
两相权衡,“失信”是不可取的,题目中“必须”二字,强调在人与人之间,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
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
2、让显示懂得在人与人之间,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让学明白李丹为什么没有去看马戏而是去了敬老院。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不能失信于人。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有关于讲信用的故事。
1、让学生汇***合作学习的结果。
2、师生共同评出合作小名星。
3、放课文内容的录音让学生试着朗读。
4、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不认识的字。
5、合作学习,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6、小组合作读课文。
二、教学认读生字1、让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让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
3、找出你喜欢的字,想办法记住它。
4、小组汇***记字的方法。
5、给生字口头组词。
三、教学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说说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这个字?2、评价学生想的记字的办法。
3、提醒学生注意这几个字,“期、盼、集”不要多一横,也不要少一横。
4、学生说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个字?5、说说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6、给生字组词。
练习书写。
四、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通过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我必须去生字期李铃张盼慈祥集合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找出你喜欢的办法读一读。
4、学生之间互评。
二、重点部分理解1、设置问题:马戏大家喜欢看吗?2、李丹为什么不去看自己喜欢看的马戏,而去给敬老院的老人表演节目?3、小组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4、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必须去》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讲信用》),第二篇主题课文(《我必须去》)。
二、设计思想《我必须去》这篇课文讲的是李丹诚实守信的故事。
课文主要通过具体的事例,通俗的话语,说明了“讲信用”就是要“说话算数”,尤其是在遇到新的诱惑时,更应立场坚定,言行一致。
二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对诚实守信有了朴素的认识,但面对新的诱惑,有些孩子还是会动摇,会表现出自私的一面。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生心理特点,对于本课的教学,我确定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故事中的主人公李丹走出文本,走近学生,与学生直接发生对话,在由李丹带领学生快乐地走进文本。
然后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猜,读,说,评,议。
演等活动,让学生反复地与李丹,与文本,与作者,与编者,与老师,与同学发生多向度的对话,在对话中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受到道德洗礼。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四个出发点:1、遵循“以读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2、注重教学目标的整合:在设计过程中能将“阅读”教学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与“说话”教学,“阅读”教学与“词语”教学(包括词语的理解以及词语的积累),朗读教学与情感教育,观察与说话,说话与写话有机整合;3、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读书方法、识字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4、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建立大的语文观,努力建构开放的语文课堂。
三、教学目标1、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为什么要讲信用,怎样讲信用,让孩子在面对新的诱惑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2、在朗读,理解,感悟的过程中认识9个字;理解“犹豫”、“急促”、“失信”;积累20个词语;积累描写人物长相的语言。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与能力,培养学生善于积累语文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读课文,认识9个字,积累20个词,积累一组语言,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良好习惯。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放播
《我必须去》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1、认读11个生字,并会正确书写10个生字。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理解“犹豫”、“急促”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李丹的矛盾心理。
b能力目标:
1、结合课文插图,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让学生乐于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指导对话的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c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懂得讲信用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美德,人与人之间,信用是高于一切个人利益的,做人最重要的是讲信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受到守信用的品德教育。
教学难点:体会李丹犹豫不决的矛盾心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解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瞧,我们的老朋友李丹来了,快来跟她打声招呼吧!让我们跟随李丹再次走进课文《我必须去》,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2、温故知新谈上节课收获。
二、回顾词语,复习检测。
1、讲解游戏规则。
2、做游戏考验词语。
三、抓重点词句,精读感悟。
A、看马戏:
1、师:为了祝贺大家挑战成功,李老师带你们去看马戏,愿意吗?(课件出示马戏视频)
2、师:现场采访,说说你看马戏的心情。
这么精彩的马戏,我们的朋友李丹可是天天想,夜夜盼哪!这不,机会来了!(课件出示李丹和爸爸的对话。
)
3、和同桌自读自悟:从李丹和爸爸的对话中你对懂了什么?
4、展示读。
(读出急促)
5、师:多好的机会啊!终于可以看到精彩的马戏了!
出示句子:是啊!李丹多想亲眼看看山羊拉车、小狗算算术、老虎钻火圈哪!(课件出示)
B、犹豫:
1、这么精彩的马戏表演,李丹可是天天盼夜夜想啊!如果不去,太遗憾了!可是听到爸爸在电话里的催促,李丹却犹豫了。
2、出示句子:可是——李丹犹豫了。
联系上下问理解“犹豫”的意思。
3、情境教学:告诉我,李丹,你为什么会犹豫呢?(学生通过朗读第一自然段,理解)
4、师:是啊,一边是和同学的约定,一边是精彩的马戏,李丹,你该怎样选择呢?(学生自由讨论)
C、必须:
1、师:让我们静静地,认真的朗读课文7——10自然段,用心走进李丹的内心,体会她最终的决定!
(学生自读,感悟)
2、师:你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
3、师:此时此刻,爸爸急促的声音又在耳畔响起——出示李丹和爸爸的再次对话。
(师生分角色朗读,引读,重复读)
4、为什么必须去?
(出示句子: 李丹想起敬老院那些慈祥的爷爷奶奶,想起他们每次看表演时笑脸,想起同学们在集合地点正等着自己。
)(配乐朗读想起,想起,想起)
5、师:李丹的这番决定得到了爸爸的赞扬,齐读爸爸的话。
6、、出示老人们看表演的图片,李丹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老人们可能会对李丹说什么呢?你们又想对李丹说什么?
7 、看到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这样开心,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李丹的心情吗?
8、小结:看来,讲信用不但能使别人获得快乐,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
四、总结课文,畅谈收获。
1、让我们再次读读这些成语,你一定有不同的感悟。
用上这些成语,谈谈你的收获。
2、总结:李丹是个讲信用的小姑娘,他没有因为一场自己盼了很久的马戏表演而失信于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以及同学们,而是按时前往,去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希望大家能向李丹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就做个讲信用的人,让诚信的种子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五、课外作业。
1、收集关于守信用的格言。
2、把这篇课文复述给爸爸妈妈听。
六、板书设计:
我必须去去敬老院表演言而有信
去看马戏表演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放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