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离岸金融市场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3
离岸与在岸的一些介绍一、在岸和离岸金融市场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离岸金融市场是相对于在岸金融市场来说的。
在岸金融市场就是指本国的居民间利用本国货币进行交易的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offshore finance market),是指主要为非居民提供境外货币借贷或投资、贸易结算;外汇黄金买卖、保险服务及证券交易等金融业务和服务的一种国际金融市场,亦称境外金融市场,其特点可简单概括为市场交易以非居民为主,基本不受所在国法规和税制限制。
离岸金融市场上,是非本国居民利用外国货币进行交易,比如说美国的银行和英国的银行利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在香港进行交易,这时,香港就是个离岸金融市场。
而如果汇丰银行和揸打银行利用港币作为结算货币在香港进行交易的话,那香港是在岸金融市场。
离岸服务的是非居民,也就是非国内公司和个人。
在岸就是我们平时接触的国内公司和个人的银行服务。
二、离岸与在岸人民币汇率的关系在岸人民币汇率:指中国大陆的人民币即期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
由于在岸市场实施的强制结汇制度,以及央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扮演的特殊角色,在岸人民币汇率并不能反映市场供需,而是一个受管控的汇率。
离岸人民币汇率:所谓离岸人民币市场,是指中国大陆之外,可经营人民币存、放款业务的市场。
目前最活跃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在香港,其他如新加坡、伦敦、台湾也在积极争取人民币离岸中心的角色。
香港人民币市场存在即期汇率、远期可交割合约(DF)与远期不可交割合约(NDF)三种汇率,这里主要研究的是即期汇率。
6月27日香港正式推出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定盘价,关于定盘价的详细介绍可见上篇博文。
定盘价推出后,在岸与离岸日人民币汇率的对比如图1:在定盘价推出之前,我们以彭博社每日公布的离岸汇率为准,对比如图2:从图1和图2分析,可以看出离岸人民币汇率与在岸人民币汇率的走势非常相近,汇率差非常小,只是在2010年9月-10月期间两者走势有较大的偏离。
了解离岸金融知识,开拓世界资本视野!很久以前,各国的金融机构只从事本币存贷款业务,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金融机构从事本币之外的其它外币的存贷款业务逐渐兴起,有些国家的金融机构因此成为世界各国外币存贷款中心,这种专门从事外币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活动统称为离岸金融(offshore finance)。
也就是说,任何国家、地区及城市,凡主要以外币为交易(或存贷)标准币的,以非本国居民为交易对象,其本地银行与外国银行所形成的银行体系,称为离岸金融中心。
离岸金融中心的性质:离岸金融中心是一种自由交易、不受管制之自由的国际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业务是属于批发性银行业务,存贷款金额大,交易对象通常是银行及跨国公司,其业务通常为引进外来资金,再将资金贷给外国。
个人投资者也可以通过机构进行投资。
(解读:银行及公司经营跨国性金融存贷款业务)离岸金融中心发展例解:20世纪70年代,由于国际贸易、投资扩张与石油支出的增加,各国的货币与信用需求得到了快速的扩张,而欧洲离岸金融市场的高效率运作正好适应了这种信用需求的扩张。
如具有弹性的多元化的利率结构,能够调和不同货币、不同期限的资金供需。
在此段期间,无论是短期(一年以内)资金交易的欧洲货币市场,还是长期资金交易(一年以上)欧洲债券市场,都得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伦敦之所以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就在于伦敦拥有全球最为活跃的美元离岸交易市场(每天约4620亿美元),伦敦的美元交易量较之美国本土还要高(美国为日均2360亿美元左右)。
离岸金融中心分布:离岸金融亦称境外金融。
世界离岸金融中心的分布可分为五大集中区域(五大群)。
西欧群主要包括卢森堡、马恩岛、泽西岛、瑞士、直布罗陀、列支敦士登等;中东群主要包括巴林群岛,主要中心是巴林:加勒比群主要中心包括开曼群岛、百慕大群岛、巴哈马群岛、巴拿马等;东亚群主要包括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南太平洋群主要包括瑙鲁等。
目前世界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依次为(排名不分先后)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百慕大群岛、西萨摩亚、安圭拉群岛等。
浅析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兴起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现象。
离岸金融市场是指位于国内境外的金融市场,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我国离岸金融市场进行浅析。
离岸金融市场的定义离岸金融市场是指国内境外的金融市场,它与国内金融市场相对立。
离岸金融市场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自由度和较低的监管约束,为跨境金融活动提供了便利。
离岸金融市场通常以离岸金融中心为核心,通过特定的金融业务和制度安排来吸引国内外投资者。
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香港成为中国内地企业对外融资的窗口。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陆续设立了上海、深圳等离岸金融中心,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吸引国内外投资者。
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的特点1. 开放性中国离岸金融市场具有较高的开放度。
在离岸金融中心,国内外投资者可以自由进行资金流动和跨境投资。
此外,离岸金融市场还提供了一系列离岸金融工具,如离岸人民币、离岸公司、离岸基金等,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2. 创新性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积极推动金融创新。
在离岸金融中心,各类金融机构、投资者和创新企业可以受益于宽松的监管环境,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例如,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创新离岸人民币业务,促进了离岸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 权威性中国离岸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离岸金融市场的监管机构通常是主权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如香港金融管理局和澳门金融管理局。
这些监管机构具有较高的信誉和权威,能够有效监督离岸金融市场的运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中国离岸金融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离岸金融市场提供了强劲动力。
其次,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持续推进将进一步扩大离岸金融市场的规模。
离岸金融中心 离岸金融中心是指一般来说,各国的金融机构只从事本币存贷款业务,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金融机构从事本币之外的其它外币的存贷款业务逐渐兴起,有些国家的金融机构因此成为世界各国外币存贷款中心,这种专门从事外币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活动统称为离岸金融(offshorefinance)。
也就是说,任何国家、地区及城市,凡主要以外币为交易(或存贷)标的,以非本国居民为交易对象,其本地银行与外国银行所形成的银行体系,都可称为离岸金融中心。
以欧洲美元市场为例,它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离岸金融中心,它是一种自由交易、不受管制之自由的国际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业务是属于批发性银行业务,存贷款金额大,交易对象通常是银行及跨国公司,其业务通常为引进外来资金,再将资金贷给外国。
个人投资者也可以通过机构进行投资。
理论上主要离岸金融中心可分为三类: 1、以伦敦为代表的伦敦型离岸金融中心。
其特点:经营的货币是境外货币,市场的参与者可以经营离岸金融业务,又可以经营自由市场业务。
在管理上没有什么限制,经营离岸业务不必向金融当局申请批准。
2、以纽约为代表的纽约型离岸金融中心,经营离岸业务的本国银行和外国银行必须向金融当局申请。
经营离岸离岸金融业务可以免交存款准备金,存款保险金的优惠,享有利息预扣税和地方税的豁免权。
离岸业务所经营的货币可以是境外货币,也可以是本国货币,但离岸业务和传统业务必须分别设立帐户。
3、避税型离岸金融中心,一般设在风景优美的海岛和港口,政局稳定,税收优惠,没有金融管制。
这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离岸金融中心。
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如英属维尔京群岛(BVI)等纷纷以法律手段揣摩并培育出一些特别宽松的经济区域,允许国际人士在其领土上成立一种国际业务公司,这些区域一般称为离岸管辖区或称为离岸司法管辖区。
而所谓离岸公司就是泛指在离岸管辖区内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国际商业公司。
目前比较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有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巴哈马群岛、百慕大群岛、西萨摩亚、安圭拉群岛等等。
(金融保险)离岸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offshorefinancemarket),是指主要为非居民提供境外货币借贷或投资、贸易结算;外汇黄金买卖、保险服务及证券交易等金融业务和服务的一种国际金融市场,亦称境外金融市场,其特点可简单概括为市场交易以非居民为主,基本不受所在国法规和税制限制。
离岸金融市场在60年代的兴起,使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简要说明离岸金融市场[offshorefinancialmarkets],是指非居民之间以银行为中介在某种货币发行国国境之外从事该种货币交易的市场,也有人将它称为欧洲货币市场。
之所以称为欧洲货币市场是因为它是由欧洲美元市场发展而来的。
所谓的欧洲美元市场,即在美国境外(最初在欧洲)的银行所吸存和贷放的美元资金。
它实际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进行境外货币的借贷业务,其次是发行各种以境外货币表示的债券,再次是各种境外货币之间的兑换市场,即外汇市场。
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时期。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冻结了中国在美国的资产,于是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将其所持有的美国存款,转存到美国以外的其他欧洲国家。
在英国伦敦,这些美元存款为商业开展美元存货业务提供了条件。
各国政府对资本流动的限制也是促使离岸金融市场发展要!离岸金融市场基本不受所在国的金融监管机构的管制,并可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待遇,资金出入境自由.离岸金融市场是一种无形市场,从广义来看,它只存在于某一城市或地区而不在于一个固定的交易场所,由所在地的金融机构与金融资产的国际性交易而形成。
发展历程以美元为中心,离岸金融市场起源于欧洲美元交易。
1973年和1979年,石油输出国组织两次大幅度提高油价而获得了巨额国际收到盈余,积累了大量石油美元,石油美元投放到欧洲美元市场生息获利,使得欧洲美元市场存款总额急剧增加,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同时,因油价上涨而造成国际收到逆差的石油进口国,纷纷向欧洲美元市场举债,形成欧洲美元的现实需求方。
离岸金融市场浅析日前,天津提出要创办滨海新区离岸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又称境外金融市场,是为非居民提供国际货币借贷、结算、投资和资本流动等金融业务和服务而不受所在国金融法规或税制管辖的一种国际金融市场。
目前这种新型金融业务已成为国际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离岸金融市场主要可分为混合型、分离型、避税型及渗漏型。
混合型离岸金融市场以伦敦、中国香港为代表,其特点是离岸业务不设单独的账户,与在岸账户并账操作;非居民的存贷款业务与居民存贷款业务在同一账户上运作;资金的出境和入境没有直接的联系,资金的出入境不受限制。
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以纽约、东京为代表,其特点是离岸业务与在岸业务相分离,这种分离主要是银行账户上的分立,离岸帐户和在岸账户之间的资金流动受到比较严格的限制。
避税型离岸金融市场以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为代表,其特点是市场所在地政局稳定,税赋低,没有金融管制,可以使国际金融机构达到逃避资金监管和减免租税的目的。
渗漏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以新加坡为代表,其特点是在岸、离岸业务仍然分属两个账户,但允许资金在一定的限额内相互渗透,即居民可以投资于境外金融市场,离岸银行也可以将其离岸账户上的资金贷放给其国内企业。
由于目前中国不具备完善的金融体系、成熟的调控机制和对抗外来资本冲击的干预能力,并且没有自由的市场环境相配套,依然存在外汇管制,资本项目也没有完全开放。
因此滨海新区在创办离岸金融市场初期很可能会采用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模式,离岸账户和在岸账户之间的资金流动受到较严格的限制。
从股市影响方面来分析,滨海新区离岸金融市场的创办,短期内不会因为国际资本的大量频繁进出直接对A股股市造成太大影响。
但是建立离岸金融市场所产生的影响范围广泛,无疑会从多方面或直接或间接影响我国股市。
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有利于促进金融体制改革,缩小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成熟金融市场之间的差距,因此也有望促进内地股市在市场监管、制度建设等方面改革不断深化。
解读离岸金融中心—天堂里的罪恶对于离岸金融中心,一般人原本并不熟悉,但近几年来它却“小有名气”,可这名气又是同“洗钱”、“腐败”、“资本外逃”、“逃避监管”等词汇连在一起,也就是说,它的“名声”不太好。
2004年,在中国内地十大外商直接投资(FDI)来源地中,离岸金融中心就占了三席。
其中,那在地图上很难发现的英属维尔京群岛居然连续四年位居第二,这似乎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通过以下这组文字,我们来认识一下离岸金融中心,看看它怎样成了“避税天堂”、“洗钱天堂”……离岸金融中心带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以及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开始采取措施。
——挡不住的爱与恨离岸金融市场(off-shore market)又称境外市场(external market),是指经营非居民(指外国贷款人、外国投资者和外国借款人)之间融资业务的市场。
现代离岸金融市场大致是在近50年里发展起来的。
1968年10月1日,设在新加坡的美洲银行首先获准设立一个亚洲货币单位;至1970年,新加坡又批准花旗银行等16家银行经营境外货币业务,亚洲离岸金融市场由此开始形成。
此后,香港、马尼拉、东京、纳闽(马来西亚)、曼谷相继设立了离岸金融市场。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联储允许美国银行在加勒比地区的巴哈马和开曼群岛建立只有一个信箱的“贝壳”分行(shell branches),并藉此参与欧洲美元市场,加勒比地区的离岸金融市场开始形成。
虽然离岸金融市场起初是为逃避监管而产生的,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金融自由化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的情况下,不少国家政府开始有意识地在本国设立离岸金融市场,试图获得提高金融服务收入、资本流入以及增加本国金融服务业就业等利益。
不仅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发展中国家如此,就连美国也于1981年在纽约、底特律等地设立了从事离岸金融业务的“国际银行设施”,试图将从事离岸金融业务的美国银行吸引回老家。
1989年以来,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先后批准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等在国内试办离岸金融业务。
什么是离岸金融市场邓海云最近,上海市为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金融中心,提出将启动离岸金融市场业务。
离岸金融市场这个名词对我国很多人来说还比较陌生。
为此,记者日前访问了较早研究国际金融衍生市场的专家、中国光大银行行长助理陈小平。
陈小平曾在亚洲金融风暴发生之前出版《国际金融衍生市场》一书,全面介绍过有关国际金融衍生市场的情况以及对其风险所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国家经济普遍得到恢复,国际贸易和贸易融资不断扩大,一些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不断涌现。
全球不少国家恢复和实行了货币的自由兑换,推行了货币汇率的浮动制度,并先后取消和放松了对外汇的管制,使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日益活跃和更加自由化。
进入60年代后,国际游离资本急剧膨胀,欧洲货币市场的兴起和亚洲美元市场的形成,使离岸金融业务在全球范围内逐渐盛行,国际多边经济关系和各国间信贷关系发展,国际资本流动的证券化趋势,使金融业务不断创新。
到70年代中期,随着西欧、北美离岸金融的兴起,在亚洲和海湾地区也纷纷建立起空前规模的离岸金融市场。
陈小平说,离岸金融市场是金融衍生市场的一种。
离岸金融市场(Off-Shore Financial Market)亦称“境外金融中心”,是非居民间从事国际性金融业务的市场。
离岸市场以非居民为交易对象,资金必须来源于银行所在国的非居民和其他国际来源的外币资金。
离岸金融市场是一种无形市场,从广义看,它只存在于某一城市或地区而不存在于某一固定的交易场所,它是通过所在地各金融机构与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业务交往而存在。
近20年来,纽约、伦敦、卢森堡、瑞士、列支敦士登、摩洛哥、奎因西岛、新加坡、香港、东京、菲律宾、百慕大、巴哈马、巴林、巴拿马、开曼群岛等相继成为著名离岸金融市场。
当然,这些离岸金融市场还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关于离岸金融市场与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区别,陈小平介绍道,从市场的性质看,传统国际金融市场本质上是个国内市场,因为它受市场所在国法令的管制,经营的是市场所在国的货币,利率体系也是实行所在国利率。
离岸金融市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一、离岸金融的特点和分类离岸金融市场是在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突破了交易主体、交易范围、交易对象、所在国政策法规等众多限制,有其独特性。
第一,离岸金融市场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吸纳了全球范围内的剩余资本和资金。
第二,离岸金融市场有其独特的利率体系,均以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为基准利率,Libor是各种货币在国际借贷过程中的唯一参照标准。
第三,离岸金融市场的经营环境和市场业务高度自由化,是一种超国家、无国籍的资金融通市场,货币借贷和外汇买卖既不受制于交易货币发行国的金融法规,又不受制于市场所在国的银行法以及外汇管制。
第四,离岸金融市场上的交易规模很大,是大型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融通,以银行间交易为主,其业务往往带有批发的性质。
第五,离岸金融市场上的交易以短期资金为主。
目前世界上共有50多个各种形式的离岸金融市场,根据其境内业务和境外业务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其与市场所在国的国内金融市场相分离,非居民的交易账户和国内账户必须严格分离,禁止非居民经营在岸业务,是管理当局专门为非居民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而人为创立的市场,对非居民的交易予以金融和税收的优惠,纽约、东京、新加坡和巴林是典型的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
第二类是内外混合型离岸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业务和所在国的国内金融市场业务并不分离,允许非居民在经营离岸金融业务的同时也经营所在国的国内业务。
最著名的内外混合型离岸金融市场是伦敦及香港离岸金融市场。
第三类是避税港型离岸金融市场,也叫走账型离岸金融市场,或簿记型离岸金融市场,当地政府对离岸金融业务提供非常宽松的经营环境,实行税收优惠,没有外汇管制,资金转移自由,各金融机构在离岸市场设立空壳机构,并不进行实际的金融交易,仅在账簿上中介境外与境外的交易。
这类离岸金融市场的代表是加勒比海的巴哈马和开曼群岛、百慕大、巴拿马和西欧的海峡群岛等。
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必须受所在地政府的政策法令的约束,而离岸金融市场则不受国家政府管制与税收限制,摆脱了任何国家或地区政府法令的管理约束。
如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发展离岸市场不可或缺。
本文就总结了几个世界上著名的离岸金融市场的概览,助您更好地选择离岸注册地。
关键词:著名的离岸金融市场有哪些?
一、香港
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一直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香港的营商环境优越,资金信息流通,市场开放,自由有序,集合世界各地的专才,配合完善的基础建设、独立的法治制度,以及低税率等多方面优势,是内地企业“走出去”
的理想平台。
香港的税制简单且税率低,被誉为中小企业的天堂、创业的沃土。
香港采用地域来源原则征税,即只有源自香港的利润才须在香港课税,而源自其他地方的利润则不须在香港缴纳利得税。
简言之,即使在香港成立了有限公司,但如果公司业务利润并非来自香港,公司便可于申报香港利得税时,同时向香港税局申请“离岸收入”以豁免缴纳香港利得税。
二、英属维尔京群岛(BVI)
1.英属维尔京群岛概览
英属维尔京群岛(BVI)位于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之间,官方语言为英语。
BVI的行政权力来自英国女皇,由派驻当地的总督代行权力。
岛内的法律沿用英国普通法。
BVI以金融服务和旅游业为主导,旅游业占全国收入的45%,而近50%的政府收入来自离岸公司的牌照费。
在BVI注册的公司,在全球所赚取的利润均无须向BVI政府缴税。
BVI没有外汇管制,任何货币都可以自由进出。
截止2014年,有逾100万所公司在当地注册。
BVI的标准货币为美元。
案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易、优酷、TCL国际、华润置地、光大国际、蒙牛乳业等优质的公司都选择在BVI注册。
2.BVI与中国的关系
BVI没有与中国或者我国香港地区签署免双重征税协议。
不过,早在2009年,中国便与BVI 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英属维尔京群岛政府关于税收情报交换的协议》及议定书,并与2010年12月30日起生效。
∙原始土著居民为印第安人,现有居民多为非裔加勒比海人,为英国属地
∙被称加勒比海避税天堂,全球获取外国投资排名第四,外国投资首选地
∙政府颁布《国际商业公司法》,使其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离岸金融中心
三、开曼群岛
1.开曼群岛概览
开曼群岛(Cayman Islands)是在西加勒比群岛的一块英国属地,由大开曼、小开曼和开曼布拉克3个岛屿组成。
岛内的法律沿用英国普通法。
金融和旅游业是开曼的两大经济支柱。
开曼是全球四大离岸金融地之一、世界最大的离岸银行业中心、世界第二大离岸专属保险基地、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和“避税天堂”。
开曼群岛的货币是开曼群岛元。
开曼没有外汇管制,任何货币都可以自由进出。
全世界最大的25家银行都在开曼设有子公司或分支机构。
岛内的金融业、信托业总资产已超过2,500亿美元,占欧洲美元交易总额的7%。
每年平均约有4,300家公司在此注册成立。
全球700多家银行在开曼群岛都有分支机构。
案例:中国地区的百度、阿里巴巴、分众传媒、人人网、奇虎360等优质的公司,美国地区的可口可乐、宝洁、Apple、Intel等全球知名的企业都选择在开曼群岛注册。
2.开曼与中国的关系
开曼没有与任何国家签署免双重征税协议。
开曼群岛与中国、美国等20多个国家签订纳税信息交换协定。
我们认为,相较于BVI和百慕大,开曼的保密性更高,所需要披露的信息更少。
当今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商业越来越呈现跨国界的发展趋势,企业也经常用跨国经营来增强企业实力,扩大企业的经营区域,而注册成立海外离岸公司是企业走向世界,开展跨国业务,提升企业国际形象的捷径。