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国际新城运河核心区规划
- 格式:pdf
- 大小:9.80 MB
- 文档页数:39
运河核心区规划
按照高起点、现代化、国际化的要求,把原来的运河核心区由15.8平方公里拓展到48平方公里。
将新城核心区北移至通惠河、北运河、温榆河、小中河、运潮减河五河交汇的位置。
依托古老的运河、丰富的水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打造集文化商务休闲、会展综合服务、高端商住为一体的北京新商务中心区。
文化商务休闲区
主要包括文化博览区、文化演艺区、运河水乡区、商务酒店区。
文化博览区:将建设造型别致、气势宏伟的运河博物馆,呼应运河源头岛水绿交融的美景。
文化演艺区:将建设国际一流、体现中国特色的影剧院等演出设施,吸引国内外知名演出团体来通州献艺。
运河水乡区:将以最能体现运河文化的燃灯佛舍利塔、三教庙等人文历史景观为核心,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为载体,建设历史文化街区。
商务酒店区:将形成商务楼宇和高级酒店错落有致、互为配套的滨水生态商务区。
会展综合服务区
发挥北京国际大都市的优势,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着力建设国际一流的会展综合服务中心。
高端商贸居住区
建设大型商业设施和高档水景公寓,打造运河沿岸最便捷、最宜居、最具活力的高端商贸居住区。
北京通州运河城市段景观规划及城市设计
类别:建筑设计
甲方: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通州区政府
规模:13.5平方公里
地点:北京通州
状态:在建
特
开启运河三千里,雄视沃野八万顷;
色:
人文昌盛两千年,百里长安此为端。
内湖界得楼宇处,来往白领偕鹭游;
滨水新城何所在,一支塔影认通州。
独特的历史、交通和水系条件,为通州新城的设计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基于绿色城市理念,从营造生态、人文和高效的新城市目标出发,形成本方案的五大特色:
1.1、本方案的第一大特色:一套内河系统,三个滨
水界面
1.2、本方案的第二大特色:两个湿地公园,一条生
态廊道
1.3、本方案的第三大特色:一塔一网络的城市认知
系统
1.4、本方案的第四大特色:十字商业轴为骨架的中心城区
1.5、本方案的第五大特色:两环公交系统,一个绿色交通网络
项目背景
此次运河城市段设计范围属于一期工程,包括运河起始段沿线(北起运河北关闸以北约500米区域,南至六环路约8公里,运河两岸约1000米至2000米范围)共13.5平方公里,重新规划的运河河道宽将达到200米。
设计方案以发掘和弘扬运河文化为主题,兼顾历史与现状,对运河城市段的土地使用功能、空间形态、建筑布局、交通组织、地下空间利用、环境设计等进行综合研究,形成完整规划方案,使通州形成集商业与贸易、旅游与休闲、文化与娱乐、居住于一体的滨水城市,为北京城市东扩、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北京2050年将建成世界城市经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城市发展目标:按照国家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总体部署,第一阶段,全面推进首都各项工作,努力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力争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的地位;第三阶段,到2050年左右,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
北京晚报讯(记者龙露) “按照国家实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总体部署,第2050年左右,北京要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
”北京市规划委负责人今天在介绍关于世界城市和北京城市发展定位研究时说,“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至2020年)》中确定的北京城市发展目标定位,第三步正是在2050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世界城市,而我们目前的工作是以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建设现代国际城市。
”世界城市目标酝酿已久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而国际城市是指那些具有较大规模且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职能效应都达到“极强”或“较强”程度,在全球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作用的国际性城市。
依据城市国际化职能的“强度”,一般可将国际城市分为全球性国际城市或世界城市、区域性国际城市或国际化大都市、地区性国际城市3个层级。
就是说,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最高端,是指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具有最高影响力的城市。
关于世界城市或者国际城市,在国内外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概念和衡量标准,综合各方面研究,一般认为,世界城市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职能效应两个方面。
其中,城市规模和现代化水平是基础,而国际化职能效应则主要体现在其世界性的经济职能作用和竞争力上,同时也体现在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综合竞争力上。
从量化的标准看,基本上可以分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水平、控制力和影响力、国际交往水平等四个方面。
根据国内外专家的研究,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世界城市只有三个,即纽约、伦敦、东京,它们在世界金融体系及世界经济事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二)“一核五区”建设进度。
“十二五”期间,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具体安排如下:——用3年左右时间,奠定新城核心区架构,五个功能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核心启动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使用,水乡区形成规模;五个功能区基础设施支持能力大幅提高,重大产业项目基本确定并开工建设。
——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形成“一核五区”空间布局,为到2020年建成一座现代化国际新城奠定坚实基础。
城市外围交通和能源资源保障设施基本完善;核心区标志性城市建筑群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形态基本形成;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本建成;文化旅游区实现对外开放;国际医疗服务区和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初具规模;国际组织聚集区启动建设。
(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十二五”期间,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强化政府在新城开发建设中的主导力度,充分发挥土地储备开发对城市发展的保障和引导作用,优先储备开发城市轨道交通周边和新城范围内土地,促进中心城和农村协调发展。
促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满足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用地需求,保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其中,重点完成南大街、杨坨等新城核心区及文化旅游区、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国际医疗服务区、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等功能区土地储备和一级开发工作;与此同时,要形成滚动开发态势,继续深入推进新城核心区其他片区的拆迁工作;加快土地上市进程,尽快完成核心区重点地块的搬迁扫尾工作,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北大街区域、上营片区、新华大街沿线、齐天乐园、3号地杨坨等重点地块上市工作,确保一批产业项目和功能性项目落地。
十二五”期间新城核心区建设重点及任务(一)“十二五”期间新城核心区建设重点。
围绕新城发展定位及总体建设目标,“十二五”期间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将集中力量建设新城核心区,重点推进核心区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
(二)加强核心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1.建设目标。
适应新城未来发展要求,“十二五”期间,运用新理念、新技术,高标准全面启动新城核心区五河交汇区域地下空间与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计划用五年时间全部完成核心启动区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新城综合承载能力。
通州新城东里规划方案
通州新城东里拆迁后未来规划的155平方公里,城区48平方公里,先期发展运河核心区是16平方公里,也是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发展的战略引擎区,是疏解中心区商务功能,提升消费功能,聚集文化功能的重要的空间载体。
五大区域包括:宋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将打造成为北京市面积最大的文化产业聚集区整个区域规划了一到两个综合性的国际医院和八到十个专科的国际医院;通州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致力于打造全生态高端总部聚集区;而国际组织聚集区,也正在进行前期规划研究工作。
此外,还有通州文化旅游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目前这个区域,多个项目相继落户,其中环球国际影城已经开始动工,2018年将开门营业。
一些新的产业功能要往通州转移,今后要限制城六区的高端积聚,更多的资源要在通州承接,未来国家在国际化过程中,有很多企业做大做强走向世界、文化等。
总的来说,有两大特色,一个是商务,一个是文化。
八通轻轨、地铁亦庄线直达通州;M6线地铁东西横贯北京城区延伸至通州新城;规划中的R1、S3、S5、S6、M6支等线路将覆盖通州新城,未来整个轨道交通建成以后,将有十条轨道交通在通州境内建成,建成以后将会是北京轨道交通路网最密集的新城之一。
此外,还有通顺路、壁富路、六环路3条通向首都机场的快速通道。
面向世界城市的北京新城规划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规划及实
施
杨宝林;何俊乔
【期刊名称】《北京规划建设》
【年(卷),期】2011()2
【摘要】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规划是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三年来走向市场书写崭新篇章的重要一笔。
弘都基于自身特殊的企业背景和长期从事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优势,能够站在整个城市发展的角度,比较敏锐、正确地把握政策和市场这两股脉搏。
【总页数】5页(P191-195)
【关键词】新城规划;北京市;世界城市;运河;通州;建筑设计院;城市规划;城市发展【作者】杨宝林;何俊乔
【作者单位】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341
【相关文献】
1.宜居宜业的生态新城——北京大兴新城核心区规划及城市设计 [J], 刘向军
2.北京通州新城建设中再生水利用规划及其实施 [J], 芦艳平
3.中小城市新城市中心岭南特色规划探索--以鹤山市新城市中心规划为例 [J], 邹伟勇
4.北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通州新城?——“北京通州国际新城规划论坛”上探寻答案 [J], 本刊编辑部
5.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方案《杭州大运河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中标[J],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供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加快推进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聚焦通州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阶段性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重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快推进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战略定位(一)功能定位。
通州新城是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和重点发展的新城,是北京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服务新城,也是北京参与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标志。
适应首都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目标的新形势,结合区位优势,通州新城的定位是:北京发展新磁极、首都功能新载体;中心城功能疏解的重要承接地、世界城市新功能的重要承载区、宜业宜居的综合性新城市;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国际新城。
(二)功能建设。
主要表现为四方面:——增强城市功能承接能力。
全面承接中心城疏解的教育、医疗、文化和商务等城市功能,积极发展非基本公共服务,集聚优质服务资源,增强新城吸引力,促进首都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国际服务功能。
吸引国际高端企业总部、亚太地区- 2 -或中国区域总部落户,建设世界华商中心和侨资企业总部集聚区。
规划建设一批国际教育、医疗和文化等非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
研究规划建设国际组织集聚区,积极承办有影响力的国际活动,提高国际化水平。
——集聚高端产业业态。
加快发展面向环渤海、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高端商务服务业;突出原创艺术和艺术品展示交易,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产业;大力发展医疗康体产业;加快培育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产业和新兴服务贸易产业。
——服务时尚健康生活。
突出运河文化和滨水特色,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汇聚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商贸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商业和精品街,扩大特色时尚消费规模,服务时尚健康生活。
(三)空间布局。
通州新城重点突出“一核四区”。
“一核”,即:新城核心区;“四区”,即:文化旅游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国际医疗康体区、环渤海高端总部集聚区。
通州区运河核心区IX-07地块项目F3其它类多功能用地项目消防设计专篇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2016 年 02 月工程名称:通州区运河核心区IX-07地块项目F3其它类多功能用地项目建设单位:北京富润万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孙祥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建筑师:雷霆工程主持人:雷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经理:罗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专业负责人:刘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专业负责人:孙华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暖通专业负责人:李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排水专业负责人:刘晓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气专业负责人:庞灵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一、工程设计依据 (4)二、建设规模 (5)三、总指标 (5)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 (6)五、具有特殊火灾危险性的消防设计和需要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问题 (6)六、总平面 (7)七、建筑、结构 (7)八、建筑电气 (16)九、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26)十、防烟排烟和暖通空调 (35)十一、热能动力 (38)消防设计说明一、工程设计依据1.1)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建设项目规划条件通知书,2013规条供字0020号。
2)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同意通州运河核心区IX-07地块F3其他类多功能用地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规划设计复函。
2016规(通)复函字0004号。
3)《测绘成果报告》。
4)甲方提供的方案设计确认通知。
5)设计合同及建设单位和市政部门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
6)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地现状地形图、地勘报告、周边道路标高、相关市政条件。
2通州运河核心区两大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公布2012年11月29日14:02 来源:千龙网手机看新闻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千龙网北京讯(通讯员刘海舒王欢)通州运河核心区位于距长安街东端的天安门广场约20公里处、大运河的北段终点。
随着大量项目的开发规划,通州将成为北京现代化国际新城,而且正成功地朝着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目标迈进。
规划中运河核心区以多功能混合为主,具体包括商业金融、办公、娱乐、休闲、文化、体育等,同时结合市、区级保护文物建设大面积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强力打造北京新商务中心区。
而运河边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超高层” 华业地产通州核心区项目和“水乡区”富华长安运河项目这一“高”一“低”两大美景。
一高一低之“高” 华业地产通州核心区项目一“高”为“华业地产通州核心区项目”。
项目用地所处位置视野开阔,水乡、通州天际线和东北部的文化博览岛均在眼前。
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规划范围西起新华南北街,东临大运河,北到源头岛,南至玉带河大街,总用地面积约300公顷,本地块东临水乡区,远眺大运河,南临通惠河,是S6、R1两条地铁线路的交汇点,环绕核心区的地下交通隧道地块中央而过,区位优势明显。
项目规划用地10.89公顷,兼容金融、办公、娱乐、休闲、文化多种功能。
设计理念:“众星捧月”若从天空向下俯视,就能发现该项目主塔和四周几座配楼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恰如夜空之景象,极富个性和代表性。
设计引入一个半开放式的公共空间作为项目的中枢节点,将用地周边各不同方向与开发项目的真正核心连接起来。
该节点将是项目的关键所在,是通州运河核心区的地标性建筑。
各种类型的开放空间与建筑体量密切相关,而建筑体量则勾勒出建筑的清晰轮廓。
项目平面布局合理,形成了清晰的方位感,同时又充分满足了项目要求。
建筑高度参差错落总体建筑设计以8.4 x 8.4米网格为基础,各种不同的功能模块相互结合,形成了总体规划的设计布局。
这种矩形相互连接而形成交错网格的布局,源自中国传统的图案,这些图案至今仍广泛见于当今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